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朱颜改 > 第十二章 殿上求情(上)

第十二章 殿上求情(上)

书籍名:《朱颜改》    作者:木易青鸟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朱允炆待到奉天殿时,数十位王爷全数都在大殿之上。朱允炆暗地里吐了吐舌头,又深吸了好几口气,拍了拍胸口才昂首挺胸的进了大殿,众位王爷都回首瞧他,端是在朱元璋的面前,个个都低下了腰,向他行礼,朱棣也不例外。
  朱允炆待到朱元璋跟前,锊了锊衣摆,像模像样的就要跪下,却听得朱元璋轻言:“允炆大病方愈,就免了此等礼节。”又道一声,“赐座。”
  有公公端着一张桃木椅子到朱允炆的身前。
  
  朱允炆本想入座,但又想起在场之人皆是他的叔叔辈的人,怎么说也应该谦让一番,便上前一步躬身道:“皇爷爷,允炆不敢入座?”
  
  朱元璋柔声问道:“允炆为何不敢入座?”
  
  朱允炆谦道:“古语云,后世须有长幼尊卑之序。在此殿中允炆是辈分最小之人,实在不敢在长辈们面前放肆,乱了古训。”
  
  朱元璋欣慰的点头,但又瞧着允炆的面貌想起了故去的长子,不由悲中心生,哽了几下才道:“允炆果真是一个好孩子。既然如此,那便撤了吧!”
  
  朱允炆随即瞪大了眼睛,看来这场戏演过头了,现在只能无限悲催的看着那公公把椅子又给撤走。所幸以前在何立魔鬼的训练下,他就是站上一天的军姿也不成问题,现在也当是罚站军姿了。
  这般一想,条件反射的立正抬颌挺胸收腹,尽比方才站的还要端正。虽然个子还很矮小,却挺出了非常的气势,看在朱元璋眼里,只觉自己终究是没有选错继承人。
  
  朱元璋挥退了殿上的太监和一干锦衣卫。
  
  一干人等退出去后,整个殿上剩下的全是朱家的人。
  
  朱元璋咳嗽了几声。
  朱棣第一个上前,唤了一声:“父皇。”其他皇子皆才反应过来,纷纷上前,却被朱元璋挥手拦住。
  
  朱元璋扔掉染血的帕子,道:“生死自有天命,若有一日,朕将归去,你们当何处置?”
  朱棢道:“父皇,儿子定当尽守本分,与皇太孙殿下一起守护着大明的江山。”
  众王各怀心事的一一附和。
  
  朱元璋叹道:“朕戎马一生才得了这大明江山,实不愿见日后在这片土地上再起战火。那些不听话的人,朕都先一步送他们去了黄泉,只怕朕到了黄泉,他们不会给朕好脸色看。朕倒是不怕身后之事。只是担心你们……”
  
  大殿皆无人敢语,众人背后都起了一层汗。唯有朱允炆这受着共和国人人平等教育的人,懂不得这皇权的威严,虽然明知朱元璋话中有话,而且明显是帮着自己的,却还是忍不住道:“皇爷爷您多虑了,大家都是一家人,自然是会相亲相爱的。日后,就是天塌下来了,也由允炆顶了,保护叔叔们的平安。”
  
  朱元璋蹙了蹙眉头。
  虽然觉得此番朱允炆说话十分的怪异,但是却听他说的情真意切,句句说到了他的心坎上,倒也未多计较。只当这才是允炆真正的内心,坦坦荡荡,不掺和半分的假。不若有些儿子,即使面对自己也是虚虚实实,费尽心思方才能瞧个通透。
  
  朱棣瞧着朱允炆的身影,微微眯了眯眼睛。
  
  朱棢躬身道:“父皇,请您放心,儿臣等也会竭尽心力,守护皇太孙殿下,绝不敢起二心,且也会竭尽心力守护大明的江山。”
  众王又一次齐声附和。
  
  朱元璋欣慰道:“如何一家和睦才是最好。”
  又道:“再有一月,便是中秋。朕已老,忽然就想让儿孙都在身边。你们得空写信回封地,把你们的王妃以及王子都一并传入京师,好好的聚这一个中秋吧!”
  
