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昔年换 > 第29页

第29页

书籍名:《昔年换》    作者:银色海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包拯说:“要!”
庞统也上路,赞一声好,一挥手,飞云骑齐刷刷收起刀剑后退一步。他向来佩服包拯的胆色。瞥见公孙策舒了口气,又慢慢地坐回位子上,暗暗一冷笑:哼,惊着你的还在后头呢……

但其实后面的戏,公孙策倒没有被惊着,应该说除了公孙策,其他人都被惊得不轻。人道是太庙审庞,而包拯一个转身,却审起了赵祯。审得是咄咄逼人不留退路,把皇帝的面子里子整个儿都扒光了。庞统见赵祯后院起火,不免喜形于色,扬了扬眉毛乐呵呵地看他的笑话。
案子一层一层地揭,从林忠义的双面间谍身份,说到赵祯筹谋三载的天芒计划。这时候,公孙策忍不住义愤填膺地插嘴,说皇上你忽然封我为礼部侍郎,只是为了要我找回包拯罢!语气里面藏不住的愤慨。
庞统转眼看他,想你不是天地君亲师,把皇上看得比爹妈还大么?现在知道自己被涮了,心里也不好受的吧?也是生气的吧?嘿!该!
这么嘲笑地想着,却忆起秉烛对弈战成平局的那个晚上。公孙策一听见宋辽和谈书有漏洞,鞋也顾不上穿就要去拿文件。当晚虽然按下了他不谈公事。可是第二天庞统就收到了四五份笔迹隽秀的草稿,每份洋洋数千言,内容不尽相同。这是等不及给他派助手,自己熬夜写出来的,很下工夫。
公孙策的敬业和才干,庞统看得比谁都清楚,因此十分了解公孙策的委屈。于是更认定了赵祯既无能又无德,有眼不识金镶玉,早该鞠躬下台了。
案子再审下去,百转千回,愈发的离奇了。小蛮没有死,小蛮就是柴郡主。公孙策听包拯拉了个头,心下就明镜似的了,接着替他把推理部分说完。说得自己也很怆然,连带听的人,无尽唏嘘。谁能料到那个活泼率真的小蛮,乃是赵祯派来监视包拯嫁祸庞统的红粉间谍,完成任务立即自我毁灭。这个计划太过狠辣,连无甚相干的人都被她伤了心。
赵祯玩火烧伤了手,帝王威仪也不顾了,支撑不住地坐到地阶上,扶着额头几近崩溃。他本来就是瘦怯怯的身形,再这么一畏缩,怪可人疼的。
包拯不为所动,说:“取天芒,是小蛮来到这个世上的目的。今天她死了,我唯一能为她做的,就是完成她的遗愿,把天芒的盒子打开……”
天芒是类似于强效兴奋剂的神药,人吃了之后力大无穷,战斗力蹿升几百倍。庞统哪容得这宝贝落到赵祯手里,吩咐童路:“动手。”
轻巧的两个字,震得公孙策急得发狂,心想战报怎么还不来怎么还不来,风筝到底把信按时送到了没有?等庞统血洗了太庙,那可就迟了!
包拯更快地给出反应,说:“中州王难道不想看看天芒是什么?除了我,没人知道打开天芒盒子的法门。”
庞统这人,就输在太骄傲了。太骄傲的人不经挑逗。走哪儿都是“这个场子我坐庄”的彪悍心态,他没有可怕的:“好,我也很想看看。”
于是赵祯首肯,奉上天芒。
戏到这里,已然是高潮部分。几百臣民乌鸡眼似的盯着这只小铁盒子大气不敢喘。不知里头的神药是稀的还是干的是红的还是绿的,可得瞧仔细了。若有命回去,将来也好在亲戚朋友面前大吹特吹,如此,才不枉来此地担惊受怕一遭。
以至于包拯把钥匙插进天芒盒子里转动的那一刹那,观众们由于心理作用,恍惚看见万丈虹光从那盒子里迸射出来,刺得人睁不开眼。
等那虹光熄灭了,众人定睛一看——盒子里装的,是,是空屁啊……
赵祯第一个不能接受这个结果,以为自己得了雪盲症,闭目定神,再看一眼,果然还是那空屁。

究竟是谁,湖绿了谁?

这一局,无疑是包拯坐庄。
庞统回神得最快,在心里面拍大腿狂笑,想老六啊老六你玩儿什么呢在?啊?三年时间,你就整了这玩意儿出来?啊?我想不小瞧你都不行啊。
公孙策对着空盒子发了一会儿愣。包拯喜欢震惊四座他知道,有几次他也被震得目瞪口呆。可这一回,包拯就过分了,事关江山基业,他还敢闷着一点儿风声都不透。再看见庞统眼角眉毛里憋着笑,怒想:你高兴得太早了吧你,治你的招儿还后头呢!

