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听三毛讲远行 > 第39章 带着灵魂去流浪 (5)

第39章 带着灵魂去流浪 (5)

书籍名:《听三毛讲远行》    作者:萧意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但是,苏州的美景固然吸引人,可三毛对它的兴趣好像不是很大:

  “从此,苏州五日,成了一个林黛玉,哭哭笑笑,风、花、雪、月。”

  她心心念念的,只是祖籍是苏州的林妹妹,就连置身于苏州家中的庭院里,她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林黛玉:

  “走进苏州小院,笑道:‘这个院子跟照片里的,不同。照片里的中国名园,看了也不怎么样,深入其境的时候,嗳——’不说话了。

  旁边的人问:‘跟照片有什么不同呢?’

  又道:‘少了,一阵风——吧!’

  这时,微风吹来,满天杏花缓缓飘落地上。众人正要穿越花雨,三毛伸手将人拦住,叫道:‘别动,且等,等林妹妹来把花给葬了,再踩过去。林妹妹正在假山后面哭着呢,你们可都没听到吗?’”

  三毛曾经说过,林妹妹是《红楼梦》里非常被人疼惜的一个角色。她和宝玉,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有情人,但最后的结局还是不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比翼双飞亦双栖,连理相连同相牵。也许,三毛喜爱林黛玉的原因是因为跟她有些同病相怜吧!同是才华横溢,同是善良多情,同样都不能和相爱的人厮守终生,三毛和林黛玉,从某种角度来说,确实很相像。

  青云出岫眉蹙愁,点绛唇香透,娇指拈女红,愁肠何释,黯责昨夜忧。寒塘绣帘鹤影渡,枯荷闻雨宿。暮霞怜春絮,心事溢胸,自化泪眼流。“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当她迈入大观园这座愁城时,她便带来了几缕柔柔的忧伤,几抹淡淡的愁绪,几段绵绵的心事,几丝蒙蒙的感情。红楼女子里,黛玉不算最美,甚至不算最有才华的一个,海棠社她屈居于宝钗之下,芦雪庵争联也没抢过史湘云,何况她还有那么多的小缺点。但是,假如林妹妹是一个温良恭俭让的和婉闺秀,《红楼梦》就会跌入才子佳人的俗套。性格上的小问题掩不住林黛玉灵魂的光辉,她依然是《红楼梦》中最为动人的女子,她的美,在于她有着诗意的灵魂,她是一个真正的女子。

  元春的省亲夜,黛玉存心大展其才,将众人压倒,可惜元春根本就没给她发挥的机会。这还不算,她的情敌——薛宝钗却无心插柳,入了元春的法眼,端午节从宫中发放的赏赐,宝钗和宝玉一等,黛玉还要次一等。早知道是这样,林妹妹还不如早做清高、淡泊状,此刻还可以傲然地鄙夷元春没眼光,这不能不说是她的虚荣心在作怪。但是,这份虚荣心也是为了她最爱的宝玉,如果不是为了和情敌宝姐姐一争高下,按照林黛玉的性格,在那种场合,她是断不会为夺人眼球强出头的。

  虽然林黛玉满腹诗书,但是有的时候,她有些欠缺修养。比如看见宝钗被宝玉奚落,她就抑制不住心中的快活,面露得色,不成想反应极快的宝钗敲山震虎,弄得宝黛二人讪讪的。黛玉不反省自己的过错,反而拿宝玉撒气,令二人的小同盟出现轻微裂缝,实在不够明智。

  在曹雪芹的笔下,男人们聚集在争夺名利的欲望大旗下,人格逐渐被扭曲异化。那些出了嫁的女人们,也都因为成立了自己的小家庭,而着眼现实,面目渐渐变得可憎起来。这一类人物,有的像王熙凤那样,虽然有堪比男儿的管理才能,聪明过人,是脂粉堆里的英雄,但是却弄权揽利,自称从不信阴司报应;有的像李嬷嬷那样,老迈昏庸,处处要压年轻女孩一头,以打压晴雯等人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在不同的人眼中,男女的概念也不尽相同。对于宝玉来说,“男女”二字不单单是只用来标注性别的符号,它还代表着不一样的灵魂风格。他曾说过:“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看见女儿二字便觉得清爽,看见男人便觉浊臭逼人。”他又说:未出嫁的女儿是颗珠子;出嫁之后沾染上男人的气息,即使还是珠子,也没了光泽;再上点年纪,干脆就是个鱼眼睛了。”

