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百家讲坛全集 > 第十二讲 老子智慧与交往中的言说

第十二讲 老子智慧与交往中的言说

书籍名:《百家讲坛全集》    作者:CCTV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T.xt.小.说.天.堂


  人际交往中说话的重要性,人人都知道。数千年来,中国人对于说话是琢磨得又深又透了,比如汉语关于'话'的词语就特别多:'真话'、'实话'、'好话'、'坏话'、'大话'、'空话'、'套话'、'谎话'、'脏话'、'屁话'等等。汉语中有关的谚语、成语也很多:'话里有话'、'实话实说'、'打小报告'、'酒入舌出'、'言多必失'、'多吃一口饭,少说一句话'、'病从口入,话从口出'、'话不投机,半句多'、'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等等,留下了无数的谆谆教导。老子是个大哲人,他也有许多智慧是与交往中的言说有关的,不妨解读一番,以飨今人。

  美言可以市尊

  老子说:'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第62章),王弼本作:'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此文传写多有不同,学者多据《淮南子'人间训》、《道应训》的引文加以改正。'市',本是指买卖,这里指取得。奚侗说:''市'当训'取'。《国语'齐语》:'市践鬻贵。'高注:'市,取也。'''此言美言可以取人尊敬'。吴澄有个注释说:'申言善人之宝,善人以道取重于人,嘉言可爱,如美物之可以鬻卖。卓行可宗,高出众人之上。'老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美好的言语可取得别人尊重,美好的行为可以被人看重。

  我们从人际交往来看,美好的言语,确实可以让人敬重。这就是'善人之宝',善人的一个法宝。善人因为有道而被人看重,所以他说出来的'美言'、'嘉言'也使人可爱,也使人敬重。

  我来讲个魏征的'美言可以市尊'的例子。魏征(580-643)是一个敢于向唐太宗李世民进谏的人,他的'美言'不仅博得了当时人的尊重,而且也博得了一代代后人的敬重。

  先来看他有什么'美言'。他写了一篇奏章,被称为《谏太宗十思疏》,向唐太宗李世民提出'十思'的建议,虽然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但是今天读来还是那么有意义,启发人。这'十思'是:

  一思,看到心爱的东西,'思知足以自戒'。

  二思,要大兴土木等,'思知止以安人'。

  三思,地位高有危险,'思谦冲而自牧'。

  四思,害怕自满自封,'思江海下百川'。

  五思,喜好玩乐,'思三驱以为度'。

  六思,担心自己懈怠,'思慎始而敬终'。

  七思,忧虑视听被闭塞,'思虚心以纳下'。

  八思,害怕谗言邪恶,'思正身以黜恶'。

  九思,赏恩别人,'思无因喜以谬赏'。

  十思,惩罚别人,'思无以怒而滥刑'。

  我想今人好好体味一番,必定从中也会汲取智慧,在人际交往中更上一个层次。这就是一种美言。魏征向唐太宗进谏还有一篇美文,叫《十渐不克终疏》。贞观十三年,魏征看到太宗近来颇好奢侈放纵,恐怕他不能坚持简约到底,就上了奏章。他向唐太宗指出有十个方面'渐不克终',渐就是渐渐,克就是能够,也就是原来做得不错的,现在时间一长,渐渐不能坚持到底了,所以要提醒一下了。唐太宗这十个方面的'渐不克终'是:

