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血色黄浦江 > 第一百五十章

第一百五十章

书籍名:《血色黄浦江》    作者:牧云岚卿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天蒙蒙亮,太阳还没爬上黄土坡。
延河边异常清静,很少有人经过,只有早起的老汉赶着三五成群的白山羊来河边喝水。
在习惯每天早早晨起,沿河散步的方振皓看来,裹着白羊肚手巾的老汉鞭扬起清脆的响哨声,是此时最美的音乐。远处的山梁上,隐约有站岗的战士的身影,那身影衬着山后影射而来的晨光,仿佛是一幅精美的图画。
还记得第一次来到延安,不知为什么他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当激动的心情平复的时候,屋外已经可以听见公鸡打鸣了。现在已经过了已经快半个月,他也习惯了这种简朴到甚至简陋的生活,习惯了睡土炕,吃小米饭,一入夜就伸手不见五指,连蜡烛都是限量的。但在这里,精神上的富足弥补了物资的匮乏,每天的生活规律而固定,抗大的教学班,还有红军总医院担任外科主任,都是他非常喜欢的职务。
就像现在,他穿着一套半新的粗布红军军服,戴上一顶红五星军帽,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最普通的红军战士。
想到这里方振皓弯下腰松了松绑腿,他还没有完全的适应这玩意,因为没有经验好几次捆得太紧而弄得腿上发麻,还被主要负责他们一行人的社会部干部陈云峰嘲笑了好一番。不过他很快的安慰自己说,这也是来这里受教育的一部分。
延河就在延安城外,还没走出城门口,就已经可以听见汩汩的水流声了。方振皓加快了脚下的步伐,走在这条路上几乎每次绕过他都想起,还在上海时他所学习的那些东西,延安是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向往的革命圣地,无数进步青年从全国各地奔向延安,义无反顾的投入到这个大熔炉里去。到了延安就一定要看看宝塔山,看看延河,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愿望。
“方医生,你好,又来散步啊?”城门洞口有个红军小战士正在那里站岗,看到来人了,认出是谁就很熟悉的打招呼。
“常贵同志,早上好。”方振皓笑眯眯回答,还学着他的有模有样的敬了个军礼。
小战士大约有十六七岁的样子,身材比手中的步枪高不了多少,脸上的稚气和和老练很自然结合在了一起,完全是与年纪不相符的成熟。方振皓还记得他第一次早上出来被拦住的情景,那时还不明白这里的规矩,没有路条,一脸稚气的常贵就举枪拦住他,一度把他当做奸细看管起来,直到陈云峰把他领走还是完全的公事公办。
常贵来红军总医院领药的时候,认出他还有些不好意思,一来二去就熟悉了。
“方医生,昨晚我给指导员交了入党申请书。”两个人一如既往寒暄起来到时候,常贵明显很高兴,“指导员说我有资格申请入党了。”
“恭喜。你说过自己参加了长征,从江西一直走到这里,打了许多恶仗硬仗,是老战士了啊。”
“嗯……参军一年以上的才叫老战士的,不过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入。指导员说,组织上要考察。”常贵很不好意思地摸摸自己的后脑勺,神情显出少年人固有的害羞,“我觉得自己能给大家做得太少了。”
“我觉得你为大家做的很多,有你和你的同志们在这里,城里的人不是很安全吗?”方振皓点点头,很认真的说,“每个人都竭尽所能,都会好起来的。”
常规嘿嘿笑,很自豪的挺胸。
“对了,今天是抗大很特别的日子,指导员说是很重要的典礼。方医生,你说上大学好吗?指导员经常教育我们说,还要建立真正属于劳苦大众自己当家作主的国家,人人都有饭吃,人人都能够自己当家作主,不受地主老财和资本家的欺负。”常贵一下子变得老成起来,有模有样的学着他心目中崇敬的指导员的样子说:“大家要记住,这个革命的日子还很长,等革命胜利了,要去上大学,做个有知识的人,为建设新世界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方振皓的内心忽然有一种莫名的感动,这样纯朴的战士,朴素的理想,他们没有更多的奢想,在他们的眼里,仅仅是人人有饭吃和没有剥削,这就已经是理想中的乌托邦了。为了这个极其朴素的理想,他们可以为之流血,可以为之牺牲,忽然的,他觉得自己的眼角有一些湿润的感觉。
“真好,真想明天就革命胜利了!”常贵很神往地说,“现在我识了二百多个字,你说,我将来可以上大学吗?”
方振皓很郑重的拍他肩膀,目光严肃又充满鼓励,“常贵同志,只要有心就能,一定能!”
