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 第二章 对自己“负责”,健康从“心”开始

第二章 对自己“负责”,健康从“心”开始

书籍名:《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作者:赵雪波 黄凤英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们进行广泛社交活动的必要条件,也是个人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相反,心理状态不佳,会形成某些隔膜和屏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交朋结友和适应社会。因此,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应该注重自己的“心灵保养”,让我们在忙碌中静下心来,做自己的心理医生,为自己做个“健康检查”,健康从“心”开始!
1.你的心理脆弱吗?
  当人们遇到挫折时,情绪就容易失控。心理的冲动、易怒一下子露出来了,特别是年青人一旦遇到挫折或拒绝,容易表现过激,甚至一蹶不振。一名男青年遭遇失恋后,便觉得世上的女性都不可信,产生要报复女性的心理;某青年参加一企业基层管理人员招聘,笔试成绩名列前茅却未被录取,因为抱负高、求胜心切,对挫折和失败的心理承受力低,跳楼自杀;一位应届大学毕业生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初试复试都达到要求,由于身体方面的原因未被录取,认定对方有徇私舞弊行为,带刀进入主管部门砍杀有关人员……
  他们缺乏应变的心态,常以直线思维解决社会生活问题,碰壁了就觉得丢脸,不能承受。学生做数学、物理、化学问题都会寻求一题多解,但当感情、经济、婚姻家庭、就业、学习及职业发展等问题相继或同时摆在面前时,他们往往忘记了给予这些事件一事多解的机会。社会是有足够的时间来评价、包容、认同青年人,把多角度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迁移到社会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的。此外,就是要以主动适应的心态引导事物变化。主动性适应指的是能对事物的变化发动有积极影响的行动,并改变自己,以更好地适应新事物和新环境。现代青年欠缺主动适应力,更多的是被动地响应外界变化,当变化来临时一旦过不了关,就只得被动受挫。长期积累下来,最终导致心理脆弱。所以,一定要用主动的心态,迎接外界变化。
  在现代社会里,在外人看来事业有成的白领们也出人意料地成了最渴望心理咨询的人群。
  张女士曾经是岛城某外资企业的人事主管,由于工作性质决定,虽然每天都要处理大量文件,还要应酬客户等其它工作,但她总能有条不紊地解决。在韩国老板和同事们眼中,她是一个典型的女强人。然而,每当下班,独自一个人呆在家里的时候,她就会感觉到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压力仍然包围着她,让她有种窒息的感觉。一股“用自杀来解脱”的念头越来越强烈,甚至有好多次,她都拿出了刀片准备割腕。这种情况让她感觉很害怕……
  无论人生处于什么阶段,内心的脆弱的人是永远存在的。尤其是随着竞争的加剧,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心理脆弱的人是大有人在。
  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具有本科以上学历、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职员,年薪一般在10万元以上,但他们不是资本所有者,而只是在某个营利性机构中担任一定的高级管理职务,这群人就是人们常说的“高级打工仔”。在普通人眼里他们衣食无忧——只要要求不是太高,他们通过按揭的方式都能拥有自己的住房和私家车;只要足够小心,尽心尽责,一般来说,保住饭碗,养家糊口基本上没有问题。
  然而,这是一群在心理上备受煎熬的特殊群体,他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使他们的人性多少受到扭曲。他们所做的,很多并不是自己所喜欢的。他们所说的,很多也是连自己都认为是不该说的。由于这种身与心、言与行的分离,使得很多本来很优秀的人才也只能碌碌无为,在灰暗中苦苦地等待着自己职业生涯的结束。
  生活中,还有一部分人不好意思拒绝别人,这与其自身的性格和心态有关。他们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总想给对方留下好印象。实际上,真正的友情不会因为你的一次拒绝就破裂。所以,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该拒绝就拒绝。当然,拒绝朋友也要讲艺术。在说“不”以后,要告诉对方你的理由,真诚、明确地把你的难处和苦衷告诉朋友。
  老王是有名的“老好人”,谁家有什么急事都首先想到他。对于亲朋好友的求助,他从不说“不”。
  最近老王为一件事犯了难:乡下外甥进城做生意,想买一幢房子,但又没钱,于是想到他这个舅舅。老王经济来源有限,于是东拼西凑,还帮外甥贷了一些款。可外甥生意做得不好,银行的贷款到期也无法缴上,麻烦自然就落到老王的头上……
  不会说“不”,也是心理脆弱的表现,是不成熟的表现。不会说“不”的人在拒绝别人方面存在心理障碍。他们担心拒绝了对方就会伤害对方,会失去友谊,所以,总是委屈自己,成全别人。这一担心对他们的心理施加了不必要的压力,情况严重的,还可演变成精神疾病。
  你是否一个心理脆弱的人呢?
  阳光导航
  心理适应性的强弱关系到我们能否工作得愉快、生活得幸福。你知道自己的“应变弹性”如何吗?下面一组测试题将给你一个明确的回答。
  1.你急着赴约,中途却被拥挤的交通所阻,你会_______
  A.变得急躁不堪,同时想象等候者恼火的样子。
  B.设想等候者会体谅你是不得已而迟到。
  C.很着急,但想也无益,干脆不去想了。
  2.一件很重要的东西不见了,这时你会_______
  A.疯狂地掀起地毯来搜索。
  B.急忙把那些可能的地方找一遍。
  C.不动声色地对最近一段时间的行为作一番仔细回顾。
  3.你向来用钢笔写字,现在要你换圆珠笔书写,你会______
  A.感到别扭。
  B.有时有点不顺手。
  C.感觉上与用钢笔没什么差别。
  4.你在大会上演说的姿态、表情、条理性及准确性与你在科室里讲话相比怎样?
  A.显然要逊色多了。
  B.说不准,看具体的情况而定。
  C.基本上没什么差别。
  5.改白班为夜班之后,尽管你做了努力,但工作效率总不如那些和你同时改班制的人高,是吗?
