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

宠文网 > 外国小说 > 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

越活越年轻:林迪效应

书籍名:《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    作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章节:越活越年轻:林迪效应,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现在让我们来谈谈更具技术性的内容,此时我们有必要做一个区分,即将会自然消亡的(如人类、单个事物)与不会自然消亡的(可能永生的)事物区分开来。不会自然消亡的事物不像有机体那样受到不可避免的到期日的约束。会自然消亡的事物通常是一个物体,而不会自然消亡的事物在本质上富含信息。单独的一辆汽车是会自然消亡的,但是汽车作为一项技术已经存在了约一个世纪(而且,我们推测应该还能存在一个世纪)。人类会死亡,但他们的基因代码则不一定会消亡。书籍本身是容易腐烂的,比如某个版本的《圣经·旧约》,但其内容不会消亡,因为它们可以在另一本书中得以表达。

让我先用黎巴嫩方言来表达我的想法。当你看到一个年轻人和一个老人,你可以自信地判断,年轻人一定会比老年人的剩余寿命更长。但对于不会自然消亡的事物,比如一门技术,情况就不同了。我们可以看到两种可能性:要么两者预计都有同样长的剩余寿命(其概率分布的情况被称为指数分布),或者老技术的预期剩余寿命要比新技术的更长,与它们的当前相对寿命成正比。也就是说,如果老技术的寿命已经有80年,新技术的寿命有10年,那么老技术的预期剩余寿命将是新技术的8倍。

表20–1  不同领域的“老”事物和“新”事物比较

相对预期剩余寿命  领域  概率分布

新事物的预期剩余寿命比老事物的更长  会自然消亡的: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寿命  高斯分布(或接近于高斯分布,属于同一类别)

新事物与老事物的预期剩余寿命相等  不会自然消亡的信息:物种的寿命  指数分布

林迪效应:老事物的预期剩余寿命比新事物的更长,与它们的当前年龄成正比  不会自然消亡的信息:知识性产品的寿命,类属的寿命  幂律分布


现在,根据事物属于哪一类,我做出以下提议(基于伟大的伯努瓦·曼德布罗特对林迪效应的诠释):


对于会自然消亡的事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其预期寿命就会缩短一些。而对于不会自然消亡的事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则可能意味着更长的预期剩余寿命。


因此,一项技术存活的时间越久,其预期剩余寿命就越长。让我来说明一下这个观点(人们第一次总是很难理解它)。比如,我已知的唯一信息是,一位男士已经40岁了,我想预测他能活多久。我可以用保险公司所用的那种精算表,看看经年龄调整后的预期剩余寿命,该表预测他还能存活44年。明年,当他41岁时(或同样,我也可以以同样的方式来精算另一个当前41岁的人的预期寿命),他还能存活43年的时间。因此,每过一年,他的预期剩余寿命将缩短大约一年(实际上,比一年要少,因此,如果出生时他的预期寿命是80岁,那么当他到80岁时,他的预期剩余寿命不会是零,而是还可以再存活10年左右)。

而不会自然消亡的事物,情况则相反。为了清楚易懂,我在这里将数据简化一下。如果一本书已经出版发行了40年,我预计它可以再发行40年。但是,主要区别在于,如果它又存活了10年,那么预计它会再发行50年。简单地说,作为一项规律,它告诉你为什么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的事物不会像人类那样“老化”,而是会越来越“年轻”。每过一年,只要该事物没有灭绝,它的预期剩余寿命就会翻番。这也是强韧性的一个指标。一个物体的强韧性与它的当前寿命成正比!

