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神学与当代文艺思想

宠文网 > 其他书籍 > 神学与当代文艺思想

第31章

书籍名:《神学与当代文艺思想》    作者:[德]汉斯·昆
    《神学与当代文艺思想》章节:第31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问:没有.答:您核对一下才能确定我的耶稣形象.问:您想说耶稣体现着一个原则?是什么原则?

        答:不用这种方式来表述这一问题.  对我来说,耶稣是小说中的一个形象.  他既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同时也是上

--  185

        《圣经》是作家创作的素材771

        帝.  不过诸神也有矛盾.  既然所有的诸神都是由人虚构出来的,他们也就有人性.  耶稣也如此.  他是个可怜的人,我们得同情他.问:基督教关於耶稣“复活”的说法对您有意义吗?

        答:《阿赫斯维》有整整一章写复活,可见对我有意义.复活既意味着世界末日和伟大的审判,也意味着上帝在最后审判时刻的临近.耶稣再来,阿赫斯维在耶路撒冷遇到他.所以复活对我肯定有意义.不过,它的意义只是在这部小说中.至於我本人是否相信耶稣复活,完全是另一码事.问:您相信吗?

        答:您就听下去吧!

        问:许多评论家仅仅把您看成一位“马克思主义作家”

        ,使那些把马克思主义与无神论等同起来的人感到惊异的是,您并不排除上帝问题.  您曾说过,这部小说涉及到“对灵魂不朽的探询”

        ,涉及到“我死后会怎样?”谈论“上帝”对您有什么意义?

        答:什么叫让人感到惊异?给我分类的人实在无聊.  我是作家,作家对很多事情都感兴趣,他研究多种思想,不能把他归为“马克思主义作家”或者诸如此类.  我当然有马克思主义思想.  我认为,马克思讲过不少正确的话,可作为我们思想的指南.《圣经》中也有一些能激发我们反思的东西.这些思想汇聚在我身上.  只要读一读《阿赫斯维》,读一读《大卫王传》,就会断定,那里包含着许多马克思主义式的《圣经》解读.不朽灵魂问题,可以这样讲,一个人上了年纪——我就

--  186

        871神学与当代文艺思想

        上了年纪——他自然会考虑:以后会怎样?

        一切过去了吗?

        当一切都已化为灰烬,是否还留下什么呢?要想像人们围坐在高高的云端上,手里拿着一把小小的竖琴,反复唱着同一首圣歌,这当然很难.  所以,我也不清楚.  我并不能担保,不能担保这或那之类.问:我还没有完全明白,为什么您要把上帝与诸神的虚构的说法联系起来.我看您谈论上帝时比您谈“虚构诸神”

        更严肃.答:但人所虚构的,都是些严肃的东西,是不是?人们在自己的困境中,在自己巨大的内心恐惧中所构思的都非常严肃!必须看重它们!今天,人们有了物理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所有知识仍免不了问:根源何在,所有的一切究竟从何而来,在整体中是否有一种理性法则,一切都是偶然的吗?

        这些探询就已涉及上帝问题.  既然我们不能回答,那么,承认“毕竟存在着上帝”

        的诱惑往往非常大.因此我不相信您会责备我对待这个问题不严肃.问:人能探询最后的希望、最后的意义问题吗?如果把这一切解释为虚构,还能对这一问题作出肯定的回答吗?

        答:如果您不恰切看待我所指的“虚构”

        表达的意思,我就无法回答您的问题.  最初,人像动物一样,并没有思考自己从何而来.  然而就在他们开始思考的那一瞬间,也就开始思考上帝了.  这是非常严肃认真.  就在这时,他们构想出亲爱的上帝,这非常清楚.  要不然,就不会有这么多诸神.问:您在《阿赫斯维》中描写上帝时出现了某种矛盾.一方面,“天父”体现着必须废除的、耶稣与阿赫斯维一起反抗

--  187

        《圣经》是作家创作的素材971

        的那个旧秩序;另一方面,全书又以一句豪言收尾:“既然他(耶稣)与上帝同一,那么我(阿赫斯维)也与上帝同一,都不过是一种生命存在、一种伟大的思想,一场梦.”这是否矛盾,或者说,是什么把这两种思想系列联系起来了呢?

