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

宠文网 > 其他书籍 > 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

第290章

书籍名:《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    作者:
    《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章节:第290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发现动物后,一般是在离它们七八百米的时候就开始追,汽车离动物八九十米时开始加速,时速能达到100公里,3分钟内就能追上。汽车大多是在动物的左边跑,这样人用右手把杆子上的绳套甩出去比较容易。套上以后,大车来了,就把它们放进笼箱。当地人很有经验,也很专业,从发现动物到追上,到装笼,整个过程也就是二三十分钟,可谓速战速决。

        李树忠还告诉我们,如果3分钟之内抓不到动物,他们就放弃了。因为就算抓到了,经历过这种狂奔之后,它们的心肺功能可能会出问题。在阿鲁沙捕捉动物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结果还是很丰富的,捕了10只长颈鹿,10只斑马,十几只角马。

        押运重任:怎一个累字了得

        1975年,李树忠押运回40多只大型食草动物,经过了公路、飞机、铁路,跋山涉水,历时近一个月,这对于体力和意志力的考验是何等巨大啊!

        1975年6月,一切准备就绪,大型食草动物终于要启程离开它们的故土了。从李树忠住的动物基地到达累斯萨拉姆港口有750公里,这意味着运送的第一程首先要走一段公路。中国驻坦桑尼亚使馆经过多方联系,派来黄河大卡车20辆,每辆车配两个司机,一个中国人、一个当地人。

        启程当天,动物装笼也是个问题。差不多有几十只动物,不但个头大,而且很难对付,从早上6点开始装车,一直装到下午一两点。笼箱很讲究,前有槽可以放饲料和水,后面可以清理粪便。他们也给动物留了些微活动余地,但不会太舒坦,以防止动物踢得太厉害。装进箱子以后,动物们并没有乖乖“缴械”,斑马和角马在笼箱里乱踢,或用角把笼箱顶出大窟窿。遇到这种情况,大家只有重新加固笼箱。考虑到路途遥远,路上笼箱可能被踢散,他们还多带了几个,以备不时之需。

        长颈鹿一车装2只,斑马一车装3只,20辆黄河车就这样整装待发了。

        到了下午4点,车队浩浩荡荡出发了。750里都是陆路,中途还经过了一个叫墨西的小城市,奇特的车队引得市民们驻足观看。长颈鹿超高,不小心还把电线弄断了。后来有了经验,在过电线的时候就用竹竿把电线挑起来。就这样一路走来,直到晚上12点,才走了近一半的路程。有一只长颈鹿体力不支,趴在地上再也站不起来,可能是装笼时受了外伤,到港口之前就死了。第二天8点车队准时到达港口,大轮船已经准备就绪了。

        承担海运任务的是中国远洋公司广州分公司的绿春号轮船,绿春号的船员非常干练,前后两个小时就装好了船。长颈鹿都放在左前甲板,一溜9只。因为往国内航行的时候,海风吹起的海浪基本上都在右前甲板,大浪有一丈多高,打下来也很可怕。

        海上的18天是漫长而疲倦的,1万多公里水路,没有风景,只有一个目标——中国广州黄埔港。在这艰苦的海上旅行中,有一只长颈鹿和一只角马死了,还有一只斑马受了外伤。更要命的是,所有的动物都晕船,表现症状是普遍食欲不振,精神不好。整个旅途中,最受罪的是长颈鹿,海风刮得它们脖子上都是盐粒,太阳晒得它们头昏眼花。为了防晒,还在长颈鹿上方盖上油毡。一只瞪羚一星期都没怎么进食,晕船,消化道也有问题!还好李树忠是兽医,经验丰富,就给它们输液。

        李树忠说,给动物看病很有意思,笼箱都是木质的,把需要打针的地方锯个口子,手伸进去,扎静脉血管,挂上塑料袋装的葡萄糖或盐水。等到适应了,动物们也就慢慢缓过来了。也幸好因为晕船,动物们上船后都变老实了,倒是没出什么大问题。

        在海上漂了18天,中途在新加坡做短暂停留,他们终于到了广州黄埔港。除了损失了一只长颈鹿和一只角马,动物们大都安然无恙。一只斑马受了外伤,就直接在广州动物园安了家,一同留下的还有两只长颈鹿。

        通过海关检疫后,李树忠的押运任务并没有结束,还要用火车把动物从广州运回北京。和动物一起坐火车,这还是头一回。

        40多只动物足足装了两个大行李车。长颈鹿坐火车要受点委屈,进门都要低头,站在里面也要低着头。从广州到北京的西直门,差不多在路上跑了4天4夜。1975年7月13日到石家庄,天气很热。为了给动物降温,大家不得不给动物们泼水,还给它们买西瓜吃。但是,由于路途奔波太过辛苦,到朝阳门时,又有一只长颈鹿不行了。

