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

宠文网 > 其他书籍 > 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

第132章

书籍名:《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    作者:
    《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章节:第132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冯国伟摘自2006年3月9日《羊城晚报》)

        摘自:《青年文摘(绿版)》2006年05期  作者:[新加坡]尤  今

        我们曾经相似吗?

        热恋的时候,我们努力找出彼此相同的地方。

        我们的血型是一样的。我们两个人名字的笔画是一样的。我们都是在秋天出生的。我们都喜欢吃海鲜。我们都爱看《小王子》。我们两个人的头发都很硬。我们指甲的形状是一样的。我们的笑声很相似。我们都讨厌肮脏。

        原来我们有这么多相似的地方,真是天作之合。

        然而,在别人眼里,这些所谓相同的地方根本不算特别。O型血的人有很多。很多人在秋天出生,因为父母通常都在冬天播种。香港很多人都爱吃海鲜。《小王子》在全球有数以千万计的读者。

        别人怎样看,管他呢!我爱你,因为我们有太多相同的地方。

        可是,某一天,当我们不再相爱,我们会努力去找大家不相同的地方。

        我喜欢喝咖啡,你喜欢喝酒。我喜欢散步,你讨厌运动。我喜欢听古典音乐,你爱听流行曲。我喜欢吃肉,你喜欢吃菜。我喜欢购物,你讨厌逛商场。我不相信婚姻,你渴望结婚。我喜欢冒险,你渴望安定的生活。我们追寻的东西愈来愈不一样。原来,我们并不相似。为什么我们曾经觉得彼此如此相像?

        (杨沛奇摘自《相逢》,天津人民出版社)

        摘自:《青年文摘(绿版)》2006年05期  作者:张小娴

        当社会变得富态之后

        中国社会正在变得富裕,而富裕的一大标志就是肥胖者越来越多。据说现在中国肥胖人口已经超过7000万,城市成人有四成体重超标,城市未成年人有二成体重超标。如果我们把过去的中国人整体看做一个清瘦的年轻人,那么,现在的中国人就是一个正变得越来越富态的中年人,有点大腹便便的感觉。

        在清贫年代,人们把肥胖看成一种好生活的标志。据说美国在20世纪初曾经有过这样的广告词:让每一个儿童像小猪一样胖滚滚。可见那时肥胖还是一种富裕、成功的标志,是一种生活理想。现在,这一切却颠倒过来了,当社会进入富裕时期,清瘦成为富人、上层的标志,而肥胖反而成为穷人、底层的标志。

        这是因为,肥胖已成为现代富裕社会的文明病。肥胖往往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症、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种疾病,与艾滋病、吸毒、酗酒并列为世界四大医学社会问题。在富裕社会,有钱人通过食用低脂肪高营养的食品,通过体育健身户外活动等方式,来抑制自己身体发胖,保持过去穷人才有的清瘦体态;而穷人因为没有多少时间和金钱来健身减肥,只好一直保持过去富人才有的肥胖体态。

        这就是说,富裕生活使我们吃得多、吃得好之后,并没有使我们身体自然而然变得健康无忧,反而处于另外一种危险之中,在清贫时候不容易患上的疾病,在富足的时候却找上门来。

        曾经看到过中国医学专家讲美国士兵与中国士兵的健康状况对比。他们说,20世纪50年代,美国医学界公布论文证实,通过对朝鲜战争中美国阵亡士兵的尸检发现,在平均27岁年龄组人中,77%的人已经有冠状动脉硬化征象,有部分人出现阻塞性病变。而对阵亡的中国士兵和朝鲜士兵的解剖结果却表明,他们的冠状动脉壁很光滑,一清二白。

        也许,在朝鲜冰天雪地中较量的,并不仅仅是两国士兵的武器、意志与勇气,还有他们的身体,由不同生活方式造就的不同素质的身体。来自富裕社会的美国士兵,虽然也是年轻人,但他们的身体实际上已经未老先衰了,而来自贫穷的中国、朝鲜的士兵,在生理上却还很年轻,生机勃勃。

        医学专家说,美国士兵的血管病变早在童年时期就启动了。今天,美国青少年在无冠心病情况下,68%的人血管已出现轻度脂纹斑块征象。他们担忧地说,富裕起来的中国青少年正在重蹈美国社会这一覆辙。

        之所以心血管病变很小就开始,是因为肥胖、心血管病、糖尿病这些新现代文明病,是一种遗传病,这类疾病没有传染性,对周围人没有影响,但是容易遗传给下一代。

        穷人得穷病,却恰恰与富人病相反。穷人吃得简单,穿着简单,比较劳累,营养不良,身体抵抗力下降之时,容易患上肝炎、结核这类疾病。这是一种传染病,容易传染给周围人,但是不会遗传给后代。

