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红尘菩提 > 第6章 曼陀罗02

第6章 曼陀罗02

书籍名:《红尘菩提》    作者:林清玄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大音希声、大器晚成、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是在大里有一种澄澈、静默、明晦、朴实的滋味,是大得结实而有无穷的力量,不能像种水果,只要外表大就好了。可惜,大音希声,其谁能闻?

  朋友从纽约回来,我们已经十几年没见了,我问他:“这么久没有回来,觉得台湾变化最大的是什么?”

  朋友说:“水果。”

  对朋友的回答我感到很惊讶,因为这些年台湾盖这么多房子,建如此多的马路,天上的空气这么脏,地上的交通那样乱,人民的口袋那么有钱,难道他没看见吗?为什么独独看见了水果?

  “我出去之前,最喜欢的就是水果摊和花店,每次看到那么多美丽的花、五彩缤纷的水果,就感动得不得了!想想看,我们台湾是如何的一种风土,多么温润、多么肥沃,才有可能长出美丽的花和好吃又好看的水

  果!”朋友说。

  我才想到朋友是北方人,少年时代从大漠来到南方,看到台湾的花果自然有一番特别的动心。

  “十几年没有回来,回来的第一件事当然是去看花店和水果摊,”朋友继续说道:“这一次到水果店真是大吃一惊,水果的种类更多了,而且简直大得不像话,特别是芭乐、芒果、莲雾、木瓜、草莓都比以前大好几倍,台湾人真神奇呀!竟然能种出这么大的水果。幸好,以前牛顿是坐在苹果树下,如果是坐在台湾的芭乐树下,他就无法发现地心引力,因为一个芭乐打下来,当场就死了。”

  朋友买了许多水果带回旅馆去吃,结果非常失望,他说:“许多水果已经失去滋味了,特别是芒果和莲雾,还是从前的土芒果、土莲雾好吃得多!”

  “你这是乡愁作祟吧!我一直觉得台湾的水果都很好吃。”我说。

  “不会的,我在台湾时就把水果的滋味记得很清楚,在纽约的时候,回味过千万遍,滋味是非常确定的,真可惜,那些滋味已经不同了,虽然水果变大变美了。”朋友转而用严肃的口气问我:“清玄!你暂时放下乡土情感,告诉我,现在的水果滋味是不是比不上从前了。”

  朋友的问话使我陷入了沉思,在夜黑的南京东路默默地走了一段路,然后我说:“有些水果的味道确实变了,不过这没有什么好坏,就像你说敦化南北路是从前的稻田好呢,还是现在齐天的高楼好呢?”那时我们正在跨过敦化北路的交口,夜里望去,那种感觉,与我多年前和朋友行过曼哈顿第五街时竟那么相似。

  朋友说,水果也是人心的展现,现在台湾的人什么都要多、要大,对生活的品质和滋味却反而不在意,于是社会变得丑怪不堪,如果把大芒果、小芒果、大芭乐、小芭乐摆在一起,大部分人会选那些大的、滋味差的水果,小的精致水果就灭种了,这实在是人心的象征。“追求大的、多的,而不在乎小的、精致的、有滋味的东西,这是台湾整个文化的表现,不只是水果呀!”朋友这样的下着结论。

  我们忧心地谈起前一阵子大家花几十万元买一条红龙来养,这一阵子红龙已经没落了,一些人对云贵高原的娃娃鱼产生兴趣,花数十万甚至百万元买来养,养死了以后烹煮宴客,在电视上看到那主人大谈娃娃鱼的滋味像猪肉,一副无惭无愧的样子,就知道台湾的人心多么丑怪了。数十万元可以做的事很多,能给社会的贡献也很多,是一家中等家庭一年的生活费,可以救很多人于饥寒,可以拯很多人于残病,可是,我们台湾人竟用来买红龙、买娃娃鱼、买西藏獒犬,甚至烹而食之,想来就觉得可耻!

  听说娃娃鱼夜里会啼哭如婴儿,我们听了非但不为之心碎,反而喜闻其哭,可以知道病不在娃娃鱼或红龙,而是人心有病,人心有大病!照这样下去,台湾的人文品质确是使人忧心的呀!

