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外国散文名著快读 > 第30章 恋人絮语

第30章 恋人絮语

书籍名:《外国散文名著快读》    作者:向荣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背景搜索

  罗兰·巴特(1915-1980),二十世纪法国着名的思想大师之一,也是对当代西方文化影响深远的符号学家。1915年生于法国西南部一座小城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幼年丧父,九岁时跟随母亲迁移巴黎,靠母亲做装订工的微薄收入读书过日子。1953年他发表着名的《写作的零度》一书,受到文坛关注。不久后,他成为高等研究实验学院的教师,陆续发表了《批评与真实》《神话集》

  《符号学原理》《时装的系统》以及《S/Z》等轰动西方知识界的名着,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巴特便与列维-斯特劳斯、福科、拉康等现代思想大师齐名,享誉世界。1976年他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这一期间,他又发表了《文本的欢悦》

  《罗兰·巴特自述》《恋人絮语》等名躁一时的着作,这些着作思想前卫、文风另类,引起思想界广泛的争议。

  1977年发表的《恋人絮语》(又译《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是一部奇书,问世后立即风靡西方文坛,成为十分罕见的畅销书,不仅被翻译成多种文字,还被搬上了舞台。

  1980年2月的一天,巴特过街时被一辆卡车撞倒在地,一个月后他在医院逝世。

  内容精要

  1975年1月,巴特在着名的巴黎高师开设了一个研讨班,初衷是研讨分析歌德的名着《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情人话语。但在具体的研讨过程中,巴特和他的学生都将他们自身的体验和感受融汇到了小说的情境当中,打通了自我与对象之间的情感和经验屏障。这样一来,巴特就改变了初衷——把原来对情话的论述演变为恋人的自说自话,由对象分析变成了直接演示,也就是把间接引语改写成了直接引语。当然,巴特无意来讲一个平常的情爱故事,所以他的这部《恋人絮语》完全没有情节。只有一些飘零的意绪,一些痴妄的私语,一些杂乱的语丝,一些片断的呢喃,还有一些莫名的懊丧和焦虑,剪不断,理还乱。作者把这一系列的片断按字母的顺序排列,并且用一种相当随意自由的文体来模仿或陈述恋人的话语。书中的那个恋人“我”是一个心细如尘神经敏感的家伙,他生活在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中,与他情人相关的任何东西都充满了意义,而且他会花上几个小时去分类和解释。热恋中的自我像一部热力四射的机器,拼命地制造情感的符号,然后大大咧咧地挥霍消费。比如,当恋人等待一个电话时,他肯定会沉沦在这样的情境中——“我竟然鬼使神差般地不敢动弹,等电话便是意味着编织束缚自己的罗网,此恨绵绵,个中苦衷难以言传——我禁止自己离开房间,不让自己去上厕所,甚至不敢去碰电话(以免占线);倘若别人打电话,我也会如坐针毡;只要一想到我也许就要在某一刻里不得不离开一下,由此便会错过那令人欣慰的电话或失迎大驾光临,我几乎要发疯了。”(《等待》)

  《恋人絮语》说到底就是对唠叨中的恋人的精妙写照。

  精彩片断

  相思

  一

  许多小调、乐曲、歌谣都是咏叹情人的远离。而在维特的生活中却没有这一经典性的情境。理由很简单:情偶(夏洛蒂)并没有远离他乡;偶尔离开的是恋人自己——维特。而远离是就对方而言的,对方离开了,我留下了。对方永远不在身边,处在流离的过程中;从根本上说,对方始终漂泊不定,难以捉摸;我——热恋中的我——又注定了得守株待兔,不能动弹,被钉在原处,充满期冀,又忐忑不安——像火车站某个被人遗忘角落里的包裹。思念远离的情人是单向的,总是通过呆在原地的那一方显示出来,而不是离开的那一方;无时不在的我只有通过与总是不在的你的对峙才显出意义。由此看来,思念远方的情人从根本上就意味着恋人的位置与他情人的位置无法相互取代;这就是说:我爱对方要甚于对方爱我。

