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中国辩论词名篇快读 > 第24章 诸葛亮智激周瑜

第24章 诸葛亮智激周瑜

书籍名:《中国辩论词名篇快读》    作者:李天道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208年

  背景导航

  刘备战败,退守夏口。诸葛亮奉刘备之命游说东吴联刘抗曹。东吴大都督周瑜主红抗曹,却看不起刘备的力量,在诸葛是前故意摆出一副降曹的样子,意在让诸葛亮有求于他。

  诸葛亮深知周瑜的为人,知道对他用正面说理行不通,只有使用激将法,用话刺激他方可取厜。于是他先挖苦主张抗曹的鲁肃不识时务,认为“公瑾主意欲降操,甚为合理”,按着献上一计:只要按曹操的要求,将孙策的夫人大乔和周瑜的夫人小乔“遣一介之使,扁舟送两个人到江上。操一得山两人,百万之众,皆甲旗而退矣。”

  “周瑜听罢,勃然大怒,离座指北而骂曰:‘老贼荚吾太甚!’”“便来日入见主公,便议起兵。”

  诸葛亮这一激,果然生效。

  辩词精选

  至晚,人报鲁子敬引孔明来拜。瑜出中门迎入。叙礼毕,分宾主而坐。

  肃先问瑜曰:“今曹操驱众南侵,和与战二策,主公不能决,一听于将军。将军之意若何?”

  瑜曰:“曹操以天子为名,其师不可拒。且其势大,未可轻敌。战则必败,降则易安。吾意已决。来日见主公,便当遣使纳降。”

  鲁肃愕然曰:“君言差矣!江东基业,已历三世,岂可一旦弃于他人?伯符遗言,外事付托将军。今正欲仗将军保全国家,为泰山之靠,奈何从懦夫之议耶?”

  瑜曰:“江东六郡,主灵无限;若罹兵革之祸,必有归怨于我,故决计请降耳。”

  肃曰:“不然。以将军之英雄,东吴之险固,操未必便能得志也。”

  二人互相争辩,孔明只袖手冷笑。

  瑜曰:“先生何故哂笑?”

  孔明曰:“亮不笑别人,笑子敬不识时务耳。”

  肃曰:“先生如何反笑我不识时务?”

  孔明曰:“公瑾主意欲降操,甚为合理。”

  瑜曰:“孔明乃识时务之士,必与吾有同心。”

  肃曰:“孔明,你也如何说此?”

  孔明曰:“操极善用兵,天下莫敢当。向只有吕布、袁绍、袁术、刘表敢与对敌。今数人皆被操灭,天下无人矣。独有刘豫州不识时务,强与争衡;今孤身江夏,存亡未保。将军决计降曹,可以保妻子,可以全富贵。国祚迁移,付之天命,何足惜哉!”

  鲁肃大怒曰:“汝教吾主屈膝受辱于国贼乎!”

  孔明曰:“愚有一计:并不劳牵羊担酒,纳土献印;亦不须亲自渡江;只须遣一介之使,扁舟送两个人到江上。操一得此两人,百万之众,皆卸甲卷旗而退矣。”

  瑜曰:“用何二人,可退操兵?”

  孔明曰:“江东去此两人,如大木飘一叶,太仓减一粟耳;而操得之,必大喜而去。”

  瑜又问:“果用何二人?”

  孔明曰:“亮居隆中时,即闻操于漳河新造一台,名曰铜雀,极其壮丽;广选天下美女以实其中。操本好色之徒,久闻江东乔公有二女,长曰大乔,次曰小乔,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操曾发誓曰:吾一愿扫平四海,以成帝业;一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矣。今虽引百万之众,虎视江南,其实为此二女也。将军何不去寻乔公,以千金买此二女,差人送与曹操,操得二女,称心满意,必班师矣。此范蠡献西施之计,何不速为之?”

  瑜曰:“操欲得二乔,有何证验?”

  孔明曰:“曹操幼子曹植,字子建,下笔成文。操尝命作一赋,名曰《铜雀台赋》。赋中之意,单道他家合为天子,誓取二乔。”

  瑜曰:“此赋公能记否?”

  孔明曰:“吾爱其文华美,尝窃记之。”

  瑜曰:“试请一诵。”

  孔明即时诵《铜雀台赋》云:“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乎双逞,扬仁化于宇宙兮,尽肃恭于上京。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休矣!美矣!惠泽远扬。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辉光。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君寿于东皇。御龙旗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

  周瑜听罢,勃然大怒,离座指北而骂曰:“老贼欺吾太甚!”

  孔明急起止之曰:“昔单于屡侵疆界,汉天子许以公主和亲,今何惜民间二女乎?”