  心情沉重地送朋友回旅馆,回家后读莲池大师的著作,其中有《警悟四首》谈到住衣食器,有《古语四颂》谈到大,深有所感。我们先来看《警悟四首》:

  屋可蔽风雨,何苦斗华丽?尧舜古圣君,光宇天下被。茅茨未尝剪,土阶亦不砌。不知尔何人?鳞鳞居大第!食可充饥肠,何苦尚腴靡?孔颜古圣师,悦心饱义理。一箪复一瓢,饭蔬食饮水。不知尔何人?肥甘满砧儿!器可足使令,何苦作淫巧?释迦三界师,万德备天藻。一持钵多罗,四缀犹未了。不知尔何人?杯箸严七宝!衣可盖形体,何苦竞文饰?迦叶首传灯,闻誉千古溢。头陀百结鹑,老死终弗易。不知尔何人?遍身皆绮縠!

  尧舜住的只是茅屋土厝,孔子、颜回吃的只是箪食瓢饮,释迦牟尼佛用的只是一个乞食的钵,迦叶尊者穿的是补过百回的破衣,可是他们的伟大都是照耀千古的,你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人,有什么福报可以住大房子、吃肥食甘、连碗筷都镶着宝石、穿着绫罗绸缎呀!

  莲池大师虽是对古人的警训,也很适合现代的人,特别是对在衣食住行追求奇技淫巧的台湾人,更应该反省。他的《古语四颂》则是:

  大音希声——不音之音,名曰至音。沉沉寂寂,吼动乾坤。无叩而鸣,古人所箴。学道之士,默以养真。

  大器晚成——不器之器,名曰上器。积厚养深,一出名世。欲速不达,古人所刺。学道之士,静以俟势。大智若愚——不智之智,名曰真智。蠢然其容,灵辉内炽。用察为明,古人所忌。学道之士,晦以混世。大巧若拙——大巧之巧,名曰极巧。一事无能,万法俱了。露才扬已,古人所少。学道之士,朴以自保。

  这是对学道者的开示,不过,仔细想想,真正的“大”确应该如此,大音希声、大器晚成、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是在大里有一种澄澈、静默、明晦、朴实的滋味,是大得结实而有无穷的力量,不能像种水果,只要外表大就好了。

  可惜,大音希声,其谁能闻?

  春夏秋冬

  事无定相,因缘如流,如果在心里有春天,那么夏天是较温暖的春天,秋天是较清爽的春天,冬天是较凉快的春天,日日好日,季季如春,我们就能雀跃欢腾一如赤子。

  带孩子到百货公司,到处都挂着打折的招牌。“为什么要打折呢?”孩子好奇地问。“因为换季了。”“什么是换季?”“换季就是一个季节换成另一个季节,像现在是夏天要变成秋天了,天气要开始冷了,短袖的衣服要推销出去,所以要换季打折。”我说。“那么,什么是夏天,什么是秋天呢?”孩子天真地问,却使我感到吃惊,因为想不出什么叫做夏天或者秋天,就决定与孩子来谈谈四季。我带着孩子找到一处可以喝咖啡的地方坐下,准备好好给他上一课。

  “你记得前一阵子很热吗?一定要吹冷气才睡得着觉,这种很热的天叫夏天。”孩子点点头。然后我说起去年我们住在乡间山上的冬天,整日寒风怒号,夜里常生一炉火,在炉边取暖,有时跑到草原去晒太阳的日子,那就是冬天了,我对孩子说,他也点点头。“可是春天和秋天呢?”孩子说。“春天就是冬天之后夏天之前百花盛开的时候,秋天就是夏天之后冬天之前天很蓝云很高的时候。”“爸爸,你刚刚夏天说很热,冬天说很冷,春天说到花,秋天却说到云,冷热和花云怎么能相比?到底春天和秋天是冷不冷?”“春天和秋天是不冷不热。”“这两个都是不冷不热,到底有什么不一样?而且两个都和夏天冬天接在一起,是怎么接的?”对于孩子的问题我震了一下,我们成人觉得四季是一种自然的演变,反而很少去思考其中的相异,孩子内心则充满疑问。

  我说:“春天比秋天温暖一点点,秋天则比春天凉爽一些。因为接在冬天后面,所以春天先冷后热;秋天则是先热后凉。在春夏秋冬之间并没有界线,就好像我们爬楼梯一样,是慢慢发展的,而不是睡一觉,醒来就发现是冬天了。我们从一棵树可以看出四季,发芽的时候是春天,很绿的时候是夏天,叶子黄了是秋天,掉了叶子就是冬天!就像我们乡下路边的菩提树一样。”

  孩子两只胖手撑着脸颊,专注地看着我,思考着四季的问题,突然,他的眼睛里闪过一道光,叫着说:“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春天和秋天是比较凉爽的夏天,还有比较温暖的冬天!”

