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

宠文网 > 外国小说 > 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

首先,不要造成伤害

书籍名:《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    作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章节:首先,不要造成伤害,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医学上关于医源性损伤的认识至少始于公元前4世纪,“以不伤害病人为前提”是古希腊内科医生希波克拉底提出的第一原则,并被写入“希波克拉底誓言”,成为每个医生在执业前都必须念的誓言。医学界花了24个世纪才开始妥善执行这一绝妙的理念。尽管说“不伤害”说了那么多年,“医源性伤害”一词只是在近期,也就是几十年前才出现的——在已然造成了那么多伤害之后。我自己就不知道这个确切的术语,直到作家布赖恩·阿普尔亚德把这个词介绍给我(我曾用“有害的意想不到的副作用”来描述这个概念)。因此,让我们把医疗领域留到十几个章节之后再讨论,并将这个诞生于医学领域的概念运用到生活的其他领域。由于不干预意味着没有医源性损伤,因此我们说,伤害来源于否认反脆弱性——我们总有这样的错觉,即认为人类总是有必要做些什么才能让万物正常运转。

要让人们广泛地认识医源性损伤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医源性损伤的概念在医学界之外几乎不为人所知(就算在医学界,这个词也是经过了很长时间才得以普及)。与“蓝色”一词本来没有名称一样,给某样东西命名显然有助于人们对它的认知。我们将把医源性损伤的概念推广至政治学、经济学、城市规划、教育及更多领域。我在尝试与这些领域的顾问和学者讨论这些问题时,他们没人知道我在说什么,或者没人认为他们可能成为某种伤害的罪魁祸首。事实上,当你与持有怀疑态度的人讨论这一问题时,他们往往会认为你是在“反对科学的进步”。

但是,其实这个概念在一些宗教文献中可以找到。《古兰经》中就提到:“自以为正确的人其实偏离了正轨。”。

总而言之,在任何遭受了天真的干预,或者只是一般干预的地方,都会产生医源性损伤。

医源性损伤的对立面

虽然我们现在有一个词可以用来描述试图帮助别人却造成伤害的情况,但我们却缺少另外一个词来阐述相反的情况,即试图伤害别人结果反倒提供了帮助的情况。请记住,攻击反脆弱性系统就会导致与预期相反的结果。例如,黑客的进攻会使系统更加强大。或者以安·兰德的例子来看,持续的激烈批评反而让一本书的知名度更高。

无能是具有双面性的。在梅尔·布鲁克斯自编自导的电影《制作人》中,两名纽约剧院的戏剧编剧惹上了麻烦,是因为他们的新剧成功了,而不是像预期的那样失败了。他们把一部百老汇戏剧同时卖给了多个投资者,他们的计划是,只要该剧失败,他们就可以把多余的投资资金据为己有。因为如果该剧失败,投资人将不会得到任何回报,他们的诡计也不会被戳穿。但问题是,虽然他们竭尽所能地呈现一部糟糕的戏剧——这部剧被称为“希特勒的春天”,但由于他们不按常理进行编剧,他们炮制出的戏剧效果反而极为有趣。在证券交易所,我也常常遇见这种讽刺的事情:一个家伙不满自己的年终奖金数额,因此用雇主的钱下很大的赌注——结果却挣了一大笔钱,比他特地这样做挣得还多。

也许资本主义背后的支持理念就是一种反医源性损伤效应,得到一种意料之外但也并非意想不到的后果:这个系统将个人追求私利的目标(确切地说,不一定是良好的目标)转化为对集体有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