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你为什么不道歉

宠文网 > 哲学心理 > 你为什么不道歉

不要轻描淡写

书籍名:《你为什么不道歉》    作者:哈丽特.勒纳
    《你为什么不道歉》章节:不要轻描淡写,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轻描淡写的道歉也会令人感到厌恶。有一次我去芝加哥看望朋友,在酒店电梯里被困了45分钟,让我感觉像45年那么漫长。当时已是午夜时分,电梯里的警铃不起作用,这可真是一次可怕的体验。

后来我得知这个酒店的电梯已经多次出现过故障,但一直没有得到彻底修理。我打电话到相关部门,还向负责人写了投诉信,对方答复称:“对于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我深感抱歉,我们会尽快处理这一问题。”

听听,她说的可是“不便”!我心中暗想,你们酒店也太怠慢了吧,你怎么不来电梯上体验一把午夜“不便”呢?这种措辞显然令人失望,如果对方是你人际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人物,轻描淡写的道歉无疑会给他们造成极为深刻和深远的负面影响。

此外,缺乏补救行动的道歉也会让人感觉空洞虚伪。我有两位朋友是一对夫妇,他们两人的日子一向都过得比较紧,最近为了庆祝结婚一周年,两人决定在堪萨斯城一家饭店奢侈一把,没想到却经历了非常糟糕的餐厅服务。大概是因为那天厨房人手不足,他们点的开胃菜很久都没有端上来,主菜更是等了个地老天荒,就连结账也让人等到忍无可忍。在进餐厅时,这对夫妇明确表示已经买好了当晚音乐会的门票,必须准时离开餐厅,因此服务员不可能不知道他们的情况。

无奈之下,女士只好向服务员投诉,要他们向餐厅经理反映。餐厅经理表示“非常抱歉”,称会到厨房核实情况。在道歉过程中,这位经理至少说了三次“非常抱歉”。

但是在我看来,他还有几句话忘了说,比方说“今晚酒水免单”或“开胃菜算餐厅请客”。简而言之,这位经理虽然满口对不起,但没有做出任何试图纠正错误的举动。这样做倒是给自己省了几个小钱,但我敢说这对夫妇从此绝对不会再光顾这家餐厅,更别说介绍朋友来这里吃饭了。

对于人际关系而言,无法改正行为错误也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比如你把咖啡洒到了朋友的地毯上,道了十次歉也没帮人家清洗或是掏钱送到洗衣店,这怎么能算真心实意的道歉?再比如,你说会在好友生日那天出城去玩结果没做到,这时光道歉还不够,你要主动提出经过深思熟虑的替代方案,补救由此给对方造成的伤害。



正确有效的道歉


错误的道歉不仅存在于人们的日常交往过程中,在虚情假意、责任缺失和相互攻击指责的公众和政治场合,道歉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行为。在进行道歉时,有关公众人物(如政客、明星、商贾和群体领袖)阴险圆滑用语的描述可谓多矣,比方说什么“事已至此……”。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在道歉时都免不了虚饰几分,很多时候这样做甚至完全是下意识的。

正确有效的道歉需要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在作品《有效道歉》(Effective  Apology)中,作者约翰·卡多(John  Kador)对道歉的定义和大多数观点保持一致。他认为:“当我们需为冒犯或委屈他人而承担责任时,我们应当道歉,以直接、明确和人性化的方式表达悔意,同时做出弥补,并保证以后绝不再犯。”换句话说,真诚有效的道歉不能有“但是/可是”这样的字眼,也不能轻描淡写或令人困惑。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看到各种道歉流于形式,使人们无法意识到各自应负的责任,搞不清楚究竟在为何事道歉。

另外,关于道歉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通则。盖瑞·查普曼(Gary  Chapman)和詹妮弗·托马斯(Jennifer  Thomas)在《道歉的五种语言》(The  Five  Languages  of  Apology)中指出,正确的道歉方式取决于接受道歉的目标。这是因为每个人对于道歉表达的接受程度不同,你认为这样的表达足够真诚,但换一个人可能不这么想。同样的表达可以让你心平气和,对别人来说或许会感到失望甚至恼怒。有的人听到一句“我错了”就能感到释怀,但其他人不一定这么想,他更希望听到“我保证以后绝不再犯”,只有这样的道歉才能让他们不再耿耿于怀。

此外,道歉的内容也很重要。对于严重错误或巨大伤害,一句“对不起”不过是道歉的一个开端,接下来还要做很多事情才能使错误得到纠正,伤害得到弥补。下一章我们要介绍的是高风险场合下的道歉方式,这种场合往往十分尴尬,道歉者必须敞开心扉去聆听对方内心的愤怒感受。可以说,全心全意聆听对方的感受既是一种极高的天赋,也是一种很难驾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