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心理学的诡计 > 第59页

第59页

书籍名:《心理学的诡计》    作者:万宇峰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妻子在洗碗,突然“砰”的一声,盘子被摔碎了。对此,妻子对丈夫抱怨说:“盘子上的油太多了,太滑了。”丈夫会开玩笑地说:“我看八成是你又毛手毛脚了吧。”
  这些事例,在生活中都是我们经常遇到的。但根据这点,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总是喜欢把责任推给别人。高速公路上,一辆小汽车中途抛锚,司机挥舞着手,希望路过的人能够帮他一把,但是却没有一辆车停下来。对此,路过人解释:“我觉得其他人肯定会帮他的,所以也就没有在意。”一句话,就把责任推到了别人身上。工作的叫‘候,老板责怪计划表做得不够亢分,同事之间相互推脱责任,谁都认为造成问题的原网不是自己。
  其实,客观世界不是我们所能够控制得了的,但是对于自己的行为,我们却可以掌控和左右。遇到问题和麻烦的时候,遇到陶难和挫折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学会从自身找原因,问问自己是否尽了最大的努力,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归结自身的缺点和不足,然后再适度地去考虑外在原因。如此,事情才能够得到彻底解决,困难也会退避三舍。
  2为什么我们常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和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一天,苏东坡去拜访佛印,与佛印相对而坐,苏东坡对佛印开玩芝说:“我看你是一堆狗屎。”而佛印则微笑着说:“我看你是一尊金佛。”苏东坡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很是得意。回家以后,苏东坡得意地向妹妹提起这件事,苏小妹说:“哥哥你错了。佛家说‘佛心自现’,你看别人是什么,就表示你看自己是什么。”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故事中的苏小妹揭示了投射的心理效应。所谓投射效应是指: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例如个性、好恶、欲望、情绪、意志、观念等加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同样的心理特征。例如·个喜欢旅游的人,总是认为别人也喜欢旅游;而一个喜欢看韩剧的人,也总是认为身边的人也都喜欢看韩剧;.个偏爱说谎的人,总是会认为全世界的人都在骗他;而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总觉得这个世界上都是好人……所以蜕,因为透射效应的存在,我们常常可以从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中来揣洲这个人的真实意图所在;而且,结论往往十分准确。
  一个编辑部的选题讨论会上,编辑部主任发现了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编辑们列出的他们认为最重要的选题是:
  一个正在参加成人教育以攻读第二学位的编辑,所报的选题是《写毕业论文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一个儿子正在高三就读的编辑,所报的选题是《给高三学生的心理调适书》;
  另一个编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足球迷,他报的选题是《中国足球为什么一直踢不出亚洲》;
  还有一个女编辑刚刚进入热恋期,她报的选题是《好女人也要懂得使“坏”》;
  最后一个编辑的老婆’『不孕已经好几个月了,他报的选题是《准妈妈最关心的100个问题》。
  讨论会开得热火朝天,每个编辑都坚持认为自己的选题肯定会受到读者的欢适,到时候销售量肯定会不错。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郝像这些编辑一样,认为自己喜欢的,别人就一定会喜欢;认为对自己有用的,别人也一定用得着;对十恋爱中的,些人来说,他们认为自己看上的,自己喜欢的,别人也一定看得上,也一定会鲁欢,为此,他们甚至总是疑神疑鬼,莫名兵妙地吃醋;还有一些父母,认为自己喜欢的专业或者工作,孩子也一定会喜欢,于是就不顾孩子的想法去给他们设计前途,选择学校和职业。所以,难悭会有-些胸怀狭隘的小人,按照自己肮脏的想法去揣度君子的内心了,正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上面的这些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是极为常见的,很多时候,透射效应会对我们的感情、想法、意向等做出错误的评价。也正是冈为这些错误,使我们在判断别人、处理信息的过程中极容易出现偏差。我们不能否认,因为人们存在着许多的共性,所以也就有·些相同的欲望和要求。根据这点,很多时候我们对别人的推测常常比较正确,但人毕竞是独奇=的个体,存在着很多差异,因此,以己度人就难免会出错。
  所以晚,克服透射的心理效应是非常必要的,而要克服这种心理倾向的关键问题是要认清自己与他人的差导所在,找到了差异,就会彳1:很大程度上避免“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既要接受自己,又要不断地改变自己另外,一定要学会客观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为什么我们总是给自己城借口
  日常生活中,你是不是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语:“对不起,总经理,今天路上堵车,所以就迟到了”、“我真的已经尽力了,可为什tl,还不能达到您的要求呢”、“我真的想和你约会,但是今天实在是太忙了,下次怎么样”、“那个客户真的是太挑剔了,怎么做都不能使他满足,我实在无能为力”……
  类似这样的借15,数不胜数。因为不管是侄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当我们遇到一些麻烦事情的时候,总是会挖李心思来寻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替自己掩饰,说白了,就是找借口来推脱、掩盖事情,这就是所谓的“借口心理”。不可否认,借口有时候也是一种“阿Q精神”,能够让自己征失意的时候得到慰藉,减少痛苦。也正是基丁这个原因,很多人总是喜欢为自己的失意或者失败找各种各样的借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