  求马市珍,这是清静寡欲之心渐不克终一。

  轻用民力,这是节俭爱人之心渐不克终二。

  纵欲拒谏,这是损己利人之心渐不克终三。

  远君子近小人,这是慎习与善良之心渐不克终四。

  爱好奢侈,这是淳朴之心渐不克终五。

  批评表扬不慎重,这是任用贤人之心渐不克终六。

  爱好驰骋打猎,这是警戒玩乐之心渐不克终七。

  上下有矛盾,这是要求上下团结之心渐不克终八。

  乐极志满,这是谦虚谨慎之心渐不克终九。

  民生有灾,这是防灾勤政之心渐不克终十。

  这就是'十渐不克终'。据说唐太宗看过以后很感叹,说:'人臣事主,顺旨甚易,忤情尤难,公作朕耳目股肱,常论思献纳。朕今闻过能改,庶几克终善事。若违此言,更何颜与公相见,复欲何方以理天下?自得公疏,反复研寻,深觉词强理直,遂列为屏障,朝夕瞻仰。又录付史司,冀千载之下,识君臣之义。乃赐征黄金十斤,厩马二匹。'(《贞观政要》)唐太宗不仅感动了,赏赐了,而且写在屏障上,朝夕可以看到,提醒自己,又录下来存档,成为历史文献,教育后代。确实,'十渐不克终'和'十思'是吻合的,这两者虽然是针对唐太宗来说的,但是细细想来,一直到现在还是有阅读的价值,对于每一个领导者、每一个现代的企业家来说,不就是这样吗?

  魏征的'美言可以市尊',当时就感动过好多人。比如,唐朝的长乐公主将要下嫁,唐太宗特别喜欢这个女儿,因为她是皇后亲生的,于是就下令给有关官吏,她的嫁妆要隆重,是永嘉公主的一倍。永嘉公主是长乐公主的姑妈。

  魏征觉得这种做法不妥当,直言进谏。他用东汉明帝刘庄,即光武帝刘秀封赏自己儿子的事来作比较。魏征说:'当年汉明帝要封赏自己的皇子,说'我的皇子哪能同先帝的皇子相比!'敕令都只封给先帝光武帝的皇子楚王刘英、淮阳王刘延封地的一半。如今你给公主的陪嫁,是给她姑妈陪嫁的一倍,恐怕和汉明帝的意思不一样吧!'唐太宗认为他说得对。入后宮告诉了皇后,皇后赞叹地说:'臣妾多次见陛下称赞、看重魏征,不知是什么缘故。现在看他援引礼义来抑制皇上的私情,才知道他真是社稷之臣啊!臣妾与陛下结为夫妇,多承陛下的恩礼,但每次提什么建议,还都要察看一下陛下的脸色,不敢轻易冒犯陛下的威严,何况他是处在人臣的疏远的地位,却能如此直言诤谏,陛下不能不听从。'皇后比较了自己和魏征,认识到魏征美言之所以美,一是说话有道理,二是敢于冒犯皇帝的威严,三是没有私心,全为了社稷之大业。

  再说唐太宗能有这样的气度,真是很不容易了,不过有时候魏征当面强谏,还弄得唐太宗下不了台,唐太宗也很受不了。有一次唐太宗退朝回宫,生气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了这个乡下人。'长孙皇后很少见到他发这么大的脾气,问要杀了谁。唐太宗说:'还不就是那个魏征,总是在朝堂上当众羞辱我,叫我实在忍受不了!'皇后听了,也不表态,马上退回内室,穿戴好一套朝见的礼服站在庭堂上,唐太宗吃惊地问:'这是干什么?'皇后说:'臣妾听说,如果君主贤明,那么臣下就正直。如今魏征很正直,正是因为陛下贤明的缘故,臣妾怎能不庆贺呢!'这又是长孙皇后的一番美言,唐太宗的满腔怒火被这'及时雨'一样的美言浇灭了。他转而高兴起来了。

  后来魏征死了,唐太宗很伤心,亲自为他写了墓碑的碑文,还说了一番美言,流传于世:'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衣帽;用历史做镜子,可以知道兴亡的道理;用人做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过失。我经常用这三面镜子来检查自己的得失。如今魏征去世了,我就少了一面镜子啊!'由魏征的美言,引出了唐太宗的美言,引出了像长孙皇后那样的美言,也对引出一个唐朝的繁荣局面起到了某些作用,这就是后来历史学家称赞的'贞观之治'。这里可以看到老子说的'美言可以市尊',是可以怎样地'美',怎样地'市',怎样地'尊'了!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在人际交往的言说中,老子还说了一条智慧:'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第56章)

  这里的意思是,知道的人不言说,言说的人不知道。关于这一段话,也有一些不同看法,一是'知'当作为'智'来讲,比如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说:''知'者,或并云'智'。'二是有的本子就作'智者不言,言者不智'。三是'言'字,又有人认为不是指一般的言说,而是声教政令,如蒋锡昌说:'是'言'乃政教号令,非言语之意也。'我觉得有相通的地方,因为'知者'与'智者',一般的言说与特殊的言说如'政教号令'等,都是可以由此及彼的。

