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老兵心语 > 第11章 神水(2)

第11章 神水(2)

书籍名:《老兵心语》    作者:张卡夫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国家改革开放的滚滚大潮,给军队科研机构发挥自身优势,走上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大舞台,开展军民两用的科技成果提供了机遇。洗去边防之行的风尘,钱万红又开始寻找新的奋斗目标。

  热爱事业的人处处有心。有一次,钱万红应邀到一位老战友家做客。三室一厅的新房,宽敞明亮。就在主人精心烹调的美味佳肴上齐,准备动筷之时,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发生了,一只苍蝇落在糖醋排骨上,主人赶紧伸手挥赶,眼睛向十一岁的儿子一瞪:“都是你,老把纱门开来开去!”

  一句责怪话,触动了钱万红思考的神经:日常生活中,人们要关启纱门纱窗,少量蚊蝇难免飞入室内。只要室内存在一、二只蚊子苍蝇,人们的生活质量就会降低,这是共同的经验。

  那么,如何将乘隙飞入室内的蚊蝇及时杀灭呢?

  喷洒药水?不行,持续时间短,气味刺鼻,污染室内环境,对人体的健康亦有一定的影响。

  根据蚊子苍蝇具有向光性,喜欢停留在纱门纱窗上的生物习性,能否制成一种能缓慢释放药力、无味又对人畜安全的杀虫药水,涂刷在纱门纱窗上,使纱门纱窗同时具有物理防护和化学防护两种功能,蚊子苍蝇接触纱门纱窗后即被击倒死亡呢?

  还没有人触及这类课题。

  如同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召唤着人们去征服,去开拓。想到此,钱万红充满挑战的信心。他立志要解开这道媒介生物防制研究领域里的“哥德巴赫猜想”。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

  盛夏,东南沿海某海岛。

  钱万红来了,带着四种不同配方的药水进行现场试验。

  小岛来客稀少,军区科研组同志的来到成了岛上的重大新闻。好奇的老百姓从四面八方赶来围观,纷纷打听:“什么把戏。”

  钱万红一行紧张工作了三天。凡是纱门纱窗涂了药水的房间,蚊虫密度平均下降95%以上,80%以上的蚊蝇均死于靠门窗1米以内的地面或窗台上。这些情况说明课题的思路是正确的,美中不足是药物有效期短了些,只有十二天。

  要解决药物的长效问题,必须掌握控制释放技术。钱万红一头扎进实验室。那段时间,他像是被实验室勾走了魂,迷住了心,一放下碗筷,说声“我走了”,不到深夜11、12点不回家。妻子说他实行的是十六小时工作制。一个多月下来,人累得瘦了一圈,两眼因常常熬夜布满了血丝。能不累吗?他足足做了一千多次试验,筛选了一百多种有机化合物,试验手稿堆起来有近半个人高。可是幸运之神就是不垂青于他,那个最佳的配方就是找不到。钱万红忽然觉得自己追逐的目标有点儿像儿子最爱看的电视动画片中的那可爱的蓝精灵,活泼调皮,忽隐忽现,就看你有没有智慧捉住它。问题出在哪个环节上?钱万红感到自己理论根底浅了。于是,他冒着酷暑,骑着自行车,来到南京大学化学系和金陵图书馆等单位,向博学的教授请教,向书本请教。之后,他又进行了几十次的试验,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突破!筛选合成了一种以高分子为原料的新型缓释保护剂,添加了这种缓释保护剂的杀虫药水涂刷在纱门纱窗上后能快速固化成膜,杀虫剂通过这层膜缓慢释放,从而达到长效灭蚊蝇效果。接着,钱万红又开展了耐洗耐晒试验,也都获得了成功。

  1987年7月,钱万红和他的同事带着课题组的智慧结晶——长效灭蚊蝇窗纱涂剂,来到南京市市郊7个部队营区,做大范围现场试验。空军气象学院一幢学员宿舍,紧靠稻田,因为蚊子多而被卫生部门屡次“黄牌警告”。实验前测定,每平方米蚊帐最多栖息蚊虫20多只。钱万红在10间宿舍的纱门纱窗上刷了灭蚊蝇涂剂。一天之后,奇迹出现了,窗台上布满了死去的蚊子苍蝇,晚上学员竟然可以不挂蚊帐睡觉了!跟另外10间没有涂药水的宿舍形成鲜明的对比。整个实验区综合报告:蚊虫累计接触涂了药水的纱门纱窗30秒钟后,24小时死亡率达100%,持效时间达半年以上。成功了!此时,冒着酷暑日夜奔波的辛劳,受蚊虫叮咬的痛苦,早已被喜悦的浪花冲刷得无影无踪。

  1989年10月,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研制的长效灭蚊蝇窗纱涂剂,正式通过总后勤部卫生部主持的技术鉴定。到会的著名军内外专家一致认为:它创造了一种新的杀虫方法,在卫生杀虫领域内是一个重大突破。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健康报》等新闻媒介先后作了报道。