  A.对。
  B.说不上。
  C.不是这样的。
  6.你手头的任务已临近最后的截至日期了,你会_______
  A.开始错误百出。
  B.心中暗急,但仍勉力维持正常状况。
  C.变得更有效率了。
  7.在与人激烈争吵了一番以后,你会________
  A.转回到工作上,但有时难免出神。
  B.唠叨个不停,工作量递减。
  C.不受影响,继续专心工作。
  8.你出差或旅游到外地,住进招待所,旅馆,睡在陌生的床铺上,你会_______
  A.有时会失眠。
  B.失眠得很厉害,连调一种睡眠姿势,换一个枕头也会引起新的失眠。
  C.和在家感觉没什么差别。
  9.参加一个全是陌生人的聚会,你会_______
  A.有时感到不自在,有时又能从这样状态中摆脱出来,与人相叙甚欢。
  B.先灌几杯酒让自己放松一下。
  C.立即加入最活跃的一群,热烈谈话。
  10.有人劈头盖脸给了你一顿指责攻击,你会______
  A.在当时就还了几句,但不甚中要害。
  B.一下懵了,过后才去想当时该如何进行反击。
  C.头脑清醒,冷静而适度了予以回击。
  11.你事先给一位朋友打电话预约登门拜访,他答应届时恭候。可当你如约前往,他却有急事出去了。这时,你会________
  A.有些不满,但既来之则安之。
  B.嘀咕不已。
  C.充分利用这一空档,为自己下一步要做的事计划一番。
  12.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中,你才能读书,外面喧哗嘈杂之时你便分心吗?
  A.看热门的程度而定。
  B.是的。
  C.不,坐在集市货摊之间也照读不误。
  分析:
  1-6:A:3分B:1分C:0分
  7-12:A:1分B:0分C:3分
  分数为25-36:心理适应性强
  你“游刃有余”,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你常能化之于无形;你过得心情愉快,这种精神品质有利于你的心理平衡与健康,你是个生命力强的人。
  分数为13-24:心理适应性中等
  事物的变化及刺激不会使你失魂落魄,一般情形你都能作出相应的适度反应,可是如果事件比较重大,变得比较突兀,那你的适应期就要拖长。你了解之间的这种情况之后,最好预先准备,锻炼自己的快速适应能力。
  分数为0-12:适应能力差
  你对世界的变化.生活的摩擦很不习惯。不过,只要意识到了,还是有希望改善此状况的。你要在心理上具备顺应时变的快速反应能力,不要将自己拘禁在惯有的固定模式中。
  人心理脆弱时遇事会有自卑感,怕自己做不好事,往往选择放弃。你应该鼓起勇气,增强自信心,就敢做事了。
  你只要正确认识自己,能全面地看待他人和自己,就会感觉自己没那么差,而是自己可能感觉状态不是最佳或太在乎他人的看法或想法。而他人的看法或想法往往存在片面性,引起你不必要的自卑感。
  一个人要正确认识自己,因为人与人性格差异很大,了解自己的性格优势与不足。要学会扬长避短有助于形成自己独特的自信心。人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对自己的认识,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好和更完美。正确认识自己,就要作到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自己。所以人就特别需要充满自信来完成自己的目标,自己的事业……你就能成为强者。
2.你的个性特征健康吗?
  所谓的个性,就是指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也就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
  我们知道人是千差万别的,就像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外表和容貌一样。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个性特征,没有个性的人是不正常的或根本不存在。
  但是,有个性并不意味着你具有吸引人、打动人、震憾人的力量,唯有当一个人的个性是真正健康的、道德的,是真正强烈而又鲜明的,才能吸引人、打动人,才有震憾人的力量。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健康时——越强烈、越鲜明、越具有特色,就越容易被人注意、记忆,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个人具有一个健康的个性是能左右逢源的;是被大家所喜欢的;是容易成功的。但是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能遇见这样的人:“要强”、“固执”、“轻率”、“任性”、“自负”等。中国有句古话:过犹不及。一个人相信本身的能力叫做自信,但是过高估计自己,过于自信就成了自负;一个人坚持自己正确的意见叫做坚定,但是无论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都一意孤行就成了固执。
  个性,属于自己的个人性格!每个人的个性都是独一无二的,然而一个好的个性应该是锦上添花,而不是画蛇添足,因为这关系到一个人的成败荣辱。
  第一,个性的倾向性
  个体在形成个性的过程中,时时处处都表现出每个个体对外界事物的特有的动机、愿望、定势和亲合力,从而发展为各自的态度体系和内心环境,形成了个人对人、对事、对自己的独特的行为方式和个性倾向。
  第二,个性的复杂性
  个性是由多种心理现象构成的,这些心理现象有些是显而易见的,别人看得清楚,自己也觉察得很明显,如热情、健谈、直爽、脾气急躁等;有些非但别人看不清楚,就连自己也感到模模糊糊。
  第三,个性的独特性
  每个人的个性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即使是同卵双生子甚至连体婴儿长大成人,也同样具有自己个性的独特性。
  第四,个性的稳定性
  人的个性是逐渐形成的,一旦形成某种个性,包括它的组成部分,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第五,个性的完整性
  如前所说,个性是个完整的统一体。一个人的各种个性倾向、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都是在其标准比较一致的基础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决不是偶然性的随机凑合。人是作为整体来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的。
  第六,个性的积极性
  个性是个动力倾向系统的结构,不是被客观环境任意摆布的消极个体。个性具有积极性、能动性,并统帅全部心理活动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阳光导航
  有位美国记者曾在采访银行家摩根时,问:“决定你成功的条件是什么?”摩根毫不掩饰地说:“性格。”记者又问:“资金与性格何者更重要?”摩根一语中的:“资金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性格。”
  1998年5月,华盛顿大学请来沃伦·巴菲特和比尔·盖茨演讲,学生们问:“你们怎么变得比上帝还富有?”巴菲特说:“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原因不在于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会做一些阻碍自己发挥全部功效的事情呢?原因在于性格、习惯和脾气。”盖茨赞同地说:“我认为沃伦的话完全正确。”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不良的性格组合是导致人生失败的重要原因,但是性格既是天生的、遗传的因素,又是可以通过环境加以雕琢的,因此性格本身也可成长。有卓越能力的人,必有卓越性格。正如好的脾气可以慢慢养成,习惯需要不懈的训练,许多成功的公司在招聘雇员的时候,首先注重的是人的性格的可塑性。因为有性格缺陷的人在事业中会遇到种种障碍,像缺乏自信而导致沉不住气,或是过于自信而走向偏执;如不善于总结老是犯同一错误,或者轻易否定自己找不到自己的坐标等等。