  再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智慧演绎起来,非常的美富。从生活中来看,就处处可见,可运用。

  一种情况是知道说不出而不言说,那么相反把说不出的东西还要说出来,那就是'言者不知'了。比如老子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1章)意思是,可以言说的道,就不是'常道';可以说出来的'名'就不是'常名'。那么这也就是说,'常道'与'常名'想要说而说不出来啊。这好像不好懂,其实也容易理解,比如莽莽苍天,漫漫宇宙,我们在地球上,也到了月亮上,但是还有那么多的星球,人们能说得出那里的'道'来吗?说得出那里的'名'来吗?《庄子'天道》、《庄子'知北逰》都讲到过老子的那种道理。《庄子'知北逰》就说:'辩不若默,道不可闻';'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至言去言,至为无为'。

  另一种是知道可以说出来而不说,相反的是不知道不可以说而说出来。

  这里面也有很多的内涵,比如我们有个成语叫'不言而喻',那就是'知者不言'了。对一个人熟悉了,不用说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再比如在一个特定的形势、场合、背景下,尽管你都知道,但是不该说的就不说,说了反而不如不说的好,甚至还会带来祸害,那你就来个'知者不言',那真是'智者不言'了。历史与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就是不能把握这一点,不看对象,不看场合,有啥说啥,给自己带来很多的麻烦,甚至一生的后悔。这种'言者不知',又真是'言者不智'了。这样的例子难道还少见吗?

  再一种情况,是如老子说的'行不言之教'。在人际交往中,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2章)这是说,圣人用无为来处理事情,用不言来施行教化。圣人当然是知者、智者,因此他们是知者不言、智者不言,而且行不言之教。这就是不发号施令,而是以行动说话,因势利导,潜移默化。相反,很多人不是这样。

  我们简单地分析了道理后,再来用一些实例解读。

  春秋时候,齐国的齐景公喜欢射鸟,他让一个叫烛邹的人看管那些捕捉来的鸟,可是一不小心,那些鸟却飞走了。齐景公很生气,命令官吏杀掉烛邹。

  晏子是齐国的国相,知道了这事就对齐景公说:'烛邹有三条罪状,请让我当面向他一一指出罪状,然后杀他。'

  齐景公说:'可以。'

  于是就把烛邹叫来,当着齐景公的面列数烛邹的罪状。

  晏子说:'烛邹,你为我们齐王看管鸟却让鸟飞了,这是罪状之一。因为这事,使我们齐王为了鸟而杀了人,这是罪状之二。因为这事,使各国诸侯听到这件事,认为我们齐王看重鸟而轻视了人,这是罪状之三。'

  晏子列数烛邹罪状之后,请求杀掉烛邹。齐景公说:'不要杀了,我听从你的指教。'

  这就表现出晏子说话的智慧了,知者、智者知道应该不说什么和说什么,先说什么和后说什么,表面上说什么和深里说什么。晏子说话的目的很明确,一是要救人,一是要教化齐王。但是,他很智慧,这不能直接说,直接说那就不吻合,而是触逆那个氛围、那种场合,可能适得其反。于是他顺着说,'烛邹,你为我们齐王看管鸟却让鸟飞了,这是罪状',晏子在怪罪烛邹失职,这一点不错,双方都能接受。这样就让齐景公能够有一个沟通的平台,否则直接批评的话,可能给齐景公火上浇油了。

  但是,接下来是智者之言了,烛邹你'使得齐王为了鸟而杀了人',由此及彼,批评齐景公不该重鸟轻人而随便杀人,那就点出一个齐王在滥杀无辜的大问题了。晏子说话开始由顺而逆了,直刺齐王的错误。然后加大逆势的力量,如果这种舆论一旦造成'国际影响'的话,那损失就大了,不是几只鸟所能比拟得了的。晏子最后又智慧地把逆势的力量推到极至,即请求齐景公杀了烛邹,反而迫使景公不杀烛邹,而且深受教育。大家也可以从中再体味一下老子的这一名言。