  那些有了家眷的王爷都躬身接旨。
  
  朱元璋沉吟了片刻,又问着朱允炆道:“那件案子可有眉目了?”
  朱允炆镇定道:“回皇爷爷,是有一些眉目了。”
  朱元璋沉默不语。
  朱棣一颗心忽然就提到了嗓子眼,后背起了一层汗。
  只听得朱允炆轻声道:“昨日孙儿去了徐副使案发的现场,也去瞧了瞧徐副使的伤势,之后还去了一趟诏狱,倒是弄明白了一件事。”说到这里,他顿了一顿犹豫了片刻,并未回头瞧朱棣,却还是没有把实话说出来,“那案发现场确实有打斗的痕迹,血迹溅得到处都是。而徐副使的伤口是上深下浅,伤口边缘整齐,怕就是被人一刀刺穿了肩部。”
  
  朱元璋询问道:“何以见得?”
  
  朱允炆从容道:“皇爷爷是否允许允炆拿一柄刀来亲自示范呢?”
  
  朱元璋点了点头,站了起来,亲自取了一把宝刀交到朱允炆的手中。
  
  朱允炆拔出刀,摸了摸刀尖,冲着朱元璋笑道:“皇爷爷,这真是一把好刀,是随你出战用的么?”
  朱元璋慈祥的点头道:“这把刀随朕出生入死多年,饮过不少人的血啊!”
  
  朱允炆赶紧又瞧了那柄刀好几眼,只见刀面泛蓝,刀锋锐利,原本只是想拍拍朱元璋的马屁,却不想这却真是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刀,心道朱元璋大约也把这事瞧的重了,只得收了几分玩闹之心,严肃道:“皇爷爷,请您看这柄刀,刀锋锐利如缝,刀背却厚宽如指。试想,这一刀穿了一人的身体,会留下什么样的伤口呢?”
  
  朱栴接了话:“怕是口子一边大一边小。”
  
  朱允炆笑道:“正是。”又道,“十六皇叔,您可以来帮我一个忙吗?”
  朱栴见朱允炆唤他,自然就喜笑颜开的出列,拍着胸脯保证道:“要帮什么你说一声便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也帮着你。”
  
  朱元璋咳嗽了一声。
  朱栴忙缩了缩脖子,收敛了几分。
  
  朱允炆道:“不用十六皇叔上刀山下火海,只是拿着这刀示范一下。”说着,就把刀递给朱栴。朱栴小心的接过,就听得允炆轻声道,“你试着来刺我一刀。”
  这一句,道的朱栴一个趔趄,那柄宝刀都险些掉在地上,幸而朱允炆眼疾手快,扶住了他,却见他手抖如羊癫疯发作的病人一般,在允炆耳边颤声道:“允炆,现在是在大殿上呢!”
  朱允炆道:“那又如何?”
  朱栴抓住他的衣袖,又小声道:“莫要开这样的玩笑,父皇怪罪下来,我十个脑袋都不够砍。”
  朱允炆轻笑道:“那就去长出十一个好了。”如愿以偿的见着了朱栴目瞪口呆的模样后,朱允炆转身冲着朱元璋躬身道,“皇爷爷,允炆想现场模拟当时发生的事情,这样能更好的向皇爷爷以及各位叔叔讲明这个案件的经过。但是,允炆需要十六叔配合,请皇爷爷恩准。”
  
  朱元璋兴致也被朱允炆提起,抬手道:“如何现场模拟?”
  
  朱允炆自信道:“皇爷爷瞧着便是。”
  
  朱元璋摸了摸胡须,眼中流出的尽是关爱之色,哪还顾得了朱允炆说出的话有不敬之意,微微一笑,便道:“那十六,你便听从允炆吩咐便是。”
  
  朱栴对天翻着白眼,恨不得当场昏过去算数。
  
  朱允炆忽然喝道:“朱栴,用刀刺我!”
  朱栴被他这么一喝,打了一个激灵,又想起朱元璋才下的旨意,让他什么都听允炆的,也不在犹豫,双手握着刀,虽然还是颤抖的如风中杨柳,却依着令刺了上去。眼看就离朱允炆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却听不得朱允炆喊停,当下手心背脊都是冷汗,却又不敢停手。最后不得已把眼睛闭上,心中念道:若是这般就杀了允炆,那大不了自己随着允炆一起走黄泉,也算是一件美事。
  
  朱栴闭上了眼睛,自然什么也看不到了。可是,众人却瞧的清清楚楚,那刀眼看着就要进允炆的身子,所有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当刀距离朱允炆还有一指远的时候,只听见大殿上同时响起三种不同的声音。
  
  朱元璋:“无知儿,住手!”
  朱橚:“栴儿,不要!”
  朱棣:“允炆,小心!”
  