  无论是搞事业、做学问,还是生活中的待人、接物、处事,性格好比是水泥柱子的钢筋铁骨,而知识与能力则是浇注的混凝土。所以,先培养好自己的性格,你才能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你想知道自己的个性特征固执与否吗?下面一组测试题将给你一个明确的回答。
  1.你总是不敢大胆批评别人的言行________
  A.是的 B.有时如此 C.不是的
  2.你的思想似乎_________
  A.比较激进 B.一般 C.比较保守
  3.说谎时,总觉得内心羞愧,不敢正视对方。________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4.假使你手里拿着一支装有子弹的手枪,一定得取出子弹才能安心_______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5.感到自己确实具备一些别人所不及的优良品质。________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6.考虑到你的能力,即使让你做一些很平凡的工作,你也会安心的。_______
  A.是的 B.不太确定 C.不是的
  7.你不喜欢争强好胜的。________
  A.是的 B.说不准 C.不是的
  8.在课堂上,如果你的意见与别人的不同,你通常_________
  A。保持沉默 B.不一定 C.当场表明立场
  9.如果你紧急要借朋友的东西,而朋友却不在家,你认为不告而取也没有关系。_____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10.你常打抱不平。_________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11.到一个新城市出差,你会________
  A.到处闲逛 B.不确定 C.避免去可能不安全的地方
  12.因为你对一切问题都能发表一些见解,故大家都认为你是一个有头脑的人。_______
  A.是的 B.说不准 C.不是的
  13.你讲话的声音_________
  A.宏亮 B.介于宏亮和低沉之间C.低沉
  分数为13-26:好强固执。你好强固执,独立积极,有时自高自大,自以为是。你可能非常武断,时常驾驭那些不及你的人,对抗有权势者。送你一句话:物过刚则易折。
  分数为9-12:不卑不亢。你能比较妥善地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既不自高自大,也不迎合他人,态度适中。
  分数为0-8:谦虚顺从。你谦虚、顺从、通融、恭敬。通常行为温顺,做事以别人的意见为主,即使处于十全十美的境地,也有“事事不如人”的感觉。你的个人意识萎缩了,如同别人的影子。是否能够看重一点自己,要知道你并不逊于任何人。
  从潜意识里测试你的个性特征
  一次海上航行时,由于风暴的侵袭,一艘船沉没了。在救生船上,剩下的幸存者分别是总统、孕妇、水手、老人、发明家、教授和社会学家。由于超重,这艘救生艇也无法支撑更多的时间,即将沉没。此时,必须牺牲一个人,才能保住大家。你觉得谁该牺牲自己保住大家呢?
  总统说:“我是一国之君,我不能死。如果我死了,我的国家就会大乱,社会动荡。”
  孕妇说:“请让我生下我的孩子,所以我不能死。”
  水手说:“以后的航行困难重重,还得靠我才能找到正确的航向。大家的安危都在我身上,所以我不能死。”
  老人说:“我一生勤勤恳恳工作,为社会做贡献。是我安度晚年的时候了,我死太不公平了。”
  发明家说:“没有发明创造,整个世界都会停滞不前。所以,我不能死。”
  教授说:“只有知识才能帮助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没有知识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所以,我不能死。”
  社会学家说:“人类生存发展离不开群体,有群体就会有社会,没有了我,谁来找出社会发展的规律,帮助人类更好的生活下去?”
  你觉得谁应该牺牲自己,保全大家呢?
  答案分析:
  总统代表一国之君,也象征了领导层。你选择这个答案意味着,你不完全肯定领导的存在,并且愿意向他们挑战。有一定的事业心,企图明显。
  孕妇代表了人类的繁衍,肚子里的婴儿是新生力量的代表。选择这个答案的人,比较悲观。在企业内部,不擅长做培养新人的工作,甚至厌恶这样的工作。
  水手起到指南针的作用,没有他容易迷失方向。选择这个答案的人,目前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处于困顿的地步。
  老人代表了旧势力。虽然,他们已经老去,可是他们身上还有很多的经验值得人们学习。选择这个答案的人,有些功利主义倾向。需要注意,在复杂的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问题。
  发明家是创新的代表,你有无很强的创新精神,从这里较容易看出来。
  教授代表了知识和它的积累。选择这个答案的你,要注意自身的学习,只有不断的充电,你才不会很快的被后来的人淘汰。
  社会学家是看你的谋略高低。基本上,认识一件事情,解决一个问题,首先要抓住它的规律,对其进行分析。选择这个答案的你,要注意处理问题时的方法。
3.“心理暗示”的巨大威力
  心理暗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
  前苏联科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科学实验:执行处决的人将一名囚犯押赴刑场,告诉他将采用切断动脉的方法处决,并向他出示了解剖刀。然后蒙住犯人的双眼,在他手臂动脉处划了一刀,再用一股细细的温水顺着他裸露的手臂流,地面上放着一个铁盆子,水流在盆里发出嘀哒嘀哒的响声。水流越流越慢、越流越小,水温越来越低,嘀哒声越来越弱,犯人开始挣扎,不久便断气了。尸体解剖发现,犯人死于心脏麻痹。可见暗示的力量是何等厉害!
  心理暗示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每个人遇到的情况不同,受到的暗示程度也不同。有的人容易受暗示,有的人不容易受暗示。同一个人,在群体环境下容易受集体暗示,面对信任的人易受暗示;同一个人,在缺乏安全感的情况下,容易受暗示。
  美国一个心理研究组织做了这样的实验:安排一些志愿人员,先测量了他们的握力,平均为101磅,然后将他们催眠,暗示他们现在软弱无力浑身没劲。经过这样的催眠后,再测量他们的握力,发现他们的平均握力居然只有60磅了。
  但是,在同样被催眠的情况下,如果给予他们一种完全相反的暗示,告诉他们每人都是大力士,强壮无比。如此之后,其平均握力竟可达到140磅。心理暗示的力量,实在不可小看。
  生活中,每个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道新菜上来,初品还没有什么特殊滋味,待主人细细介绍之后,似乎才能体会到菜的新奇和特殊来。”或者,有一天同事突然说:“你怎么这么瘦弱,是不是病了?”这句不经意的话你起初还不太注意,但是,不知不觉地,你真的会觉得头重脚轻,浑身隐隐做痛,似乎自己真的病了似的。最后,竟然真的觉得挺不住了,经过在医院的一番大张旗鼓的检查,由权威的医生向你宣布“没病”之后,你会在病床上一跃而起,三步并做两步地走下楼去,与先前的“准病人”判若两人。这些现象初看起来,似乎很神奇,也有些令人迷惑不解。其实,这就是心理暗示在起作用。心理暗示现象在人的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暗示作用每天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
  心理暗示的作用是巨大的,不但能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还能影响到人体的生理机能。因此,消极的暗示能扰乱人的心理、行为以及人体的生理机能;而积极的暗示能起到增进和改善的作用。
  法国有一位得了顽症的病人缠着一位药剂师买药,药剂师给了他几片毫无药用的“糖衣片”,吹嘘是特效药。
  数日后,病人前来致谢,“糖衣片”治好了他的顽疾!
