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新中华之抗日铁军

宠文网 > 古典文学 > 新中华之抗日铁军

第153章

书籍名:《新中华之抗日铁军》    作者:一刀客
    《新中华之抗日铁军》章节:第153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这主要是考虑到防空的需要,抗日战争中琶江炮厂就是被日本飞机炸毁。叶挺另选址韶关附近的石灰岩地区(粤北山区有大量溶洞),以韶关城南东方约4公里处之傅家洞为厂址(十分靠近粤汉铁路)。洞长550米,面积约38亩。虽有现成溶洞,但凿洞工程仍然浩大,由广州市永隆建筑公司承建,建筑师郭秉琦及施永利设计。因工程过巨,又增加凿平洞中石丘及洞顶开窗等工程,至1933年7月方完全竣工。10月增加水电工程组,利用武江水力发电,解决动力问题,发电机全部机件为美国奇异公司1924年出品,是两座封闭型、伞式、三相交流同期发电机,带有高低发电、继电及自用屏电壁6块。水轮机为中型法南西斯立式,美国勒菲尔公司出品,总马力为l000匹,并带有伍德华式油压机、自动及手动两用HB型、卧式缸之调速机各有2部。总重100多吨,全部机件散装由飞机空运至广州,再用火车通过粤汉铁路运来韶关。

        叶挺将原琶江炮厂的设备全部迁来傅家洞,称为广东第二兵工厂。同时另在附近溶洞继续开凿,拟将广州石井的广东第一兵工厂迁来,为不影响生产,一厂的搬迁拟在热河抗战后。这些兵工厂位于石灰岩地区深处,日本飞机极难靠近攻击,要强行突入的话,又要冒撞山的危险(因无足够距离拉起),而且叶挺在险要处设立高射炮阵地,可保障万无一失。

        根据建造炮厂的协议,另在广州盘福路附近创办技工养成所(相当于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毕业生配带中尉军衔),这是广东最早的机器制造技术学校。

        广东第二兵工厂建成后,制造能力每月为:105毫米榴弹炮(德国LFH16式)5门、75毫米野炮(德FK16式)9门、75毫米步兵炮(德LMW19式)9门、105毫米榴弹5000发、75毫米野炮弹1万发、75毫米步兵炮弹1万发。即每年生产的重炮可装备2个德国标准步兵师。不过该厂的建成和量产也在一年后,赶不上热河抗战,所以……

        叶挺用大笔外汇(其中70%用出口钨砂付给)购买了德国1个标准步兵师的装备!

        这并不是叶挺的发明,而是陈济棠的主意。

        看到南京编练德国装备的教导师,陈济棠决定在广东也同步练出来1个教导师,而且手笔更大:中央军的德械师,实际上达不到德国步兵师的标准,充其量是轻装师、简装师(炮兵方面最明显,德军1个步兵师的骨干火炮为12门150毫米榴弹炮、36门105毫米榴弹炮,而中央军德械师连75毫米山炮也满足不了,这就是为什么号称精锐的德械师的炮兵火力仍远远不如日军1个师团的原因)。而陈济棠的教导师,则是全套德军标准步兵师装备!(历史上担任这个教导师的师长是缪培南)。为了即将到来的热河抗战,叶挺将购买该师装备的前期付款补回给陈济棠,另付清余款,将这个德国师的完整装备全部接收过来。

        叶挺深知,抗日战争中前线最大的威胁是日军频繁出动的装甲车和轻型战车。这些战车装甲厚度为16~25毫米,原有的37毫米平射炮方向射界为左右各10度,难以捕捉移动的目标而贻误战机,且无法击穿日军坦克正面装甲,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靠步兵用集束手榴弹靠近攻击,伤亡惊人,形同自杀(根据台湾1957年出版的《国民革命军淞沪战记》,平均炸毁一辆日军坦克国军死亡人员达47人之多)。故叶挺与合步楼公司商谈,试制37毫米反坦克炮(当时一般称战防炮)。该炮以德国索罗通50倍37毫米反坦克炮为母型,图纸资料由德国合步楼公司提供,叶挺派员赴德国考察,签订购买100门37毫米反坦克炮的原材料、生产用机器设备及检测仪器合同。37毫米反坦克炮,是当时最优良的防御坦克武器,初速825米/秒,最大射程6000米,400米以内可击穿40毫米厚的钢板,但制造技术比野炮、榴弹炮复杂。该炮的炮管加工精度要求高,又为双层料式,由内外两管热套而成。热套方法是:用瓦斯炉将套管加热炉内设有测量温度和测量套简内径膨胀尺寸的特殊工具。当套筒在炉中加热到规定温度时,将它放置于支架上,然后将炮管徐徐装入套筒内,完全套好后用轮状水管喷水急冷,使之配合紧密并产生预应力,以抵消发射时燃气的胀力。经过一系列的试验,该炮战术性能指标达到了母型炮的要求,产品质量较佳。

