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

宠文网 > 其他书籍 > 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

第131章

书籍名:《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    作者:
    《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章节:第131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但大家都说,我没问题的,父亲是局长,肯定会给我找个好单位。我也是这么想的,我不想去企业,只想进机关坐办公室。

        我想,即使我不跟他说,这样的大事,他也会主动给张罗吧?可是,最后的结果,他根本就没过问,我被劳动局分进了半死不活的物资公司,还不到一年,下岗的命运就降临到我头上来了。

        我对父亲的怨恨更加深了一层,我觉得他肯定有心理疾病,因为自己从小就受苦,从小就失去了父爱,所以也想让我尝尝那种滋味吧?肯定是的。好在我从小就没依赖过他,这种时候,更不能去求他,我不能让他看我的笑话。

        不久,我租了一间临街的门面卖电器,一年后挣了些钱,又重新租了更大的门面,扩大到卖摩托车,生意虽然辛苦,但越做越好。这期间,我只记得他来过两次,每次都像领导视察一般背着手转了几圈就走了。他没夸我,只是说了一句:“这不比在机关当个小干部整天喝茶水强吗?”这是我有生以来,唯一听到的他肯定我的话,我心里竟一热,这大概就是那种叫做父爱的感觉吧?可是,这么多年了,我的这种感觉真是太少了。

        ╭=================================╮

        *  单词速记:                                            *

        *    easy-english.org/?id=330      *

        *                                      *

        *  掌握速读记忆  考试轻松如意          *

        *  30小时提高阅读速度5-10倍              *

        *  训练教程免费下载qf.jint.cn          *

        *                                                                  *

        *  更多资料qq351605872.ys168    *

        ╰=================================╯

        我的生意越做越大,还雇了好几个雇工,俨然成了一个小老板。可是我知道好景不会太长的,城里类似的店铺如雨后春笋,竞争很厉害。不久,销售出现了滑坡的迹象。就在这时候,父亲来了,他不是来帮我,是来给我添乱的。他当厂长时,和一个老工人有点交情,现在,他退休了,父亲念旧情,想让他在我这混口饭吃。父亲冷着脸说:“你张伯人很实在,你必须给我这个面子。”求人还这种态度?我本想拒绝,但马上心里萌生了一丝快感,他是在求我呀!

        张伯的确不错,能吃苦,关键是他有经济头脑,在厂里搞了几十年的供销,有做生意的经验,管理上也很有一套。我让他跑生产厂家,负责进货,逐渐,我的供货渠道越来越畅通,经营范围也进一步扩大,销售额又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

        在张伯的提议下,我还投资80万元在新开发的商业区买了一栋商业楼。张伯说,在我们这个小城,做生意的将近一半利润都付了租金,像我这样的大众生意,必须靠做大做强才能增强市场竞争力,有了自己的房产,可以减少租金成本,让利给顾客,提升竞争力。再说,房产将来还能升值,本身就是一种投资。但是我当时没那么多钱,张伯建议,号召那些雇工投资入股,共同抵御风险,而且他第一个就拿出了10万元。张伯成了我的诸葛亮,使我的事业如日中天。

        春天,张伯要和老伴去北京定居,给儿子看孙子。我真有些依依不舍,当我提到要把他的股金和分红一起算清时,张伯笑了:“那10万元的股金,是你父亲的,至于分红,我就更不能要了。”我很惊讶,以为自己听错了,听了他的叙述,才如梦初醒。原来,是父亲以张伯的名义给了我钱,那些经营管理上的建议,竟然也是父亲通过张伯传授给我的。

        张伯说:“我除了能吃苦,脑子里哪有那么多点子?你父亲才有真本事,当了那么多年厂长,肚子里有货呀。但他不让我告诉你,怕影响你的自立。嗯,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你和你父亲一样有魄力,都是硬汉。”

        一席话惊醒梦中人,原来,父亲一直在关注着我!从张伯嘴里,我还知道了一个秘密,父亲是从我中煤气那天开始喝酒的。那天,他和张伯一帮人喝酒,父亲当众哭了:“我差点没有儿子了呀。”张伯说,那种撕心裂肺的哭声至今还在他耳边回响。

        我对父亲几十年的怨恨顷刻化为灰烬。我买了好酒去看父亲,他还没下班,我央求母亲,“软硬兼施”逼她解开了多年来的道道疑团。母亲说,父亲不给我买表,是不想让我从小养成虚荣、攀比的毛病,但一次意外中,他发现我在捡废品,就认定我有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而且能为此吃苦的执著性格。甚至,连暑假去省城看我,也是别有答案。母亲说:“他哪里是去开会,他看了你的信,听说你在暑假打工,他想你,又不放心你,才谎称开会去看你的。”桩桩件件,父亲那些不近人情的举动,却都包含着无尽的父爱。