告别了常贵,他沿着河岸随意的散着步,呼吸着早晨清新的空气。
河水波光粼粼,方振皓不由驻足俯身,双手捧起了一捧延河水,轻地喝了一口。虽然身为医生他多多少少会带点洁癖,但是此刻却不这么觉得。延河水是冰凉的,但喝在嘴里却仿佛是清饮一般甜美,比在那些繁华城市里的美酒要更甘甜,心底泛起了难以言说的激动心情。
“红军同志,清晨的这河水凉,小心喝坏了肚子!”
他的举动让不远处的几个赶羊老汉很是惊讶,其中一个年纪较大的好心地向方振皓提醒道。
方振皓站起来,笑笑说:“没关系,老乡,这河水很甜啊。”
“水是……甜的?”
头上裹着白羊肚手巾的老汉一愣,有些狐疑转头的看河水。一辈子都吃延河的水,怎么不知道河水是甜的?待要再问时,在清晨的阳光之中,那个清朗俊秀的背影,早已经走远了。
抗日军政大学坐落在延安城外一处山坳间的平地上,朝阳的山坡下,就是大学的办公大院,在红军来之前,这里是某个土财主的安乐窝。山坳的不远处就是汩汩流淌的延河水,其他三面则是几乎光秃秃的黄土山了。站在山坳间的平地上,抬眼侧望便是宝塔山,山上的古塔就像是一名尽责的红军战士在为延安城站岗。
抗日军政大学的校门设在延河边新整修的大路旁,这里刚好有一块裸露在地面的巨大石头,大石头被清洗得干干净净,上面雕刻的是题写的校名“中国红军抗日大学”。旁边竖着一根高高的旗杆,旗杆上飘扬着红军的红星军旗。校名石的后面就是黄土堆砌的围墙,大门右首的围墙上是校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个大字,每一个字都是用黄土烧制的面板镶嵌在黄土胚的围墙上。
而在通向操场道路的墙壁上,题写着这样的话语:“我们是一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用特殊材料制成,具有钢铁般坚强意志的队伍,我们既是战斗队,也是宣传队,又是播种机。”
清晨的时候,在抗大校长的带领下,红军大学的全体教职员和新入学的学员们举行了升旗仪式。没有豪华的军乐队,也没有先进音乐器材,清晨的第一缕明媚阳光照耀过来。
“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同学们努力学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是我们的作风。同学们积极工作,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我们的传统,像黄河之水汹涌澎湃。把日寇驱逐于国土之东,向着新社会前进前进,我们是劳动者的先锋!”
随着众人高唱的校歌,一面鲜艳的红军军旗在红军抗日大学的操场上冉冉升起,在金黄色五角星的映衬下,镰刀和斧头交织的党徽在阳光中熠熠生辉。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大学的全体在校学员穿戴着打着补丁却清洗干净的红军军服,在校园操场上排列着整齐的队伍。
每个人眼睛都在紧盯着旗杆上升起的军旗,军旗上鲜红的颜色,是在过去的岁月中,从江西到陕北,无数英勇的红军战士们用自己鲜血染红了这面旗子。冉冉阳光下,红色的旗帜正在升起,仿佛映照着一个个在血火战斗中倒下地战友的面孔。从一张张嘴里奋力唱出的雄壮校歌,又好像是一声声冲锋的号角。
今天是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大学在陕北建校一周年的日子,无论是站立在检阅台上的红军首长,还是参加观礼地人员,都惊异地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操场上肃立的学员队伍中有好多空位。有人悄悄数了一下,空缺竟然达到了十几个之多。除了空位置,学员队伍中还有好几位的身上还缠着绷带,一位学员的右袖管分明是空的,另一个人左脚缠了绷带拄着拐杖。
与陈云峰站在一边观礼的人群中,方振皓不禁有些诧异,这就奇怪了,红军向来以军纪严明著称,难道这样重要周年仪式上会有人不到吗。他尽量小幅度动作的戳了戳身边一脸严肃的陈云峰,小声问他:“陈同志,那些人去了哪里?”
陈云峰回头,瞧见他脸上有些疑惑的表情,示意安静,用近乎耳语对方振皓小声说:“你听就好了。”
方振皓点了点头,抬头看过去。
他在主席台上看到一位身姿挺拔的军人,简单的粗布军服,打着绑腿,不苟言笑,带着一股刚毅的军人气质,像一把随时待命出鞘的利剑。
方振皓认识这位军人的,是抗大的校长。在他们抵达延安,来抗大报道的那个早晨,抗大校长和教育长非常热情的接待了他们一行人,对红十字会的援助计划表示非常的感谢。
后来在学习过程里,才知道那位校长是赫赫有名的林彪。在革命早期,年仅二十五岁就担任了红军军团总指挥,是许多红军战士心目中的偶像。
“礼毕!稍息!立正——!”
有个年轻的红军战士用洪亮的声音喊:“下面,请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大学校长林彪同志作致词!”