  也有的病人被误诊为“癌症”,结果几月后果真患上了癌症,郁郁而终。
  心理学家马尔兹说:“我们的神经系统是很‘蠢’的,你用肉眼看到一件喜悦的事,它会做出喜悦的反应;看到忧愁的事,它会做出忧愁的反应。”
  暗示其实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经常使用着暗示,或暗示别人,或接受别人的暗示,或进行自我暗示。积极的心态,如热情、激励、赞许或对他人有力的支持等等,使他人不仅得到积极暗示,而且得到温暖,得到战胜困难的力量。反之,消极的心态,如冷淡、泄气、退缩、萎靡不振等等,则会使人受到消极暗示的影响,使人承受的不仅仅是暗示带来的痛苦与压力,而且还会波及到人的身体健康。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华沙,一群儿童在嬉戏。一个吉普赛女巫托起一位小姑娘的手,仔细看了看说:“你将会世界闻名!”“预言”应验了,这小姑娘就是后来的居里夫人。
  一位工人下班后被锁在“冷库”里,第二天被人们发现时已冻死了,而令人惊奇的是,那天根本就没通电,冷库里只是常温!
  ……
  你或许听过这些故事,但未必会去想其中的道理。
  其实,世上没有什么准确的预言,是女巫给了居里夫人一种“成功”的信念;那位工人则是自己害死了自己,望着被关死的铁门,心想:“完了,这里零下几十摄氏度,我肯定要被冻死了!”这就是“心理暗示”,它能引导人走向成功,也能致人死亡。
  心理暗示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它是用含蓄、间接的办法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迅速影响的过程,它用一种提示,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影响。上课时,一个人“打哈欠”,许多人往往跟着“打哈欠”;有人咳嗽,你的喉咙也会发痒;看见别人赛跑,自己也不知不觉地动起脚来。
  刚刚学骑自行车的人骑车上街,心里特别紧张,怕撞到别人,心理紧张,默念“别撞上,别撞上”,可结果却偏偏撞上。参加重大考试,告诉自己“别紧张,别紧张”,可往往是脑中一片空白……
  其实这都是心理暗示的原因,告诉自己“别撞上、别紧张”的潜台词就是“我一定会撞上、我一定会紧张”!是自己在给自己消极的心理暗示。
  如果你想美好的事情,美好的心态就跟着来;如果你向邪恶的事,邪恶的心态就会跟着来,你整天想什么,你就是什么样。
  只要你的意识下命令,你的潜意识就不会和你争辩,它会完全接受这个命令,他像个无知的小孩,听不懂“玩笑”话。
  所以,你永远不能说:“我不行”、“干不好”、“我会失败”等。
  当你习惯地想象快乐的事,你的神经系统便会习惯地令你处在一个快乐的心态。
  所以,我们只能输入积极的语言,比如,“在我生活的每一方面,都一天天变得更美好”、“我的心情愉快”、“我一定能成功”等,语句简洁有力,不要含糊、脱离实际及与人攀比。
  有人说“我要赶超某某”某某不是一个不变的指标,人家也在发展。你要与自己比,成为自己心目中最好的,永远向上的。
  同时,还要排除他人对你的消极暗示。一位成绩不错的学生,在一次考试时做错了一道简单的题目,如果老师讽刺道:“这么容易的题都做错,还怎能考上大学?!”结果这个学生可能就会一蹶不振,名落孙山。
  多么可怕的消极暗示!在心理暗示中,永远记住,只有你才是你生命的主宰,只要你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任何人都不能改变你!
  你的生活中,有没有不健康的心理暗示呢?它真的是一个具有强大魔力的东西,如果真要暗示一下的话,那就让我们的生活中多一些健康向上的暗示吧,让我们的生活永远都是阳光明媚!
  
  阳光导航
  日本有位心理学家这样说:“当我们的头脑处于半意识状态时,是潜意识最愿意接受意愿的时刻,来进行潜意识的接收工作是理想不过的了。”
  早晚睡前醒后的时间再恰当不过了,你可以躺在床上,每次花上几分钟,身体放松,进行一下自我心理谈话——描述自己的天赋和能力;想想你成功的景象;用简短的语言给自己积极有力地暗示。
  此外,平时也要经常运用,考试前,记注“我能行”;生病时,告诉自己“没什么,我身体很棒”;失败时,对自己说“我依然是我,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斯说:“无论什么见解、计划、目的,只要以强烈的信念和期待进行多次反复地思考,那它必然会置于潜意识中,成为积极行动的源泉。”
  美国一位拳王每次回答记者的提问时,总忘不了说一句:“I’m best!”(我是最好的)
  “我是最好的”就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暗示。
  反复运用并经常暗示“你”就会接受这种观点,并永远充满自信!“事实”也会向你所想象的方向发展。
  让我们把握积极心理暗示,做自己生命和生活的主人,走向成功吧!
