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巴菲特那些事儿

宠文网 > 科普学习 > 巴菲特那些事儿

第7章 商人爷爷 (2)

书籍名:《巴菲特那些事儿》    作者:刘建位
    《巴菲特那些事儿》章节:第7章 商人爷爷 (2),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抠门儿”车牌

  抠门儿已经融化在巴菲特的血液里,他的汽车车牌是“THRIFTY”,翻成中文是:抠门儿。

  1954年,巴菲特终于得到在导师格雷厄姆的投资公司工作的机会。刚到纽约,巴菲特没有租到合适的房子,暂时和别人合住,只有一个小房间。巴菲特用抽屉给一岁大的儿子做婴儿床,既省地方又省钱,但太抠了。

  很快,巴菲特在公司也以抠门儿出名。

  他从不让妻子把衬衫送到洗衣店去洗,而是让妻子自己熨,而且只熨领子、口袋和袖口。真能省啊!

  他和书报摊主谈价钱,以最低的折扣买过期的杂志看。

  一开始,他没有汽车,就借邻居家的车用。

  后来他买了汽车,从不洗车,只是下雨天把车停在外面让老天爷免费洗车。

  巴菲特在25岁时就攒了一大笔钱,其中一个原因是他特别能省,从小就死死地攥住每一分钱;另一个原因是他特别能赚。省下的每一分钱,后来在他手里都增长了千万倍。

  巴菲特成了亿万富翁后,还是很抠门儿。

  1973年巴菲特买了《华盛顿邮报》很多股票。他和《华盛顿邮报》的女老板凯瑟琳非常谈得来,成了好朋友。

  有一次在机场,凯瑟琳急着要打电话。当时没手机,附近只有投币电话,打一次要投一枚10美分的硬币。凯瑟琳一摸钱包,没硬币。

  巴菲特,有10美分的硬币吗?

  我看看,哎呀,没有,只有一枚25美分的硬币,我去找个商店兑换一下。

  说着,巴菲特就冲出去找商店了。

  你给我回来!25美分的也能投!你也太抠门儿了,不就是多花你15美分吗?

  巴菲特的脸刷的一下红了。

  巴菲特不仅对自己、对朋友抠门儿,对自己唯一的女儿苏茜也很抠门儿。

  苏茜和丈夫住在华盛顿,房子很小,厨房只有一平方米多。苏茜想把厨房扩建一下,以便放得下一张能让自己和老公坐下吃饭的双人餐桌。可是,她和老公都没有什么积蓄,借了一圈也没借到钱,最后只能找她的亿万富翁老爸借钱。

  巴菲特马上拒绝:你怎么不去找银行借钱?你是亿万富翁的女儿,但你不能只靠老爸的财产过好日子。乔丹是篮球明星,他的儿子就能继承老爸的主力位置吗?不行!得靠自己的真本事。想花钱,有本事自己挣。

  当时,苏茜已经怀孕了,医生让她在家卧床6个月待产,她只好天天躺在狭小的卧室里,看着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无聊地等着分娩的日子。

  有一天,《华盛顿邮报》女老板凯瑟琳来探望苏茜,一看苏茜过着这样寒酸的日子,大吃一惊,马上给她买了一台大彩电。回去后打电话给巴菲特:你对女儿也太抠了吧!

  巴菲特的太太苏珊一听,马上飞到女儿家,一待下来就不走了,照顾了女儿好几个月。她看到女儿的房子又小又破,赶紧找人彻底翻修,并且抱怨巴菲特:你这个当爸爸的,自己是亿万富翁,居然让唯一的女儿住这样小、这样破的房子,简直太抠了。

  大吵几架后,巴菲特只好掏钱。一次又一次的争吵,妈妈显得很慷慨,而爸爸显得更抠门儿。但不要忘了,妈妈慷慨的钱都是从爸爸的钱包里掏出来的。

  巴菲特在生活中抠门儿,在投资上更加抠门儿,股票不便宜坚决不买。便宜不是指价钱高低,而是价格相对于价值是否值得买入。在投资上无论如何抠门儿,都不过分,越抠门儿越赚钱,而且越安全。

  1999年10月9日,在奥马哈的双树宾馆,巴菲特、耶西·杰克逊、鲍勃·科瑞组织了一次论坛,主题是帮助青少年获得更多经济方面的基本知识。巴菲特给这些十几岁的青少年的建议是:培养正确诚实的品德,保持节俭,不要透支你的信用卡。总结成两个字:抠门。

  教育:爷爷奶奶唯一不抠门儿的事

  巴菲特家族祖传都非常抠门,但有一件事一点儿也不抠门,所以我称之为巴菲特家族唯一不抠门儿的事。

  巴菲特家族是从法国移民到美国的,最早几代都是农民。当时美国农民和新中国成立前的农民一样,干的全部都是体力活。

  巴菲特说,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我从小也干农活,庄稼种得好的一个最大秘诀是,人勤地不懒。

  巴菲特的曾祖父西德尼本来也在家种地,后来他跑到奥马哈帮外公赶马车,有些积蓄后开了一家小杂货店。

  为什么转行开杂货店呢?