        两年后,李扬文把最后一批非洲象等大型动物运送回国,到达时是1977年9月。

        这次非洲采购,带回许多非洲特有的珍稀动物,如土豚、长颈鹿、黑尾牛羚、汤氏瞪羚、猎豹、黄狒、橄狒、棕狒、阿拉伯狒狒及各种珍稀鸟类。这些动物共分13批运回国,计有近百种、1500只动物,使北京动物园的动物数量和品种得到了充实。

        这样的采购行动姑且不论其利弊,但至少是那个以野外捕猎为主要动物来源的时代的一次顶级行动。

        (魏豪摘自《人与生物圈》2006年第4期)

        摘自:《青年文摘(绿版)》2006年10期  作者:姚  颖

        一只大雁的故事

        几年以前,山东省一位农村妇女准备搭车去县城买点化肥和农药,等车的时候,她看见一个人在卖一只受伤的大雁。有几个人商量着买下来,杀了它下酒,价钱从50元一直出到200元。这位妇女偶然一回头,发现大雁正透过人群,用一种哀求的眼神望着她。她突然一阵冲动,分开人群,掏出仅有的300元钱,买下这只大雁。

        当她回到家的时候,忐忑不安,她不知道该如何向丈夫解释。丈夫看见表情窘迫的妻子和那只受伤的大雁,一下子全明白了,他一言不发接过大雁,找出药水为大雁疗伤。大雁在这对宽容和富有爱心的夫妻的照料下,很快恢复了健康。

        农妇用根很长的绳子拴着大雁的脚,还带着它去湖边戏水。直到有一天,天上飞过一群大雁,它们被相互间的叫声吸引,那群大雁立刻低飞过来,在它的上空盘旋,它也极力想挣脱绳索,飞上蓝天。最终雁群离去,留下孤零零的它不停地哀鸣。

        这一晚,农妇辗转反侧不能入睡。经过两天的思考,她决定还大雁的自由。此后,每天早上,她都把大雁喂饱,带着它来到村外的山坡上,等待南飞的雁群。这一刻终于来临,她毅然放飞手中的大雁。看到它们在空中融为一体,在她的头上盘旋,泪水模糊了她的视线。

        像母亲送走远行的孩子,它带走了她的全部牵挂。整整一天,对大雁的思念使她茶饭不思。傍晚,她听见院子里有一丝响动,开门一看,她的心猛地一停,是那只大雁,它回来了!

        从此,这只大雁与她形影不离。只有当她出远门的时候,才把它拴在院子里。有一天,她回来得很晚,却发现大雁不见了,老实巴交的丈夫蹲在院子里不停地抽着烟。原来,早上她刚走,村干部带着县上的人来了,向他宣布:野生灰头雁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他们的饲养是非法的。大雁被他们没收了。农妇的心像被人猛的一击,她是那么地无助与无奈。接下来的两天,她在恍惚中度过,她老是想着那只大雁。第三天的早上,她带上小鱼虾,早早地乘了进城的班车,去找那个单位,她要看看她的大雁。她要讨个说法。

        她在城里不停地打听,好不容易才找到那个单位。在大门口她就看到了那只大雁,它被人关在院子里的一个小笼子里。大雁也看见了她,它极力把头从笼子的缝里伸出来,对着她大声地叫着。她不顾一切地闯了进去,打开笼子,把她的大雁紧紧地抱在怀里,大雁也把它的头依偎在她的肩上。她(它)们的举动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震惊!

        原来,这只大雁被带到这里3天了,它不吃任何人的东西,也没有人可以靠近它。当它大口吃着农妇喂它的小鱼虾时,工作人员都围了上来。不知是她对大雁的感情还是大雁对她的亲近感动了这里的人,他们终于同意为她办理准养手续。她因此知道了这只大雁的学名,并知道它是一只成年的雄性。

        大雁带回家后,她买来6只母鹅给它做伴儿,带它们去戏水,还在湖边为它们搭了间草棚。接下来是爱情故事和它们的结晶,一批又一批的小灰头雁出世了。国家定期收购大雁,乡亲们也从四面八方赶来讨要种雁,征询饲养的方法。她很快成了名人,生活也富裕起来。

        面对镜头,她一脸幸福,平静而委婉地讲述着这只大雁的故事。她没有想到,这只大雁给了她这样丰厚的回报,给她带来了十万元的财富!摄像机的镜头越过农妇,她的身后是湖边的一大片芦苇,再越过芦苇,湖面上,两百多只大雁正沐浴在阳光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赵霞摘自明月清风苑网)

        摘自:《青年文摘(绿版)》2006年10期  作者:咖啡豆

        谁的生活不造作

        朋友刚从上海回来,她出发之前最期待的就是可以去探访南方水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