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外国散文名著快读 > 第6章 培根人生论

第6章 培根人生论

书籍名:《外国散文名著快读》    作者:向荣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背景搜索】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17世纪着名的政治家、哲学家、科学家、思想家。近代英国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出身于伦敦一个高级官员的家庭。少年培根英姿天纵,智力超人,十二岁(1573年)便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攻读神学、形而上学,同时学习逻辑、数学、天文学、希腊和拉丁文,并立下改造当代学术的宏伟抱负。1576年大学毕业后,作为英国驻法大使的随员到法国工作。1579年因奔父丧回国。其后当过律师和国会议员。1596年被聘为女王的特别法律顾问。1607年任命为司法部次长,在此之后,他一度官运亨通。1613年担任法务部长。1617年出任掌玺大臣。次年,就任英国大法官。1621年被控受贿罢职,从此闭门着述。培根的着作是多方面的,主要着作有《培根人生论》(1597年)、《学术的促进》(1605年)、《新工具》(1620年)、《新大西洋》(1627年)。最受欢迎的着作便是《培根人生论》,1597年在英国首版后,历四百多年经久未衰,被译为世界上几乎所有文字畅行于世。它与《蒙田随笔集》《帕斯卡尔思想录》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

  它是作者哲学智慧与人生经验的结晶,凝聚了文艺复兴以后欧洲古典人文主义者的价值观念和政治理想。

  【内容精要】

  《培根人生论》一直是最受公众欢迎的不朽名着之一,是世界散文和思想史的一块绝世瑰宝。“其主题均系关于人生及人生问题之研讨”。该书充满了作者对人世的通透洞察,体现了作者的现实主义与其道德理想的完美融合。

  因此,它“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尘世中的智慧,它让我们变得充满理性并世事洞明”(房龙语);“他的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情感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述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雪莱语)该书中那些脍炙人口的篇章如《论读书》《论美》《论爱情》《论狡猾》《论逆境》《论死亡》,今天读来仍会有一种耐人咀嚼的特殊意味。

  黑格尔曾就培根及其着作发表过如下的评论,可谓一语中的:“有很多有教养的人,对人们所关注的种种对象,如国事、人情、心灵、外界自然等等,曾根据经验,根据一种有教养的阅历,发表过言论,进行过思考。培根也就是这样一个有教养的阅世甚深的人。他见过大世面,处理过国务,亲手对付过现实问题,观察过各种人物、各种环境、各种关系,曾经影响过那些有教养的、深思的,甚至研究哲学的人。”“在我们看来,这是培根的特色。他对人的研究要比对物的研究多得多。”“他的着作虽然充满着最美妙、最聪明的言论,但是要理解其中的智慧,通常只需要付出很少的理性努力,因此,他的话常常被人拿来当作格言”(《哲学史讲演录》)。

  【精彩片段】

  论读书

  读书可以作为消遗,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饰。处世行事时,知识意味着才干。懂得事务因果的人是幸运的。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够处理个别性的事务,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惟有学识方能办到。

  求知可以改进人性,而经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学问虽能指引方向,但往往流于浅泛,必须依靠经验才能扎下根基。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事物原理。为挑剔辩驳去读书是无聊的。但也不可过于迷信书本。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应当通读,细读,反复读。

  (选自译《培根人生论》,何新泽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名言佳句】

  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檀木,只有在烈火的焚烧中才会散发出最浓郁的芳香。

  《论逆境》

  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论习惯》

  权力之所以腐蚀人,也正是因为它提供了肆行无忌的种种可能性。《论帝王》

  【阅读赏析】

  《论读书》是《培根人生论》一书中脍炙人口的篇章之一。

  培根是人类历史上着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哲学家,马克思恩格斯称他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培根同时也是杰出的散文家,被视作英国散文的鼻祖。他在法国人文主义思想家蒙田开创的散文这一文学样式上又创造了培根式散文,但两者的文体风格几乎截然相反。培根在他给威尔士亲王的献辞中曾说:“写论文要花费作者的时间,也要花费读者的时间,因此,我只写一些简短的记录,只求说明问题,不求论证的详尽,我把它称作‘散文’”。

  既然是“只求说明问题”,当然就不会笔走龙蛇、恣意走笔。因此,培根的散文文字洗炼,不事铺张,不作雕琢,充满了格言警句。旨在劝世诲人,重在从理智上说服读者。完全不同于蒙田式散文亲切、自然、不拘形式,重在从感情上引起读者共鸣的风格特征,无论在所讨论问题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刻上,还是在文笔的优美上,《培根人生论》“属于为数不多的应当咀嚼消化的书。你很难见到在这么小一个盘子里盛这么多肉,而且烹制得如此色、香、味俱全”。(威尔·杜兰特语)“他的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述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雪莱语)

  《论读书》中,作者从读书的目的谈起。在一般人看来,也许读书“可以作为消遣——孤独寂寞时,可以作为装饰——高谈阔论时,也可以增长才干——处事行事时”。但培根认为“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事物原理。为挑剔辩驳去读书是无聊的。……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为此,他谈及了读书的具体方法:“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应当通读,细读,反复读。”最后,谈到读书的范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学习数学使人精密……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使人趋于完美。这篇文章不仅体现了文艺复兴时代古典人文主义者的价值理想,而且许多教诲和论述在今天看来也毫无过时之感,给人启迪,引人深思。

  【专家建议】

  培根散文文笔优美,语言简洁,趣味隽永,格言精妙,集思想性与艺术性于一体,体现了作者的现实主义与其道德理想的完美融合。

  推荐版本弗兰西斯·培根着,何新译《培根人生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