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药师经的济世观

宠文网 > 其他书籍 > 药师经的济世观

第16章

书籍名:《药师经的济世观》    作者:
    《药师经的济世观》章节:第16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因此到底谁善谁恶,很难说。

            因此,做好事需要智慧判断,否则,看起来是做好事,其实是坏事,往往造

        很大的业。又譬如父母打孩子,打的行为是不对的,但父母打孩子大多是关爱的,

        因为他的动机是希望孩子好。所以,打孩子、打学生、教育学生等等的行为,表

        面上看起来是坏的,实际上没有真智慧,无法辨别真善恶。

            而世间法的善恶,是非则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绝对的”在本体上,超

        过世间,到了道体以上,无善亦无恶,无是亦无非,那是形而上的真理。一落到

        形而下,必有善恶,等于物理世界必有阴阳,都是相对的。在阴阳相对之间,那

        一样恰当,在那个时间、那个地区对人有利,那是善的;过了那个时间、地区,

        对人不利,则变成恶的。又如盐少放一点,味道鲜美好吃,放多了就感觉太碱,

        糖、香水……使用的道理都与盐相同,要用得恰如其量。

        什么是布施

            所以学佛要以智慧认识真善恶,然而众生除了不识善恶以外,又“惟怀贪吝”

        一切众生的心理在基本上是贪的,贪得无厌,自我意识非常强烈。贪是追求外面

        的事物,你的就是我的,这是贪;吝是我的别人碰都不能碰。学佛要时时刻刻反

        省自己是否有一点贪吝的心态?例如天气很热,别人需要我们帮忙,你想贪图一

        下凉快而心生厌恶,不愿意去帮忙,如此则犯了贪吝之心,贪求自己的舒服,吝

        啬不肯帮助别人。

            我们晓得,布施不一定是金钱。我昨天还在讲笑话骂人,一个当公务员的,

        多花一秒钟,多说两句话,将来子孙公侯万代,蛮好嘛!人家来办件公事,你多

        花点时间告诉他要带身份证、带图章、带什么……免得人家三番两次跑,要不然

        就是承办人今天请假,明天不上班,害人家徒劳往返,那不是造业吗?什么是布

        施?处处给人家方便,嘴巴上、手边上顺便帮人家一点忙,就是布施,也是供养

        啊!连举手之劳、开口之劳都不愿干,然后看到别人困难的时候,还用异样的眼

        光看人家,这个世界的众生之可恶,真是无法形容。我看十八层地狱还不够,如

        果我当阎王,一定修它五十多层地狱。唉!那真是没有智慧啊!正是经典上讲的

        愚痴无智,没有真智慧。

        缺信根多聚财

            “阙于信根”,没有正信就是迷信;没有智慧的相信是迷信,一切的真理不

        透,佛的理不透,愚痴的相信,统统是迷信。例如你们打坐,一点念头没有,都

        在那里昏沉,这种愚智的果报,他生来世堕入畜牲道。愚痴的行善,他生来世的

        果报是阿修罗。所以学佛是“大智度”,一切要靠般若,没有智慧的学佛,迷信

        的果报非常可怕。

            这个世界众生愚智无智,没有正信,信根不够。你们念佛,天地良心,自己

        真信吗?一边念一边在心中打问号,不晓得这样念对不对?真的有阿弥陀佛吗?

        真的能往生吗?搞了半天都白搞,对不对?六道轮回,三世因果,那个真信?贪

        目+真痴慢疑,这个疑是与生俱来的何以会怀疑?这根不坚固,“阙于信根”。

        你们研究心理学的,我告诉你们,这些都是众生心理状态的毛病。

            “多聚财宝,勤加守护”,拼命赚钱,把钱看得紧紧的,变成一个守财奴。

        告诉你们一个现在的故事:侨泰兴公司的老板是一位泰国来的广东华侨,有好几

        个太太,财产一大堆,台北市立体育场也是他兴建的。有一天,以前宪兵司令李

        将军碰到这位大老板回答说:“嘿!你不知道,就是因为年纪大快要死了,才要

        趁这个时候赶快赚钱啊!要不然来不及啦!”李将军一听傻了!这是什么哲学?

        你说天下的是非有一定的道理吗?抱持这种思想观念的人很多。过去有个守财奴,

        临死时看到灯草多烧一根都心疼,断不了气。这个世界的众生大多如此。

            “见乞者来,其心不喜”,乞者不一定是讨饭的,任何人来请他帮忙,心理

        就不高兴。诸位反省反省,别人来找我们帮忙,你心里有几次是高兴的?嗯?学

        佛的人要反省哦!表面上说好好好,我给你想办法,心里想:讨厌死了,还不快

        走。见人来要求,其心不喜。

        钝刀割肉的布施

            【设不获已,而行施时,如割身肉,深生痛惜。】

            这是佛经的形容,假使不得已而行布施,如化缘、募捐,和尚托钵,给一点

        钱,好像身上的肉被刀割一样,痛得不得了,可惜得不得了。佛经上讲这四句话

        形容得太文学化,我觉得四川人有句话形容得最贴切,四川人说:“劝人出钱,

        如钝刀割肉。”快刀割肉,一下子不感觉痛,等血流出来以后才觉得痛;钝刀慢

        慢割,唉呦!当场喊叫,痛得不得了。所以,千万别劝人家布施,钱是拿出来了。

        他心里痛啊!如钝刀割肉,很痛苦。

            我也曾跟法师们讲了一个故事,世界上有一次出了一个大魔王,来扰乱世界。

        玉皇大帝派了许多人来收妖都没有效,后来报告观世音菩萨,观世音叫孙悟空来,

        因为世界上的妖怪,孙悟空每个都认识。孙悟空一看,报告观世音:“对不起!