  再看晏子又如何'行不言之教'的。比如晏子虽然是大国国相,但齐景公一次到他家里去,就亲眼看到吃的是糙米、三只鸟雀、五个鸡蛋,再加上一些青菜。这倒不是临时做给别人看的,平常就是这样。又比如齐景公看到晏子的老婆又老又丑,就要把自己年轻漂亮的女儿出嫁给他,结果晏子谢绝了。

  晏子一次出门时,他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偷地观察,看到自己丈夫坐在车蓬下面,用鞭子赶着驾车的四匹马,很是得意洋洋。等车夫回到家里,妻子说要跟他分离,车夫觉得很奇怪,好好地为什么要分离。妻子说:'晏子长不满六尺,身为国相,名显诸侯,刚才我看到,他在车上深入思考,常降低自己的身份对人谦下。再看你身高八尺,是为人驾马车的,然而自以为满足,因此我想离开你。'后来那车夫就像变了一个人,变得非常谦虚。晏子用自己的行为感化了别人,'行不言之教'能到这样的程度,令人钦佩。

  我们再来看'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另外一些情况。大家都喜欢《红楼梦》,我也来说说,就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一个例子,这也是在生活中常见的。

  大家一定还记得,贾宝玉和林黛玉最后一次相见的情况吧。那一段在第九十六回'瞒消息凤姐设奇谋,泄机关颦儿迷本性',写得很美啊,读了真让人回肠荡气!国学大师王国维怎么评论的?他说是《红楼梦》中'最壮美者之一例'!

  那天黛玉早饭后到贾母那里去,路上想起来忘了带手绢,就叫紫鹃回去拿,自己一个人走着。走到沁芳桥那边的山石后面,就是同宝玉一起葬过花的地方,忽然听到一个人在哭,一看是个浓眉大眼的丫头在哭。黛玉原来以为丫头有什么说不出的心事,而到这里来发泄发泄的,一看这样的丫头,好笑了起来,'这种蠢货有什么情种'。

  这个丫头原来就是贾母屋里的'傻大姐'。傻大姐说:'林姑娘你评评这个理。他们说话我又不知道,我就说错了一句话,我姐姐也不犯打我呀。'

  林黛玉问:'为什么呢?'

  傻大姐说:'为什么呢,就是为我们宝二爷娶宝姑娘的事情。'

  这还了得,黛玉听了'如同一个疾雷,心头乱跳'!经过黛玉的追问,这丫头把'老太太和太太、二奶奶'的'机密情报'全讲了出来:一是让宝玉与宝姑娘赶快结婚,可以冲喜;二是赶快把黛玉嫁出去。黛玉听呆了,那个傻大姐却还在滔滔不绝地说着自己挨打的事,还说:'林姑娘,你说我这话害着珍珠姐姐什么了吗?他走过来就打了我一个嘴巴,说我混说,不遵上头的话,要撵我出去,我知道上头为什么不叫言语呢,你们又没告诉我,就打我。'

  黛玉此时是油儿酱儿糖儿醋儿倒在一处,甜苦酸咸,说不出什么味道来了。然后路都不认识了,脚像踩在棉花上。紫鹃来了,一看不对劲了,知道受了刺激,问她:'姑娘怎么又回去?是要往哪里去?'黛玉说:'我问问宝玉去!'于是紫鹃搀扶她去见宝玉。但是很担心,那一个已经是疯疯傻傻,这一个又是恍恍惚惚,一时说出些不大体统的话来,那时如何是好?

  黛玉一进门看到宝玉在那里坐着,也不起来让坐,只瞅着嘻嘻地傻笑。黛玉自己坐下,却也瞅着宝玉笑。两个人也不问好,也不说话,也无推让,只管对着脸傻笑起来。旁边的人没有办法。

  忽然听到黛玉说道:'宝玉,你为什么病了?'