  朱棣甚至还不自觉的上前了一步,本意还想冲到朱允炆的身边,把他拉离那危险的地儿,却不想见着朱允炆在刀尖快要触及他的身子时,忽而就蹲了下去,刀顺着他的头顶擦过,而他却忽而抱住了朱栴的双腿,朱栴一个不稳,险些摔下去。
  朱棣松了好大一口气,这才发现手心中已然全是冷汗。
  
  朱栴举着刀还在颤抖,朱允炆从一旁小心的站了起来,在朱栴耳边轻声道:“就这样站着,别动。”而后,躬身对朱元璋说道,“皇爷爷,请您看十六皇叔握刀的姿势!”
  朱元璋依言看过去,却不甚明白。
  朱允炆解释道:“一般人握刀皆是刀背向外,刀锋向内。所以,当他们要举刀刺人的时候,就是十六皇叔这样的姿势,刀背向上刀锋向下,那么这下一刀刺进去,造成的伤口定然是上深下浅。而如果是自己刺伤自己的话……”朱允炆从朱栴手中把刀取了过来,又拍了拍朱栴的肩膀以示安慰,继而反手拿刀对准自己的肩膀道,“自己刺自己,就只能把刀反转刺进,那么伤口势必是下深上浅。所以,当允炆去查看了徐副使的伤势后,断定了他应该是和拓跋锋有一场恶斗,而后他武功不济,所以才被拓跋锋伤了。”
  
  朱橚听得允炆这番话,垂了垂眸子,嘴角却勾出一个淡淡的弧度。
  
  朱棣上前,躬身道:“是儿臣的不是。当年只料那突厥狗贼父母双亡,又见其是个不错的料子,能保得父皇的安宁,却不想他狼子野心,与北元勾结。害了二哥不说,险些还害了皇太孙殿下。”
  
  朱元璋沉思不语,片刻后却问朱允炆道:“允炆,你认为此事,徐云起可有罪否?”
  朱允炆蹙了一下眉头,暗自琢磨着朱元璋的心思,却猜不出个大概,只得硬着头皮道:“他忠心护主,力搏反贼,自是无罪。”
  朱元璋笑道:“他和你的交情很好?”
  朱允炆楞了楞,一时间不知该如何答话。
  朱元璋又道:“朕也知道,他和那拓跋锋的交情也甚好。四岁入宫,皆拜入蒋瓛的门下,算起来应该是同门师兄弟。允炆,你说,若是拔刀向自己的师兄出手,算是什么?”
  朱允炆咬着下唇,片刻后才答道:“是不义!”
  
  朱元璋点了点头,忽而大喝道:“把徐云起押上来。”
  
  朱允炆心底一震,暗道不好,回头瞧见殿门推开,两名锦衣卫押着一身素衣的徐云起进了大殿,到了朱元璋的跟前,跪下行礼。
  徐云起行礼后,微微抬了一下头,冲着朱允炆宽慰的一笑。朱允炆楞了一下,随即蹙起了眉头,眼光的余角却见朱棣与朱橚的神色都不大好。
  
  朱元璋淡淡的唤了一声:“徐云起!”
  徐云起把头低了下去,颤声道:“臣在!”
  朱元璋脸面上忽而闪过一丝杀机,猛然拍了一下桌子,厉声道:“当日可否是你故意放走了拓跋锋?”
  
  朱允炆脑袋嗡了一声响,手心忽然就起了一层冷汗,忽而有种凡事都瞒不了朱元璋的错觉,只怕徐云起承认了,自己也脱不了干系。当下脑子就转得飞快,想着对应之策,却听见徐云起从容道:“当日,臣与拓跋锋生死相博,拔刀相向,是臣武功不济,输了半招,才让他侥幸逃脱。”
  朱允炆暗地里松了一个气,在心里给徐云起竖了一个大拇指。这家伙心理素质果然硬,在朱元璋面前撒起谎来,也这般脸不红心不跳,想不佩服都不行。
  