  《红楼梦》里,男人和女人的差别到底在哪儿呢?贾赦贾珍贾琏贾雨村之流,当然是人们所不齿的一类,他们不知羞耻,只顾赚取利益,满足自己的私欲。但是难道贾政就比他们高尚吗?他看似慷慨大义,实则欲赚虚名,这正是他的终极理想,虽比唯利是图的贾赦等人略强,但可取之处也不多。

  相比较而言,薛宝钗比这些人都高明。但是,她的以德服人,和挂在嘴上的大道理都更接近贾政这类人,虽然在那个时代是模范人物,但是刁专古怪的贾宝玉却看她不顺眼。和林黛玉比起来,虽然薛宝钗更具有性感的肉体美,还有着让宝玉淌口水的“雪白的膀子”,“任是无情也动人”的曼妙姿容,可是她实在不像个女人,或者说,这个还未出嫁的女儿家已然沾染了男子的气息,所以宝玉说她“好好的一个清白女子,也学得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

  真正的女孩儿,是天真烂漫的,一颦一笑,一叹息一着恼,都出自本性而全无心机,她们的灵魂美好而脆弱,温柔而易伤,所以,黛玉是女人中的女人,三毛亦是。

  宝玉对于黛玉的另眼相看,是因为她从不劝他读书。其实他只不过是不喜欢读正经书,他愿读庄子西厢,不爱做八股文章,他不想加入贾政贾雨村的行列,那个世界男性的味道太重,这会让他眩晕。他与黛玉所恶者相同,所爱者亦相同。当宝玉怜惜残红遍地,不忍看它们零落成泥,要撂到水里,让它们顺水而去时,黛玉却觉得顺水而去还不算它们的完结,也许外面就是脏水,倒不如掩埋了还比较彻底。这番对话,听起来好像闲言碎语,但却是他们心灵的碰撞。黛玉葬花,颇有些行为艺术的感觉在里面,也许她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表述自己对美丽生命的痛惜,就好像三毛将骆驼的白骨放置在桌上,她们都是聪明的女子,她们对生命本身的赞美与埋葬,既热烈又绝望,既优美又凄凉。

  春花凋落,子规长啼,纤弱的黛玉早已满腔哀愁,“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铺满桃蕊残瓣的山径上,她独自惜物怜人,奔入这通幽曲径的深处,去割舍一种情怀。

  黛玉如泣如诉的低吟声穿透落英缤纷的花丛,她悲戚的清泪滴落于苍苔下的花冢,她小心翼翼地将落红捧入鸳鸯绣帕,任泪水打湿片片桃瓣,她本想用体温将花魂温暖,却恨那一溪桃蕊偏偏已经随水东去了。她不忍踩踏这圣洁的精灵,亦不忍让泥垢将其玷污,只得“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她捉锄拦篮收到一方落红,扶柳洒泪送一池漂絮。她叹“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她感“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她悲“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水自无情水自流,人却有情多烦忧。这样多情善感的黛玉,怎能不惹人怜惜?三毛怜惜她,也许就是因为她们的心中都有着无数说不尽的事儿,无数解不开的结儿……

  当黛玉念出“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时,宝玉不觉恸倒在山坡上,这样的感念在他胸臆也徘徊良久,只不过,黛玉用一种优美的方式将它们表达了出来。

  安妮宝贝曾经在书中写过她喜欢的漂亮女生:

