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小人物的医化三十年

宠文网 > 都市言情 > 小人物的医化三十年

第234页

书籍名:《小人物的医化三十年》    作者:王者近水
    《小人物的医化三十年》章节:第234页,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优质苯酐与质量较差的苯酐之间,就是在质量指标上,双酸含量差了一个百分点,价格每吨相差三百多元,一年采购量一千多吨,也可节约三十多万元。
        回到总公司后,王近之拿着经过财务核实数据后的考核方案正式文本交给了董事长签字,胡董事长抬了抬头说:“公司计划有变化,这个考核方案作废,你在叶日月与王阳相中推荐一个人到那边任车间主任,公司江西分厂即将开建,总工办另有安排,给你一个月时间把那里的双酸全部制成产品。”
        叶日月是中试车间副主任,去异地担任主任工作环境更差,待遇上升不多,加上王阳相是个百搭型的人才,车间管理、机修、电工都懂一些,去这样的小公司更能发挥作用,由班组长到主任跃升空间更大些,经过一番考虑,王近之推荐了王阳相。
        四十七吨双酸后处理加上三批低规格的苯酐试车只二十天就全部完成了,告别时,王近之的心情极为复杂,庆幸与遗憾兼而有之,庆幸的是不用再去这个天天嗅着浓酸味的公司了,遗憾的是找了一个好产品,本来会有一个实践的场所使展手脚的,这下泡汤了。再次回到总工办,潘琴秀正式退休了,副主任换成了龚伟智。
        吴总把王近之与龚伟智叫在一起,布置任务说:“江西新公司的第一个产品就是三碘异酞酰氯,你们得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图纸。”
        力天的三碘异酞酰氯就是吴总指挥龚伟智画的图,论电图绘图的水平,王近之只会方块式的工艺流程图,差龚伟智太远,原工艺不变搬到江西新厂区,这里没王近之多少事,吴总见说后吩咐说:“尾气吸收与成盐这一块你给小试补上,车间设计与平立面布置我自个指导龚伟智来完成它吧。”
        尾气是盐酸与二氧化硫,用碱吸收不难,难的在于吸收下来以后得到的是硫酸氢钠与亚硫酸氢钠混和物,无法分离。小试中,通过加双氧水的方法把亚硫酸盐全部氧化生成硫酸盐。产品是生成了,可硫酸盐多是矿物中直接挖出来的,化工副产物会有销路吗?王近之毫无信心。
        小人物的医化三十年

五百三十二章  镜片液
        江西的厂房只是一片荒地,距离真正的投产起码得一年以后,虽说已开始设计,但真正起主导的是派驻江西现场的设备副总陈前,总工办只是辅助着整理一些老产品的工艺流程图及报批用的技术资料,工作量大而杂碎,加上一个中试车间与大试车间也划归总工办管理,工作量增大,自然地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招收了一些人员,并作人事调整,龚伟智调到设备工程部担任部长,由钟每文与曾英泽担任总工办副主任,一位负责设备设计,一位负责文件管理。
        总工办主任的位置注重的是按步就班,缺少创新性与挑战性,不怎么投合王近之的工作习惯。可职能如此,总不能把手伸过界吧?王近之带领的户外团队影响力是越来越大,创新已融入骨髓里,既然职业上不注重创新,创造力总需要寻找一个渲泄口,户外活动中,王近之发现了一块平整而巨大的岩壁,于是,召集驴友凑钱刻了一个高九米宽九米的太极图及同样大小的道字,道以九为尊,九九归一,一下子,这人造的景点成了驴友们竞相拍照的热点,贴子传遍了省内外各个驴行论坛。
        一次酒宴后,师兄卫诚语重深长地说:“师弟,驴行活动低调些,你的在岩壁上刻字的活动已引起公司领导的意见,说你没把重心放在工作上。”
        这番话在师兄之前也曾有同
        事提过,可八小时之外,又关公司什么事呢?除了周六周日,王近之平日里可没少加班,怎么从来没人提起没人表扬?王近之感到这事儿有些有趣,笑了笑对师兄说:“这企业文化可有些吓人。”
        话虽这么说,可师兄话里有一点意见绝对是正确的,在企业里,要立稳脚跟,领导观感与自身水平同样重要,企业生产技术发展到这个地步,后一步的重点必然会向更注重环保,更注重法规与源头设计方向发展,国际上,炭排量已多次被提上桌面,多在这发展方向上谋篇布局,绝对能引领企业潮流,避开企业即将面临的危机。王近之又想到,既然执掌了总工办,何不从设备选型上进行创新,为企业发展另劈出一条捷径呢?现在,有个极便利的条件,就是张亭婷北京进修研究生毕业后,把她那文献专业的男朋友陈洪仕也挖到了誓太灵公司,有了他的帮助,查阅国外先进的资料一下子方便了许多。
        这边,王近之在默默地准备着在设备选型上有所突破,另一边,吴总也在寻找着非造影剂类型的新产品,克服誓太灵公司过度依赖造影剂而带来的危机。
        有研究人员向胡总推荐了烯丙基二甘醇二碳酸酯,一种制作眼镜镜片的原料,以它为原料,经过聚合、脱模与后期制作,就可以得到高分子的镜片,省内就有个镜片产业集居地,是世界上四大镜片生产集居地之一,年销量有几千吨,而全国年用量有二万吨左右。
        可是,一来这产品价格也就五万元左右一吨,属基础化工,二来已有国内厂家多家在生产,从制药挤到这个行业里,隔行如隔山,销售难度可想而知。该不该启动小试开发,吴总迟疑难决。
        “我有个社会朋友对这产品感兴趣,我们公司参股一部分联合做这件事,投资不多,就六七百万,这险公司冒得起。”胡董事长的社会关系网复杂,吴总还没考虑清楚,他已答应与人合作。老总都已答应朋友了,吴总能够怎么办呢,于是,在开发一部中,抽调了李均森等三人配合从事这个产品的研发。
        小人物的医化三十年