  朱元璋冷哼了一声,又道:“这么说来,你和你的师兄是有一场硬战了。”
  徐云起道:“是!”
  朱元璋道:“那徐云起,你自己说,对自己的师兄下手,算什么?”
  徐云起呆了一下,咬着下唇,片刻才道:“回陛下,是不义。”
  
  朱允炆暗道不好,怕是朱元璋早对徐云起有了杀心,这般故弄玄虚,不过就为了安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好博个名头处置了徐云起。当下,也不作声,寻思着如何才能救得徐云起一命。
  
  朱棣却上前,躬身道:“父皇,自古忠义不能两全。”
  
  朱元璋笑道:“老四说的不错,自古忠义不能两全,那么朕今日就替蒋瓛管教管教这个不仁不义的崽子。”顿了顿喝道,“锦衣卫副使徐云起,为人不仁不义,此乃重罪,一百杖。”
  朱棣又上前一步,待到求情。
  朱元璋喝道:“谁敢求情,一起受罚。”
  朱棣犹豫了一下,慢慢的退了回去。
  
  朱橚暗叹了一口气,手渐渐的捏成了一个拳头。
  
  朱允炆咬着下唇。这徐云起本就有伤在身,只怕这一百杖下去,小命就没了。朱元璋这招够狠,不下令处决却依然弄得死徐云起,最后只能怪徐云起自己身子抗不住,怎么也怪不到他老人家身上去。
  眼看着锦衣卫就抬起铁杖要往徐云起身上招呼去,朱允炆再也站不住,喝了一声:“慢着。”继而又给朱元璋跪了下去,镇定道,“皇爷爷,请听允炆一言。”
  
  朱元璋痛心道:“谁求情,一并受罚。”
  
  朱允炆却道:“皇爷爷,允炆不为他求情。只是想问皇爷爷几个问题。”
  朱元璋敛起了眉头。
  
  朱允炆也不待他答允,就道:“皇爷爷,锦衣卫是什么?”
  朱元璋沉思片刻才道:“是朕的亲卫队。”
  朱允炆道:“换言之,也算是国家军队的一种?”
  朱元璋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
  朱允炆又道:“换言之,锦衣卫也算是军人?”
  朱元璋又点了点头。
  朱允炆从容道:“皇爷爷,孙儿不太明白,作为一个军人的职责是什么?”
  朱元璋知此题是陷阱,却不知该如何周旋顺了自己的意回答,思来想去,最后却把问题抛给了“单纯”的朱允炆道:“允炆,你又是如何理解军人的职责呢?”
  
  “军人的职责只有一条,坚决服从命令。”朱允炆挺直了胸膛,目光灼灼的看着朱元璋,“若孙儿没有记错的话,锦衣卫只服从皇爷爷一个人的命令,对他们而言,皇爷爷的安危就是行动的准则。所以,他们没有判断事情是否是忠是义的权利,他们只会凭着坚决服从命令这一条来行动。若皇爷爷觉得这是错,那怕是会寒了忠心护主的众锦衣卫的心,继而寒了各军将士的心。日后,谁人护主?谁人保国?所以,孙儿请皇爷爷三思而后行!”
  一番话,说的是铿锵有力,震撼住的不仅是在场的各位王爷,还有坐在上座的朱元璋。
  朱元璋眯了眯眼睛,也不作声。
  殿上的那两名锦衣卫面面相觑,不知道现在是该打还是不该打?
  徐云起瞧着朱允炆,眉头敛在了一起,继而微微一笑。
  
  大殿上忽然变得非常的安静,针落能聆。那对祖孙默默相对,皆是不让半步的神色。半晌,许是朱允炆年轻耐不住,终还是出声打破了宁静,却是下了一剂猛药道:“皇爷爷,若为不忠不孝,允炆当为第一人。”
  朱元璋眉头蹙了起来。
  朱允炆悲戚道:“父王刚薨,二叔也尸骨未寒,允炆想让他们一路走好,实在不愿再起杀戮。况且,徐副使乃允炆的救命恩人,允炆若眼睁睁的看着他被打死打残,而不出声相救,那允炆便是不义之人。”咬了咬牙,朱允炆继续道,“所以,皇爷爷,这情允炆是为徐云起求定了,皇爷爷要罚就让允炆和徐云起一起受罚吧!”
  说完,就站了起来,锊了衣摆,趴到了徐云起的身边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