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你为什么不道歉

宠文网 > 哲学心理 > 你为什么不道歉

第8章 和解失败是谁的过错

书籍名:《你为什么不道歉》    作者:哈丽特.勒纳
    《你为什么不道歉》章节:第8章 和解失败是谁的过错,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人类很奇怪,越是重要持久的人际关系,我们越是难以对错误行为做出道歉。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认为如果对方不反思自己的行为并做出道歉,两人之间的关系就会止步不前。至于问题是哪一方引起的,有何不对之处,怎样才能修补人际关系以及谁该首先道歉等问题,双方则很少达成一致。

实际上,就算学会如何组织有效的道歉,如果缺乏道歉的动机又有何益呢?面对压力,人们很容易各执一词,对对方的观点或感受充耳不闻。我们总是过度关注对方对我们做过或没有做过什么,却很少关注如何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做出妥协或缓和气氛。我们总是希望出现变化,但从不主动做出改变,这样的心态又怎能有利于人际关系的修复呢?

接下来要提到的这对夫妻非常典型,两人对对方都是恶语相加,互相指责。谁也不想向对方做出道歉,更不用说做出有意义的行为改变了。无论面对家庭成员还是身边好友,这个案例对我们周围重要的人际关系都具有指导意义。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可以预测、具有一定的模式的。



各说各有理


伊娜和萨姆是一对夫妻,两人都40多岁,结婚时间长达15年。下面是两人在我的心理咨询室内的互相抱怨。

伊娜提到几天前在芝加哥机场发生的一件事。当时伊娜在停车场等着,萨姆负责从机场往外拿行李。结果萨姆把她的随身包忘掉了,里面有伊娜的钱包、手机和工作文件,这些简直是她的命根子。萨姆很快找回了包,但伊娜还是气鼓鼓的,一方面是怪他忘记这么重要的东西,另一方面是因为丈夫并不觉得这件事值得大惊小怪。她对我说:“他的反应跟没事儿人一样,就说了句我回去拿,好像这件事根本不值一提。”拿回随身包之后,萨姆简单道了个歉,然后说不想再讨论这件事,问题到此结束了。伊娜补充道:“这已经不是头一回了,他总是做事不靠谱、不上心。每次我一说他,就跟我来一句‘这事我不想谈’。他什么都不想谈,只顾着忙自己的事情。”

萨姆说那天他一直忙着搬行李,伊娜因为腰疼没法帮忙。他说自己总是在为妻子忙前忙后,但对方看来看去都是他的缺点。“每件事都要靠我,结果还总是嫌这里不好那里不对。”萨姆还对妻子的夸大其词感到头疼,忘了拿包是不对,可在她眼里,自己成了毫不负责、难以信赖的人。每次感到不满,他都语带讥讽地说:“我的小学老师还天天夸我呢,为你付出那么多,你什么时候有过好脸色?”萨姆向我抱怨:“这件事被伊娜天天挂在嘴边,我就差磕头下跪了。再说那个包就在行李房旁边,有谁会去偷啊?有必要这么大动肝火吗?为什么每件事都要搞得鸡犬不宁呢?”

◇司空见惯的问题

即使互相深爱的伴侣面对压力时,也会出现类似的不同形式的争执。我们时常会把不同程度的应对反应带给家人。如果各位读者看到我和丈夫恶语相向的场面,估计你们马上会把这本书丢到一旁。即使非常幸福的夫妻也免不了吵骂,但是他们之间的问题会很快得到修复,双方并不记仇。

但是伊娜和萨姆的情况不同,他们吵架并不是因为这一天过得很糟糕或是最近情况不顺。他们之间毫无意义的争执和指责正在伤害爱情和友情的根基,使两人的关系变得日益紧张。和其他夫妻一样,他们在结婚时也希望成为大度和充满爱意的伴侣,承诺聆听对方的观点并修补受到伤害的人际关系。但现在他们都感觉筋疲力尽,谁也不愿做出妥协,都坚持认为自己的观点正确无误。

