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中国辩论词名篇快读 > 第32章 武汉的工作无论怎样是不能离开你的

第32章 武汉的工作无论怎样是不能离开你的

书籍名:《中国辩论词名篇快读》    作者:李天道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1926年

  背景导航

  郭沫若(1892-1978),现当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原名开贞,笔名郭鼎堂、麦克昂等。四川乐山人。在中小学期间,广泛阅读了中外文学作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1914年初到日本学医,接触到泰戈尔、海涅、歌德、斯宾诺莎等人的着作,倾向于泛神论思想。1920年出版了与田汉、宗白华通信合集《三叶集》。1921年出版的诗集《女神》

  ,以强烈的革命精神,鲜明的时代色彩,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豪放的自由诗,开创了“一代诗风”。同年夏,与成仿吾、郁达夫等发起组织创造社。1923年大学毕业后弃医回国到上海,编辑《创造周报》等刊物。1924年,通过翻译河上肇的《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一书,较系统地了解了马克思主义。1926年任广东大学(后改名中山大学)文科学长。7月随军参加北伐战争,此后又参加了南昌起义,1929年初参与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1928年起,郭沫若流亡日本达十年,其间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古文字学,着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着作,成绩卓着,开辟了史学研究的新天地。

  抗日战争爆发后,郭沫若别妇抛雏,只身潜回祖国,筹办《救亡日报》,出任国民政府军委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和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负责有关抗战文化宣传工作。其间写了《棠棣之花》《屈原》等六部充分显示浪漫主义特色的历史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郭沫若曾任政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以主要精力从事政治社会活动和文化的组织领导工作以及世界和平、对外友好与交流等事业,同时,继续进行文艺创作。

  1926年北伐战争时期,郭沫若在北伐军政治部主任邓演达手下供职。一天,工会捉住一个罪恶昭着的工贼,押送到汉口的北伐军政治部要求正法。此时,邓演达在武昌,郭沫若便派人向他请示,并明确提出自己支持工会正义要求的意见。不料,邓演达投鼠忌器,竟下令把那个工贼给放了,还批评郭沫若是感情用事。郭沫若本来是对政治部的一些做法就有意见,于是当即写信向邓演达辞职,邓演达怒不可遏,匆匆赶回汉口找郭沫若。郭沫若躲了几天之后,两人展开了一场唇枪舌剑的论辩。以下辩辞即是辩论的精彩片段。

  辩词精选

  ……

  邓演达:“你是在斗气,还是真要不干?”

  郭沫若:“两样都是,气也要斗,职也要辞!”

  邓演达(闷了好一会儿):“在现在革命工作异常紧张之时你要辞职,你这不是反革命吗?”

  郭沫若:“革命不一定要做官,抱着革命的志趣的人无论到什么地方,无论做什么事,一样可以革命!”

  邓演达:“你打算到什么地方?”

  郭沫若:“打算到上海。”

  邓演达:“目前在孙传芳统治下你能够去吗?我看你走不到上海,你的脑袋已经不会在颈上了!”

  郭沫若:“那倒痛快些!像目前这样半死不活,羊头狗肉的革命,真是吃不消!”

  邓演达(又闷了好一会儿):“你对于革命的现状,究竟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郭沫若:“我最大的不满意便是万事都讲‘策略’。像我们政治部对民众发出了许多的口号,但是一点也不能兑现。我们对于旧时代的支配势力太顾忌,太妥协了。结果民众是受了欺骗,我们自己会转化成旧势力的继承者,所谓革命只是一场骗局!为爱护一位着名的工贼,而失掉几万工人群众的信赖,这样的‘策略’我是不懂。”

  邓演达:“你的见解是很正确的。凡是关于政治部内部的事情一切都可照着你的意思去做,武汉的工作无论怎样是不能离开你的。”

  ……

  妙语佳言

  革命不一定要做官,抱着革命的志趣的人无论到什么地方,无论做什么事,一样可以革命!

  像目前这样半死不活,羊头狗肉的革命,真是吃不消我最大的不满意便是万事都讲“策略”。

  所谓革命只是一场骗局!为爱护一位着名的工贼,而失掉几万工人群众的信赖……

  论辩技巧

  在这场论辩中,郭沫若之所以能在形势对自己十分不利的局面中大获全胜,就在于他运用了主从错位的方法。

  所谓主从错位法,就是指在论辩双方存在力量差异,有主从之分时,从方挣脱自己所处的被动圈子的羁绊,违反常规,主动进攻,使主方措手不及,斗志遭挫折,以致主从关系产生颠倒错位,即从方变为主方,而主方反退为从方。原从方在占居主方位置后,迅即展开攻势,据理陈辞,战而胜之。

  主从错位法最突出的优点,就在于它能够以弱胜强。其运用的基本条件,必须是在对手处于强势(占主位)而自己处于弱势(占从位)的论辩中。同时,自己还必须要有道理,即真理在弱者手中。对主从错位法运用的环节,具体说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审时度势,把握时机。时机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且往往稍纵即逝。辩论中面对处于强势的对手,把握时机是非常重要的。把握了时机就能够做到什么时候说什么话,从而将弱势转为强势,最终战胜对方。

