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杜鲁门传

宠文网 > 古典文学 > 杜鲁门传

第214章

书籍名:《杜鲁门传》    作者:(美)大卫·麦卡洛夫
    《杜鲁门传》章节:第214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他首先考虑的是部队  的基本需要——较好的伙食、更温暖的冬季服装以及改善了的巡回陆军外科

医院等。他强调要密切部队之间的通讯联络,较少依赖大路和公路,要更多  地注意坚守高地,更好更多地使用空中力量和大炮进行惩罚性的打击。李奇

微以他自己的信心、天生的活力,经常地和惹人注目地出现在前线,身穿准  备进行战斗的服装,胸前绑着的两颗手雷,为部队树立了强有力的榜样。军

队是李奇微的生命,就像在他之前曾经是他父亲的生命那样。他才恩敏捷,  朴实无华,时年  56  岁,身体非常健康,而且被誉为是二战空中袭击的先驱。

但是李奇微也了解麦克阿瑟,他佩服麦克阿瑟的能力,而且知道他的局限性。  更重要的是,李奇微既了解也赞成政府的政策,他不仅确实佩服杜鲁门,而

且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有胆量的人。

如布莱德雷写的那样,在华盛顿,现在所有的倾向都是把目光“越过麦  克阿瑟”而落在李奇微的更为可靠的军事判断上。到现在为止,华盛顿几乎

完全依靠麦克阿瑟的司令部提供情报,依赖于他自己的看法和战略。现在这  一切都结束了,他对制订计划的影响已不复存在,战争的一个新阶段已经开

始了。就军事行动而言,布莱德雷这样写道,麦克阿瑟已经“主要变成了一  个人们不得不容忍的喜怒无常的傀儡”。

由于第  8  集团军重新发起攻势,无情地向前推进,到达汉江、仁川,接  着是汉城,在  3  月  15  日夺回了这座首都城市所剩下的一切,华盛顿的士气大

振。如艾奇逊所说,新的战地指挥官的出现是一件无可估量的重要事件。“在  麦克阿瑟将军与五角大楼作战时,李奇微将军却正在与敌人作战。”

李奇微手下的部队只有  36.5  万人,而他面对的却是  48  万多人的敌军。  但是,李奇微善于使用密集的炮火攻击,如他所说“我们火力的真正令人惊

恐的力量”,再加上“我国已经造就的这支英勇的野战军的战斗”精神,使

得人员上的差距得到了弥补。到了  3  月底,第  8  集团军在重创中国人之后又  回到了三八线。

然而,李奇微的进展似乎只是更加使麦克阿瑟感到苦恼。美国驻东京的  大使威廉?西博尔德发现这位远东战区司令官“疲惫不堪,无精打采”。麦

克阿瑟说,除非允许他大胆地打击敌人,否则他关于朝鲜统一的梦想是不能  实现的。他抱怨“政策的空缺”。他现在建议不仅要对满洲实施大规模攻击,

而且要把朝鲜从满洲“分割开来”,也就是沿着整条鸭绿江设置有放射性废  物、即“原子产品的副产品”的隔离地带。像以往经常发生的那样,他的请  求遭到了拒绝。

麦克阿瑟需要抢李奇微的“戏”已接近于可笑的地步。在  2  月末李奇微  发动的一次新的攻势的前夜,麦克阿瑟飞到前线,站在十几名记者的面前,

而李奇微却退居后台。麦克阿瑟宣称,他“刚刚命令恢复攻势”,而实际上  他与这次行动的任何部分都没有关系。

3  月  7  日,麦克阿瑟在同记者谈话时哀叹,美国人在一场消耗战中被“野  蛮屠杀”是不可避免的。到  3  月中旬,如杜鲁门所写,战斗的潮流“开始转

向对我们有利”,杜鲁门在国务院和五角大楼的顾问们都认为,直接呼吁中  国进行和平会谈的时机已经到来,麦克阿瑟拒绝回答对这一问题的询问。相

反,他大声反对对他的指挥权实行任何“进一步的军事限制”。

麦克阿瑟后来这样写道,对他来说,杜鲁门的神经似乎正处于一种破裂  的时刻——“不仅是他的神经,而且是一个交战国的总统的具有更大威胁性

的东西——他的精力。”

杜鲁门命令对停战建议进行认真的准备。3  月  21  日,一份总统声明的草  案交由联合国  17  个出兵朝鲜的国家审议批准。3  月  20  日,参谋长们通知麦