  二

  要追溯历史的话,倾诉离愁别绪的是女人:女人在一处呆着,男人外出狩猎,四处奔波;女人专一(她得等待),男子多变(他扬帆远航,浪迹天涯)。于是,是女人酿出了思夫的情愫,并不断添枝加叶,因为她有的是时间;她边纺织边浅吟低唱,纺织小曲里透露出安详宁静(纺缍发出单调的嗡嗡声)和怅然若失(听来那么遥远,风尘仆仆的节奏,大海的汹涌,车行的辚辚声)。由此看来,一个男子若要倾诉对远方情人的思念便会显示出某种女子气:这个处于等待和痛苦中的男子奇迹般地女性化了。男子女性化的原因主要不在于他所处位置的颠倒,而在于他在恋爱。

  (选自《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汪耀进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名言佳句

  作为一个爱忌妒的人,我得忍受四重痛苦:由于我爱忌妒,由于我因此责怪自己,由于我担心我的忌妒会有损于他人,又由于我自甘没出息:因此,我因受人冷落而痛苦,因咄咄逼人而痛苦,因疯狂而痛苦,又因太平庸而痛苦。

  (《忌妒》)

  阅读赏析

  1980年巴特不幸逝世,是年65岁。这个年龄对于一个思想大师来说,正值壮年,他肯定还有很多话没来得及对这个世界说。一个伟大的声音突然就没了,我们可能会因此不再相信伟大。所以,他的一个朋友发表文章说:“他的死造成了与我的想像完全不成比例的真空。一个独特的声音沉默了,这个声音最有可能说出我从未听说过的东西,我感到世界从此变得平淡无奇。”对巴特而言,这种说法不算溢美之辞。巴特是独特的,而且是无与伦比的独特,以至于面对巴特,人们很难用一种“家”来界定这个名躁天下的巴黎大才子。美国着名学者乔纳森·卡勒写了一本关于巴特的书,一共十章,每章标题就是巴特的一种身份:诸如,文学史家、神话学家﹑批评家﹑符号学家﹑作家﹑结构主义大师等等。众多的“家”,表明了巴特的博大,是独特之一种;洞见是巴特的另一种独特。往往是他看上去不经意的一句话,或者是一个极富创意的一个词,就洞穿了一段被尘封的历史﹑一个被误导了的事件﹑一种隐蔽的很深的意识形态。比如,他同所有法国人一样喜欢喝葡萄酒,但他一语中的说:“葡萄酒是法国人的饮料图腾。”喝葡萄酒的人可以得到与社会融洽的名声,葡萄酒因此建立起了一种集体的道德观念。又如他在分析嘉宝的脸蛋时,说过一句精彩绝伦的话:“嘉宝的脸是一种理念,赫本的脸则是一种事件。”在我们所选的《相思》一文中,这种智慧的洞见同样随处可见。谁都会恋爱,所以谁都要相思,但不是谁都明白相思。这不要紧,巴特已经把“相思”的本质情状给我们作出了描绘:相思就是情人不在场,也就是情人旷了课;呆在原地的恋人于是情不自禁地思念那个“缺席”的情人,他(她)就会情不自禁地伤感起来,觉得自己比那个旷课的情人爱得更深;在古代社会通常是男人远去,女人呆在家里思念不在场的男人,所以现在一个男人如果思念旷了课的女人,这个男人便有了几分女人气,这个男人因此就有些妩媚;呆在原地的恋人呆久了当然也会有些怨言,他(她)就要喃喃自语说些疯话,就有些颠三倒四,混乱了时态。为什么呢?因为他(她)焦灼不安啊!

  专家建议

  读了《恋人絮语》若是很喜欢,那就再读巴特另一部经典名着《神话集》——不是学术着作,是相当漂亮的散文随笔。

  推荐版本:《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汪耀进等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