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外国散文名著快读 > 第65章 第四散文

第65章 第四散文

书籍名:《外国散文名著快读》    作者:向荣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背景搜索

  奥西普·埃米里耶维奇·曼德尔施塔姆(1891-1938)是俄国白银时代阿克梅派重要的诗人兼理论家。少年时代在彼德堡和巴甫洛夫斯克度过,商业学校毕业后,先后于1907年和1909年赴巴黎和海德堡求学。1913年发表第一本诗集《石头》和最初几篇随笔,1922年在柏林出版第二本诗集《Tristia》,1925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时间的喧哗》和文学论文集。1928年受到政治迫害,幸布哈林相助使他得以在亚美尼亚暂避一时。1934年5月被捕并被判处流放,1937年回到莫斯科,1938年5月再度被捕并被遣送到远东集中营,年底被处决。一直到1967年才被平反,作品与评论亦是1985年之后开始被整理出版。

  着名诗歌有《你的形象恼人而又缥缈……》《天生我躯体——我怎样处理……》

  《你不用问我,你自己知道……》《月亮上不长草……》《我在天国迷了路,——怎么办……》《世纪》《我们活着,感不到国家的存在……》等。他还写过近百篇特写、随笔、文论和书评。

  内容精要

  《第四散文——曼德尔施塔姆随笔记》是曼德尔施塔姆的文学随笔集,其中一部分是对作家生活见闻的叙述,包括对一些普通人物的精细描绘和叙写,其中有着名的《犹太人的混乱世界》、《亚美尼亚之行》等,从中也可觉察到曼德尔施塔姆在犹太文化和俄罗斯文化中穿行的困窘;一部分是他的文学批评文章,其中着名的有《阿克梅派的早晨》《普希金和斯克里亚宾》《词与文化》《文学的莫斯科》《人道主义与现代生活》。

  作为阿克梅诗论的重要理论建构者,曼德尔施塔姆对“词与文化”这个问题有过独到的探索,他认为应从深入研究“词与文化”的关系入手,让俄罗斯诗歌走出象征派所引人走进的误区。这在《词与文化》中有具体论述。《阿克梅派的早晨》可以看做是阿克梅诗派的宣言,曼德尔施塔姆把阿克梅主义的理论主张阐述得非常明晰,同象征主义和未来主义作了区分。

  曼德尔施塔姆自己曾一度把《普希金和斯克里亚宾》看做是他的最重要的文章。文中他关注的是与宗教经验和“纯音乐”相对的“幻觉”或美学意识经验和诗歌技巧,并针对维亚切斯拉夫·伊万诺夫及其对艺术的酒神崇拜理解进行了某种争辩,热切地呼唤与酒神崇拜相对的日神崇拜原则,因此,可以把该文看做是他的美学信条中更具神秘-宗教-哲学性的声明。在《人道主义与现代生活》中,他看似在为现代与过去的分离而哀叹,实际上是要在看似不可弥补的损失中累积文化资本。可见,对欧洲文化的关注始终是曼德尔施塔姆一生文学事业的中心。

  精彩片段

  阿克梅派的早晨

  二

  阿克梅派的锋刃不是颓废派的匕首和针芒。阿克梅派对于那些充满建设精神的人来说,并不畏缩地拒绝应负的重担,而是愉快地挑起这副重担,以便唤醒这沉睡中的力量,并将用于建筑。建筑师说,我在营造,这就是说,我是正确的。我们最珍惜的就是诗作中的这种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意识。与此同时,轻蔑地摈弃未来派的钓鱼玩具,对于他们来说,用一根编织针去钓起一个难词,就是最高的享受,而我则将哥特式结构引进词与词的关系,就像巴赫在音乐作品中确立哥特式结构一样。

  说不定哪一个疯子会在不相信材料的真实性的情况下同意建造,因为他必须克服材料的强度不足。卵石在建筑师手中变成了实体。对于一个不是天生的建筑师来说,凿碎石头的凿子发出的声音并不是形而上学的证明。面对灰白的芬兰漂砾石,弗拉基米尔·索洛维约夫曾预感到异样的恐惧。巨大的花岗岩的沉默的语言犹如恶毒的魔法使他惶恐不安。然而丘特切夫的石头仅仅是一个词,它“从山上滚下,躺在山谷,也许是自己滚落,也许是被一只思维的巨手推下”。在这意外的坠落中,物质的声音就像清晰可辨的话语一样响起。

  只有建筑学才能回答这一呼唤,阿克梅派虔诚地抬起神秘的丘特切夫的石头,并为自己的大厦奠基。

  石头似乎渴望另一种存在。它自己发现自身中潜在的动能,像是在恳求成为“十字形拱”,与同类一起愉快地互相支撑。

  (选自《第四散文-曼德尔施塔姆随笔集》,安东译,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

  名言佳句

  对于阿克梅派来说,词的有意识的含义和逻辑都是一种极好的形式,就像音乐对于象征派那样。如果说,词在未来派那儿还像在四脚着地地爬行,那么,在阿克梅派那儿它第一次获得了与之相称的直立姿态,并且跨入了它生命中的石器时代。(《阿克梅派的早晨》)

  阅读赏析

  《阿克梅派的早晨》是曼德尔施塔姆的重要论文,文中曼德尔施塔姆对阿克梅诗派的理论主张做了重新阐释,因此可以看做是阿克梅主义的宣言。它宣言接收了象征主义的遗产,宣言创立了新的诗派,宣言不同于象征派的音乐性。他认为阿克梅派就像构筑绘画、建筑一样明确精密地挑选词语的砖块,从而构成一幅肌理分明的绘画,筑成一座直指苍穹的哥特式建筑,谱成一首首交响曲。文中对词语的力量非常重视,因此在分析和阐释中也运用了很多修辞手法,很多都是非常精妙的表达。所选精彩片段将阿克梅派与颓废派、象征派作了区分,阐述明晰。该文虽然当时并不受到阿克梅同派人的青睐,然而后来却成为研究两派不同诗论极其重要的分界点。曼德尔施塔姆崇尚古典主义,但反对抱残守缺,食古不化,希望能将古典主义的严谨与现代主义的创新结合起来。

  曼德尔施塔姆的散文摆脱了当时流行的心理叙述和神话现实主义,也摆脱了陈旧的情节性叙述方式,加上他对在欧洲各种文化之间穿梭的感受和经历,使得他的散文风格多样,喜用修辞,因而语言有时呈现出情节或言语上的诙谐,有时又呈现出交响曲般的结构,可谓机锋四出,妙语连珠。他经常从主人公生活的环境落笔,间接地侧面地刻画人物,如《港务主任》等。他的这种间接刻画人物的手法和我们所习惯地用直接和正面的传统手法来刻画人物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阅读时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读者去精心体会其中的美妙之处。

  专家建议

  曼德尔施塔姆的散文文采斐然、深沉睿智,读者可从中得到不少启发。

  推荐版本:《第四散文-曼德尔施塔姆随笔记》,安东译,学林出版社1998年出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