  要善于把握时机,首先要对自己与主方二者之间所处的形势进行仔细的分析与估量,如客观环境如何,使用何种辩辞,采取何种方式等等,并且要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即对手再怎么强,总会有薄弱的环节;自己再怎么弱,也会有强于对手之处。这一步完成之后,就要看准时机,该避时就避,该进时就进。例如,郭沫若看准了自己与邓演达在革命这一根本目标上的一致性,即邓演达并非不想把革命工作搞好,只是顾虑太多,且邓又很怕郭沫若离开,而郭沫若也确实有的是革命工作可做,这种态势于己是有利的,但邓是郭的上司,此时,又正在火头上,郭沫若的见解再正确,也难奏效。因此,郭沫若避开其锐气,躲了几天,等邓的火气小些之后,才主动与之交锋。

  第二,批亢捣虚,借题发挥。双方展开辩论后,从方要出其不意地使用主方始料不及防不胜防的辩辞加以攻击,让主方本已固有的弱点充分暴露而导致失言。然后,从方迅速避开论辩的原题,紧紧抓住其失言的要害,乘虚而入,借机阐明自己的观点,使主方仓促招架,穷于应付,被迫收敛其咄咄逼人的气势,转而退居弱方位置。在前面的例子中,当邓演达被郭沐若一反常态的“顶撞”激怒而以“反革命”的大帽子压下来时,郭不仅毫不畏惧,丢开辞职与杀工贼的问题,一把抓住“革命”一词大做文章,趁机触及邓最怕自己离他而去的心理而使邓的气势顿减,造成论辩势态的逆转。

  第三,因势利导,直捣黄龙。主从双方错位发生后,原来的主方并不轻易认输,对此,原来的从方要凭借错位产生后的有利时机与方便形势,继续逼迫,不给对方以喘息的机会,要有点“得理不让人”的强劲,竭尽全力维护自己已取得的主动位置,将自己的观点作进一步的陈述,并巧妙引向辩论的原题,迫使对手认错。例如,郭沫若面对邓演达的难,干脆坦陈胸肠,历吐自己的愤懑,并将矛头指向邓之所为,使邓欲辩不能,只好认输。

  相关链接

  1945年,我国着名漫画家廖冰兄在重庆展出漫画《猫国春秋》,当时在渝的许多文化名人如郭沫若、宋云彬、王琦等都应邀前往,参加首展剪彩仪式。席间,郭沫若问廖冰兄:“你的名字为什么这么古怪,自称为兄?”

  版画家王琦抢过话头代为解释说:“他妹妹名冰,所以他名叫冰兄。”

  郭沫若听后,哈哈大笑,说:“噢,我明白了,郁达夫的妻子一定叫郁达,邵力子的父亲一定叫邵力。”一句话引得满堂宾客捧腹大笑。

  旭日朝霞细雨乱;天风海水白云闲。这是一副饶有趣味的应对联。原来,广州白云山园林管理处曾摘取今人古大存的诗句“天风海水白云间”书于“听涛亭”柱上,作为下联向游客索求上联。1964年7月24日,郭老游此,闻知此趣事,稍作思索后,即以“旭日朝霞红雨乱”句配对,并特意把下联中的“间”字改为“闲”字,然后挥毫写成。联后附有改字原由:

  “今易‘间’为‘闲’,字故活而有意趣。”一字之改把无感情,无色彩的“间”字改为闲静的“闲”字,与上联的“乱”字恰成巧对。同时也更准确地写出了白云的飘漫形态。

  郭沫若幼年在私塾读书。有一次和同学们偷吃了庙里的桃子。和尚找先生告状,先生追责学生,没人承认。先生说,我出个对子,谁能对上就免罚。先生曰:“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郭沫若思索了片刻,对道:“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先生惊其才华,极为高兴,全体学生都免予处罚。

  郭沫若十四岁那年在乐山城里读书。一次,农民挑大粪出城时,守城门的役吏却以维护卫生为名,硬要农民每人交两块钱的“卫生税”。郭沫若听了很气愤,当即写出一联:自古未闻粪有税,而今只剩屁无捐。

  郭沫若十七岁时患大病后,听力大减。在日本学医时,耳聋严重影响了他的听课和临床实习,急得他无法忍耐,一连三个月没下楼。可是,耳聋却促使他大长学问。因为失聪,他就努力发挥视力和思考力的作用,潜心钻研文学和史学,使得他在这两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对此,他深有体会地说:“我得出一条经验,就是生理有缺陷照样可以取得成就。只要自己不灰心,努力学习,尽量用一切方法补救自己的缺陷。”1946年,在重庆社会大学开学典礼上,他风趣地对有残疾的学员们讲道:“不要因为自己的一些缺陷而悲观。请看,你们的聋子大哥在这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