4.源于“心理因素”的疾病
  心理因素又称精神因素,就是指那些由于环境的变化,通过心理的影响而引起疾病的因素。外界事物的变化首先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并产生感觉冲动,由感觉神经传送到中躯神经系统,使人对这种事物有所感知。同时还能联系这种变化对自己和他人产生的影响,从心理变化影响脑的机能活动,构成心因性事件。这种事件能够引起人发生情感变化,当变化的强度超过人的接受能力,以致不能适应,心因事件而导致心理疾病。
  研究发现,人们若想健康长寿,心理平衡的作用占50%以上,合理膳食占25%,其他占25%。一个人如果心态不好,爱着急、爱生气、没事找事、没气找气,整天跟自己过不去,这样的人最不能长寿。
  狒狒这种动物很厉害,它的王所有的东西都得先吃,每一个雌狒狒都是它的妻子。实验开始,用铁笼子把狒狒王罩起来,同时把一只小狒狒也用笼子罩起来。外面还有一些狒狒是自由的,吃着东西。小狒狒和狒狒王都吃不着东西,可它们的心态很不一样。小狒狒想:我本来就不是先吃,吃不着不要紧。狒狒王可不行。它暴跳如雷,咬牙切齿,可怎么也挣不出来。最后它很失落,心跳加快。以后每天它都被笼子罩着,看着人家吃东西,每天都情绪激动,压力加大,最后一年它得癌症死了。小狒狒一点事也没有,因为它历来都是最后一个吃东西。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本来就有酸甜苦辣,一定要从小就养成承受困难的心理准备,没有一个人一切都顺利。你要想明白,有些事,属于你的你放心,一定是你的,但有时要慢半拍。不属于你的,你要也要不来;就算要来了,你也保不住。
  别人有好东西你怎么办?别人有好东西,你发自内心为他高兴,不要嫉妒,要见贤思齐,向他学习,补充自己。
  感冒了要吃药,发烧了要就医。但对于心理疾病,人们则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病不医甚至讳疾忌医的现象仍然存在。
  空军一青年干部被解放军第215医院认定为心理障碍的“危险人物”,但其周围的人并没有当回事,其单位领导甚至向医院打保票说没问题。事隔不到一个月,这个干部就将自己的妻子杀害。
  事实上,我国在精神病早期发现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距。215医院精三科主任陈继军说,现在医院收治的病人,70%以上是因为肇事闯祸之后才被送到精神病医院的,送到医院时的患者大多发病已在10天左右。
  我国精神病研究专家孔祥泉教授说,我国大多数人对健康状况的认识还片面停留在身体器官有无病变的层面,而普遍忽视了精神病变。目前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心理疾病仍然是与精神分裂症划等号的。像心理障碍、失眠等一般性疾症,在人们的认识中根本就没有与心理疾病联系起来。
  心理因素对人体疾病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下面让我们看看心理因素与几种疾病的关系吧。
  第一,心理因素与心脏病的关系
  心脏病发生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但心理因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长期反复的消极情绪,在心脏病的发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即紧张的情绪刺激如果由暂时的变为长期,就会使机体发生一系列变化,如心律不齐,以至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有专家指出,情绪拨动大、易激动的人比遇事冷静、不慌张的人发病率高6倍。而易急躁、好胜心强、不知满足的人也易患心脏病。
  第二,心理因素与糖尿病的关系
  长期的情绪紧张可使内分泌失调,这样就会使胰脏分泌胰岛素的机能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血糖水平增高,使尿糖水平也增高,就会出现糖尿病。个人在生活中的遭遇、商业激烈的竞争、紧张的人际关系等,都会使人精神过度紧张而出现血糖水平急剧上升的情况。紧张也是引起糖尿病恶化的主要原因。所以,保持适当平和的心态是有利与身体健康的。
  第三,心理因素与月经的关系
  情绪对月经有重要的影响。情绪紧张而不稳定的妇女比情绪稳定的妇女痛经多,暗示性高的妇女、怕痛的妇女痛经的比例也比较大。心情抑郁或沮丧常常使月经量减少或闭经,而情绪紧张可使月经量增多,月经提前。强烈的情绪刺激或持续的不良刺激通过大脑皮层活动引起丘脑与垂体活动的变化,使雌激素增高,黄体酮减少,导致月经失调。
  不但以上的疾病源于心理因素,而且胃肠疾病也是源于心理因素的另一个疾病。
  懂点医学的人都知道,心理因素对身体内脏器官功能的影响是通过情绪活动而实现的,积极的情绪对人体活动会有促进作用,而焦虑、忧郁、恐惧、痛苦等消极的情绪则可能导致神经活动机能失调,进而引起某些疾病。
  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会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心理的变化,这时,消化系统也会随着你的心理波动出现“情绪化”的反应,想一想,当你精神愉快时是不是胃口大开;而心情忧郁时会觉得吃什么都没有滋味?
  人们知道,癌症、冠心病、胃病的发病与人的心理、情绪因素密切相关。殊不知,有几种五官疾病也是源于心理因素的。
  眼睛常见的疾病青光眼与心理因素和过劳有关。临床上证明,重大情绪因素、精神创伤和过度劳累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兴奋和抑制功能协调障碍,造成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不能很好地控制眼压,易导致青光眼。
  中年人常见的美尼尔氏病(发作性眩晕病),一般认识是内耳淋巴代谢失调。但医学家发现,不少病例是在不良心理刺激下发病、加重和复发的,眩晕发作与情绪交织在一起形成恶性循环。消除不良刺激后,症状可缓解,或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心理和药物的综合疗法可使该病缓解。
  职业性失声、声音嘶哑是喉科常见病,除由于过度发音或发音方法不当外,许多患者在病前常有意外精神刺激,情绪障碍通过大脑皮层与皮层下中枢使植物神经系统发生功能障碍,迷走神经发放的冲动增强,喉粘膜末端血管痉挛,血流障碍,出现局部充血、肿胀、渗出、出血等病变,引起该病发生。
  咽喉异感症也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患者体验到咽喉部有不适的异常感受,如阻塞感、粘着感、蚁走感、紧迫感等。异常感觉时轻时重部位不定,使病人情绪紧张、心神不宁、疑虑重重。鼻、咽、喉部器质性病变,如癌症、颈动脉炎、舌骨大角综合症、缺铁性综合症可以引起咽喉异感症,功能性疾病如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更年期综合症等也可以出现咽喉异感症。这些功能性疾病的患者常常是胆小多虑,有疑病倾向,过度自我注意和自我暗示。
  在如今这个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里,我们每个人几乎都是在自己成长的同时,不断地与周围的人进行横向或纵向比较,一旦自己在比较中处于劣势,心理就会产生不平衡感,压力也就陡然而生。于是就要靠自己的努力来达成一个又一个欲望。当然,这种追求上进的精神我们提倡,但我们要知道凡事都要有个度。
  人活在世上,欲望是永无止境的,我们不可能实现所有的愿望,这时就要学会放弃,进而摆脱失望后的心理不平衡,避免压力对我们的身心产生各种各样的损害。心理平衡了,才能有生理平衡;生理平衡了,人体的各个系统才会处于最佳的协调状态,一切疾病都能减少。
  
  阳光导航
  人的心理活动是非常复杂的,面对着各种压力,我们该怎样预防疾病的产生呢?