克阿瑟目前正在发生的这些事情,给他送去一份文电其中有杜鲁门称之为声  明中的“鲜肉章节”的内容,该文电似乎给了麦克阿瑟过去其他文电都没有

的深刻印象,即确实不会与赤色中国发生竭尽全力的战争了。他的回答使华  盛顿十分震动,以致许多人怀疑他可能失去理智了。过去,福雷斯特尔和路

易斯?约翰逊也曾先后发生过这种情况,现在轮到麦克阿瑟了。多年之后,  布莱德雷推测,可能麦克阿瑟认识到,他对中国的战争将不会“绷断他的英

明但又脆弱的意向”。

在朝鲜,3  月  24  日星期六早晨(在华盛顿是  23  日星期五),麦克阿瑟  在没有打招呼的情况下,用一种人们认为只会激化局势的态度,试图抓住主

动权。他向中国共产党人发表他自己的炫耀实力的声明,这份声明实际上是  一份最后通牒。他在声明的开头嘲笑赤色中国人缺乏工业实力,他们在朝鲜

与受到“抑制”的联合国军队作战时在军事上的可怜表现。更严重的是,麦  克阿瑟威胁说要扩大战争。

因此,敌人现在必须痛苦地认识到,美国已作出决定摆脱把战  争局限于朝鲜地区的忍让做法,而把我们的军事行动扩展到赤色中

国的沿海地区和内陆基地,那样赤色中国就注定有立即发生军事崩  溃的危险。

麦克阿瑟在声明的结尾中说,他个人“准备随时同中国司令官会晤以便  达成一项解决办法。”

杜鲁门为停火建议所做的精心准备工作全都白费了。麦克阿瑟使他的论  点站不住脚。后来麦克阿瑟驳回说他是以“例行公报”的形式说这番话的。

然而他自己的忠心助手考特尼?惠特尼将军却称这是麦克阿瑟的一个大胆举  动,以便阻止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阴谋之一得逞,这意思是指政府计划姑  息中国。

黄昏后,消息传到了华盛顿。  艾奇逊写道,麦克阿瑟以他的“宣言”搞了一场大的破坏活动。对艾奇

逊来说,这是“最严重的抗上行为”。对布莱德雷来说,这是“不能原谅的  和无法挽回的行动”。

3  月  23  日星期五,华盛顿晚上  11  点钟,艾奇逊、洛维特、腊斯克和另  两名国务院资深官员亚历克西斯?约翰逊和卢修斯?巴特尔在乔治敦艾奇逊

的家中开会,会谈一直进行到午夜之后。洛维特通常是个性格沉着冷静的人,  却是所有人中最生气的。他说,麦克阿瑟必须立即被撤职。艾奇逊表示同意

并引用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的名言:“众神要摧毁一个人,首先要使他  变成疯子。”

在布莱尔大厦,杜鲁门在楼上的书房里一遍又一遍地阅读着麦克阿瑟的  最后通牒文本。在以后的岁月中,他在试图回忆当时的失望和气愤的心情时

这样说:“在那之后我不能向中国人发出文电了。我准备一脚把他踢进中国  的渤海里??我一生中从来没有这样气愤过??麦克阿瑟认为他是美国政府

的地方总督,可以随意胡来。”

在他的《回忆录》中,杜鲁门写道,他现在明白必须对麦克阿瑟做些什  么了。

作为联合国的一名军事司令官,这是他自行发表的一篇极其反  常的声明。这种行为完全无视不要就对外政策发表任何声明的一切

指令。这种行为公开违抗了我作为总统和总司令发布的命令。这是  对根据宪法选出的总统的一种挑战。它也蔑视了联合国的政策??

麦克阿瑟的这一行为使我没有了选择的余地——我再也不能

容忍他这种违抗上级的行为??

然而??麦克阿瑟并未被解职。杜鲁门没有说任何暗示他已作出这一决  定的话。第二天,24  日星期六,杜鲁门召集艾奇逊、洛维特和腊斯克在椭圆

形办公室开会。按艾奇逊的说法,杜鲁门看上去正处于一种“怀疑和有克制  的怒气”两者兼而有之的心理状态。艾奇逊和洛维特尽管他们自己也都很气

愤,但考虑到国家的情绪和麦克阿瑟的巨大声望,担心会出现相反的公众反  应。人们对战争已感到极其厌倦。麦克阿瑟正在许诺将取得胜利。如果总统

对此进行挑战,就会像洛维特说的那样,似乎使自己站到了“罪恶的一边”。  杜鲁门决定向麦克阿瑟发去一份有克制的谴责,这份电报由杜鲁门亲自口

述,提醒麦克阿瑟要遵守他于  12  月  6  日发布的、禁止发表没有报请华盛顿审  批的公开声明的命令。

杜鲁门极其谨慎地向前迈步,后来有些人称这是一种玩弄政治诡计的行  为。其他人则把它看作是另一个这样的关键时刻,像柏林危机那样,当时他

展示了自己作为总统的较好本性,不管他自己的感觉如何,拒不凭一时冲动  或不负责任地行事。

与此同时,3  月  14  日的盖洛普民意测验的报告显示,总统的公众赞同率  空前低下,仅为  26%。到  3  月底,联合国秘书处关于战争的新统计数字令人

吃惊地显示,联合国部队的伤亡总人数达  228941  人,其中最大部分是南朝鲜  人,有  168652  人;其次为美国人,有  57120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