  孩子眼中的闪光一下穿进我的心坎,是呀,其实四季、时间、生命、轮回都没有断灭相,春夏秋冬是以一种绵密的姿势向前推进着,我们所见到的一切断灭是我们的分别,在孩子的眼中,一片纯净,春天是凉的夏季,秋日是温暖的冬天,这使得四季都变得亲切可喜了。

  “爸——”我又陷进不可救药的玄想中,孩子摇着我的手说,“在这个比较凉爽的夏天,你可不可以请我吃一个冰淇淋?”

  带孩子去买冰淇淋,我买了两份,自己也吃了一个,吃的时刻感觉到生命真好,就在此刻,秋天已经来了,正是较凉的夏与较温暖之冬。

  冬天也快来了,从秋天再往台阶上跳一格,冬天也只是很凉快很凉快,像坐在冷气房中的夏季吧!事无定相,因缘如流,如果在心里有春天,那么夏天是较温暖的春天,秋天是较清爽的春天,冬天是较凉快的春天,日日好日,季季如春,我们就能雀跃欢腾一如赤子。有了冰淇淋吃的孩子已经完全忘记春夏秋冬的争辩,看着孩子,我心里突然浮起一首诗:“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遇梅花下,春在枝头已十分!”

  一个人到处去找春天,找到草鞋都踏破了,才发现春天是在梅花盛开

  的内部,春是冬的接棒者,是从最寒冷的地方起跑的。这样想,就会知道无门慧开禅师关于四季的偈是多么充满了智慧: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我时常想,居住在城市修行的人不应该忘记释迦的入山,而在深山中修行的人则不应忘记释迦为什么出山。前者是般若的得证,后者是菩提的洋溢,都是一样重要的。

  出山与入山

  有一次在板桥一个雕刻佛像的师傅家里,看见一尊取名为“释迦出山”的雕像,使我深深地被震动。

  这尊释迦牟尼佛的雕像,据雕刻师表示,是来自于南传佛教的泰国。佛陀由于长期在山中修道,使他骨瘦如柴,皮紧紧的包覆着骨头,而胸前的肋骨一根一根在胸前浮现,下巴尖瘦,长胡子微抚前胸。最惊人的是,佛陀全身的血管因为消瘦的关系,呈不规则的包裹着身躯——那已经是人消瘦的极限了吧!

  另外,令我感到惊奇的是,佛陀的眼神清澈而辽远,他的嘴角挂一抹平和的微笑,他跏趺坐着的双腿稳若磐石。有一股坚毅强大的精神力自那瘦得不能再瘦的身躯散发出来。

  那雕刻师告诉我,他把这尊佛像放在工作室有很深的用意,他说:“我现在雕的佛像都是万德庄严、法相圆满,有时候会忘记佛陀曾经那样艰苦卓绝地修行。无知的人看到一般佛像的相貌,说不定会以为长得好一点、吃得好一点、穿得好一点就像佛陀了。每次看到这尊‘释迦出山图’,在下刀的时候,我就不会忽略佛陀曾经以这样的面目出山!我觉得只要多看这尊佛像一眼,我就可以做出更好的佛像。”

  听到雕刻师的说法,我生起无限的敬佩,想到台湾早期的雕刻大师黄土水也雕过一尊“释迦出山”,虽然瘦弱,却仙风道骨,气血温润,我想那是世尊已经走到人间来了。

  “释迦出山”是一个很好的启示,特别是对现代的修行者,我们时常犯的毛病是把悟道看得太容易,如果悟道是如此易得,释迦就不必示现六年的苦行;另外一个毛病是过于入世,而忘失了精进的道心,如果生活的作务可以取代行持,世尊也就不必示现入山了。