  1.舒缓压力,保持健康心态,尽量避免情绪的持续波动
  如果你出现了心理问题,不要孤立自己,其实有很多可以求助的对象,比如:
  (1)好友。向好友倾诉你的问题,即便他(她)不能帮你解决问题,倾诉的本身也会舒缓你的异常情绪。
  (2)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这里的从业人员具备专业心理知识,能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心理治疗方法帮助你摆脱困扰。
  (3)互联网。通过网络可以表达、宣泄自己的情感,而且还能很好地保护自己的隐私。
  2.培养自身调节心态的能力,学会自我开导
  首先要客观认识现代社会,压力大、工作强度高是普遍现象,当你处于不利环境时要善于排遣不良情绪,可通过听音乐、读书、进行体育锻炼等调整心态,必要时可暂停工作或调换一个相对轻松的工作,以便修养身心重新再来。此外要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过高的估计自己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挫败感。
  3.及时就诊,避免病情加重
  心理社会因素会导致或加重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反过来胃肠道疾病同样也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因此当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尽快明确病因,进行有效的治疗,以免疾病进一步恶化异常的情绪。
  上海某公司一名稳重节俭的部门经理突然出手阔气,一个月竟然向财务报账十几万元。心理医生诊断后认为,这名经理得了精神“狂妄症”。经过近一个月的医疗,这名经理扫除了心理上的病变,重新回到公司继续担任要职了。
  事实上,欧美国家不少先进的企业都聘用心理医生。日本三和银行在40年前就在银行内开设了面谈中心。这个中心以30岁至35岁的员工为对象,进行健康管理教育。东京健康管理中心埋忠洋一所长说:“管理者的责任之一就是,当发现属下的某种征兆时,就应该了解这是否是一种信号,并在发病之前采取对策。”
  心理学家直言不讳:过去我国曾经把心理学研究当作唯心论加以排斥,造成了心理学研究的断档和脱节,整个社会对心理学重视不足,讳疾忌医,作为现代社会普遍的心理咨询与医疗在国内难以深层次开展。
  在美国,有80%的人曾经或正在接受心理医生的帮助。企业为员工的医疗保险中专门有一部分是用于心理咨询费用的。而在我国,36%的人认为有严重心理疾病并且精神方面有问题的人,才需要做心理咨询,正常人无心理咨询的必要;只有少数人赞同心理健康咨询。
  目前,主动来看心理门诊的咨询者以文化层次较高者居多,也有不少人受疾病困扰产生相应的心理问题,求助于心理门诊。
  心理卫生贯穿人的一生,全社会都应重视这种像癌症细胞一样包围着我们的疾病。特别对心理脆弱者,更要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他们承受挫折、战胜困难的能力,以便形成健全的人格。
5.同样的打击在不同性格的人身上会有不同的效果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一点都不假。同样的打击在不同性格的人身上会有不同的效果:很多人被病魔和伤痛折磨过,他们不会选择自杀这一条路。但是有的人却选择用结束生命的方式而逃避问题。有关心理学家说,如果一个人在一段短时期内经历了许多压力事件,如重病、伤痛、亲人去世、转换工作、失业等,他们可能会有很多不快的感受,然而当他们再遇上非常强烈的考验时,有的人能把心态放平,来一个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而心理脆弱的人就会走上自杀的路途。
  某大学化工系研究生郭某在福建泉州XX学院坠楼自杀身亡,他留下遗书说,“儿子不孝,找不到工作……不愿意成为家里的拖累”。案例中的郭某如果有一个凡事都能想的开的心理,就不会走向自杀的路途了。有的人因经济贫困、经济状况差、与社会隔离、得不到有效的人际支持等因素时,就会想到了结生命。殊不知,生活对每个人来讲只有一次,每个人都应该善待自己的生命。然而,有的人却不把生命当回事,不但害了自己,还害了他人。
  哈尔滨市动力区通厂街一居民家中发生血案,妻子被杀身亡,丈夫割喉生死未卜。事发的原因是丈夫因生意亏损,精神上曾受到过打击,欲杀死妻子之后自杀。
  面对生意亏损,何不这样想:哎,钱是人挣的,生意亏就亏了,我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还可以东山再起,钱没有了,还可以再挣,大千世界到处都有自己的立身之地,我还可以想办法做别的生意……如果用死来结束自己目前的一切,不是让别人笑话吗?
  心理脆弱的人大有人在:A市第一中学19岁的高三女生小晶在考试中由于“涉嫌作弊”而被取消了下一场的考试资格,让人没想到的是,女生回家后却做了服毒自杀这一傻事,她的死给她的父母在精神上的打击可是致命的呀。做为家里的独生女,她这样结束自己的生活,没有考虑过自己父母将来怎么生活……,如果换成乐观的人,取消就取消,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打不了,这次考试我全部是零数。只要高考时的那一博能让自己在千军万马中冲出来就了,其余的这种小考试何必放在心上。然而小晶没有这样想,她给父母留下了永远的伤痛和伤心。
  面对同样的打击,同样的挫折,为什么有的人能挺过去,而有的人却选择了用自杀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或者说是逃避问题。这是值得探讨的。古人云:“蝼蚁尚且偷生。”面对打击,作一回蝼蚁又何妨?问题真的到了非死不可的地步?
  一般来说,自杀者都是情绪抑郁,对生活上的转变和打击存在悲观失落的挫败感,所以他们会有以下三种看法感受:
  一是对于自己的看法。通常他们都会感到自己很无能、没有价值,觉得自己无论怎样做都是失败的,对于自己有如此负面的看法,便会倾向于不断反复想着那个打击,想着自己那不愉快的经历,然后就会自责、内疚、自我贬低等。就算与他们谈到成就,他们也会把它形容为不值一提的事情。
  二是对于其他人的看法。有强烈抑郁和自杀思想的人通常都会感到无助,觉得四周的人怎么也帮不上忙,有一种“有心无力”的感觉。他们最感到失望的是,四周的人是在非常努力地想办法帮忙,但是无论亲友或是专业人士都无能为力。于是,他们更加沮丧,对自己和四周的事物都变得冷漠不关心,一副完全放弃的态度,令亲友们更加感到挫折和无助,亲友也难免对着他们慨叹无能为力,如此就更加强了他们那无助的感觉。
  三是对于将来的看法。当他们感到自己不值一文,别人力不从心时,他们必定会感到自己没有将来,没有希望。当一个人如此沮丧绝望时,总会想到更坏的一方面,一个常有的念头就是既然自己没有将来,没有希望,“明天”只会是更痛苦难过,只会带给别人更多烦恼,因此便会越来越感到自杀是该行的路。
  小河湾湾照九洲,几家欢乐,几家愁。人生没能一帆风顺的。事事看开点,想开点,糊涂点,就没有什么烦心的事情了。
  
  阳光导航
  自杀者的心态是让人难以估摸的。当一个人产生了要自杀的念头时,不妨先冷静地想一下,死亡真的就能解决问题吗?这个世界就没有值得留恋的东西吗?活着,也许只是生活改变了,环境改变了,人改变了,但依然还是活着,上苍赋予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而给予人们的生活却有很多。面对那些小事情时,我们怎么能一下就想到死呢?我们为什么不给自己找一些生存下去的理由,而要给死亡找借口呢?我们应该用仅有的一次生命去体验不同的生活。那么,我们如何预防心理问题呢?