        母亲说,父亲从小遭丧父之痛,饱尝人生的艰辛,但也体会到了一个男人必须承担责任、自强不息的甜头,他决定对我狠一点,特别是当了厂长后,他最担心的,是我会因此产生优越感和养尊处优的公子哥习性,更是狠下心来冷漠对我。但是,正是他的冷漠,成就了我今天独立自强的性格,虽屡屡遭受挫折,却从没被挫折摧垮。

        原来,父爱一直与我如影随形。父亲是把我当成了一棵树,栽到了人生四季里,栽到了风霜雨雪里,而没有把我娇惯成一株娇嫩的盆花,养在温室。

        终于把父亲等回了家,但他依然是一脸冷漠,而我,第一次感觉到了这冷漠的亲切。给父亲倒上一杯酒,所有的感慨也都在这酒中了。父亲久久凝视着我,忽然伸手拔去了我头上早生的一根白发,他只说了一句话:“这些年,你也不容易啊。”

        我忍不住哽咽着喊了声:“爸……”泪水瞬间溢出了双眼。

        (张洁摘自《家长里短》2006年第4期)

        摘自:《青年文摘(绿版)》2006年05期  作者:文  冬

        儿子的内心世界

        长子远渡重洋负笈美国的那一年,才16岁,有着比刺猬更叛逆的性格。

        离家前夕,母子俩还有了一场小小的冲突。飞机是晚上11点起飞的,视他如珠如宝的祖母特地从怡保赶来为他送行。他年少,加上第一回独自出远门,家人都十分不放心,成篓盈筐的话,成千上万个嘱咐,满满地塞在心中,想倾倒出来。可是,他却在黄昏薄薄的暮色里、在家人万般不舍的离愁中,若无其事地从储藏室里拿出了他心爱的篮球,边拍、边跑、边说:“我出去打篮球了。”

        正在房里为他的行李作最后审查工作的我,大吃一惊,冲出房来,喊道:“别出去了,已经6点多了,快要吃饭了呀!”说这话时,婆母正在厨房里为他准备他最喜欢的菜肴,五香炸鸡香浓的味儿一团一团地飘送出来。没想到他一意孤行地拉开大门,头也不回地说:“我走啦!”短短三个字,化成了三条蚂蟥,死命往我肉里钻。我木雕般站立着,生气地瞪着他瘦瘦的身影以猴子般的敏捷三下并两下地跳走了。

        他时间观念不强,会不会玩得忘形而耽误了班机呢?我苦恼地在屋子里踱来踱去,越走越烦躁、愈想愈担心。等了又等,等了再等,一直挨到8时许,他才臭汗淋漓地抱着那个仿佛比他爹娘更亲的篮球一蹦一跳地回家来。

        这时,离开前往机场的时间只有短短一个小时而已。我铁青着脸,等他洗澡、看他囫囵吞枣地吃饭,想到他一去4年,不想、不忍对他苛责,可是,胸中横着的块垒却像个结,让我硬是温柔不起来。倒是婆母,左手搛菜,右手添饭,恨不得把自己也装进行李里面,陪着去美国。

        这些年来,我一直不能理解儿子临行前的这个举措——平常几乎每天都打篮球,出国在即,难道就不能少打一场吗?家人等着他吃饭、等着与他叙别、等着送他去机场,他却自顾自地打球作乐,置万事于不顾,真是个感觉麻痹的孩子呀!

        是他学成归来以后,我才知道真相的。

        那一回,我们聊天,我旧事重提,他说:“妈妈,那天我其实心里虚得很,好像一个气球浮在半空中,老是着不了地。这样的感觉,让我很难受,一时无计可施,才想到去打篮球的。一球在手,我便忘掉了一切烦恼,尤其是篮球频频射入篮框所带来的那种信心满满的感觉,使我觉得自己有了过关斩将的勇气。”

        我想起了当年他进闸门的样子。瘦,可是肩和背都挺得直直的,宛若钢打铁铸一样。左手提着电脑,右手拎着随身袋子,跨着大步向前走,一副大无畏的样子。正是这种坚定和自信的样子,使我觉得踏实而又安心。然而,我真的没有想到,是那个小小的篮球在临行一刻帮他摔掉他的不安、去除他的焦虑、化解他的紧张、消弭他的畏惧的!

        认真说起来,在那个关键性的晚上,我才真的是个感觉麻痹的妈妈啊!

        在养儿育女这一码事上,许多家长都犯着同样的毛病——我们往往只看到孩子表面行为的不当,便不假思索地加以谴责,然而,对于他们的内心世界,却愚蠢地漠视而又蒙然地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