  宝玉笑道:'我为林姑娘病了。'

  袭人和紫鹃两人吓得面目改色,连忙用言语来打岔。以后两个人不再说话,只是傻笑起来。

  最后紫鹃一看赶快结束这个尴尬的场面吧,说:'姑娘回家去歇歇罢。'黛玉说道:'可不是,我这就是回去的时候儿了。'说着,便回身笑着出来,自己却走得比往常飞快,离潇湘馆门口不远,紫鹃说:'阿弥陀佛,可到了家了!'只这一句话没说完,只见黛玉身子往前一栽,哇的一声,一口血直吐出来。

  我读了以后真感动,所以又想起了王国维说过的一句名言:'《红楼梦》者,可谓悲剧中之悲剧也。'

  那么用老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理念来看,很有意思。

  一是,大家看,别的丫头知道不能讲出去的事情,都不讲,这是'知者不言'。傻大姐不知道其中的道理而说了出去,而且面对不该言说的人言说,这是'言者不知',所以她就叫'傻大姐'!《红楼梦》上说这叫'混说'、'混说话',那就得挨打了。作者安排一个绝顶聪明的林黛玉从一个最笨的'傻大姐'口中知道了实际情况,这是何等地巧妙,何等地意味深长!世界上有'知者不言'的,也有'言者不知'的,不这样的话,哪来世界的丰富和复杂?人就生活在这样丰富和复杂的世界里,不过选择可以由自己做出。

  二是,黛玉与宝玉最后一次见面,两个人只各说了一句话,而且环绕着一个'病'字,一问一答,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这不就是作者'知者不言'的妙笔?此为一层。黛玉的心病只一句问话就全传达出来了:'宝玉,你为什么病了?'宝玉的心病也只要一句话就表达出来了:'我为林姑娘病了。'你病了,我也病了;我为你病了,你也为我病了;我的心病需要你的心药来医治,你的心病需要我的心药来医治;那么这就是两病变成了一病,两颗心变成了心连心了。既然如此,'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还需要长篇大论吗?要是作者来个长篇抒情,浩浩荡荡,那倒反而败笔了!因为这是符合黛玉与宝玉的人物性格逻辑的选择,是'心病'中的'知者不言',如做长篇铺叙则是'言者不知'了!-大家想想,以上的这些情况生活中不会少见吧!

  道之出口,淡乎无味

  老子说过:'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第35章)这是说,'道'从口中说出来,是平淡无味的。因为道本身是表现素与朴、平与淡的特点的。我们经常说:真理是简单的。我们还说:真理是朴素的。这就是里面的道理。

  如果我们从人际交往方面来演绎,那么有时候也就是这样,用'淡乎其无味'的语言表达很深刻的道理。这在日常生活中是常见常闻的。

  我再来说一个外国的事例。

  上个世纪70年代,有个美国记者写了一篇新闻《基辛格和芬克斯》,(转见张掌然编著《交际艺术品评》,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引起人们很大的兴趣,今天我们用老子的'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的理念来解读,还是很有味道。

  芬克斯是一个西餐酒吧的名称,在宗教圣地耶路撒冷。这个酒吧起先是由英国人开的,有意思的是,虽然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以上的岁月,但是里面的陈设基本上都保持原貌。酒吧很小,30平方米左右,只有一个柜台,五张桌子。然而,这里却成了来耶路撒冷的各国记者们喜欢来的地方。当时的老板叫罗斯恰尔斯,是个德国犹太人,1948年他买下了这个酒吧。

  当年基辛格为了中东和平来到耶路撒冷时,他也想去这个酒吧。他亲自打电话到芬克斯预约,接电话的是老板罗斯恰尔斯。罗斯恰尔斯当然很客气地答应了预约,但是接下来基辛格的条件是:'我有10个随从,他们也将和我前往贵店,到时希望谢绝其他顾客。'基辛格可能认为,这个要求绝对能够接受,因为自己是大人物,对方也就是一个酒吧的小老板,而且自己去了那酒吧,无形中不是提高了它的形象了吗?

  但是基辛格万万没有想到,对方竟然对他说'不'!老板罗斯恰尔斯说:'您能光顾本店,我感到莫大的荣幸。但是,因此而谢绝其他客人,实难从命。他们都是老熟客,也就是支撑着这个店的人,绝不能因为您的缘故把他们拒之门外。'据说,基辛格听了大骂出口,并挂断了电话。

  不过,基辛格真不愧为伟大人物,第二天傍晚又打电话过去,首先对自己昨天的非礼表示道歉,然后说这一次只有3个随从,只订1桌,而且不必谢绝其他客人。这对基辛格来说,是最大的让步了。但是,结果又令基辛格大为失望。

  老板回答说:'非常感谢您的诚意,但是我还是不能接受您明天的预约。'

  基辛格起先大惑不解,说:'为什么?'