  瑜曰:“公有所不知:大乔是孙伯符将军主妇,小乔乃瑜之妻也。”

  孔明佯作惶恐之状,曰:“亮实不知。失口乱言,死罪!死罪!”

  瑜曰:“吾与老贼誓不两立!”

  孔明曰:“事须三思免致后悔。”

  瑜曰:“吾承伯符寄托,安有屈身降操之理?适来所言,故相试耳。吾自离鄱阳湖,便有北伐之心,虽刀斧加头,不易其志也!望孔明助一臂之力,同破曹贼。”

  孔明曰:“若蒙不弃,愿效犬马之劳,早晚拱听驱策。”

  瑜曰:“来日入见主公,便议起兵。”

  孔明与鲁肃辞出,相别而去。

  ……

  妙语佳言

  江东去此两人,如大木飘一叶,太仓减一粟耳。

  愚有一计:并不劳牵羊担酒,纳土献印;亦不须亲自渡江;只须遣一介之使,扁舟送两个人到江上。操一得此两人,百万之众,皆卸甲卷旗而退矣。

  论辩技巧

  这篇诸葛亮智激周瑜辩辞中的辩论技巧可概括为晓以利害,激将制胜。

  在辩论场上,面对强大的对手,如果采取开门见正面说理的方法难以奏效之时,此时不妨另辟蹊径,运用晓以利害的刺激之法,以使对手产生愤怒、兴奋等强烈的情绪波动,搅乱其既定的逻辑思辨和稳固阵脚,于不知不觉中悄然托出已见,往往可以达到也奇制胜的意想不到的效果。

  周瑜主张抗曹,却看不起刘备的力量。当诸葛亮前去时,他故意在诸葛亮面前摆出要投降曹操的样子,其用意,无非是要挟诸葛亮,要诸葛亮有求于他。

  谁知诸葛亮对周瑜的为人如指掌。诸葛亮心里明白,对待这样一个心胸虽然狭窄,却掌管着军事大权的吴国领袖,正面说理是行不通的。于是他故意用反话刺激他。他先挖苦鲁肃主张抗曹是不识时务,认为“公瑾主意欲降操,甚为合理”,接着又献出一条妙计:指曹操的要求将孙策的夫人大乔、周瑜的夫人小乔“遣一介之使,扁舟送两个人到江上。操一得此两人,百万之众,皆卸甲卷旗而退矣”。并说“江东去此两人,如大木飘一叶,太仓减一粟耳”。

  诸葛亮这一激,果然有效。“周瑜听罢,勃然大怒,离座指北而骂曰:‘老贼欺吾太甚!’”

  相关链接

  诸葛亮北伐中原,由于错用了“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马谡,致使战略要地街亭失守,有遭全军覆灭的危险。

  为防魏军乘势追击,诸葛亮命关兴、张苞两员小将“各带三千人马,在武功山小路两侧布置疑兵。如果魏军来到,敌众我寡,切不可战,只大声击鼓呐喊,用疑兵计吓退他们即可。然后,急奔阳平关,撤回国内!”

  命张冀:“引部分军兵,快速修理剑阁通道,以为大军准备退路。”

  然后传令:大军悄悄收拾行装,分别从各自驻地快速撤回国内。

  诸葛亮的中军营地西城县是个弹丸小城,易攻难守。待诸葛亮把人马分派出去之后,身边只剩下一些文官和有两千老幼病残,根本无法战。正要拔寨撤离,忽然快马飞报:“司马懿亲率十五万大军,已向西城扑来,而且马上就要到了!”

  众官员听到这消息,一个个吓得面无血色,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很明显,战不能战,逃也逃不掉——此地路径狭窄,唯一大道已为司马懿占住。再加上辎重行李多,马匹、车辆少,逃不出几里,就会被魏军铁骑追杀殆尽。

  诸葛亮也十分紧张,忙登上城楼向外望。果见西北方向尘埃冲天蔽日,已隐隐闻有大军奔走之声如沉雷动地般滚滚而来;尘头起处更不时闪现魏军旗号,招摇挥动。

  诸葛亮稍一沉吟,传下命令:把城内所有旗帜全放倒,藏匿起来!城内士兵,各自隐在驻地房舍、围墙内,不许乱动乱叫,如果违令不遵者,立斩!然后,又下令:大开东南西北四面城门,每一门前派二十名老少军兵打扮成老百姓模样,洒水扫街,不许神色慌张,举措不当。如果魏军冲到城前,也不能退入城内,仍要一如既往。