  佛陀的入山与出山,应该不只是表面的雪山,也代表了心灵的雪山,一个人要走出心灵的雪山,必须先深入雪山,没有入就不可能出,此是释迦出山的示意。

  关于出山与入山,永嘉玄觉禅师曾有一段精辟的话,他说:

  若未识道而先居山者,但见其山,必忘其道;

  若未居山而先识道者,但见其道,必忘其山。忘山则道性怡神,忘道则山形眩目。是以见道忘山者,人间亦寂也;见山忘道者,山中乃喧也。

  永嘉的这段话,看起来是在强调见道比见山重要,那是由于他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识道,住山无益;而反过来说,一个人如果识道,人间也有寂灭之境。他说的“见道忘山”并没有贬抑山的意思,只是在厘清修行的心比修行的处所重要得多。

  永嘉玄觉也是从山里出来的,他早年住在龙兴寺,看到寺旁有一座山岩,就在岩下自己盖了一间禅庵,在其中艰苦修行。《高僧传》说他“丝不以衣,耕不以食”,独居研习,最后自证自得,才出山到曹溪找六祖慧能印可。他留下了一首《证道歌》,传颂千古,不仅是很好的修行指导,也是极感人的文学作品。

  对于出山与入山,他还说:“智圆则喧寂同观,悲大则怨亲普救……若知物我冥一,彼此无非道场……若能慕寂于喧,市廛无非宴坐,征违纳顺,怨债由来善友矣!”

  对智慧圆满的人来说,喧闹的城市与寂静的山林一样;对悲心广大的人而言,怨敌和亲友都应该普遍救度。所以,要“物我冥一”,要“慕寂于喧”,到那时候,出山与入山就没有差别了。

  我时常想,居住在城市修行的人不应该忘记释迦的入山,而在深山中修行的人则不应忘记释迦为什么出山。前者是般若的得证,后者是菩提的洋溢,都是一样重要的。

  佛陀的入山与出山,都有着深切的教化与寓意!

  法门无量

  我要全力以赴地修习自己所认定的法门,但我也要赞叹一切的法门,我要看到无量法门的殊胜之处,有谦卑与学习的态度,这样,才不会辜负了菩萨的愿心呀!

  每天早上诵菩萨的四弘誓愿: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都有一种特别的感受,感受到菩萨那明知其不可为而为的悲情,在荆棘遍布的菩提道上,就怀着这种悲情,向前迈进。

  特别是“法门无量誓愿学”使我觉得几乎是不可能的,在我们修行的过程中,时常有人说要“一门深入”才有解脱的可能,然而“法门无量誓愿学”是怎么说呢?

  今天早上突然对这誓愿有一个全新的见解,那是因为读到《无量义经》里释迦牟尼佛说的一段话:

  “善男子!法譬如水,能洗垢秽。若井若池,若江若河,溪渠大海,皆悉能洗诸有垢秽。其法水者,亦复如是:能洗众生诸恼垢。善男子!水性是一,江河井池,溪渠大海,各个别异。其法性者,亦复如是:洗除尘劳,等无差别,三法、四果、二道不一。”

  五法就是大、中、小三乘的修行法门(指四谛、十二因缘、六波罗蜜)。四果是声闻乘的四种果位,以阿罗汉果为最高。二道是“方便之道”与“真实之道”。这些表面上看起来不同的修法,其实“水性是一”,法门与法门之间并没有什么分别。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法门无量虽有广大不可达成之感,在究竟的实相中,“法门无量”与“一门深入”并没有不同,修行者从单一的法门进入,证得空性的时候,就有无量的心行,能教化不同的众生!而反其道而行,一个人如果遍学无量法门,证得法性之时,不也是一门深入吗?

  所以,一法门是无量的,无量法门也无异于一法门。

  那事实上就像我们吃柠檬、甘蔗、苦瓜、辣椒一样,它们可能种在同一块土地上,接受同样的水灌溉、同样的农夫、同样的时空因缘,却产生酸甜苦辣等截然不同的滋味,这或者是“法门无量”的真义,万法归一。那么,禅门里常问“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呢?

