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国殇 > 第59章 长岛人歌动地诗(3)

第59章 长岛人歌动地诗(3)

书籍名:《国殇》    作者:霍达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在宋修武的身上,使徐老板心服口服的到底是什么呢?这位在资本竞争中混了半世的巨商,也未必就真的认识了共产党员宋修武的鸿鹄之志和用人之道。

  在长岛县城的烽山极顶,有一座高八米、长四米、重十六吨的钢筋混凝土雕塑,那是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脚踏巨石,纵目长空。来长岛的人,远远地就会看到它,可以说,它是长岛的“岛徽”、“县徽”!

  船大抗风浪

  “船大抗风浪”,对于祖祖辈辈闯海的渔民来说,这个浅显的道理已经不须多说。然而,如果你行船在政治生活的大风大浪里呢?

  1988年6月,长岛县县长宋修武又担任了县委书记,两副担子一肩挑。

  走马上任,他首先踏遍了全县的岛岛村村,体察民情,倾听基层呼声。

  中央正在提倡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制方兴未艾。在长岛,宋修武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深化渔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1984年以前,长岛实行村级统一经营前提下的“大包干”。由于缺乏经验,承包措施不完善,一度出现了“包不足、交不齐”和“吃船板”的现象。1985年初,实行有偿转让,将村级部分生产资料作价下放给联合体和个体户,实行分散经营。这一改革适应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渔民的生产积极性。一些人利用贬值下放的生产资料,在国家价格放开后,发了财,装满了腰包。此时,如果宋修武想找几个“万元户”来装点门面、夸耀富裕、大作文章,当然并不难。然而,在“大好形势”下,他却看到了事情的另一面:随着生产领域和生产力水平的日益发展,分散经营在海洋渔业深层次开发上的诸多不适应性也暴露出来。海洋开发投资大、风险大、丰歉不稳、协作性强,增设一对渔轮需投资上百万、几百万,在现阶段,靠一家一户显然无能为力。渔业的供销始终处在相互协作、紧密联系之中,分散经营难以协调一致,尤其是难以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从1984年到1987年底,全县大马力渔船下降了二十多对,集体积累只占年收人的8.6%,村级集体贷款一亿多元,有十一个村吃了以前的老本500多万元。调查的结果,概括为四句话:“花钱靠提留;兴办福利靠集资;发展生产靠贷款;集体心有余而力不足,群众只能望洋兴叹。”

  宋修武也是村干部出身,基层干部不把他当外人,心窝子里的话都敢掏给他:

  “不瞒你说,老宋!集体财产分下去以后,群众是富了,可集体却掏空了!”

  “要想更富,就得发展生产。一亩扇贝要投资上万元,特别是深水大流养殖,一家一户谁敢冒这个风险?再说,大马力渔船,谁养得起?我们渔村的改革,一定要符合实际啊!”

  “宋书记,不知你敢不敢做这个主,下决心壮大集体经济?”

  大海行船,最重要的是舵手。眼下,长岛这艘“船”的“舵手”就是宋修武。为他的父老乡亲,他该指哪条路呢?如果否定了第一步改革在调动渔民积极性上的作用,否定家庭联产承包制,他将犯政治性的错误;可是,如果听任“个人腰包满,集体家底薄”的现象发展下去,又明明看得出长岛的未来将举步维艰。宋修武瞻前顾后,权衡利弊,苦苦思索,陷人矛盾、困惑之中。

  六套班子(即县委、县府、人大、政协、纪委、武装部)开会研究,大家各抒己见,有的把1984年分光集体财产全盘否定,有的提醒说,中央的精神还是要稳定。争论得面红耳赤。

  宋修武最后发言。

  “深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宋修武向大家发问,也向自己发问,然后,他以闯海人特有的洪亮嗓音做出了回答:“就是为了解放生产力!不管怎么说,发展生产总是硬道理。哪条路能让我们长岛早富起来,我们就走哪条路!”

  读者听到过海上的渔家号子吗?长岛的渔号,粗犷、浑厚、壮美,闻之令人欲登高一呼,拔剑起舞!“发财号”、“廷巴号”、“捞鱼号”徐缓悠扬,“摇橹号”音节急促,“拔网号”、“起锚号”、“竖桅号”、“掌篷号”铿锵有力,气吞山河。一人领号,众人齐和,众志成城,力挽狂澜。渔家号子是智谋、勇气、意志的合奏,是力与美的升华,是生命力和凝聚力的展现。宋修武犹如领号人,他一声呐喊,立即在长岛唤起震耳欲聋的合唱!

  六套班子一致决议,搞好渔村的改革,首先做好三件事:一要抓好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因为有的地方班子已经撒手不管了;二要摸好全县村级财务的底子;三要理顺积、分关系。这三件事的关键在最后一件,宋修武倡导:重点在调整积、分比例,理顺生产关系,增加集体提留。集体经济十分薄弱的地方,在集体不背包袱、群众自愿的情况下,可以搞一下集体财产的“滚动回归”。这就是说,既然1984年分光集体财产的做法“过犹不及”,那么就来一个“矫枉过正”。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以壮大集体经济为主深化渔村改革的措施,在全县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波。全国都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宋修武却要把已经分下去的财产“滚动回归”,这不是“逆潮流而动”吗?他真是有点儿“胆大包天”了!