“同志们,在我们红军的历史上,今天注定将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因为今天是我们红军抗日大学正式开学一周年的日子!是新一期学员入学的日子!经过两万五千里艰苦卓绝的长征,红军再度发扬壮大。在这里,我们迎接了从全国各地到来的同志,我代表抗日大学的全体成员,还有中央的诸位首长,对诸位表示最诚挚的欢迎!”
“开始的时候,刚才的校歌,同志们唱得非常好,是我所听到的最好的一次。同志们的歌声不是唱出来的,而是从肺腑之间呐喊出来的!作为一名立志投身革命的同志,这是首要的,一定要对革命抱有激情!”
他说着一挥手,指向队伍里的空缺。
“……想必大家都看到了,我们的学员队伍中有许多同志没有来。是这些同志违抗校规了吗?”
“不是!”所有地学员都大声地喊出声。
“是这些同志开小差了吗?”
“不是!”
“是的。同志们,这些同志既没有违反校规,更没有开小差!这些今天没有能够参加这个隆重典礼的学员,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牺牲在长征的道路上。这些牺牲地学员,他们用自己赤热的鲜血向党,向红军交出了一份合格的毕业答卷!……也有的学员,此刻正战斗在敌人心脏地带。他们虽然还不能走进梦寐以求的红军抗日大学,还不能汲取知识的力量。但是,他们同样对革命无比忠诚!对这些没有能够参加典礼的学员来说,战场就是军校,战场就是课堂!”
“‘抗大’是抗日的!‘抗大’的目的是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彻底解放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独立!这也是首长们对你们的期望!”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彻底解放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独立!”
陈云峰抬头,目不转睛的看着那面飘扬的红星军旗,用一种很复杂语气说:“那些没有能参加的同志们,也一定会很高兴。”
虽然陕北的生活艰苦,物资也很缺乏,但人们丝毫不缺乏的是革命的热情,特别是一二九运动之后,从各地投奔来到延安的学生们,只要更够入学,都是如饥似渴的在抗日大学里学习知识。红十字会医疗队的一行人,分成了两队,一些去边区各地视察医疗情况,其余的人则留在抗大的医疗教学班里教课。
因为之前的预定,方振皓自然被留下了。但是他也没什么不满意,比起去做什么调查,他更愿意把所有的医学知识全都灌进眼前这群缺少正规教育军医们的脑袋里。
以窑洞为教室,石头砖块为桌椅,石灰泥土糊的墙为黑板,学员们盘腿坐在地上,低下头抄着黑板上的笔记。他们并没有因为简陋的条件而有任何不满的情绪,相反,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兴奋的神情,由于长征的消耗与陕北物产的贫瘠,学员们一度是把政府飞机洒下来的反共的传单订成本子,反过来书写,当作课堂笔记本使用。当他们拿到了带过来的铅笔和笔记本,高兴之余,宝贵的舍不得用。
平时在上海西安都随处可见的日常用品,在延安却成了稀缺的东西,方振皓一直后悔没有采购更多的学习和办公用品。
陕北红军缺医少药,尤其是战地外科医生,他的授课一直是针对这一点的,战争带来的主要是外科创伤。在红军总医院工作的时候,听伤员们说,以前红军的药品比现在更加奇缺,一般的轻伤也没法及时救治,只好拿盐水清洗后包扎了事。有的战士在战斗中腿部被子弹打透了,因为根本就没有药,也没有止血绷带包扎,只好拿河泥封住伤口,即使运气好,伤好以后就再腿上留下了一个大洞。
这种状况在江西苏区的时候就是如此,长征途中就更别说了,很多战士不是战死的,而是因为受伤或者感染生病而不治身亡的。
当时就觉得心里不是滋味,现在他能做的,就是竭尽所能的教出来优秀的战地医生,减少战场上的死亡率。
讲完了书本上的理论,接下来就是实践。方振皓拿了绷带,与学员们聚在一起,耐心的叫他们快速的止血包扎法。什么绷带环形法、蛇形法、螺旋法、八字形包扎法以及压迫止血法等等。手上一边细致的做示范,一边耐心地解说着各种包扎方法和应用的好处。
聚成一团的人群里,有人提问说:“如果战场上药品不够,单纯的包扎有效果吗?”
“单纯的包扎可以止血,但时间一长不利于伤口的恢复,没有细致消毒的话,会导致伤口的感染和二次创伤。如果药品不够,可以在野外寻找草药。中国传统的中医就是用草药来治病,这一点也是用于外伤治疗。”方振皓抬起眼,一一告诉他们诸如仙鹤草、血余炭、棕榈、蒲黄、三七、艾叶、侧柏叶、槐花、白茅根等可使用的药物。
“能详细说说吗?”