  这有两层含义,一者连一也要舍去,二者一又产生万法,循环往复,为了众生口味的不同,一又变现成万法来使得众生可以接受,心生欢喜,回到同一的法性之中。

  理解到这一个层面,“法门无量誓愿学”固有不可为的悲愿,却不是不可能的,一法圆通则万法皆通,一门深入则法门无量。我很喜欢《妙法莲华经药草品》中的一段经文:

  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山川谿谷,土地所生,卉木丛林,及诸药草,种类若干,各色各异。密云弥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一时等树,其泽普洽;卉木丛林,及诸药草,小根小茎,小枝小叶,中根中茎,中枝中叶,大根大茎,大枝大叶,诸树大小,随上中下,各有所受。一云所雨,称其种性,而得生长,华果敷实;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佛平等说,如一味雨;随众生性,所受不同;如彼草木,所禀各异。

  草木由于秉性的不同,吸收相同的水而生出极不同的风貌与滋味。众生则因为根器不同,感受到法门的殊异,其实,雨,只是一味。在无量的法门中,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认识,才不会在法门上起分别之见,如果说法门还有高低优劣之分,那么,如来是不是也有高下呢?

  我要全力以赴地修习自己所认定的法门,但我也要赞叹一切的法门,我要看到无量法门的殊胜之处,有谦卑与学习的态度,这样,才不会辜负了菩萨的愿心呀!

  复杂忙乱的生活虽然已成为现代人的正常现象,可是这复杂忙乱,会使我们遮掩了心智的澄明,使我们无暇静思,使我们忘却了『生死大事』,使我们漂浮流浪不知所终,想来真是『汗颜悚骨,而惕于中矣』!

  纯一无杂

  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中曾经有一则笔记,给我很大的启示,他说:

  “予昔在练磨场中,时方丈谓众云:‘中元日当作盂兰盆斋。’予以为设供也,俄而无设,唯念佛三日而已。又闻昔有院主为官司所勾摄,堂中第一座集众救护,众以为持诵也,亦高声念佛而已。此二事,回出常情,有大人作略,真可师法。彼今之念佛者,名为专修,至于祷寿命,则《药师经》;解罪衍,则《梁皇忏》(也叫《梁皇宝忏》);济厄难,则《消灾咒》;求智慧,则《观音文》。向所念佛,束之高阁,若无补于事者。不思彼佛寿命无量,况百年寿命乎?不思念彼佛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况目前罪垢厄难乎?不思彼佛言:‘我以智慧光,广照无央界。’况时人所称智慧乎?阿伽陀药,万病总持,二三其心,莫肯信服,神圣工巧,独且奈之何哉?”

  莲池大师在青年时代,先学华严,再参禅要,历游诸方,遍参知识,他主张佛教各宗并进,不应该分歧,应该以戒为基础,以弥陀净土为归宿。他在三十七岁的时候在云栖山结茅安居,广弘净土法门,达四十余年,故又名为“云栖大师”。他被净土门人称为净土宗第八祖,但同时也被认为是华严宗的第二十二祖,在明末的禅宗也有大的贡献,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力。

  前面引用的一段话,意思是念佛功德不可思议,设供时念佛就够了,救护时也是念佛就够了。甚至是祷寿命、解罪愆、济厄难、求智慧也都是一句“阿弥陀佛”就够了。他认为当今念佛的人,名为专修净土,却不肯彻底的信服佛是无量寿、无量光、无量智慧、万病总持,以至于过多庞杂的事情,反而忘失了单纯的“阿弥陀佛”就具有无比的力量。

  在莲池大师的著作中不断地提示我们,应以专精、单纯、无二的态度来念佛,例如他说:

  “古人为学,有三年不窥园者,有闭户不逾槛外者,有得家书,见平安二字即投水不展视者,庶几乎专精不二者矣。而为僧者,学出世法,反以世事乱其心乎?吾辈观此,当汗颜悚骨,而惕于中矣!”