  因为他想明白了,当农民,就那么多地,再勤快,一个人能干的活有限,挣的钱有限,再怎么省也攒不了大钱。当商人,生意越做越大,可以雇伙计,挣的钱没有上限。从农民变成小商人,改变了他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巴菲特家族以后几代人的命运。

  巴菲特的爷爷欧内斯特创立的杂货店,规模更大。他后来娶了亨利埃塔,生了5个孩子。

  亨利埃塔是个明白人,在她多次的启发下,欧内斯特终于想明白了,祖祖辈辈都是农民,自己和老爸只是开个小杂货店,成不了大事,发不了大财,唯一能指望改变家族命运的办法,就是让小孩受教育,上大学,成为家族第一批大学生。

  为了给孩子攒够学费,欧内斯特、亨利埃塔能干的活尽量多干,能赚的钱尽量多赚,能省的钱尽量多省,对别人抠门儿,对自己更抠门儿,再辛苦也要供5个孩子全部去读书。

  5个孩子也特别懂事,学习认真刻苦,一有空就到店里给爸妈帮忙。

  结果,5个孩子都考上了当地最好的大学内布拉斯大学。

  老大克莱伦斯拿到地质学硕士学位,进入石油钻探行业工作。

  老二拿到化学博士学位,后来到美国东海岸工作。

  老三霍华德、老四弗雷德和老五(唯一的女儿)爱丽丝也都是本科毕业。老三毕业后进入保险和银行业工作,后来创办了股票经纪公司,老四后来回家继承杂货店的家族事业当上了店老板,老五爱丽丝在奥马哈中心高中和本森高中做中学家政学老师。

  要知道,在80多年前的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中部一个农业大州,开杂货店的老头、老太太培养出5个大学生,实在是不容易,辛苦得值,抠门得值。

  从此,巴菲特家族立下第二个族规:什么都可以抠门儿,小孩子上学读书不能抠门儿。

  巴菲特的老爸霍华德大学毕业后,先是在银行当股票经纪人。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盘后,银行倒闭,失业在家,独立创办了一家股票经纪公司。不过公司成立前4个月,一单生意也没做成,巴菲特的妈妈也非常抠门儿,为了省公交车钱,步行十几里路去商店买东西。

  尽管后来巴菲特老爸的生意好了,越做越大,买了大房子,买了辆好车,生活条件好多了,但他的妈妈还是很抠门儿。给孩子们买东西,只买大减价后再折上折,而且不退不换的特价商品,并且只买生活必需品。三个孩子想要新潮时髦的衣服和玩具,没门儿。

  妈妈什么钱都省,但三个孩子读书的钱坚决不省。三个孩子都是大学毕业,读的也是父母原来读的内布拉斯加州最好的大学。

  巴菲特的爷爷奶奶省吃俭用培养了5个大学生,他们的第三个孩子,也就是巴菲特的爸爸,后来成为美国国会议员。

  巴菲特的父母省吃俭用培养了3个大学生,老二就是巴菲特。巴菲特从他爷爷那里受到经商的启蒙,从他爸爸那里受到了股票投资的启蒙,后来读研究生得到了投资大师格雷厄姆的教诲,最终收购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一边投资,一边收购,77岁成为身家达620亿美元的富翁。

  知识改变命运,改变了巴菲特家族的命运,改变了巴菲特自身的命运。如果不读书,他和他老爸最多不过是继承祖上的杂货店,当个小老板罢了。

  巴菲特每年在致股东的信的结尾,都感激老爸、老妈把自己养大,让自己受到良好的教育。

  巴菲特的爷爷和爸爸这两代人都是省吃俭用供养孩子上大学,这在美国并不十分常见,但在中国却非常常见。包括我在内,都是老爸、老妈勤奋干活赚钱,省吃俭用才供我上了大学,没有他们的抠门儿,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这一点,美国人、中国人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