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犯罪心理学

宠文网 > 哲学心理 > 犯罪心理学

第82节 高龄人士

书籍名:《犯罪心理学》    作者:汉斯.格罗斯
    《犯罪心理学》章节:第82节 高龄人士,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似乎我们律师没有充分考虑到高龄人群的特点,这些特点就和儿童或性别的特点一样具有决定性意义,忽略它们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我们不应考虑所谓“第二童年”[310]这一老年阶段,一旦到了那个阶段无论我们要处理的是老年痴呆问题,还是明显到不会被误判的感知和记忆减退问题,这些问题都要更严重。

我们要关注的是此前的一个阶段,也就是还不能明显感知到智力明显下降的时候。就像儿童在某个年龄段结束时我们可以看出男孩和女孩的差别变得完全明确了,我们也可能观察到该阶段的重要活动在此时开始走上正轨了。在这个阶段两性的外在特征以及声音、内在性格和态度都发生了变化。此后典型的男性化或女性化特征消失,就开始进入高龄阶段。具体的年龄、智力水平、教育程度和其他差异都变得不怎么重要了,相应的特点都可以通过高龄这一点推出来。生命的任务完成了,因为也没有什么体力了。出于同样的原因,对敌人的抵抗放松了,勇气消失了,对身体健康的关注更多了,一切都更加缓慢艰难,这些都是因为新出现的弱点从这时开始变成了人全部的外延特征。因此,隆布罗索说得没错,高龄的典型疾病在女性中比较少见,因为女人的改变不会发生得很突然很彻底,她们本来就比较弱,而男人却会在长出了白胡子时,突然就失去了浑身的男子汉气概。[311]变化如此之大,差别如此显著和令人痛苦,就导致了很多令人不快的性格——以自我为中心、容易激动、阴郁、残酷等等。更严重的是,我们在阉人身上发现的所有负面特点在高龄男性身上都会出现,这正是因为他们意识到自己丧失了力量。

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克劳斯推论出高龄人会犯的罪行。“老年男性易激动的弱点让他更会有变成罪犯的危险。易激动与思维的迟缓和片面是相反的,他很容易因为无关的事情而感到惊讶,每天被昏昏欲睡折磨,表现得就像嗜睡的醉鬼一样……他对休息这件事变得非常偏执,打扰他休息的事物都让他非常困扰,他这种愤怒,这种挑衅和争吵,这种固执和僵硬,都只有一种表现:‘别管我。’”

人们对嗜睡的醉汉评价不一。亨利·霍兰在《论文片段》其中一篇里写道,高龄是一种做梦的状态,幻想和现实很容易混淆,不过这只会在高龄的最后阶段出现,这个阶段生命变得非常脆弱,变成仿佛植物人一样的存在,但这个阶段的人几乎犯不了什么罪了。

如果说老年人的弱点会让他被他年轻时候的偏好导向某个特定的犯罪方向,这可能比较容易分析。所有疾病都是沿着新出现的弱点的方向发展的。但是自私或贪婪却不是新出现的。因此我们必须假设,上了年纪的人变得吝啬都是从精明开始的,他当时没有拒绝自己与朋友的要求是因为他知道自己以后可以补上。可后来他变得又老又弱,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很轻易做什么事了,也就是说钱和财产是他年老时要依靠的东西,所以他非常恐惧钱财的丧失或减少,于是精明就变成吝啬,然后是疯狂的占有欲,甚至更糟,最终让他走上犯罪之路。

性犯罪也一样。因为成年人的天然欲望无法得到满足,他就会去攻击幼女,那种再也无法抑制的对人的恐惧让他成为阶下囚。罗比施通过对个性改变的分析可以区分出人生每个阶段的自我确定要素有哪些,而在高龄阶段这个要素正是力量的丧失,记住这一点就可以解释这期间所有现象的特点。

高龄人士作为证人需要特殊对待,不过对此类人群的深入研究有那些不太多的文献就够了。更重要的问题在每一本心理学教科书上都有。高龄人士的精神结构从本质上简化并狭隘到只有几种类型了,这一前提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分析个案。高龄人士大脑活动减少,影响力和目标都压缩减少,让他们收获很少、记得的也很少,这些共同的特征都是由一个结果决定的,而这个结果是由那些影响了那个人过去生活的力量组成的。通过准确的观察可以发现两种类型的高龄。[312]第一是愤怒的类型,第二则可以概括为“因为懂得所以慈悲”。高龄人士很少客观叙述事实,会把一切都和自己的评判联系起来,而他的评判要么消极要么积极,并且不太会受到老人情感特点的影响,而更多地取决于其生活经历。如果他是愤怒的人,很可能就把一个可能有害但本身不太坏的事件形容成世界邪恶的来源,还会说在过去某日这样的怀疑也曾经在他脑海中出现过。而慈悲的类型则会说:“我的上帝啊,事情没那么坏吧。他们都是很年轻很快乐的人,其中有一个……”显然他叙述出来的事件就会截然不同。幸运的是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出谁是慈悲的人,他说的第一句话往往就会告诉我们他的态度。他制造麻烦只是因为记忆力的衰退影响和改变了证据。大家都很熟悉,高龄老人对很久之前发生的事情比刚刚发生的要记得牢,这是因为衰老的大脑只会保留常常经历的那些印象。古老的经历在记忆中成百上千次浮现,因此深深扎根在大脑中,而最近发生的事件可能只重复了几次,因此在被遗忘之前还没时间在大脑中占有一席之地。如果老人说到某些最近发生的事,某些遥远的类似事件就会在大脑中复活。但后者就算不是更鲜活也至少是和前者一样生动,于是老人的故事常常会被很久远的事篡改。我不知道该如何消除这些老旧记忆的影响,这总是很困难,尤其是个人的不幸遭遇总是主导着这些故事。所以谚语说得没错:“年轻人犯的一点傻总被老年人记得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