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明诗三百首 > 第69章 金銮

第69章 金銮

书籍名:《明诗三百首》    作者:金性尧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他的诗,清圆朗润,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称其“不操秦声,风流宛转,得江左清华之致”。五七言近体尤工,如“明月照人千里共,凉风吹面五更多”,“归鸟乱啼原上树,夕阳多在水边村”,“客中候晓霜如月,马上逢春草似烟”。五言《有怀》云:“怅望隔江云,春来不见君。歌声与流水,俱在梦中闻。”亦颇蕴藉。

  漂母祠

  古渡临祠庙,长淮接市门。

  旌旗摇白日,风雨锁黄昏。

  贫贱求知己,荣华少故恩①。

  湖边逢牧竖②,犹自说王孙③。

  【注释】

  ①贫贱二句,指韩信贫贱时得知己于漂母,荣华后高祖夫妇不念其曾立殊功,将他斩首。②牧竖,牧童。③王孙,旧注以为是尊称,有如公子。但恐是游子之意。《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王维《山居秋暝》:“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皆其例。

  【说明】

  《史记·淮阴侯传》:韩信落魄时,曾钓于淮阴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漂是以水击絮,漂母本泛指漂衣的诸妇人。《史记会注考证》引中井积德曰:“漂母唯怜信,故饭之,实不知信之才,故怒于重报之言,是非避报者,不意其能报也,以为虚言。”亦颇有见解。后韩信为楚王时,曾以千金赐漂母。

  漂母之名,因韩信而流传百世,后人且为之立祠(漂母家在泗口南岸)。俞德邻《佩韦斋文集》卷七云:“当年不进王孙饭,千古谁知漂母名。”潘纬诗云:“往来人下拜,犹是为王孙。”(《列朝诗集》丁集)杨际昌《国朝诗话》卷一录沈台臣(受宏)诗:“王孙倘不贵,老母竟谁传。”用意皆类似。舒位《瓶水斋集》卷四云:“后先两女子,生死一英雄。”则指韩信先见怜于漂母,后遭害于吕后,前者生之而后者死之。

  钱谦益《题淮阴侯庙》末云:“东西冢墓今安在,好为英雄奠一盂。”下注:“信母墓为东冢,漂母墓为西冢。”又有《漂母祠和何士龙》,其颔联云:“人以千金知老母,天将一饭试王孙。”

  除夕

  还忆去年辞白下①,却怜今夕在黄州②。

  空江积雪添双鬓,细雨疏灯共一楼。

  世难久拼鱼雁绝③,家贫常为稻粱谋。

  归来故旧多雕丧,愁对东风感旧游。

  【注释】

  ①白下,东晋时陶侃讨苏峻,筑白石垒,后因以为城,故城在今江苏南京市北。唐武德改金陵为白下,后亦称南京为白下。②黄州,今湖北黄冈县。③久拼,经常不顾。鱼雁,指书信。

  【说明】

  一年将尽,人在异乡,嗟老伤逝,哀贫思家之情,自亦齐上心头。“空江”与“鱼雁绝”、“疏灯”与“家贫”隐为照应,针线细密。作者另有《除夜客和阳僧舍》诗:“独煨余火向天涯,僧舍逢春有所思。百里是家归未得,半生如梦醒何时。空堂坐久残年逼,短角声干子夜迟。遥想清灯对杯酒,小窗儿女忆还期。”亦咏劳生之苦。龚自珍《咏史诗》:“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其下句或用本诗“家贫”句意,因此首为金诗名篇。

  银河

  月出影渐没,夜深倍光明

  鹊毛看又尽①,填到几时平。

  【注释】

  ①鹊毛句,《尔雅翼》:“七月七日,鹊无故皆髠,相传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汉东,役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

  【说明】

  乌鹊年年于七夕为牛郎、织女填桥,但暂会即别,眼看鹊毛即将凋尽了。不从正面写双星别离之苦,而双星心事已于曲笔中道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