        别的妖怪我都知道,这个魔王的来源我摸不清楚,对他没办法。”最后实在没办

        法,到西方找如来佛,佛一听世界上出了这么一号妖怪,笑一笑说:“不要紧,

        我叫一个徒弟去就好了。”结果如来佛就给小和尚一个法宝,一个包袱,叫他下

        灵山到世上把妖怪收了。小和尚背个黄色的包袱,带着师父的法宝下山,来到魔

        王面前一站:魔王一看,释迦牟尼佛怎么派个小和尚来,我连玉皇大帝、阎罗王

        都没看在眼里,小和尚算什么?小和尚说:“阿弥陀佛,你别凶,我师父派我来,

        我也没有对不起你,师父叫我跟你讲一句话,看一样东西。”小和尚把包袱打开,

        拿出法宝--化缘薄,在妖怪面前一摆,“师父说,请你拿一点钱。”妖怪一看,

        算了!和尚你滚吧!我也不在这里闹了!魔王就跑了。

            你看,连魔王都怕化缘薄,法师们千万不要去化缘啊!

            我们继续佛说布施的道理,不论大小乘的修持,均以布施为先。布施在中国

        固有文化中是“仁”的发挥,人字旁加个二,就是人和人之间,只有爱人,慈悲

        他人才称得上仁。大学上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亲亲是“幼吾幼以

        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从自己的亲人朋友开始,然后发展到社会大众

        乃至全人类。仁民是慈悲众生,由慈悲众生而扩及其他的生命,人只爱人类仍是

        自私的,最后还要爱物,爱一切生命。所以,仁是佛家慈悲布施的基本,仁慈行

        为的第一步就是布施。佛介绍药师佛十二大愿后,第一步就说明布施的重要,然

        而一切众生是不肯布施的。

            前面谈到一切众生看到别人痛苦,当别人来请求帮助时,起初心里不高兴施

        舍,即使后来不得已而行布施,心里愈想愈痛,如钝刀割肉。佛为什么要说这些

        道理?“药师经”所提的布施与药师佛的修法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可大了,我们

        先看原文再来研究原因。

        悭贪不止累积病情

            【复有无量悭贪有情,积集资财,于其自身,尚不受用,何况能与父母妻子

        奴婢作使,及来乞者。】

            佛说世界上还有很多很多无量众生,喜欢聚积财宝、物品,他自己本身都舍

        不得用,更何况他的父母、妻子、儿女、奴婢以及来乞讨的人。

            悭吝是舍不得施舍,吝比悭好一点,吝是比较上舍不得,即使拿出来给人家

        也不过是十分之一或百分之一。悭是内心坚固的舍不得,一毛不拔。悭吝就是对

        他人不肯慷慨,不肯帮助人,不愿付出仁慈。不过,节省不是悭吝,如果对自己

        要求淡泊,严格地管制自己的欲望,却对别人慷慨则是节省。中国文化儒家的教

        育是“躬自厚,薄责于人”,躬是对自己要求严格,严格培养自己的厚道,对自

        己的要求很厚很严格,别人则宽容体谅,不要严厉责备别人。这类行为就属于布

        施。

            然而,我们看到人与人之间,夫妇之间、兄弟之间、同学之间、朋友之间、

        几乎没有一个人真正做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责备人家,要求人家都严格得很,

        道德标准都是拿来要求别人,不是要求自己,这就是凡夫众生。菩萨道的道德标

        准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如果做不到就是悭吝。凡是悭吝的人一定贪,贪的人

        必定凶狠,这种心念是连带的、必然的。为什么呢?因为贪欲得不到满足,相反

        的作用就是凶狠。一个宽大淡泊的人,一定是仁慈的。世界上一切众生几乎全体

        都在悭吝中,悭吝是不能舍;贪欲是侵占别人,在别人那里沾到一点利益就高兴,

        乃至在言语上占了便宜都高兴。总之,想尽办法以损害他人为满足。

            所以,悭贪是一切众生基本的心理,这是心病,这种心病只有心药才能医,

        心药就是自己了解道理后懂得布施。悭吝的心念久而久之会转变成身体上的疾病。

        我常对中、西医的朋友说笑话,但也是真话;我说不管今天的医学如何高明,如

        何发达,中国人有两句老话:“药能医假病,酒不解真愁”,一切医药再高明只

        能医假病,不管中医也好,西医也好,真正医不好的是死病,人要死的时候,你

        一点办法都没有,怎么都医不好,如果能把人医到无病,人就不会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