  '因为明天是星期六,本店的例休日。'

  '但是,我后天就要离开此地,你不能为我破一次例吗?'

  '那不行。作为犹太人后裔的您也应该知道:对我们犹太人来说,星期六是一个神圣的日子,在星期六营业,是对神的亵渎。'

  据说,基辛格听完以后,什么也没说,就挂断了电话。

  这一则新闻被美国记者知道后,写成文章,经过渲染,芬克斯的知名度当然也被提高了,曾经连续3年被美国《新闻周刊》杂志选入世界最佳酒吧的前15名之内。

  这里可以妙悟到,芬克斯西餐酒吧老板说的话,就像'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他说的话来自四个方面的'道',这是很不容易的了。虽然就这么简单的对话,但是在'淡乎其无味'中却是大有味。一是老板遵循了商业之道,来的都是客,面对顾客人人平等,一视同仁。二是遵循了交友之道,不能因为来了新贵客,而伤害了老顾客、老朋友,而且这些人正如他所说的是常客,是支撑着这个店的人,绝不能拒之于门外。三是遵循了人格之道,在大人物面前,依然我行我素,人格独立,没有卑躬屈膝、低头哈腰。四是遵循了自己的宗教之道,不能够破例在神圣的日子里营业,接待客人。我们看到,这与老子的话道理暗合,这种'淡乎其无味'的话,也就是老子说的'美言',来自'道'的美言,从而也成为了这个老板的'宝'。'美言可以市尊'从而让芬克斯这个酒吧的名称响遍天下。

  这里也可以体会到,老子的一些智慧与古今中外都可以相沟通的。我们再举一个外国的例子。

  大家都知道英国的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他是英国的大政治家、作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于1940年出任首相,领导英国人民对德作战,一直到胜利。他还勤奋地从事历史著述,比如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和《马拉坎特远征史》等,195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在1940年,他出任首相后的首次演讲,我读了以后,就觉得有些像老子所说的那种'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的情况。当时正是法西斯德国大肆进攻欧洲各国并连连顺利的时候,英国情势很危急。他的演讲有三个特点:

  一是,演讲很短,他的首次演讲短到翻译成汉语,1300个字还不到。为什么这样短?丘吉尔说:'在这危急存亡之际,如果我今天没有向下院做长篇演说,我希望能够得到你们的宽恕。'当时是紧迫的非常时期,他们'正处在历史上一次最伟大的战争的初期阶段','正在挪威和荷兰的许多地方进行战斗','必须在地中海地区做好准备,空战仍在继续,众多的战务工作必须在国内完成',因此只能长话短说了。

  二是,演讲出'大道'。虽然短,但是他讲出了'大道'。他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场极为痛苦的严峻的考验。在我们面前,有许多许多漫长的斗争和苦难的岁月'。他指出的政策是,'用我们的能力,用上帝所给予的全部力量,在海上、陆地和空中进行战争,同一个在人类黑暗悲惨的罪恶史上所从未有过的穷凶极恶的暴政进行战争'。他又指出了政府的目标是,'用一个词来回答: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赢得胜利;无论多么可怕,也要赢得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赢得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没有胜利,就没有英帝国的存在,就没有英帝国所代表的一切,就没有促使人类朝着自己目标奋勇前进这一世代相传的强烈欲望和动力'。我们一般人想,你这个首相的演讲好像很空洞啊,就是战争和胜利,也不讲讲具体的施政纲领,也没有国计民生的远景规划和承诺。这是实话实说。

  三是丘吉尔自己的表态是,'正如我曾对参加现届政府的成员所说的那样,我要向下院说:'我没有什么可以奉献,有的只是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他说得很坦诚,奉献的四样东西几乎人人都有,谁没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但是要把自己的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奉献给自己的国家和人民,那就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了。而且巧妙的是,正因为每个人都有这四样东西,那么我可以,你也可以,我们大家都可以做出奉献,奉献给国家!这不是说的'大道'吗?这不就是展示了一个可以信赖的政府、一个可以信赖的首相吗?这就是,大道淡说了,大道出口好像淡而无味了。

