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

宠文网 > 其他书籍 > 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

第80章

书籍名:《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    作者:
    《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章节:第80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这样一个消息,很是突兀,我来不及细想,只是知道,我心心念念着的东西,被淳给毫不犹豫地抛弃掉了。我又一次,被淳给落在了后面。

        淳是我大学时的好友,但在她找了男友后,便渐渐地不再黏在一块儿。毕业的时候我拉淳考研,她很坚决地给拒绝了。她说她打算和男友回自己的城市,等工作一稳定下来,便结婚,而后生一大堆的孩子。我当时笑她重色轻友,她亦笑劝我别把自己读成了老姑娘,小心没人来娶。之后两个人便很少见面,等我找了男友之后,更是连电话都懒得打,偶尔联系起来,都会互相笑骂一阵忘恩负义,而后在对方的新变化里,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被落在了后面。但还是会把许多东西给隐瞒住,尤其是我。已是28岁的大龄女子,工作却是刚刚上路,每每被领导批,并不会像比自己小许多的同事那样,面不改色地说一大堆好话来恭维领导。爱情上呢,更是惶恐,有些恨自己嫁不出去;拼命地讨好男友,希望哪一天他说把我娶回去,这样便可以将一颗心安置下来,哪怕没有房子也好。但他却一直模棱两可,说等他的事业再上一个台阶,或是将首付的钱挣够。我其实很明白他这是托辞,他在我的爱里,慢慢地胆怯,进而烦乱,厌恶。他不怎么喜欢我,我知道,但却是舍不得放手,怕他走了,这一点点的爱也没人肯给。这样的自己,自然没有精力来关注淳,只知道她比自己幸福,男友对她近乎宠爱,已经买好房子,只等着将她迎娶进门。

        见到淳的时候,她却是满脸的轻松和释然,又给我一个很青春很妩媚的笑,眼角的细纹,已与我的一样鲜明。不知道为什么,见到这样精神昂扬的淳,惊讶之外,我竟有略略的失望和嫉妒。两个人皆是直接,我说为什么要逃婚,你不爱他了吗?淳便大笑:爱和逃婚为什么一定要划等号呢。而且我还不老呢。这么早结婚简直是一种浪费;我想换种方式,再过两年校园的生活。我看着对面眉飞色舞的淳,忍不住抹了抹她眼角的皱纹,打击道:这么多的褶子,还说不老,小心再读,他等不及不肯来娶你了。淳又大笑:那就再找一个嘛,离了他我照样可以活得很好啊。我苦笑着摇头:淳,我们已经28岁,折腾不起了。

        淳向来是不理会别人的劝说的,我也只好作罢,等着事实来给她一个残酷的教训。几个月后淳如愿考上研究生,但也同时收到男友的“最后通牒”:要么读研分手,要么回来安心结婚工作。淳像她当初拒绝掉我拉她考研一样,很坚决地留了下来读书。我轻声问她:为了你所谓的新的生活方式,将一份五年的爱情丢掉,值吗?淳想了许久,眼睛亮亮地低声吐出一句:值。

        这期间我继续对男友“死缠烂打”,希望他能给我这份三年多的爱情一个归宿。我求了又求,他烦了又烦,终于扔下一句“分手”,辞职离开了我。我哭着去找淳,淳没说一句话,只是温柔地拍着我的脊背,任我趴在她的肩头,将她的衣服弄湿揉皱。那几天淳帮我请了假,陪我逛街,看电影,吃零食,评点过往的帅哥,就像几年前我们有大把挥霍不完的青春的时候。这样的时光,对我们已是奢侈又陌生,我始终无法像淳,完全回复到如往昔一样的单纯和无忧。那种对自己年龄的恐惧,和青春已是走远的慌乱,一下下地敲击着我,让我在这种少而又少的美好和喜悦里,惴惴不安,度日如年。

        开始上班的时候,淳发短信给我,说,安,如果爱情事业和家庭,在50多岁的时候,会如约而至,那么28岁,在你的眼里,又会是怎样?我回说:当然是青春正好,可以安然地享受和追寻想要的东西。淳回道:既然如此,那你为什么还要惶恐,爱情,总会来找你的,你现在所需要做的,是安然地享受它来临前的时光,就像享受悄然而至的青春。

        我保存着这句话,直到一年后,我终于找到自己的真爱;而淳,亦寻到一个肯耐心地等她享受完30岁之前无忧青春的男人。在爱情没有到来的时候,原来我们可以安然地将一切寂寞的岁月,叫做青春。

        (陈龙摘自《交际与口才》2006年第2期,张宏图)

        摘自:《青年文摘(绿版)》2006年03期  作者:艾美丽

        理想的相亲

        这是3个月来第六个相亲对象。自从“30岁前嫁掉”的倒计时牌只剩200天,阿碧的择偶方式便丰富起来,连一向不以为然的相亲,也不再介意。

        今天这个是老姨介绍的,阿碧就根本没抱什么希望。上大学时她就从不参加“老乡会”,她可不屑千里迢迢跑到异乡找同乡。尤其是最近,见了这么多稀奇古怪的人,老是让她想起梅艳芳那句老歌:“走过了千山万水之后,你得到了怎样的男人?”