  众人不解其意。

  诸葛亮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我自有退兵之法,你们不必惊慌。”说罢,披一件印有仙鹤图案的宽大长衫,戴一顶绸布便帽,让两个小童抱着一张琴、一只香炉,随他登上城楼,赁着楼上栏杆端端正正地坐下,点燃香。然后,闭目养了会儿神,再缓缓睁开眼,虚望前方,安然自得弹起琴来。

  这时,司马懿统领的大兵已来到城下。先头部队见到这种情形,都不敢贸然前进,急忙向司马懿报告。

  马司懿不相信,以为部下看花了眼:诸葛亮怎么打扮成道士模样,不领兵拒敌,反而悠闲地在城头弹起琴来?于是命令三军暂且停止行动,自己则飞马跑到城下,远远观望。

  果然,城楼上诸葛亮笑容可掬地端坐,在袅袅上升的香烟间,旁若无人、安然自得地正沉浸在自己所弹奏的琴音中。他左边的童子,手捧一把宝剑;右边的童子,则拿着一把尘尾。城门口处,有二十余老少百姓正低头洒扫街道,有条不紊,不惊不慌。

  司马懿看了许久,听了很长时间,无论从对方人物的表情动作还是诸葛亮所弹出的琴声中,都看不出丝毫破绽。

  其子司马师道:“我们应即刻冲杀进去,活捉诸葛亮!他分明是故弄玄虚——城肯定是座空城!”

  其他将士也纷纷要求进兵攻城。

  司马懿凝然不动,仍静静谛听。忽然他神色一变,露出紧张模样,忙下令:“后队改作前锋,先锋变为后队,马上撤退!”

  众人不解:眼前并没有什么异常情况。

  司马懿怒道:“马上撤退。违令者斩!”

  众将士狐疑不明,却只好遵令撤退。

  直到撤离西城远了些,司马懿才心有余悸地解释:“诸葛亮这个人和我打过多年仗了。

  他一生最是谨慎,从不做没把握的事,更甭说干冒险的事了!今天大开城门,故意显出是座空城,这里就肯定有埋伏,是个骗局!我军若贸然轻进,必中其计。”

  司马师问:“父亲一直凝听静立,并未见动静,为什么突然撤军呢?”

  司马懿冷笑:“当统帅、做大将的人,必须善于观察天地之间的运行变化,了解人间世上的各种知识!我听到诸葛亮的琴音,初始平和恬淡,继而昂扬激烈,渗出一股杀机!分明要动手了!再不走,让他围住,四面挨打不成?!”

  司马师及众将觉得有理,但仍不十分信服。不料,才走不远,刚进入武功山,猛听得山坡后杀声震天,鼓声动地,伏兵顿起。众将大惊。司马懿道:“刚才若不及时撤退,必中其计了!”话音未落,只见旁边大道上一军杀来,旗上大字:“右护卫使虎翼将军张苞”。

  一见是西蜀有名战将、当年威震寰宇的张飞张翼德的儿子打杀过来,魏兵心惊胆战,纷纷弃甲抛戈而逃。

  逃不多远,山谷中又喊杀声起,鼓角喧天、尘埃万丈。一杆大旗上写着:“左护卫使龙骧将军关兴”。魏兵一见是关云长之子,更是魂飞魄散!哪敢接战?!

  是山地,喊声杀声如滚滚惊雷在谷中回荡。烟尘大起蔽日遮天,内中旗帜招展,刀枪闪耀,似乎漫山遍野均有蜀国兵马。

  魏军不敢久停,忙丢掉辎重粮草,仓皇而逃。

  张苞、关兴也不追赶,只将魏军丢弃的辎重拣起,迅速撤退了。

  再说西城中的诸葛亮,见司马懿带兵疾忙退去,轻轻长吁一口气,用手拭了额上的冷汗,笑了起来。

  诸葛亮笑道:“兵法云,知已知彼,方可百战不殆。司马懿知我一生谨慎,从不弄险,所以见今天这情况,就判断我在用计,骗他入城。我便借用了他的这种心理,而算计了他!

  若换上司马昭或曹操统兵,我绝不会如此的!”

  众人叹服。

  “不过,司马懿也确是知我之人。如果不是实在没别的办法,我也不会用这险计的!

  实在是万不得已呢!”诸葛亮道。

  众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又后怕不已。

  司马懿退兵,一直又退回街亭,和曹真的大军汇合在一起时,才放下心来。而此刻,蜀军已安然无恙地撤回本国了。后司马懿又带人马来到西城。及问当地居民,才明白自己“聪明反被聪明误”,中了诸葛亮之计。不觉由衷叹赞:“诸葛孔明之才,我不如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