“这几种是除了云南白药之外,最常见的。止血的原理应该是物理性的,减少血管的的通透性,形成一种保护膜凝集成血栓以达到止血效果,仙鹤草,血余炭,艾叶,地榆,棕榈的作用原理是凝血作用。”
方振皓不仅仔细地解说伤口包扎方法,还附带地介绍了许多在野战中缺乏药品或者绷带时的替代方法,他说的替代方法中,运用的都是在野外到处可以找得到的草药或者替代物,听得只学了少量医学知识的卫生员们一愣一愣的。
“其实,除了专业医护人员的救治以外,伤员的自我救治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没有专业医护人员伴随的情况下作战时,战士们的自我救治,就成了能否尽快伤愈继续作战,甚至是挽救自己生命的关键。我在红军总医院的时候也听院长说过了,本来就缺乏必要的医疗条件,每次作战,战士们战伤都很严重。在野外作战的情况下,条件当然更加艰苦,所以应该竭力的在大自然环境中索取药物。有很多植物的枝叶,甚至有些比较特殊的泥土,都是很好的治伤药物……”
“方医生,你刚才说泥土也可以治伤?!”
“当然,泥土有很多种类,其中的成份也不一样,南方的红壤、东北的黑土,还有咱们陕北高原的黄土等等,只要了解特性,都可以止血治伤。曾经不是也有战士用河泥封住伤口吗?虽然但是下策的下策,但在缺少医药的环境下,仍然可以使用。”
学员们七嘴八舌的提问题,问这问那,热烈好学的气氛让方振皓差点都应付不了。
“我还在念书的时候,老师曾经讲过战场救护,他还特意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毒气战作了说明。当时德国装备的毒气弹有很多种,红筒的催嚏性毒气弹,绿筒的催泪性毒气弹,还有一种茶色筒的窒息性毒气弹,大部分的毒气弹都是刺激呼吸系统,短期内在空气中扩散,麻痹血液中的氧气吸收功能,使人流泪、咳嗽、头痛,重者痉挛、胸痛、呼吸困难后致死。”
不少人倒吸冷气,低下头,匆匆的往笔记本上记录着。
一个学员一拍大腿,插嘴说:“我想起来了,当年在江西苏区的时候,国民党军队就拿毒气来害人。那时候不懂,不知道那堆奇奇怪怪的烟雾是啥玩意儿,就觉得呛得咳嗽,浑身又疼又痒,多少同志就这么白白牺牲了!真是丧心病狂!”
几句话激的不少人义愤填膺,便三三两两地大声议论着,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还争得不可开交。说起经历过九死一生的反围剿和长征就是感慨颇多,刚才那人提高嗓门,“将来,我们红军肯定要开赴到抗日战场去打鬼子。小日本鬼子丧心病狂,要是作战不利,是会发射毒气弹的,战士们就要特别注意预防毒气的方法。”
几个学员相互点头,一边飞快记录,一边要求方振皓再多讲一些,他们好多学一些。
方振皓在一旁听了心里一惊,但只是很平和的笑了一笑,随即很快的就将话题引到别处去了。
直到下课的时候过了很久,才算结束了全天的课程。
医疗队留在这里做教学的几个人结伴回了自己的住处,其实也就是抗大校舍后面后面的一排教职工住的窑洞。史密斯一进门就扑在炕上,把自己摆成大字型,连声叹道:“他们的求知欲太旺盛了!”
“因为他们很久都没有学过正规的医疗知识,不是吗?”方振皓用脸盆倒了水擦脸,一边听着他讲教学办的事情,一边随口应付,“他们没用因为你是个洋鬼子就对你敬而远之,你应该谢天谢地了。”
史密斯一个鲤鱼打挺坐起来,瞪大眼睛嚷嚷,“他们还缠着我,要我讲什么‘英美对华政策’。我的上帝,我是个医生,我不是政治家或者政客!还有,他们都非常喜欢谈论政治问题!”
方振皓耸肩,嘴角一翘,眯眯眼,做出一个无可奈何的表情。
他当然知道,政治是这里最司空见惯的存在,他每隔两天就要去接受一次为期三个小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当然,这是很秘密的,每次都是陈云峰带着他去。当然他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毕竟他来的初衷并不是完全是为了抗大的医疗班。
史密斯气哼哼爬起来,抓过自己的毛巾擦脸,然后还要照例不减好奇的端详配发给自己的白毛巾——上面印着蒋委员长新生活运动的口号。
晚饭后,外面红军医院的院子里忽然响起了一阵非常活泼欢快的笑声,紧接着十来个扎着辫子的红军女战士蹦蹦跳跳地进来,带了很多的表演道具。
“方,她们这是干嘛?”
亚尔林和伦巴凑在一起,好奇的问方振皓,方振皓也觉得意外,与史密斯探头探脑研究了好半天,忽然恍然大悟,“红军文艺宣传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