  “她会很直接,那种直接是纯真而尖锐的。你因为其中的纯真而不设防,所以就会因为其中的尖锐而受伤,所以这样的女子又是有杀伤力的。同时她又是情绪化的。她不会太压抑自己的感情。高兴的时候会有缠人的甜蜜,悲伤的时候会泪如雨下。真性情的女子,总是容易带给别人爱情的感觉。”

  这段话非常符合黛玉,亦非常符合三毛。她们都是纯真而尖锐的,她们都不愿意压抑自己的感情,她们都是真性情的女子。

  同含蓄的宝姐姐相比,黛玉的感情是外现的。宝玉挨了父亲的打,宝姐姐最多有些哽咽,而黛玉却把两个眼睛哭得像个桃子一般;宝玉雨夜来访,她问打的是什么样的灯笼,嫌明瓦的不够亮,就把自己的绣球玻璃灯送给他,宝玉说自己也有一个,怕脚滑跌碎了,就没打。黛玉便说,是跌了人值钱,还是跌了灯值钱?即使在生气的时候,她也能留心到宝玉穿得单薄,这边还因吃醋和宝玉怄气,那边又亲力亲为,细心地替他戴上斗笠……  

  灵秀——用这个词形容黛玉再合适不过了。说起这两个字,就好像听见琉璃檐间玎玲,清越之远,却余音在耳。

  娇嗔,俏语,雅谑,苦吟……在宝玉的眼里,黛玉的完满与不完满构成了无可替代的女儿之美的颠峰,那种美已与潇湘摇曳的竹影,“口角噙香对月吟”的才情,“菱花镜里形容瘦”的愁思合而为一。

  可是,宝玉的多情,无缘的哀叹,黛玉真的能懂吗?恐怕她无法站在宝玉的角度上领略他那对女儿之悲的哀怜和博爱,否则她不会那样疑心。但她为什么又称得上是宝玉的真真知己呢?因为她也是这样的一个送葬人,不同的是她葬花,葬的是自己如花的青春;而宝玉葬的是女儿之逝。花也好,絮也好,自身哀叹也好,她天生所郁结的那一段情思,秋窗风雨,雨打残荷,那一段风流悲韵是和宝玉不谋而合的。

  大观园的世界对于黛玉来说是陌生的,这样陌生的世界给了她孤独的感觉,她只能将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宝玉身上,只怨那如意郎君是个多情种子,“相见不如不见”,分散后却又彼此眺望悲伤的背影,嘴里念叨着相思竟如一日三秋,怎叫人知茶饭滋味。她玉壶冰心,晶莹剔透,真情可跟牡丹媲美,才华亦与日月争辉。“菊花赋诗夺魁首之才气,海棠起社斗清新之高雅,纤手描摹白纸线书之淡愁”,无不诠释着她的超凡脱俗。

  才女的结局一向是凄凄惨惨的,冷月葬诗魂,小说中的黛玉似乎是在一个“风露清愁”的月圆之夜自沉荷塘而逝的,黛玉应是自己主动死的,当然也是清清白白死的。她的清白而死,完成了宝玉对青春女儿的精神崇拜,她的主动求死则完成了她和宝玉对那个妖魔世界的否定与背叛。我相信三毛也是主动选择离开的,那么热爱生命的人,大概不想看到自己憔悴的一幕,唯有这样,才能真正拥有永不凋零的美丽。

  沿着运河去杭州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唐)《汴河怀古》

  游过了苏州,三毛决定去自己的家乡浙江看看,首站便选择了杭州。自古,杭州就是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杭州西湖的美景,不仅让诗人们诗兴大发,留下了许多千古名句,而且还孕育出了一段许仙与白娘子的美丽传说。

  要去杭州,当然是要选择水路,这样才能在一路上尽情享受沿途的美景。三毛也是选择的水路进杭州,取道隋炀帝的大运河。

  很多人只知道灵渠在世界内河航运史上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除灵渠外,我国在世界内河航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还有一条著名的运河,那就是世界上最长的京杭大运河,同时,他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历程最长、工程最大的运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途径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从开凿至今已有785年的历史。作为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而且,它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大自然的一项伟大奇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