天芒盒子一开,这戏就往黑色幽默的方向去了。包拯嘚啵嘚啵显摆完自己的推理,几位主角均无言以对。
公孙策坐的是暗庄,目前只能以静制动静观其变。庞统自信太庙的生死存亡就是他一句话的事情。于是不急着收场,还想看看这君臣三人有什么桥段上演。包拯的心思最透明,就一个只管刨坑不管埋的主儿。结案之后,虽然看着还是一派睿智,其实脑子已经和天芒盒子一样的空了。
第二场高潮的重任,自然就落在温吞水皇帝肩膀上。
赵祯貌似无心地踱了几步,瞅准了侍卫的剑,卯足力气一把抽出来,做砍人状嘶声吼道:“庞统!阴谋造反!朕要杀了他!——”公孙策和包拯对望一眼,都觉得有些惊骇。
作为一个习文的守成皇帝,赵祯这辈子没这么大声过,底气不足,全靠死撑。举着剑的那一节手腕瘦弱又苍白,露在龙袍外面,微微颤抖。庞统看着都替他累,暗笑:剑挺重的吧?举得手酸吧?小样儿……
赵祯是很有策略的。人七步成诗,他三步成谋。天芒梦碎,包拯指望不上,公孙策积怨之下,估计也不向着他了。唯有底下的人民群众,似乎还是一股可撺掇可利用的力量。于是豪气冲天义愤道:“庞统!别看你拥有千军万马。京城的百姓,多你一千倍一万倍!来呀!随朕一起!诛了庞统!”
庞统才不给他煽动群众的机会,断喝一声,背着手走到他跟前开始拆他的台。这是相互穷形尽相的一出戏,中州王阴谋造反,万岁爷构陷臣子,可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坏蛋。
下面果然有胆儿肥的人在喊了:“两个都不是好东西!滚!”
其他群众如梦初醒,哗然附和。霎时民情汹涌势不可挡,指戳着君不仁臣不忠,把隔离的栅栏都要掀翻了。
庞统一沉脸。本想着百姓们弃赵祯而拥护他,那么不动兵戈就能成事。他也不想轰通一炸,大家死掉。争死争活为的什么?还不是为了黎民繁华社稷昌盛。现在这是自找死路啊。
赵祯眼见最后的希望破灭了,手一松,剑落到地上,万念俱灰,胸口拔凉拔凉的。

然而心情最激荡的人,却不是赵祯和庞统。

公孙策神情若素并无异状,心里真真冰火两重天,翻江倒海的。
庞统为人他最知道,虽然时不时的透出些纨绔风流的情调,骨子里的自尊和自傲比他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么被人指着脊梁骨哇啦哇啦一骂,庞统待会儿还会放弃大好形势保家卫国么?他会不会觉得,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就没有守护的价值?
那一句一句活像是火山爆石,四面八方飞溅开来,砸在公孙策的心尖上,激得他浑身滚烫。庞统十几年来辗转沙场出生入死,为大宋立下汗马功劳。这样顶天立地的英雄,可以被杀可以被囚,就是不能这么被人骂。就算他干的这个事招人骂。但公孙策不乐意听,不但不乐意听,心里还难受得死去活来。
双喜镇的时候,包拯见公孙策诈死,皱脸哭道:为什么你死了,我会这么难过,比自己死了还难过。
现在公孙策也想问:为什么你被骂,我会这么悲愤交加,比自己挨骂还难受。
这话该问谁。他却不知道。
就在公孙策气哽咽喉就要爆发的时候,战报来了,来得比预想的迟了些,好歹是来了。信使拉嗓子喊道:“报告将军!辽国三十万大军已至雁门关三十里处!”
这一锥子都戳到大宋的屁股了,惊得在场人顿时安静下来。
庞统接来一看,果然是边疆战报不假,笔迹和章印真真切切。公孙策死死的望着庞统,留心他的细微表情。战报要早些到,他对庞统的选择十拿九稳。可是来晚了,庞统已经和皇帝撕破脸了,庞统已经被万众唾骂了。
他会怎么选,公孙策真不敢想——只要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该怎么选了。
发小不是白当的,包拯一惊之后马上领会到这便是公孙策的妙计,仗着自己的民望,义正严词呼吁停止内讧一致对外。百姓风声呼啦一下逆转,刚刚还骂庞统骂得很大声的人,现在照样很大声地呼喊着先抗辽兵先抗辽兵。
公孙策失笑,一反常态怨怼地想:你们翻脸也翻得太快了吧?刚才怎么骂他来着?庞统活该欠你们的是不是?
童路上前提醒:“王爷,快动手吧,再不动手就没机会了。”
庞统凝着脸,表情有一丝茫然,没有答理。
临门一脚,展昭把庞太师带来了。庞太师向庞统慈爱一笑,仿佛是说:你这孩子,叫你别淘气你不听,这不,还得劳累我跑一趟。然后笔直朝皇帝一跪,以万岁呼之,态度立场很明显。
赵祯安心了,他没想到最后挺他的人,竟会是庞太师。定了一定神,重拾皇帝的气场:“庞统听令!”
公孙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一张嘴就要吐出来了,遥遥凝望着庞统。
庞统正犹豫不定矛盾到死,在几人间来回一扫,又去看身后百姓。真要起了战火,苦的还是他们,流血流汗的守了他们这么些年,都守成一种执念了,哪里是几句辱骂就能颠覆掉的。
最后对上了公孙策的眼,看见他目光里的一股悲悯和期待。