五百三十三章  启动上市
        胡董事长的社会朋友在江西办了个私企性质的化工厂,有七八个反应釜,已亏损多年,这产品其实是他通过社会调查后认为有市场,再通过研究人员把这信息透露给胡董寻求合作的。
        这产品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并不容易合成,技术分析会上,看到结构式与质量指标后,王近之生出这样的想法。质量指标中,有单聚体与双聚体,需要控制在一定的比例是一关,最难的一关是需要用光气作原料与甘二醇进行反应,光气是国家管制的剧毒品,无法釆购,即使公安手续办下来了,生产控制要求极高,也不是一个小化工厂所能管理得了的。
        只能用三光气分解,自个产生光气进行小试,看着李均森等人带着带自供氧的防毒面具在通风柜前操作,一个小时下来就满头大汗,脸红耳赤的样子,实验室的气氛顿时紧张了起来,人人如临大敌。
        吴总见了直摇头说:“用三光气价格太高,将来的风险又大,还是委托光气厂通光,我们进行后处理,这样,车间的生产风险才能有效地控制。”
        李均森带着两个实验员远赴江西贵溪的光气厂与对方衔接共同实验与代加工事宜,过了两周,带着样品回公司后处理。碱冼、脱色、蒸馏后,产品其它指标合格了,可色泽不合格,呈浅黄色。这是镜片的原料,一旦有色,造出的镜片透光度自然地受影响,产品是减压蒸馏出来的,真空度又很高,色泽从哪儿来呢?查了一下资料,介绍说这与光气质量有关,当煤质量差时,生成的光气里含微量的硫化物与其它杂质引起的。
        “所有光气厂的光气质量都是执行国标的,我无法从指标上到别那个光气厂合适,难道我还得全国各地寻找光气厂一个个地小试?”李均森直着眼问沈博士道:“这可是与死神打交道的产品,能不能不上?”
        凭心而论,这个产品与企业的基本定位不符,利润不高危险大,王近之与沈博士都认为无上的必要性,可这是公司的决定,开发部与总工办无权否决,而胡董事长的心态就是,社会上的朋友求助,拉不下脸来,能不能做都想扶一把,老大主意如此,董事会讨论的结果亳无疑问的是合作做下去。
        企业要发展就需要大量的资本输入,誓太灵上市操作已进入了关键期,原来的随着社会平均工资的升高而同步地水涨船高的工资制度虽受广大职工欢迎,但对企业而言压力太大,工人普涨,表现优秀的与引进的人才更得涨,两者相加,总工资增加的幅度惊人,同时,不利于企业的优胜劣汰。工资制度怎么改,谁都没有明确的方向,那么,就通过猎头公司聘请一个专业的人资领导吧。六月份,新的人力资源部部长李明晓到岗,开始又一轮工资制度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