        迫击炮则参照法国“布朗德”式120毫米迫击炮的性能,重新设计120毫米迫击炮。着重于减轻重量,提高机动性能,使之适合山地作战。将炮车之辙距改小,由原1260毫米改为1080毫米,初速、射程稍低于法国“布朗德”式,但由于使用胶轮,采用弹簧减震,大大减轻了重量,全炮重仅212.7公斤,比布朗德式母型炮470公斤轻了一半以上!该炮具有操作简单、运动灵便、发火准确等优点,具有曲射和平射性能,适用于炮兵团和要塞重地作战,最大射程4925米,略低于75毫米山炮,但比150毫米迫击炮射程大。如在一个阵地上同时使用75毫米山炮和150毫米迫击炮,该炮可填补75毫米山炮和150迫击炮阵地间火力之不足,不失为攻守皆备之利器。

        82、60毫米迫击炮均参照国内兵工厂同等产品制造。

        广东迫击炮生产的一大特色是53毫米“超迫击炮”,即“掷雷器”,系德军发明,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著名的凡尔登大战中使用,威力恐怖。该炮采用60毫米迫击炮的支脚架、瞄准器,82毫米迫击炮的底板,加大缓冲装置,瞄准器刻度改为10~55度,增加一轻便掷弹器,初为电发火,后改为拉火击发。掷弹柱外径为52.6毫米,发射时将炮弹尾管套装于掷弹柱上,利用炮弹尾管内膛(孔径为53毫米)火药气体燃烧膨胀所作之功,作曲线抛射运动。运动灵便,操作简单,只是射程小,初速74.4米/秒,射速4~12发/分,最大射程650米,全炮重43公斤,2人背负。发射药采用2号枪药,井制造出破甲弹,炮弹侵彻力大,可穿透10毫米厚的钢板20块,适用于破坏1米厚的钢筋水泥工事和堡垒,正是对付日军坚固工事的利器!(历史上该炮是国民政府兵工署第10厂制造成功,由兵工署长俞大维亲自抓)。

        当然,广东炮兵的秘密武器,还是叶挺的“天雷炮”。由于有了庞大的正规兵工厂和硫酸厂,可大量生产黄色炸药,叶挺又请专家进一步加固了汽油桶的筒壁,使“天雷炮”威力更大,且可大量生产。

        即使以上的火炮生产规模,还是无法与日军庞大的炮兵抗衡,且对中国军队炮兵的最大威胁,始终是日本空军。

        高射武器方面,因十九路军淞沪抗战名声雀起,瑞士厄利空公司宣布赠送十九路军100门高射机关炮、10个弹药基数。其最大的竞争对手、瑞典的博福斯公司也宣布赠送十九路军50门40毫米高射炮、5个弹药基数。这批高炮利器原都存放在香港,十九路军重返广东后才转来广州,叶挺立即组织老炮手和一批职业理工科学生操练这批高炮。

        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是二战最著名的高炮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除了临时使用缴获的对方武器外,极少会出现交战双方各国军队都正式装备同样武器的情况。但有一个例外,那就是被同盟国和轴心国都广泛使用并被视为标准防空武器的瑞典40毫米博福斯L/60型高射炮(以下简称40毫米博福斯高炮)。自20世纪30年代初诞生后,40毫米博福斯高炮就被大量出口、特许生产、仿制或改进,由此成为二战中使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高射炮,被称为“万国防空之屏障”。

        历史上八年抗战中,日军在中国被击毙的最高军衔和职务的将领是冢田攻(曾任日本参谋本部参谋次长、南方军总参谋长、11军司令官),1942年12月18日因座机在安徽大别山区被国民党桂系军队用从瑞典进口的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击落而毙命,追赠大将。开始日军也以为冢田攻是死于飞机失事,但找到飞机残骸后发现座机上有弹孔,才知道冢田攻是被击毙的,由此可见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的威力。

        但是,面对二战飞机的革命性创新,特别是单翼机极高的速度和极大的灵活性,传统高炮已经力不从心,平均要几千发炮弹才能打下一架飞机。这是因为高射炮弹使用的引信只有定时、触发(炸)引信两种。面对性能迅速提升的航空器,上述两种引信的对抗效能大打折扣。例如德国的高射炮弹,里面是个小发条,就象钟表结构似的,需要观测员(就是举着个超大管子一样东西的那位可怜老兄,手要稳,心要细,眼要快,没力气还干不了这活)事先读出目标速度,高度,方位,然后把数据告诉炮手,在炮弹上进行设定,这样炮弹就会在一定高度爆炸。而且炮弹里面装有自毁装置,如果一定时间没打中目标,自个儿就爆了。这种情况下炮弹的命中率可想而知。特别是对没有高射炮弹生产能力、只能外购的中国军队来说,这样的惊人消耗根本承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