        命运有时很奇妙。当我们过上富裕日子的时候,却会遭遇原来不曾遇到的病患;清贫是人人希望逃避的生活状态,但这种生活方式却又有合理、健康的一面。正如老子所揭示的道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那些有道德的人,具有节制美德的人,并不因为地位变高就纵欲奢靡,而坚持自己清贫之时的生活品质,使自己生活得健康而快乐。

        再把角度放大一点,如果我们把社会看成一个有机体,把财富比作营养,那么,社会公平就如同一个人身体的营养平衡一样,也是一个健康社会的追求目标。而贫富分化、财富过度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就如同暴饮暴食、体内积累过多脂肪与糖分一样,最终会导致整个社会机能处于代谢紊乱状态。而反腐败,就等于是一场持久的健身运动了。

        (李海涛摘自《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第10期)

        摘自:《青年文摘(绿版)》2006年05期  作者:海  克

        一个出租车司机的MBA课

        有一天,我从徐家汇赶去机场,在美罗大厦前搜索出租车。一辆“大众”发现了我,非常专业地、径直地停在我的面前。这一停,便有了后面这个让我深感震撼的故事,像上了一堂生动的MBA案例课。

        “去哪里……好的,机场。我在徐家汇就喜欢做美罗大厦的生意。这里我只做两个地方:美罗大厦,均瑶大厦。接到你之前,我在美罗大厦门口兜了两圈,终于被我看到你了!从写字楼里出来的,肯定去的不近……”

        “哦?你很有方法嘛!”我附和了一下。

        “做出租车司机,也要用科学的方法。”他说。

        我一愣,顿时很有些兴趣:“什么科学的方法?”

        “要懂得统计。我做过精确的计算,我每天要开17个小时的车,每小时成本34.4元……”

        “怎么算出来的?”我追问。

        “你算啊,我每天要交380元给公司,一天17小时,平均每小时固定成本约22元;油费210元左右,平均每小时12.4元油费。加起来是不是就是34.4元?”我有些惊讶。我打了10年的车,第一次听到有出租车司机这么计算成本。以前的司机都和我说,每公里成本0.3元,另外每天交多少钱之类的。>
        “成本是不能按公里算的,只能按时间算。我做过数据分析,每次载客之间的空驶时间平均为7分钟。如果上来一个起步价,10元,大概要开10分钟。也就是每一个10元的客人要花17分钟的成本,也就是9.7元。不赚钱啊!如果说做浦东、杭州、青浦的客人是吃饭,做10元的客人连吃菜都算不上,只能算是撒了些味精。”

        这位师傅听上去真不像出租车司机,倒像是一位成本核算师。“那你怎么办呢?”我更感兴趣了,继续问。

        “千万不能被客户拉了满街跑。要通过选择停车的地点、时间和客户,主动地决定你要去的地方。”我非常惊讶,这听上去很有意思。“有人说做出租车司机是靠运气吃饭的职业。我以为不是。你要站在客户的位置上,从客户的角度去思考。”这句话听上去非常专业,有点像很多商业管理培训老师说的“putyourself  into  others’  shoes(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给你举个例子,医院门口,一个拿着药的,一个拿着脸盆的,你带哪一个。”我想了想,说不知道。

        “你要带那个拿脸盆的。一般人小病小痛的到医院看一看,拿点药,不一定会去很远的医院。拿着脸盆打车的,那是出院的。住院哪有不死人的?今天二楼的谁死了,明天三楼又死了一个。从医院出来的人通常会有重获新生的感觉。那天这个人说:走,去青浦。眼睛都不眨一下。你说他会打车到人民广场,再去坐青浦线吗?绝对不会!”

        我不由得开始佩服。

        “再给你举个例子。那天中午人民广场,好几个人在前面招手。一个年轻女子,拿着小包,刚买完东西。还有一对青年男女,一看就是逛街的。接下去是个里面穿绒衬衫、外面套羽绒服的男子,提着笔记本电脑。我看一个人只要3秒钟。我毫不犹豫地停在这个男子面前。这个男的上车后忍不住问,为什么你毫不犹豫地开到我面前?前面还有别人。我回答说,还有十几分钟就1点了。那个女孩子是中午溜出来买东西的,估计公司很近;那对男女是游客,没拿什么东西,不会去很远;你是出去办事的,拿着笔记本电脑,一看就是公务,这个时候出去,估计应该不会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