  1990年5月,长效灭蚊蝇窗纱涂剂被国家专利局正式授予国家发明专利,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参加了全国第六届发明展览会和全国医药卫生科技成果展览;1992年9月作为总后司令部指定项目,参加了在泰国首都曼谷举办的国际博览会。

  1991年9月,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为长效灭蚊蝇窗纱涂剂正式注册商标,名为“洁利33”。洁就是清洁,利就是有利于千家万户,33就是每平方米窗纱用33毫升的药水。

  “洁利33”成了商品,走进了热闹的北京王府井,繁华的上海南京路……

  说实在的,“洁利33”刚与消费者见面的时候,遭遇更多的是怀疑的目光:“这玩艺刷一次能保证半年没蚊子?吹的吧。”有的顾客拿过说明书看看,打开瓶盖闻闻,嗬,好冲的一股酒精味,不相信地摇摇头离去。倒不是舍不得那几块钱,而是这年头假冒伪劣商品太多,使人对标新立异的商品有一种本能的警惕。

  也有敢于“冒险”者,买一瓶回去试试,于是惊讶、惊奇、惊叹:“神水,简直是神水!”大有相见恨晚之意。湖南是“洁利33”首批试销地,株洲市北区科委从全省各地2000多个用户中收集了1000多份用户意见书。这些用户以自己的亲身感受,众口一致认为:“洁利33”是目前为止室内最好的杀灭蚊蝇的药水。有的形象地称为:一根永不熄灭的蚊香。不挂蚊帐便可免除蚊蝇骚扰。有些用户担心别人不相信,还郑重其事盖上单位的公章。

  苏州电镀厂一位干部在几次使用进口杀虫剂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抱着试一试也无妨的心理购买了“洁利33”。眼见为实,他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投书报社,建议广泛宣传,扩大生产,与进口杀虫剂竞争,为国家创利、争光。

  “洁利33”旋风越刮越猛。几千封信件、汇款单,数不清的电报、电话,从北京、上海、河北、浙江、广东、福建四川等地,雪片般地飞向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内容简单明确:要求购买!要求增加订货!钱万红成了新闻人物,电视台、报社记者找他;生产厂家联系业务找他;上级机关组织编写先进事迹材料找他;甚至街道的老大嫂请教使用方法也找他。有人跟钱万红开玩笑:“干脆,你配个BB机得了。”

  笔者亲眼所见,山东胜利油田劳动服务公司两位业务员,驾驶一台大卡车从山东奔赴南京,找到钱万红,把现金支票往桌上一搁,开口就要五吨药水。钱万红告诉他们,目前药水供不应求,实在是无法满足。两个憨厚的汉子急得苦苦哀求,说:“多少给一点吧,否则回去怎么交代呀。”说着说着,眼泪都快要掉下来了,钱万红心软了,拿起电话,从已安排给一个单位的药水中调剂了2吨给他们。

  这颇有点象10年前人们争先恐后购买彩电、冰箱等紧俏商品的情形。如今,“洁利33”犹如一匹奔驰的骏马,在市场上大领风骚;犹如一支报春的红梅,在竞争激烈的商品世界中散发浓郁的芳香。

  “洁利33”给一些垂危的企业带来了希望的曙光。山东省章丘县一家频临倒闭的乡办小厂,自从引进“洁利33”生产技术,起死回生。1998年产销1吨,1989年产销3吨,1990年9吨,1991年突破15吨。该厂把“洁利33”视为“救命药水”。目前,全国有35家工厂与医研所签订了设点生产合同。凡是生产经销“洁利33”的厂家,没有不盈利的。

  其实“洁利33”的生产工艺很简单,关键是浓缩液的配方。当然,这是严格保密的。香港一家公司的董事长曾对钱万红说,只要你将配方转让给我,我可以让你全家出国定居,在国外给你一个条件优越的实验室,支付几万美金给你使用。钱万红说,“我虽然姓钱,但我从不为钱工作。我的事业在中国,为什么要出国定居呢?”

  现在,“洁利33”已有一千多万个用户,每年销售额达上千万元。有了“洁利33”,就等于设置了一道蚊蝇不可逾越的屏障,夏季千家万户由此安宁。

  党组织给予钱万红崇高的荣誉。记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连续两年被评为所“优秀共产党员”,最近,被评为“南京军区优秀中青年科技干部”。

  钱万红没有陶醉。他觉得有好多好多事情要做。他的魂儿仍系着他的实验室。

  据悉,他的新课题“长效驱避剂的研究”正在进行最后的冲刺。

  他主持对“洁利33”的包装瓶作了改进。由原来的圆形改为扁形,瓶上配有一把精致的小刷,方便了用户。

  他和同事们共同开发“洁利33”系列产品:长效灭蟑剂、液体蚊香等。

  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一些外商通过新闻媒介了解到“洁利33”的情况,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钱万红积极通过外贸部门与外商洽谈,现已开始打进国际市场。

  总之,他很忙,很忙。

  看来,他真的需要配个BB机了。

  (1992年12月海风出版社《探索未知世界的人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