  专家认为,性格特点与心理对承受能力关系密切。有些人眼中看到的全是生活的不足,整日唉声叹气,郁郁寡欢;一些性格不良的人总是感到精神刺激太多,要么把精神刺激过分夸大,把一个芝麻大的事看成比西瓜还大,因而产生过度忧郁反应;要么在精神刺激后采取比较幼稚的方法逃避现实,有的酗酒或是滥用药物,自欺欺人,自我伤害,使现实困难和忧郁情绪长期存在。因此,要有效预防心理疾病,就要做到:注意良好性格的培养,尽量减少外界刺激。心情不好压力太大,应及时宣泄,不要闷在心里,比如找知心朋友谈谈心。
  要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认知,最好的心理健康策略就是对自己不挑剔,不给自己订一个太高的期望标准,莫把别人的行为结果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保持一颗平常心最重要,过度看重地位、金钱、面子和其他欲求,你永远不会快乐的,你总是会感觉到生活得很累很累。
  增加社交性活动,多与身边的亲友、伙伴沟通。多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能让自己高兴起来的事情。
  “乐”字当头,努力寻找生活的乐趣。凡事应当想开点、糊涂点、看破点,要有开明、开朗、随和、豁达的心态去对待事物。一个人从年轻到老,在生活的道路上,要经历多少矛盾、多少危难、多少曲拆以及多少不尽人意。总之,不愉快的人和事常常会突如其来,对于眼前的一切都要顺其自然坦然处之,这一切要像过眼的烟云随风而去,切不能耿耿于怀自寻苦脑。要知道人生一方面要面对由盛到衰的自然规律,另一方面要弘扬自身应有的光彩和魅力,这样才会依然对生活充满热情和朝气,对生活乐观和自信,也才能获得生命的笫二个春天。
  热爱生活,培养对周围事物的兴趣感和新鲜感。要对新生的事物应抱着看一看、试一试、学一学的积极态度,不要抱着对什么事物都漠然置之不可信不接触,这样容易禁固自己进行封闭式的生活。
  善于交友,不分年龄、性别、老少,多交往,多接触新老朋友,谈天说地多了解世界。这样才会丰富和充实生活内容,对心态和健康才有益,从而避免因为孤独而催人老。
  对饮食、起居、活动和适当的用药等都要科学的安排,在讲究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对待金钱则该用则用,不刻意去节俭也不随便去花钱,切不可为金钱而困扰,要知足常乐。
  总之,人生的生活形式要多样、内容要丰富、精神要实在,新事要好学、思想要开拓、心态要良好。如此持之有恒,对自己的健康、家庭的幸福、社会的文明,都是十分有益的。
6.是药三分毒,“心病”还需“心药”
  现代生活节凑紧张,常使人感到各方面的压力。有时会带给人身体上的不适,这就需要去看病吃药。关于吃药,社会上流行这样一种说法:有病,吃药;无病,同样吃则补药,喝则药酒,睡则药枕,穿则药衣药袜药鞋……许多人崇拜药物,对除药疗以外的其它各种疗法,保健方法却不大相信,无法忍受无药品处方。是不是有病一定得吃药呢?不吃药或少吃药能治好病么?
  有个著名的故事:18世纪德国有位名叫门侯生的人,他总认为自己身患多种重疾,辗转住入许多医院求医,甚至心甘情愿一次又一次地接受手术治疗。尽管手术结果无任何病变发现,但他仍坚信自己有病。实际上,他得的病是—种心理障碍病,靠手术、药物是无法治愈的,只有消除了他的这种病态心理,那么这位德国先生的“病”就不治自愈了。
  俗话说:“心病还得心药医,解铃还需系铃人。”一个人的心理有问题了,还要靠自己的心态才能摆平。心理如果老想不开,吃啥药也不能康复。
  生活中,我们不乏见到过这样的例子:有的人一打针就怕染上乙肝,有的人头一疼就怕患脑瘤,有的人心一慌就担心患心脏病。这些人反反复复看医生,做遍了所有的检查,排除了各种躯体疾病,却没有查出问题,但是他们根本不相信,仍然不停地换医院换医生反复做检查。有的人甚至花了数万元钱进行全面检查,吃了许多种药物,但是仍不见病情好转。其实,他们是患了“心病”,还需“心药”来治疗。
  所谓“心病”,指一切与心理有关的问题。据《晋书·乐广传》记载,有一个叫应彬的人在汲县作县令。夏至这一天,他的一位老朋友来访,应彬设宴款待。朋友座位背后的墙上悬挂着一张红色弩弓,映在酒杯中,形状就像一条小蛇。朋友端起酒杯,正欲饮酒的那一瞬间,他瞥见了酒杯中的“蛇”,可他已经将那杯酒喝进肚里去了。朋友当时就觉得又惊又怕,十分恶心。回到家里,只觉得胸腹疼痛难忍,以至于饮食不进,身体渐渐消瘦下去。家里人为他请了好多医生,用了好多办法,也不见治好。
  自从老朋友那次来访后,已好长时间不见面了,应彬觉得奇怪,于是决定到朋友家去回访。只见朋友形容憔悴,病得不轻。应彬便问是什么原因。朋友如实相告:“自那次在你家喝酒,因酒杯里有一条小蛇被我吞进肚里,使我十分害怕,回家后就一病不起。”
  应彬觉得这事有些蹊跷,酒杯中哪来的蛇呢?他回到县衙后,还在琢磨这件事。猛一回头,看见挂在墙上的弩弓,心里一下子明白了。他于是专门备了车马,把老朋友再次请到家中,重摆宴席,仍让朋友坐在原来的位置上。当朋友拿起酒杯一看,忽然惊叫起来,原来杯中又出现了蛇影。这时,应彬也端着酒杯走到朋友的座位旁,将自己的酒杯端给朋友看,里面同样有一条蛇影;后来,他请朋友端着原来那杯酒离开那个位置,再看杯中,那蛇影就分明没有了。朋友心中甚是不解,应彬叫朋友回头看墙上挂着的那把弩弓,对朋友说:“墙上的弩弓映在酒杯中,这就是你看到的杯中的蛇,其实那只是弩弓的影子,杯中什么也没有。”
  朋友半信半疑,又和应彬重新演试了几遍,这才哈哈大笑起来,心中的疑团顿时消失,精神一下子清爽了许多,病也很快就好了。这就是广为流传的“杯弓蛇影”的典故。
  上面那位客人患的是典型的“心病”,而乐广用的是绝妙的“心药”,使我们能体会“心病还需心药医”这句话。
