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NLP成功学

宠文网 > 古典文学 > NLP成功学

第9页

书籍名:《NLP成功学》    作者:未知
    《NLP成功学》章节:第9页,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印度诗人的信念诗
人们不讲理,思想谬误,自我中心,不管怎样,总是爱他们;
如果你做善事,人们说你自私自利,别有用心,不管怎样,总是要做善事;
如果你成功以后,身边尽是假的朋友和真的敌人,不管怎样,总是要成功;
你做的善事明天就被遗忘,不管怎样,总是要做善事;
诚实与坦率使你易受攻击,不管怎样,总是要诚实与坦率;
你耗费数年所建设的可能毁于一旦,不管怎样,总是要建设;
人们确实需要帮助,然而如果你帮助了他们,却可能受到攻击,不管怎样,总是要帮助;
将你所拥有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你可能被踢掉牙齿,
不管怎样,总是要将你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  
把卓越的素质通过模仿过程变成一种程序,如带来卓越效果的想问题的方式,说话的方式,行动的方式"复制"到我们自己身上,变成我们自己的思考程序,说话程序和做事程序,这就是当今最受欢迎的NLP科学,它最重视心态的提升和行为的改变,达到一种成功的人生状态.
问同学们是否要成功,

(1)每个人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把资料摄入(摄入过程),感官的运用是主观的和有选择的,因为不能,亦不需要把所有资料捕捉.
(2)摄入的资料经由我们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系统过滤而决定其意义,亦因此能储留在脑中(编码过程).我们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系统是主观地形成的,故此,过滤出来的意义也是主观的.
(3)我们每一个人的世界,都是用上述的方式一点—一滴地塑造出来,亦因此是主观的.
(4)我们只能用上述方式建立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没有其他的方法.
(5)没有绝对的真实,只有主观的真实,或者相对的真实.
(6)每个人的世界都只是在他的脑里.我们是凭大脑对世界的认知去处理每一件事的.
(7)改变一个人头脑中的世界,这个人对这个世界中事物的态度便会改变.
(8)每个人都是用自制的地图在这个世界里生活.
(9)改变主观经验在头脑中的结构模式,事情对我们的影响便会改变,我们对事情的感觉亦会改变.  ·
(10)我们无须改变外面的世界(我们无法知道它是怎样的,只要改变我们自己(头脑中的世界),我们的人生便会有所变  .
(11)事情从来都不会给予人压力,压力是来自我们对事情的反应.
(12)情绪也从来不是来自某人的言行,或者环境的转变,而是来自我们对它们的态度,亦即是我们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系统.
从动作上对成功状态的生理感受进行复制,想象当一个成功者处在特定的时期会有怎样的生理感受,想象他们是如何面对这些感受的.练习从反面去解释理解我们所遇到的负面经验,寻找积极的方面.对自己的过去的经验进行积极解释.  
人们曾经观察到这样一个现象:牵一头大象,用一条细绳就可以了.而牵一头小象,却需要粗绳.因为大象已经被约束惯了,他没有想过自己的力量完全足以挣脱绳子的控制.而小象则不一样,它没有形成被约束的惯性思维,尽管力量小,但是它比大象更危险.
还有一个现象,也和动物有关:一头狮子在铁笼内呆久了,哪怕你放它出去,它也不愿意出去.它觉得外面太陌生了,还是笼中更安全.它没有看到,在笼外,有着那么辽阔的世界.
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
(1)没有两个人的人生经验会完全一样,所以没有两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系统会是一样.
(2)因此没有两个人对同一件事的看法能够绝对一致,亦没有两个人对同一件事的反应会一样,因此也没有两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模式会完全一样.  (3)因此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事,不能假定发生在另一个人身上也会有同样的结果.
(4)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建造了这个世界的奇妙可贵.
(5)尊重别人的不同之处,别人才会尊重自己独特的地方.
(6)每一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系统都是在不断变化中,所以没有一个人在两分钟是一样的.
(7)两个人之间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不一样,不一定会使两人不能沟通或者难以发展出良好关系.
(8)给别人空间,即尊重别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才能有良好的沟通和关系.
(9)同样地,自己与别人的看法不一致,也是正常的事.  
(10)在尊重别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的同时,我们也有权利要求别人尊重自己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
(1)每一个人做任何事最终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些深层需要.
(2)每一个人的行为,对他的潜意识来说,都是当时环境里最符合自己利益的做法.
(3)因此,每个行为的背后,都必定有正面的动机.
(4)动机不会错,只是行为不能达到效果(满足背后正面动机的效果).
(5)接受一个人的动机,他便会觉得我们接受了他这个人.  
(6)了解和接受一个人的正面动机,才容易引导一个人改变他的行为.
(7)动机往往处于潜意识的层面,不能意识地说出来.
(8)找出行为背后的动机,最容易的方法是问该行为企图得到什么价值.
(9)任何行为在某些环境中都会有其效用.
(10)因此,没有不对的行为,只有在当时环境中没有效果的行为.
一个人不能改变另一个人
(1)一个人不能改变另外一个人,每个人只能改变自己.
(2)一个人不能推动另外一个人,每个人都只能自己推动自己.
(3)找出对方的价值观,创造,增大或转移对方在乎价值,对方便会产生推动自己的行为.
(4)一个人因此不能"教导"另外一个人.一个人只能引导另一个人去学习.
(5)因此一个人不能指望另外一个人放弃自己的一套信念,价值观和规条,而去接受另外的一套.
(6)每个人的信念,价值观,规条系统只对本人有效,不应强迫别人接受.
(7)改变自己,别人才有可能改变.
(8)好的动机只给一个人去做某件事的原因,但是不能给他控制其他人,或使事情恰如他所愿般地发生的权利.
(9)不强迫别人跟随自己的一套信念,价值观和规条,别人便不会抗拒.
(10)同样地,我们只能自己推动自己,而不能寄希望于他人或环境改变.
(1)"挫败"只是指出过去的做法得不到期望的效果,是给我们需要改变的讯号.
(2)"挫败"只是在事情划上句号时才能用;欲想事情解决,即使事情仍继续下去,这二字仍不适用.
(3)"挫败"是指过去的事;"怎样改变做法"是指向未来.
(4)挫败是过去的经验;而经验是让我们提升自信的踏脚石,因为经验是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自信的基础.
(5)每次"挫败",都只不过是学习过程中修正行动之一.  
(6)人生里所有的学习,都是经由不断地修正而达致完善.
(7)要想成功,首先要相信有成功的可能,然后找出需要怎样改变."回应讯息"正是保证这点.
(8)掌握了每次"挫败"带来的教训,每次便都变成了学习.
(9)自信不足的人,潜意识里总是在找"不用干下去"的借口,"挫败"二字便很容易冒出来.
(1)每一个人做任何事最终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些深层需要.
(2)每一个人的行为,对他的潜意识来说,都是当时环境里最符合自己利益的做法.
(3)因此,每个行为的背后,都必定有正面的动机.
(4)动机不会错,只是行为不能达到效果(满足背后正面动机的效果).
(5)接受一个人的动机,他便会觉得我们接受了他这个人.  
(6)了解和接受一个人的正面动机,才容易引导一个人改变他的行为.
(7)动机往往处于潜意识的层面,不能意识地说出来.
(8)找出行为背后的动机,最容易的方法是问该行为企图得到什么价值.
(9)任何行为在某些环境中都会有其效用.
(10)因此,没有不对的行为,只有在当时环境中没有效果的行为.
(1)动机在潜意识里总是正面的.潜意识从来都不会伤害自己,只是误会地以为某行为可以满足该动机,而又不知有其他做法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