  我们再看生活中的丘吉尔,也往往是大道淡说。我看到一个材料,是讲他的为子为夫之道的。(王政挺主编《中外公关艺术漫言》,东方出版社)26岁的丘吉尔在父亲去世5年后,作为伦敦《晨邮报》的记者,结束了对南非战场的报道回到英国,惊异地发现自己46岁的母亲准备嫁人了,而且是嫁给比母亲小20岁,和自己同龄的全国驰名的运动健将韦斯特。这也许是任何人都难以接受的事情。

  但是,丘吉尔设身处地为母亲想了之后,从内心表示了理解。他对母亲说:'妈妈,儿子给你的爱再深挚也难以弥补你感情生活的需要。妈妈,结婚吧!但是,妈妈,现在和他的年龄差距可能是无所谓的。46岁的妈妈还像26岁一样漂亮。等再过15年呢,那时会发生危机.妈妈,我不愿你再遭遇任何不幸!'-我读了以后觉得丘吉尔处理得很好。他懂得婚姻之道、感情生活之道、为子之道,因此他一是同意他妈妈的选择,二是规劝他妈妈的选择。

  可是,丘吉尔的母亲也是一个极有主见的人,她说:'我想晚年毕竟是晚年,我不愿为晚年而牺牲我可能享受幸福的中年!'

  丘吉尔握住母亲的手,深情地说:'祝愿妈妈中年幸福,晚年也幸福!'-我想,丘吉尔果然睿智,作为儿子的丘吉尔把妈妈的生命分成两个段落,一是祝愿她中年幸福,二是校正她不要不顾晚年幸福而短见,于是又特地祝愿她晚年也能幸福!

  妈妈再婚后,和韦斯特度过了十几年欢乐的时光。但是,丘吉尔的担心也逐渐成为事实。40岁的韦斯特经常独自外出不归.当丘吉尔的母亲主动提出分手后又回到儿子的家里时,丘吉尔和弟弟簇拥着她,亲吻着自己的妈妈,抽泣着喊道:'妈妈!妈妈!回来了!回来了!全家欢迎你!'-读到这里我很感动!一是,作为一个儿子真情流露。二是,丘吉尔早就意料到了今天的结局,但是他不是抱怨妈妈,不再提当年的话,这是一种宽容。另外他祝愿过妈妈晚年也能幸福,他将去帮助她一起实现这种幸福。

  丘吉尔的母亲是在67岁逝世的。弥留之际,她没有遗嘱,只自豪地说了一句话:'我为英国留下一个丘吉尔!这是我一生的价值。'-诚哉斯言!这是我的第一时间的读后感。

  但是,丘吉尔自己也经历了非同寻常的婚姻。当年,丘吉尔与克莱曼蒂娜新婚之初便发誓:'今生不当首相就当作家。'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丘吉尔工作与社交十分忙碌,疏淡了与妻子的关系。克莱曼蒂娜忍受不了孤独,厌倦了,最后选择单独旅行,想离开恰特韦尔庄园,到远远的地方去。在庆祝了丘吉尔的60岁生日之后,47岁的她独自踏上了3万海里的旅程。旅行中,克莱曼蒂娜结识了一个40岁的非常风趣而漂亮的艺术家。从此,他们在旅途之中再也没有分离。

  但是,丘吉尔不愧是丘吉尔!他原谅了自已的妻子。他也试图理解妻子的内心世界,尽管这很困难。一封他给妻子的信这样写道:'多年来我深知自己在感情上对你负债……一笔难以估算的巨额债务!我默默地祈祷在我有生之年将竭尽一切给你幸福和安全,在拼搏中让你舒悦!'另一方面,克莱曼蒂娜毕竟是一位善良、热情和有正义感的女性。她承认做丘吉尔的妻子不容易,但是还是以极其顽强的自制力来适应丘吉尔。她的座右铭是:丘吉尔保卫英国,我要保卫他!

  -我读了这一个很生动的材料后,掩卷默思,这又是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他和她都曾经偏离过正常的爱情之道,最后又各自自我校正,重新返回到他俩的道上来。当重新返回到道上来之后,重新用出自道的言语来沟通时,又是'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的情况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