        答:与我小说中的耶稣一样,上帝也是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的形象.  我并不固执於一个上帝.  诚然,这一结语涉及到三位一体,但它也涉及到别的,涉及到人自己或许也是上帝这一事实.  此外,还要补充一句:阿赫斯维与耶稣甚至产生了同性恋的感情.  阿赫斯维受耶稣.  他是一个把头靠在耶稣怀里的门徒.  因此这是一个非常广泛、非常复杂的问题.  我当然没有直截了当地写到这些问题,评论也不曾谈到这些问题.  不过这是可以觉察出来的.  这就是小说的形象.  这些形象纯属虚构,但您知道,在基督教各教派与马利亚或耶稣的关系中,也流露出只有极少数人才分析过的多种复杂感情.问:在您那儿,犹太遗产活生生地保留在关於“弥赛亚”的观念中.“弥赛亚”形象对於当今可能会有意义吗?

        答:我无法解释.书中的弥赛亚并不是一位特殊人物.这里的问题是:耶稣是不是弥赛亚呢?如果是,那又是怎么样的弥赛亚?当时犹太人所期待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弥赛亚?他们为什么一再拒绝把耶稣当成弥赛亚?再说,如果耶稣就是弥赛亚,那他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一个世界?这些问题必然提出来.  基督教徒,或者说甚至非基督教徒都可以研究这些问题.  这是些很高的哲学问题.问:是否可以设想,我们仍然期待着的弥赛亚将是耶稣与阿赫斯维的综合?

--  188

        081神学与当代文艺思想

        答:您在开始杜撰,您在写一部新的阿赫斯维小说.  您有权利写这样的小说.问:撒旦是您的小说中的另一个形象,他同样令人惊异.很多人都觉得,在托马斯.  曼的《浮士德博士》和A.  德布林的《1918年11月》之后,还能在德语文学中谈到魔鬼,这简直不可能.这一形象隐藏着什么?

        是不是E.  布洛赫所说的详谬原则?这与宗教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有什么关系?

        答:最好别再提到E.  布洛赫.我不过像别的作家一样敢写撒旦罢了.  他是一种灵感,而我碰巧是个诗人.  我见到的撒旦是什么样子,也就怎样描写他.  从结构上来看,他是坠落的大天使.  坠落的二号天使是阿赫斯维.  这是我划分的等级.  您在次经(没有收进《圣经》的早期教会的经文)中当然找不到.  我在这里写到次经,也许有一天人们会把它收进《圣经》吧.  我不知道.  撒旦就是说这番话的人:“这世界简直糟透了,只好让它这样维持下去.  亲爱的上帝和所有别的人肯定会把这个世界彻底毁掉.  然后,我站在那儿,举着膊,因为,我早一再说过这世界得毁掉.”但阿赫斯维却认为,尽管如此,世界还是有好的一面,人也有好的一面,只不过好与坏混杂罢了.  他相信世界还可以改变.  阿赫斯维是另一种风格的革命者.  撒旦则相反,他玩世不恭,他观察全局,然后说,这世界肯定会毁掉.问:最后一个也许是总结性的问题:我把长篇小说《阿赫斯维》看成是用“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观点来谈论宗教的一个伟大尝试.  宗教得到了肯定,它有回忆历史上尚未实现的诺言这一作用,即宗教有其前把握(Vorgrif)结构,是

--  189

        《圣经》是作家创作的素材181

        我们所盼望着的东西的乌托邦式的肯定.  您是否也这样看?

        答:《阿赫斯维》是一部文学作品.  我并没有“用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观点来谈论宗教”或者诸如此类的意图.  当时如此,现在也这样看.  当然,书中涉及许多宗教问题和决定论的问题.  譬如,我讨论过这样的问题:人是不是一开始就注定有罪?或者说:我们是否有可能自己决定自己?教会从来没有正确回答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就是小说的基本矛盾.就这一点而言,这部小说肯定会引起牧师们和教会的思考.  也应当如此.我从许多神职人员流露出满意微笑的脸上看出,他们读过这本书,还从中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很久没有出现这种以宗教问题为中心的文学作品了.  它既给人愉悦,也引人深思.我想,不仅仅是那些与我交谈过的人才感觉到这一点.我希望至少是如此.

        注  释:①  阿赫斯维(Ahasrer)

        ,是基督教传说中的人物,永远流浪的人.  ——译者注②  德国纳粹时期新教内的一个组织,旨在反对纳粹的干预和措施.  ——译者注③  指民主德国的统一社会党.  ——译者注④  民主德国卡尔.  马克思城旧称.  ——译者注⑤  库姆兰:死海西北岸地区.1947年在该地一洞穴中发现死海古卷.  ——译者注

--  190

        十、乐于有自己的宗教

        ——关于神秘主义、童话和知识

        同B。弗里施穆特的对话

        问:弗里施穆特女士,从您的处女作和您最近一部文学作品来看,可以断定,您的基督教主题,或者宗教主题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修道院附设学校》(1968)是对您自己所受天主教寄宿学校教育的一种批判性“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