——这是你设计的?
——是。
——果然。
——你选什么都是意料之中的。但我还是想看看,你会怎么选。
——呵……
——蔚离。我再最后叫你一声庞蔚离。
——……

庞统收回目光,缓缓矮下身去,单膝点地,最标准的戴甲将军的跪姿。
“臣在!”
赵祯说:“命你速调兵马,前方抗敌!”
庞统铿锵应道:“臣中州王,接旨。”
心中有大痛和不甘。

站起身先去看公孙策,在他的脸上看到了明朗的喜悦。可是他不知道公孙策在他跪下的那一刻,心里不光是喜悦。那沉着痛着的是什么,公孙策自己也不懂得。

镜头拉到青天白日天下熙和。很俗的套一句几家欢喜几家愁,委屈的欣慰的踏实的豪迈的,各自有各自的一番心境。然而总算是尘埃落定盼到结局了,大家都能消停几年了。
太庙一章,这就圆满完结了。

最终章

前一章书,讲的是太庙公审庞龙二人阴谋败露气急败坏撕破脸皮。两虎共斗,势不俱生,结果谁也没落着好。公孙策天降奇兵,一举把这人民内部矛盾给归置了。
庞龙都是聪明绝顶的人,辽兵来袭的真相,电光火石之间就猜了大概。于是双双向公孙策行了许久的注目礼。庞统觉得很惊诧,赵祯觉得很惊悚。都只当是自己稳坐庄家,原来公孙策才是那个破空而出的变数,大手一挥,没收筹码,各归各位。
两人把眼神收回来,又与对方做了个短暂交接。
庞统:哼,要不是公孙策站在你这边……
赵祯:呼,幸亏公孙策站在我这边……

太庙结束了,赵祯点点下巴叫卫兵清场子。臣子们目睹庞龙反目皇帝受审,已经怕得腿软,唯恐皇帝一个手势就给灭了口,老胳臂老腿的竟然走得非常利索。反倒是围观的姑娘们挨挨蹭蹭一步三回头。有人想到话本里才子佳人邂逅的桥段,福至心灵,悄悄丢下信物。众姑娘瞧在眼里纷纷效仿。于是瞬时间,地上多出了许多手帕和簪环。

这些细节,主角们依然看不到。

君臣四人历经跌宕激情未消,站在原地并没有走,也没有往常那般眉来眼去的做思想上的沟通。眼观鼻鼻观心,兀自激动着。
太庙里人都走空了,显得风格外的大,一阵盘旋而过,扯得衣袍翻飞,人几乎有些站不住脚。三月倒春寒,这次都觉得有点冷了,冷了也不愿意走。命运和国运刚刚发生决定性转折,还要再回味回味。咂咂嘴,分不清那滋味是苦是甜,只是那赢了的一方,心里也并无得意可言。
四个二三十岁的小青年,各都已尝过人生百态,比寻常人活了一辈子经历的还要多。此事过后,更添一笔沧桑。亲密的人更加生死不渝,原本是死对头的,居然也产生了一种不打不成交的默契。
赵祯抄着手转过身,双唇微启还没出声,庞统就先说:“哎呀,这么一闹,本王都饿了。皇上……微臣,就先告退啦。”
庞统刚才扮了一出忠臣孝子,现在观众走干净了,他把脸一抹,立时立刻回归本位。说完了也不行礼,含笑瞟一眼公孙策和包拯,背着一只手,捻着扳指踱步走了。
赵祯望着他的背影,有气无力地扯开嗓子喊道:“朕还有话,要对你和包拯讲——”
庞统脚步不停头也不回,摆一摆手,“哎!臣先吃个饭洗个脸,再来听圣谕罢。”
到场的几十个飞云骑众星拱月般的随他一同离开,好似皇帝起驾,赫赫扬扬,气势万千。这就是所谓的倒驴不倒架,输人不输阵。不知道的人猛一看,还当是他造反成功了。
赵祯没可奈何,抄着手目送庞统走远了。包拯跨前一步开口叫:“皇上……”
这一声虚弱的呼唤,轻轻的低低的,内含某种恳求的意味,欲言又止。审案子的时候虽然铁面无私六亲不认,可是案子结了,包拯又是不一样的包拯。政治巨轮下碾碎的何止是性命前途,扪心自问,赵祯曾经对他的器重回护和倚赖,他是都辜负了,于是心虚心软一起袭来。只觉得眼前的人可怜可叹,还是当年六神无主哀哀相告的少年。
都说皇帝变得难以让人想象,可是包拯看不出来。他哪里有变强?他只是变聪明了一点。内心还是弱的。
赵祯却挥了挥手,“你也走罢……”
“啊?”
“回去吃个饭洗个脸,再来听圣谕罢……”
“…………”

公孙策以为这次准得被皇帝革职查办。可是点名谈话里,却没有他的份。没有他的份他更不安。经过太庙一遭,皇帝对包拯的情谊,多少要打点折扣了。包拯又是个直心肠的人,不懂政治语言。和皇帝打交道,他要吃亏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