  现代人中,更有许许多多的精神因素,诸如工作劳累、学习压力、人际失和、家庭矛盾等等,都可导致心理失衡,产生各种“心病”。心理咨询门诊中,经常见到由上述因素导致的焦虑、紧张、抑郁、疑病、身体不适、失眠等心身失调,他们经历各种医学检查,身体器官无病而被介绍至心理门诊。有一个导游,带旅游团到南方一城市,听说他们住的旅馆里,曾发现过艾滋病病人。于是他疑神疑鬼,自感浑身不适,怀疑是患了艾滋病,但多次门诊检查,都被否定,辗转到了心理门诊。他由恐病到疑病,得了疑病症,情况就像“杯弓蛇影”那个疑饮蛇酒而一病不起者。经过心理疏导,纠正认知偏差,采用积极的心理治疗,病状逐渐消失。
  “心病”并不是一般身体疾病,不是悲观失望、闹情绪,对于心理异常的人来说,就要调剂好“心药”了。
  
  阳光导航
  某医院的一位医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心理医生在银行排队取款时,看到前面有一位老太太满面愁苦,这位心理医生暗想,我要让她开朗起来。
  于是他一边排队一边寻找老太太的优点,终于他看到,老人虽驼背哈腰,却长着一头漂亮的头发,于是当老太太办完事情走到心理医生面前时,心理医生由衷地赞道:“老太太,您的头发真漂亮!”老太太顿时面容开朗起来,挺了挺腰,道谢后哼着歌走开了。
  生活中,每个人要解放自己,还是需要自身的努力。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健康的心理,更需要自身免疫力的提高。在相同的社会竞争环境下,为什么有的人坚强豁达,而有的人却懦弱偏狭呢?这不仅仅性格造成的,关键是树立正确的价值信仰观念,明白什么是快乐,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力所能及,什么应该争取,什么应该放弃。无论在什么状态下,保持心态平衡,明白什么事情总会有得有失,在黑暗的时刻看到光明,在绝望的时候看到希望。学会了忍耐,懂得了宽容,自然就会在同一片天空下感受到温暖的阳光,自然就会每天听到风的絮语,即使是一片飘叶,也能听到落地时的那一声轻柔的声响。
  从前,有个翰林名叫邝子元,患有严重的心疾。每逢毛病发作的时候,他总是昏昏沉沉,胡言乱语,好像在做梦一样。
  由于有这个毛病,邝子元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心情越来越压抑。后来,有人向他推荐说:“真空寺有位善于医治心疾的老僧,医术精湛,你不妨请他看看。”
  邝子元接受了这个建议,专程到真空寺去求医。
  老僧听他说完病状,就分析道:“施主的病,起源于烦恼。有了烦恼,便会产生妄想。妄想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生得突然,灭也突然,禅家称之为‘觉心’。古人说过:‘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假如你能把妄念驱除干净,让心里洁净得像虚空一样,烦恼又到哪里去落脚呢?”
  邝子元连连点头,觉得老僧说得很有道理。
  老僧又继续说道:“你的病根乃是水火不交。得这种病的人,通常都是白天沉迷美色,禅家称之为‘外感之欲’;夜里思念美色,禅家称之为‘内生之欲’。不管是外感之欲还是内生之欲,只要让这两种欲念绸缪染著,就会很快地耗尽人体之精。如果你能与美色一刀两断,肾水自然会逐渐自升,上交于心。此外,还有两种障碍需要克服:一是读书写作太投入,以至于废寝忘食,禅家称之为‘理障’;二是日常事务太繁忙,以至于思绪纷乱,禅家称之为‘事障’。”
  听到这里,邝子元忍不住问道:“请教师父,读书写作是我的兴趣爱好,日常事务是我的工作职责;如果这两样算是‘障碍’的话,我怎么去克服呢?”
  老僧解释道:“这两样虽然不是人欲,但也会损及性灵,所以也是障碍,必须克服。当然,不是叫你不要读书写作,也不是叫你不管日常事务;而是合理调整,适可而止,见好就收。这样心平气和下来,心火不上炎而下交于肾水,肾水复升腾而上交于心火,从而形成一种水火既济之象——你的心疾也就痊愈了。”
  邝子元听了老僧一席话,得益匪浅,连声称谢,作揖告辞。
  邝子元本是个聪明人,过去一直被欲、障所迷,心窍堵塞,现在被老僧用话头一点拨便豁然。回家后,邝子元遵照老僧所嘱,独居一室,扫空万缘,静坐了一个多月,心疾不治而愈,而且再也没有复发过。
  俗话说:“心病还须心药医”。真空寺老僧治疗邝子元的心疾,用的就是“心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他找出了病根,分析了得病的原因,指出了病症的危害,提出了治疗方案。从头至尾,都是佛理与医理的结合,可谓是“三句不离本行”。他的话句句在理,说得病家心服口服,照他的话去做,心疾自然就痊愈了。
  我们每一个人身体内都有一面魔镜,这面魔镜就是我们的心情。当你的心情发生巨大变化时,在这个变化的背后一定有一个消极思想的出现。
  一天,你高高兴兴来到单位上班,单位的XX对你说,“你的脸色怎么这么难看”,你回答说,“真的”,在回答的过程中,你产生了第一个消极思想,担心。过了一会儿,你拿出镜子照了照,你又觉得好像是有点,于是你产生第二个消极思想,害怕。XX接着对你说,你是不是白血球过低,听了以后,你说“闭嘴”,于是你产生第三个消极思想,愤怒。过了一会儿,你又想,XX是我的好朋友,我怎么可以对他发火呢?于是你产生第四个消极思想,后悔……
  这就是你的消极思想,你的这些思想直接影响你一天的心态,当然也影响你的健康。
  心情的好与坏关键是你自己,因为在你的世界里,你自己才是唯一的主宰,你也可以活得很愉快,很健康。
  总之,“心病”还需“心药”治。你要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去释放压力。对于有心理问题的人,只有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