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心灵的力量之类物质世界 > 思维的生命态(8)

思维的生命态(8)

书籍名:《心灵的力量之类物质世界》    作者:未知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在这里应该称作声明的是:以上所列举的一些职业仅供用于思维方式应用的例证说明。事物的另外一种形态往往会是:一个有所成就的企业家或军事家也可能会在后来沦落为一个习惯性思维的人——当成功作为一种经验时,思维发展的停滞和退步也就随之而来。事实上,各种思维方式都可能出现在同一个人的不同生命阶段上。
  这里我们再来谈谈哲学。
  由辩证思维到达哲学思维的过程是奇妙的,它们正如我此刻的感受。在辩证与哲学之间,还存在着一个狭小的感悟思维层,它像一个夹层一样存在于辩证和哲学之间——奇妙的感受正是来自于它。在这一层级中,辩证的逻辑效用与哲学的系统性都变得模糊不清,唯有心灵自身的感悟力量被放至最大。人类历史中所常常谈论与评价的那些各种各样的天才思维大都处于这一层级,他们拥有足够的悟性然而却往往不能自解,他们有所表达却难以被人类所理喻。在这一层级中,所有的艺术家、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成为它的代表。另外,一些在辩证思维或哲学思维层级中的优异分子偶然也会触及到这一领域而使自己获得某种感悟的释放,中国的毛泽东和汉末的曹操便属于这样的一类人物。
  这个夹层式的思维是人类奇妙灵感与艺术产生并形成的源泉。
  哲学,并不拒绝任何一位人类分子通过心灵的感悟去争取抵达。当它作为一个人类思维的顶点时,也就意味着它将拥有人类整个思维世界中的任何一部分——哲学具备着一种对所有思维类型的共通性和兼容性。事实上,哲学亦可以由最低级的反应思维模型中获得。
  迄今为止,哲学仍然是人类所触及到的一个至高的思维模型(包括那些一直都难以被归类的玄学以及灵异学说在内)。这一哲学模型的特征在于对具体事物无法作出任何经验以及思辩性的判定,而仅仅是给定一种思维的方向。在这一方向上,人类可以任意组织适合他们的思维。就在哲学之上,自然宇宙的精神赤裸地存在着,袒露着它的原来面目——我们必须通过哲学去触摸到它,它是那样的柔软和虚无。因此可以这么说,人类对于哲学的认知正如对宇宙精神本质的认知一样,仅仅才刚刚开始并且模糊不清。简单而言,正如我在前面的信件中所讨论到的,哲学才是人类与自然宇宙精神的一个连接点,也是人类思维与自然宇宙精神的一个共享空间。它是一个恢弘无际的思维空间,包罗万象并且能量充足,同时引导我们获取对宇宙精神本体的解,这个解是如此重要,以致于人类在自身历史之中永恒地将它列为头等大事。在这里,我将这个解诠释为宇宙真理。
  即便面对这一真理,人类却有着许多不同的认知。这就是我们的现状:处在对这一真理的不尽探索和讨论甚至是争吵之中。
  回过头我们来看看整个人类的思维模型,也许还会发现一些东西。
  从反应思维模型来看,我们发现,人类的每一个体在其诞生之初的所有表现与其它动物并无二致(请留意关于狼孩和猴孩的罕见例子)。那个在稍前所提及的巨大疑惑至此仍没有解开:为什么人类的思维能够在一个单纯个体的一生之中发生如此之大的演进和变异呢?是什么促成了人类思维的进化——在排除掉人类文明的哺育和启蒙影响之外,第一个突破经验思维并上升到辩证思维的人类是谁?是什么帮助他实现这一伟大的思维突破的?这是一个颇为有趣的问题。另外的一个问题是:当哲学触及到了自然宇宙精神的本体世界时,人类是否可以真正获得它的解?这个解是一个多元解还是一个唯一的解?
  将人类思维系统进行解构,我们将其大致划分为物质态思维和类物质态思维。在物质态思维模型中,驱动这一思维体系的核心是以“我”为思维中心的人择原理,即思维之所以如此是由于“我”对于认知对象的选择或际遇如此。所以,物质态思维模型的特征属于反应或经验型,一如物质态生命世界中的生理反应模式,在这原理基础上所形成的思维,亦是人类对于有限客观世界事物的反应思维,它以物质态的“我”为思维存在的前提,也是一项人类的主观型思维,并未涉及到类物质世界。这种物质态思维包括了反应思维、习惯思维、经验思维以及辩证思维的一部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