  “譬如王师讨伐,临阵格斗,以杀贼为全胜。而杀贼者,或剑、或槊、或锤、或戟,乃至矢石种种随用,唯贵精于一技而已。以例学人,则无明惑障,如彼贼人,种种法门,如剑槊等,破灭惑障,如获全胜,是知无论杀具,但取杀贼,贼既杀已,大事斯毕,所云杀具,皆过河筏耳,不务其大,而沾沾焉谓剑能杀人、槊不能杀,岂理也哉?参禅者,讥念佛为著相;励行者,呵修定为落空,亦犹是也。”

  都是在教示学人,以专一之志来修行,不可互相贬抑,莲池大师在自我的修行历程也是这样实践,在他的传记里说,他十七岁时就立志出家,常写“生死大事”四字置于案头。后来果然出家,精进不已,参加了五次禅期,竟然不知道隔壁僧人的姓名。他住在云栖山时,因环山四十里被虎患所苦,他发起慈悲心,依危壁而坐,绝食七天,诵经施食,老虎遂为之绝迹。有一年闹旱灾,附近的村民来请他祈雨,他说:“我只知道念佛,没有什么法术呀!”后来村民坚请,不肯离去,莲池大师不得已拿起木鱼走出寺门,一边敲木鱼一边念佛,传记上说他“循因念佛,时雨如注,如足所及”,光是一句佛号,走到哪里雨就下到哪里,也可见到念佛的不可思议了。

  莲池大师如“纯钢铸就”的念佛令人感动,也让我们进而体会到,不只是修行如此,在生活里,我们也应该以单纯为依归。复杂忙乱的生活虽然已成为现代人的正常现象,可是这复杂忙乱,会使我们遮掩了心智的澄明,使我们无暇静思,使我们忘却了“生死大事”,使我们漂浮流浪不知所终,想来真是“汗颜悚骨,而惕于中矣!”

  生在末法时代的我们,确是无可奈何的,然而如何逆流而上,挽救这个世界,也正是在末法时代,生而为人的责任与承担吧!

  末法时代

  不管是什么宗教,对于这个时代都有共同的看法,有的称为“末世”、“末劫”,有的叫“世界末日”,在佛教里则称为“末法时代”。

  这些说法都是有道理的,特别是在一九九○年的今天看来,因为从前的人没有今天的人那么多病痛、那么多烦恼,以及那么多的欲望。而世界确实在改变中,像空气污染、环境败坏、交通混乱……也都是以前的人所不能想象的。

  以佛教的“末法时代”来说,指的是佛法衰颓的时代,正法逐渐灭绝。

  在佛经里,把法分为正、像、末三个时期,是说如来灭度以后的五百年,佛法住世,如能依教修行,就能证果,是为“正法”;正法之后的一千年,叫“像法”,是虽有佛的教法存在于世,修行的人却很难证果;再后的一万年就叫“末法”,是虽有佛法在世,人多不能修行,更不用谈证果了。

  另有一种说法是正法、像法各一千年,末法一万年;还有一种是说正法一千年,像法、末法各五千年。但不论多少年,到了末法,教法、修行、证果就不能具足了,由于佛法不能具足,世间便会有许多乱象,众生的救度便越来越难。这样想来,各宗教把二十世纪末称为“末世”、“世界末日”,其实是颇有道理的。

  《法苑珠林》中讲到末法会产生五乱:“佛涅槃后当有五乱,一者当来比丘从白衣学法,世之一乱;二者白衣上坐,比丘处下,世之二乱;三者比丘说法不行承受,白衣说法以为无上,世之三乱;四者魔象比丘自生现在,于世间以为真道谛,佛法正典自为不明,诈伪为信,世之四乱;五者当来比丘畜养妻子奴仆治生,但共诤讼,不承佛教,世之五乱。”说的是佛法的变化与混乱,从生活上看,我们的今日生活何止五乱呢?

  我们的法师们早就注意到末法的问题,像北齐的慧思禅师,隋朝的信行法师在著作中都提过末法思想,认为愈到末法,人应该更反省奋起,寻求解决挽救之道。

  信行法师认为正、像、末法是如来的三阶之教,在如来住世的时代,一乘佛法最相应;到了像法时期,则三乘佛法最相应;一旦进入末法时 代,就要修行普法,要归依一切三宝、断除一切恶、修持一切善,才容易成功。净土宗的弘扬也与末法思想有深刻的关系,唐代的道绰、善导大师都主张以忏悔、念佛的实践生活为信仰重点,认为净土教法最与末法相应。生在末法时代的我们,确是无可奈何的,然而如何逆流而上,挽救这个世界,也正是在末法时代,生而为人的责任与承担吧!

