宠文网

你为什么不道歉

宠文网 > 哲学心理 > 你为什么不道歉

第3章 其他可能破坏人际关系的道歉方式

书籍名:《你为什么不道歉》    作者:哈丽特.勒纳
    《你为什么不道歉》章节:第3章 其他可能破坏人际关系的道歉方式,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我的侄女有一次对我说:“你来听听这条录音,说话的人是我以前的同事,这个人有事没事总是把抱歉挂在嘴边,让人觉得不胜其烦。无论你想跟她说什么,结果都变成对对方的不停安慰——‘没事的’‘不要紧’。”

在对话中,如果有人不喜欢表达歉意,通常情况下都是由女性主动示弱来承担这一角色。我们这一代女性,从小就被教导要做别人的出气筒,凡事都要主动检查自己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以至于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要把责任全部揽到自己身上。对此,喜剧演员兼作家艾米·波勒(Amy  Poehler)曾这样说过:“对女性来说,简直要花一辈子才能摆脱处处示弱和事事道歉的心理模式。”

我有一位来自加州的朋友就是这样,她的道歉多到简直令人想把她踢到桌子底下的地步。上次我们和另外几位朋友在餐厅吃饭,服务员还没端上茶水的工夫,她已经向别人道了五次歉!(我可是扳着指头数的!)

“那个……真抱歉,你是想坐在窗户旁边吗?”“抱歉打断你说话了,请继续。”“抱歉,这份是你的菜单吗?”“抱歉,你准备点菜了吗?”有时候走在狭窄的小道上,我们俩不时会碰到对方,她也是一连串“抱歉抱歉”,哪怕大多数情况下是笨手笨脚的我先碰到的她。我敢肯定,就算我把她撞个人仰马翻,她也会忙不迭地说:“哎呀,真是抱歉……”

这种做派之所以让我恼火,是因为我是不拘小节的纽约客,而她是每次吃饭都会在盘子里保留些许食物,处处讲究礼仪的南方淑女。她的每一次道歉都彬彬有礼且恰到好处,让人不由得猜测是毕业于“女子道歉礼仪学校”的。我们自大学时代就是好友,她也知道我对她关爱有加,因此我总是忍不住拿这个名头来揶揄她。尽管有人喜欢这种优雅礼仪,但我真心觉得她这道歉实在太频繁了。

实际上,就连很多颇具女权主义思想的女性也摆脱不了这一毛病。女权主义学者玛吉·尼尔森(Maggie  Nelson)曾这样写道:“多年来我一直在努力克服提笔写信就抱歉的坏毛病,不然的话,我的每一封信开头都是一样的用词——‘抱歉这么晚回复邮件’‘抱歉给您带来的困扰’,抱歉这个、抱歉那个……”

注意,不要在毫无意义的小事上反复道歉,在真正重要的问题上表达歉意才让人觉得诚恳。

◇人们为什么会过度道歉

过度道歉的行为动机是什么?这个问题很难说清楚,它可能是自卑的表现,权力感的缺失,下意识地想要避免可能出现的批评或否定,急于讨好或取悦他人,隐藏的内心深处的羞耻感,或者是对自身高级礼仪的炫耀。也有可能,这种挂在嘴边的“真抱歉”不过只是口头禅,是一种经过多年熏陶形成的抹杀自我意识的女性日常表达,听起来就像复读机一样了无新意。

要纠正这一行为,实际上无须了解其促成动机。如果你有这种毛病,记住少说就好。比方说你借朋友的餐具忘了还,没必要没完没了地对不起,你又不是轧死了他们家的猫。过度道歉不但会让人产生距离感,还会打断正常的对话,让人们感觉不胜其烦。这样一方面会让你的朋友感到苦恼,另一方面当你需要为重大事宜道歉时,还会让他们感觉缺乏真诚。



分清界限


要做出真诚的道歉,必须体谅对方的感受,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缺少真情实意的道歉,听起来机械枯燥且毫无悔意。但是,夸大自己的错误也不可取。对于自己行为给对方造成的伤害,夸大其词的道歉同样也不真诚。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例子。

在一次意外事故中,艾米驾驶的车辆闯过停车标志,撞到另一辆车上。当时,她16岁的女儿瑞贝卡坐在副驾驶位置上。艾米只受了点儿轻伤,瑞贝卡比较严重,先后接受了两次手术,后来还做了一段时间的康复理疗。

艾米是个很好的驾驶员,这是她第一次出事故,这种情况在任何人身上都有可能发生。这件事让她倍感内疚、伤心和懊悔。事故发生后,女儿从未指责过她,在这件事上也没有过任何怨言,此举反而加重了艾米内心的伤痛。为此,她每天都在不停向女儿道歉,想她诉说内心的懊悔,请求她的原谅。有时瑞贝卡情绪不佳或是伤痛难忍时,艾米时常会掩面而泣,最后反而成了女儿来安慰母亲。每一次,艾米都会难过地说:“要是受伤的是我该多好,只要你好好的,让我怎样都可以。”

时间一长,瑞贝卡开始感到厌倦和恼火,为妈妈总为这件事长吁短叹感到无比郁闷。一天早上,实在忍无可忍的她对母亲大声喊道:“够了!伤痛在我身上,我自己会承受,你就别再添乱了!”艾米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后来她参加了我的心理治疗班,内心的内疚和痛苦得到宣泄之后,她再也没有向女儿施加过类似的情绪。

在这个案例中,艾米表现出了真诚的内疚和悔意,女儿也确实看到了母亲巨大的悲痛。没有这种真情实意的流露,艾米不可能向孩子做出有效的道歉。但是凡事都要有度,过于强调自己的悲伤感受而一发不可收拾,只会让女儿产生心理负担,反过来她还要照顾母亲的感受。这样一来,瑞贝卡的情绪就无法得到释放,无法集中精力使病情得到恢复。

◇有效道歉关注的是对方的感受

有效道歉应当充分关注受伤害一方的经历和感受,而不是把自己(道歉方)的情绪时刻挂在嘴边。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如果对话结果成了受伤害一方反过来关注你的感受,那肯定要出问题。这种情况一旦发生,你就失去了做出真诚道歉的机会,如对方在对话中产生非常糟糕的感受。

我曾在明尼阿波利斯举办过一次愤怒情绪管理研讨会,34岁的社工玛丽在会上对我说:“我跟母亲的沟通问题是,只要我的话有一点儿批评的意味,她都会感到非常内疚。这种事经常发生,每一次她的道歉都充满自责,我不得不安慰她,说她是个称职的好母亲,已经尽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每次过后,我都感觉糟糕透了。”

道歉后表现得绝望无助,恨不得让对方马上反过来安慰自己,这不是道歉,而是情感绑架。虽然嘴上在说对不起对方,实际上你给人的感觉是他对不起你,因此受伤害的一方理应理解你的处境有多悲惨,明白你的自责自悔有多深刻,意识到也许你以后都不必再开口道歉了——这显然不是真诚的道歉。

此外,过度道歉也可能是比较隐蔽的自我防护方式。如果受伤害一方觉得有必要缓解加害方的情绪压力,你可以以此作为削弱情绪反应和自我辩解意识的信号。说到底,真诚的道歉关注的目标不是道歉方,而是道歉接受方。要想做出情真意切的道歉,应当关注的是受伤害方的愤怒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