        他坐在那儿。侧影轮廓相当不错。

        他扭头往门口望过来,呀!五官十分俊朗。还好,阿碧的工作是混在模特堆儿里,若在几年前,这一型的男人,一下子就能把她电倒。

        他微笑着起身,帮她拉开椅子,放好外衣,招呼侍应给她点东西,声音很舒服,分寸很好。

        他的着装也很妥帖,阿碧用“专业眼光”扫视了一下,这家伙衣装品位不错,而且十分低调。

        唯一的不妥,是他手上那杯咖啡,已被他搅得死去活来。若是个丑男人,这也有点儿讨人嫌,但是,看得出来,他只是有些紧张。哈!他紧张,阿碧心中有了七成胜算。

        再聊下去,发现他们读的是同一所高中,同一所大学,在这个城市的同一个区住过,同一年夏天,在巴黎和意大利旅行。只是,他大她3岁,他们经常都是一前一后。

        阿碧愉快地接受了下次见面的邀请。

        他们分别跟家人汇报了相亲实况,两边皆大欢喜。老姨当然是最得意的:“我看他长大的嘛,怎么样,不错吧?”“你看他长大的?”“是啊,我们还住中山路时,他家就在对面。”

        ——她心里哗地一喜:是他,她14岁时曾惊鸿一瞥的那个少年!

        但是为什么又觉得怅然若失?隔过15年的滔滔时光,这到底算是遇见,还是错过呢?

        (庄静摘自《深圳商报》)

        摘自:《青年文摘(绿版)》2006年03期  作者:方采儿

        没有装家的房子

        离婚把我整个生活都搞乱了。临时工作收入菲薄,福利方面就更不用提了。一时间,账单、房租、健康保险令我难以招架。不久房东撵人,我只好在露营公园租一小块地,把低价买来的一辆报废旅行车拖到那里,带着5岁的儿子乔舒亚从豪华公寓搬进了“车厢公寓”。

        我多么希望我能给儿子一个像样的家啊,但我做不到。我深深地愧欠儿子,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用爱来补偿对儿子物质上的欠缺。每天下班,再累我也要陪儿子玩一会儿游戏,我们在露营公园里散步,一起编故事、唱歌、做手工。

        那天晚上,下完几盘棋后,儿子兴致勃勃地去捉萤火虫,我则坐在窗户边,对着几张过期未付的账单一筹莫展。破旅行车里闷热难当,我拉开仅有的几扇车窗,耳边传来不远处儿子跟公园管理员的对话。

        “乔舒亚,你想不想要个真正的家?”管理员问道。

        我的心收紧了,这是我一直不敢面对的问题。答案很明显,谁愿意在没有空调、没有热水、没有电视的旧车里生活呢?深深的内疚让我喘不过气来,直到我听见儿子的回答。

        5岁的乔舒亚说:“我们已经有个真正的家了,只不过还没有装它的房子。”

        (李飞摘自《好日子》2006年第2期)

        ■编译/王简

        摘自:《青年文摘(绿版)》2006年03期  作者:[美]卡洛·里恩

        两个小孩

        翻旧报纸,看到一条新华社的消息:“青岛第一发电厂老工人丘学林同志的女儿丘红,今年6岁,在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教育下,4岁就知道谁好谁坏,知道爱什么,恨什么。她5岁开始学习毛主席著作,6岁就能熟背老三篇和40多条毛主席语录,并且能活学活用。从去年(1967年)9月份起,她在青岛各个工厂、机关、学校和部队作了好多次报告,很多次都是冒着风雨。有些单位开着小汽车去接她,她都拒绝了,说要节约闹革命。她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事迹很突出,为此,《青岛日报》等有关报刊均刊登了她的事迹和全部报告。”

        在那个年月,与“亩产十万斤粮”一类的爆炸性新闻相比,这是一件小新闻。因此,我更关心小主人公丘红,她今年应该是43岁了,如果后来考上了大学,她现在应该拥有相当于副教授以上级别的职位了。如果当了工人,需要运气相当好,才能免于下岗或提前退休。如果丘红能自己动手,把自己这一段经历写出来,给《老照片》,会是平凡却震撼的故事。按正常情况,丘红的孩子,现在也该长大了,也许就参加了今年的高考,不知成绩如何,也不知学费是否有了着落。

        新闻中,并没有把丘红写成神童,这种新闻态度是老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