  我对吃粥的印象美好,多半的时候是想到因为经济因素,家里不得不吃粥,很少想到,粥对人的健康是极有益的,直到后来在佛教的律仪里读到『粥有十利』的说法,才知道对于健康,粥比其他食物更能资益身心。

  璎珞粥

  《禅林象器笺》中记载了三种从前禅寺里吃的粥,一是五味粥、二是璎珞粥、三是红调粥,说吃了对人的健康极有益。五味粥是八宝粥,红调粥是红豆稀饭,都是一般人常吃的,那么,璎珞粥是什么呢?

  原来璎珞粥是把米煮成粥,然后下野菜,那粥里以野菜牵连,有如璎珞,所以得名。从读到“璎珞粥”的名称以后,我就喜欢吃野菜和米煮成的稀饭,有时用黄澄澄的小米来煮,更像璎珞,吃起来有特别的美味。可见名称是很重要的,一样是稀饭,因为冠了“璎珞”二字,就使平凡立时成为非凡。

  我向来对稀饭情有独钟,想是童年养成的习惯,从前的早餐没有现在花样多,早餐吃的都是地瓜稀饭配酱菜和豆腐乳,偶尔吃到“清粥小菜”(就是没有加番薯的稀饭和几个小菜)已经够让人欣喜了。后来一提到早餐,立刻想到地瓜粥,成为脑筋最自然的反射。不只是早上吃稀饭,在“坏年冬”(收成不好的时节)常常是三餐都吃稀饭。

  农忙时节,农夫早上下午各要吃一次点心,也就是一天吃五餐的意思。在我们家乡,通常早上的点心吃咸粥(闽南语叫“饭汤”,是用香菇、竹笋、猪肉和饭一起煮的),下午的点心则是绿豆稀饭。我到现在还常常想起一群人蹲在田岸喝粥的情景,由于工作劳累,大家喝起稀饭希里呼噜,颇能感觉到在收成时生命的美好。

  我对吃粥的印象美好,多半的时候是想到因为经济因素,家里不得不吃粥,很少想到,粥对人的健康是极有益的,直到后来在佛教的律仪里读到“粥有十利”的说法,才知道对于健康,粥比其他食物更能资益身心。据《摩诃僧祗律》指出,粥有十种利益:

  一、资色:资益身躯,颜容丰盛。

  二、增力:补益衰弱,增长气力。

  三、益寿:补养元气,寿算增益。四、安乐:清净柔软,食则安乐。五、辞清:气无凝滞,辞辩清扬。六、辩说:滋润喉舌,论议无碍。

  七、消宿食:温暖脾胃,宿食消化。

  八、除风:调和通利,风气消除。九、除饥:适充口腹,饥馁顿除。十、消渴:喉舌沾润,干渴随消。

  由于有这么多利益,因此说粥是“饶益行者,故称良药”。还有一些律典也指出吃粥的利益,多不出这十利,像《四分律》就说粥有除饥、除渴、除风、消宿食、大小便调通等五种利益。

  佛教丛林以粥为主食,开始得很早,据《十诵律》的记载,从前释迦牟尼佛住在迦尸国竹园中安居时,有一些居士常做八种粥来供佛,这八种粥是酥粥、油粥、胡麻粥、乳粥、小豆粥、摩沙豆粥、麻子粥、清粥,可见粥的种类很多,而佛陀当时就鼓励僧专食粥。

  看到佛经里对粥的记载,使我们知道粥对人有很大的利益,而中国传统以粥为早食也是合乎健康的。不像现在大饭店的早餐,一早就是牛排大餐,昨夜的宿食未消,早上就大吃大喝,怎么“吃得消”呢?

  如今在台北,早上要吃粥越来越不便,连豆浆烧饼都越来越少,逐渐被速食店的油炸早餐,以及火腿蛋、三明治所取代,这些东西远不如清粥小菜有益健康,可是现代人哪有时间想那么多呢?

  我虽住在城市里,却总在早上煮一锅粥、放一些青菜,然后配着豆腐和腐乳吃早餐,如果说米和青菜是“璎珞粥”,豆腐和腐乳就是白玉和黄玉了。吃的时候,我会忆起昔日乡下蹲在田岸喝稀饭的乡亲,感觉到那流逝的日子也如璎珞,戴在自己的胸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