物理学家理查德·哥特应用了似乎完全不同的推理来说明:我们以任何随机选择的方式观察到的事物可能既不处于其生命的开始,也不处于其生命的结束,而最有可能处于生命的中间。有人批评他的论点相当不完整,但他在检验其论点时也检验了我刚才提到的问题,即一个事物的未来预期寿命与它过去的寿命成正比。哥特在某一天(1993年5月17日)列了一张百老汇的演出表,并预测,上演档期最长的那出戏剧将经久不衰,反之亦然。他的预测被证明有95%的准确度。孩提时期,他就参观过大金字塔(5  700年的历史)和柏林墙(12年的历史),并正确地猜到,前者会比后者留存的时间更长。

事物预期寿命的相对比例无须明确检验,这是“赢家通吃”效应在寿命方面的直接显现。

当我提出这个想法时,通常会犯两个错误——人们很难掌握概率的概念,尤其是当他们上网时间过多时(他们并非沉迷于互联网,而是我们天生就不容易理解概率)。第一个错误常见于我们目前认为是低效和垂死技术之类的反例,例如固定信号塔、印刷报纸和装着纸质报税收据的柜子。很多新事物狂热症患者会被我的这些论点激怒。但我的论点不是针对所有技术,而是针对技术的寿命,这只是从概率导出的平均数而已。如果我知道一个40岁的人患上了致命的胰腺癌,我将不再使用无条件的保险表来估计他的寿命,认为他还能像同龄的健康人那样再存活44年的观点是错误的。同样的,某些人(技术专家)认为我的观点是在暗示,目前还不到20年历史的万维网将只剩下20年的寿命——但我的观点实质上是针对平均而非所有情况。但总体来说,一项技术的历史越长,不但它的预期存活时间更长,而且对这一论点的肯定性也将更强。

请记住以下原则:我不是说所有的技术都不会老化过时,只是说,那些容易过时的技术,实际上已经被宣判了死刑。

第二个错误是相信采用了“年轻”的技术,你行动起来就可以像“年轻人”一样。这揭示了一种逻辑错误和心理偏见。它歪曲了一代代人不断贡献所累积的力量,使人产生一种幻觉,即新一代的贡献要远胜老一代——而事实上,从统计数据来说,“年轻”的技术几乎毫无作为。许多人都犯了这个错误,但最严重的当属最近我看到的一个愤怒的“未来派”咨询师,他指责那些还在采用“老古董”技术的人(他其实比我的年纪还大,像大多数我知道的技术迷一样,看起来病怏怏的,典型的梨型身材,下巴和脖子之间看不到明显过渡)。我不明白为什么一个人喜欢历史悠久的东西,就会表现得像“老古董”。这么说的话,我的行为举止在喜欢古典文化(“更老的”)的时候就要比在喜欢“更年轻”的中世纪题材的时候更像“老古董”。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就好像说人吃牛肉就会变成牛一样。它实际上是一个比吃什么变什么的推论更糟糕的谬论:技术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信息,而不是一个实体,它不会像人类一样发生肌体的老化。比如轮子是不可能经历退化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不会变成“老古董”的。

给特定人群的行为贴上“年轻”或“年老”的标签,是一种更危险的做法。如果大家不看网络上那种高调宣传的、精心包装的18分钟的宣传片,而是关注生活中十几岁和二十几岁的青年人(他们手中也许掌握着通向未来的钥匙),你们就会换种思考方式。许多进步都来自于年轻人,因为他们有相对不受系统束缚的自由与采取行动的勇气,而年长者则多囿于生活而失去了这些品质。但是,年轻人提出的想法大多都是脆弱的,不是因为他们年轻,而是因为大多数未经历练的想法往往是脆弱的。当然,很多人之所以吹嘘“未来主义”理念是因为宣传过去的理念赚不了那么多钱,新技术当然比较容易振奋情绪。

我收到一封来自苏黎世的保罗·杜兰的有趣的信,他想知道,如果我们不知道21世纪需要哪些技能的话,我们又如何能教给孩子21世纪的生存技能呢——实际上,他想到了被卡尔·波普称为历史主义错误这一重大问题的优雅的应用。我的回答是,让孩子们多读经典著作。未来包含在过去之中。其实有一个阿拉伯谚语就是这么说的:没有过去的人就没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