  长岛的“土政策”并没有得到全体渔民的拥护,特别是一些先富裕起来的人在说话了:“宋修武要割我们的肉,我们就拆他的台!”“红眼病,说了话不算!一签合同二十年,不到五年就变样儿!上级叫稳定,宋修武却搞什么壮大集体经济,惹火了,我们去告他!”有的同事也在私下里劝说他:“老宋,你可别在这上头栽跟头啊!”

  不利舆论像千斤巨石压在这个渔家汉子的身上。但是,几十年风里浪里的锤炼,造就了他宁折不弯的血性,认定的道儿,碰得头破血流也不回头。一天,他还像往常一样,在乐园村自家的小院里闷着头吃面条子,猛听得妻子史慧琳低低地叫了一声:“老宋!”

  那声音有些异样。宋修武诧异地抬起了头,看见史慧琳两眼噙着泪花。

  “你……咋啦?”宋修武一惊。他深深地了解自己的妻子,史慧琳是个刚强的女人,早在出嫁前就是小黑山岛的支部委员、民兵连长,现在是乐园村党支部副书记。今天眼泪汪汪是为了什么?莫不是家里出了什么事儿吗?

  “老宋……”史慧琳说,“我以一个党员的身份,跟你反映一下情况。你深化渔村改革是好事儿,可是,如果有人到上边告你‘与中央对着干’,怎么办?”

  宋修武无心再吃饭了,把筷子放下,心情沉重地说:“孩的娘,我知道你为我担心。可是,我们首先得为全县老百姓着想啊!过去的苦日子,大家都受够了,你还记得咱俩结婚时候那个穷样儿吗?……现在,党中央给了咱富民政策,如果仍然不能让全县人民都富起来,我这个当地方官的,有啥脸对得起乡亲们?为了让大家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为了海岛的兴旺发达,看准了就要坚决干,不惟‘上’,不惟‘书’,不能顾个人的安危!”

  其实,这些话都不必说,史慧琳完全知道丈夫心里在想些什么。“可是,你的好心、好办法,不光要让我明白,也应该让干部、群众都明白呀!”

  感谢这位贤内助的提醒,宋修武懂了她的意思了:决策,不能光靠自上而下地灌输,还要让群众自下而上地拥护。他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在于从实际出发,历史将证明他的做法是正确的!

  他想到了乐园村这个典型。1984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时,乐园村没有“一刀切”、“一窝蜂”,而是采取集体财产不分、联产承包的方法,结果,三年下来,乐园村的经济发展在全县数第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宋修武决心使广大干部、群众从乐园村的事实认识壮大集体是海岛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船大才能抗风浪”。1988年8月,全县第一次召开了有三级干部参加的深化村改革理论研讨会。会上,宋修武从理论上阐述了:壮大集体经济,是长岛现阶段生产力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集中体现。一场壮大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改革浪潮迅速波及全县。

  随着渔村改革的深化,宋修武又主持出台了与之配套的物资体制改革、粮油体制改革、县直企业三级包转换机制改革、机关办实体改革等配套措施。宋修武的大胆改革、锐意创新也使一些上级领导不无担心,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专门把他叫去汇报,审慎地嘱咐说:“老宋,你要慎重啊,千万可别捅出娄子来!”宋修武在全县干部会上说:“我们是闯海人,党中央叫我们改革,我们就要豁出去闯,闯出一个新天地来!”

  1990年5月1日,一场二十多年来罕见的特大风暴席卷长岛,十二级飓风扑向海面,渤海湾腾起冲天狂潮!七十多艘渔船被击碎,十多处港口码头被冲垮,两万多亩海上养殖区被洗劫,渔民们精心养殖的扇贝、鲍鱼、海带被无情地吞噬,丰收在望的好年景顷刻化为泡影!长岛人一个个泪流满面,完了,刚刚开创的新局面被断送了!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宋修武清楚,此时此刻,是长岛父老乡亲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带领县里的领导干部们,顶着风暴分赴南长山镇、北长山乡等最危险的地段,组织抢救渔船,保护电力和通讯设施。风浪封海,船不通航,宋修武就通过无线电对讲机指挥全县其他各岛抢险救灾……

  长岛之夜,风在呼号,海在咆哮,人在哭泣。宋修武夜不能寐,不断向气象部门询问风力、风速、持续时间,关注着长岛这艘摇摇欲坠的“航船”。天刚放亮,风力稍减,他就带着干部们冒险渡海,到各岛察看险情,慰问乡亲:

  “我们的扇贝、鲍鱼、海带完了,渔船毁了,但我们有党组织在!只要我们精神不垮,大风大浪就不可怕!我们要鼓起勇气,抗灾自救,共渡难关!要把集体经济的力量显示出来,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在以宋修武为首的“一班人”带领下,长岛人在大灾之年竟然获得了水产总量十万吨的好收成,比上一年增长27.5%,创造了令“风婆”、“雷公”、“龙王”甘拜下风的人间奇迹!砣矶岛上的一位老渔民激动地拉着县委书记的手说:“大老宋,多亏你有眼光,抓了集体经济!要没有村里帮忙,我今年能赔个死!”

  宋修武朗声笑道:“你看看,当初我说‘船大抗风浪’,你还不信……”

  渔民的儿子宋修武带领大家走的这条路,令人信服地证明是一条正路,一条光明之路、共同富裕之路,长岛的经验得到了中央和省、市领导的承认,并给予推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