作为两个理解能力毫无问题的成年人,伊娜和萨姆要学习如何做出真诚道歉并不难。问题是双方都不想道歉,都觉得没有理由向对方道歉。

或许各位读者会想,伊娜和萨姆在机场各退一步不就没事了?对伊娜来说,她应当少说丈夫几句,可以对丢包的事情表示担忧,但不要气势汹汹地责骂。对萨姆来说,他应当对犯错做出充满感情的道歉,比方说:“哎呀我怎么会犯这种错?真对不起,我马上跑回去给你拿。”拿回随身包之后,他可以再次表达歉意,而不是无动于衷地等着对方发火。他可以说:“伊娜,看到包还在我真是谢天谢地,真没想到我会这么粗心大意。”

显然,萨姆的反应不足和伊娜的反应过度在整件事中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如果萨姆或伊娜是和朋友或同事出行,我敢肯定他们对丢包这件事的反应会宽宏大量得多。每个人都有其闪亮和宽容的一面,但遗憾的是,有时愤怒、恐惧、压力等情绪或疲劳感会阻止我们表现出自己更好的一面。

◇一个巴掌拍不响

机场发生的一幕不过是伊娜和萨姆诸多婚姻写照的一个缩影。萨姆在应对情绪压力时喜欢退缩和保持距离,伊娜则恰恰相反,她喜欢穷追不舍,打破砂锅问到底。无论退缩还是纠缠,都是为了摆脱压力、减轻负担。这两种方式无所谓好坏对错,但退缩者一旦遇到纠缠者,往往会陷入恶性循环。

毫无疑问,如果这两人能比较灵活地改变自己应对压力的方式,他们之间的关系肯定会得到很好的改善。遗憾的是,当我在心理咨询室看到萨姆和伊娜时,两人之间的问题已经由来已久。虽然萨姆置之度外的态度看起来让人觉得他是两人当中比较冷静、讲道理和好相处的一方,但实际上并非如此。退缩只不过是管理强烈情绪的一种方式,谈不上有什么好坏之分,和伊娜喜欢和人当面争执一样无所谓对错。

◇错在哪一方

对于萨姆和伊娜之间的问题,我们假设有两位旁观者,看看他们会得出怎样的结论。第一位旁观者可能认为:“这哥们太可怜了,娶的老婆这么刁蛮,充满控制欲。遇到这种情况他只能退缩,谁愿意跟这样的女人较劲?不这样做他又能怎样?她总是在抱怨,当然是妻子应该先道歉!”

另一位旁观者说:“你说的不对,是丈夫让妻子独自经营婚姻,女方有了委屈又没地方发泄,男方根本不做沟通,毫不考虑女方的感受,所以她才这么绝望。先道歉的应该是丈夫。”

我们总是这样,一遇到问题就想搞清楚谁对谁错,是谁挑起的争端。实际上人际关系问题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上面两位旁观者既对也不对,因为人际关系是以圆形而不是线形方式互动的。也就是说,一方的行为会引发并强化另一方的行为。对人际关系问题来说,我们要考虑的真正问题不是争端由哪一方挑起或是哪一方不对,而是双方怎样才能在互动中各自修正自己的应对方式。

◇各自承担责任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应负的责任时,从自我角度做出道歉是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良好办法。但是,如果我们意识不到改变自我行为对人际关系的好处,认为自己已经力所能及地满足了对方的要求,即使说出“这件事我也有不对的地方”,也不算真正的道歉。对伊娜和萨姆来说,要想真正承担起责任,做出发自内心的真诚道歉,是需要一定勇气的。当然,光做出道歉还不够,双方至少有一方必须改变其应对压力的习惯性行为。

某些伤害和委屈或许可以用一句简单的道歉来修补人际关系,长期形成的错误习惯则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来改变。在人际关系问题中,双方都能改变各自的行为当然是最好,但更为常见的是由某一方(通常是感受痛苦更深的一方)推动行为模式的改变。实际上,一方只需做出微小的行为改变,就能带来人际关系的巨大改观,因为这样做能有效打破双方错误模式形成的恶性循环。下面我们来看看萨姆和伊娜该怎么做,怎样才能用行为变化为其道歉做出行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