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30几岁决定男人的成功

宠文网 > 古典文学 > 30几岁决定男人的成功

第二篇 创业篇

书籍名:《30几岁决定男人的成功》    作者:金龙
    《30几岁决定男人的成功》章节:第二篇 创业篇,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放手一搏去创业
        一个男人在三十几岁如果有梦想,付出努力,就一定会成功。千万不要让"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成为你青春的注脚。大胆地去创业吧,放手一搏,你的人生会更加完美。
        三十几岁是人生最有创造性的阶段,很多成功人士也都是在这一阶段为日后的成功打下基础的。男人要赢在三十几岁,就应该趁着创造力旺盛的大好时机放手一搏。如果这个时期循规蹈矩、畏缩不前,那你就失去了创业的最佳时机,你的人生也会因此留下些许的遗憾。一个男人,不管你多么热爱自己的工作,期望因工作而变得富有无异是在盐沙中淘金。如果你想在三十几岁达到自己的财富目标或者是成为一个富人的话,我们能告诉你致富的秘诀就是:"不是更多地投入,而是更聪明地投入。"
        你可以随便问一个人,什么是获得财富的最重要的因素?他或许会回答说:"一份好工作。"的确,人们经常在为找工作、调工作而烦恼,为找好职业、好工作而请客、送礼、拉关系、走后门,常常把自己弄得精疲力竭。可是结果又怎样呢?好工作真的使你致富了吗?好职业观念在二十多年前也许真的能使你变得富有,因为那时,我们都穷,谁也不富有。那时,只要有了"铁饭碗"就等于解决了一切问题。可时代变了,旧有的东西不管用了。反之,你可问一问百万元、千万元的"大款"、"大腕"们,他们的回答很少会是如此。
        在我们这个社会里,很多人都相信有个好职业,努力工作,沿着升迁的阶梯慢慢往上爬,最终必能享受黄金退休生活,富有且快乐。事实上,要成为丰衣足食的小康之家,也许并不难。许多"一世打工"的工薪阶层,也能做到这一点。但要真正成为富人,却不容易。要想致富,就要自己创业,当老板。当老板后,也许一生难得有几次发财的机会,但只要能把握一次,全力投入,便有致富的可能。
                                    不要拿资金当借口
        三十几岁的你,迟迟不去创业,可能你会说自己的本钱还不够,事实上,财富是可以从小本钱投资经营而累积起来的。拥有小本钱的创业者,一样可以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坐拥百万财富的大赢家,只要你努力,只要你坚持。
        1996年被美国《财富》杂志评定为美国第二大富豪的巴菲特,被公认为股票投资之神。他也是以"小钱"起家的典型。巴菲特11岁就开始投资第一张股票,把他自己和姐姐的一点小钱都投入股市。刚开始一直赔钱,他却坚持认为持有三四年才会赚钱。结果,姐姐把股票卖掉,而他则继续持有,最后事实证明了他的看法。
        巴菲特20岁时,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读。在那段日子里,跟他年纪相仿的年轻人都只会游玩,或是阅读一些休闲的书籍,但他却大啃金融学的书籍,并跑去翻阅各种保险业的统计资料。当时他的本钱不够又不愿意借钱,但是他的钱还是越赚越多。
        1954年他如愿以偿到葛莱姆教授的顾问公司任职,两年后他向亲戚朋友集资10万美元,成立了自己的顾问公司。该公司的资产增值30倍以后,1969年他解散公司,退还合伙人的钱,把精力集中在自己的投资上。
        巴菲特从11岁就开始投资股市,历经几十年坚持不懈。因此,他认为,他今天之所以能靠投资理财创造出巨大财富,完全是靠近60年的岁月,慢慢地创造出来的。
        巴菲特的经历告诉我们,财富的扩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创业时不一定非得等到资金全部到位才动手,这不但会错失良机,也会使创业的计划搁浅。有时,只要善于把握机会,再小的钱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跻身世界500强的戴尔刚开始创业时,只有1000美元的资本;个人财富排名世界第一的比尔·盖茨当初开始创业时,也仅投入1000美元的资本。不在于本钱小,只要你做得好,每一个小买卖里都蕴藏着无限的商机,任何小事都包含着做成大事的种子。四川打工族用卤鸡蛋在全国许多城市启动新市场,就是一个说明。
        在2002年春节过后,一些四川人在一些大小城市用移动销售的方式来销售卤鸡蛋。每人推一个自制的小推车,小车非常简单,四个小轮子上搁放一块木板子,板子上面放一大铝锅,锅里放着不断冒热气的热鸡蛋,串街走巷,用四川口音喊着"正宗卤鸡蛋,一块钱三个,味道好得很"。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模式,却让这种特色逐渐变得像新疆羊肉串那样,小有名气,而且在全国迅速扩张。遍布各地从事四川正宗卤鸡蛋的人已有数千人。
        小本经营创出了奇迹。这些人的创业启动成本只有200元左右,但很多人一天能销几百个鸡蛋,靠近旅游区的甚至能销售1000个以上,每个只有几分钱的利润,却每天能够获得30~100元收入,而且风险很小。
        不要以为非得有大量的资金才能创业,资金固然重要,但你更需要一个创业的头脑和创业的精神。
                                    选好投资方向
        创业活动是一系列的复杂活动,必须要有计划,没有计划就没有行动,没有动力,盲目行事往往遭受失败。设定创业计划应当把需要与可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设定的目标要适中,太高往往难以实现,使人丧失信心,太低又没有什么作用。
        只有对自身有一个准确的了解,才可能订出明确的创业计划并设法实现。有了适度的创业目标,并以此目标来主导获取财富的行动、选择合理的理财方式,就能达到理想的财富水平。
        王立亮,1968年出生在青岛胶南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从小梦想当科学家的他,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991年,王立亮因家境贫寒与大学失之交臂。
        那年冬天,王立亮穿上了崭新的军装,成了一名解放军战士。
        1994年,王立亮转业进了胶南县的一家化工厂当技术员。随着全国性的"下岗"风潮,王立亮在工作不久后,被安排下了岗,重新回到了农村。
        在外人眼里,王立亮的人生之路绕了一个大弯,又回到了原来的地点。然而王立亮不这么认为,三年的军旅生活让他掌握了一定的学识,更让他练就了军人的敏锐、坚强与不屈不挠的性格。王立亮决心凭借自己的双手,改变自己的生活、创造自己的生活。
        王立亮想到了用手里的钱进行投资创业,并首先审视了自己的实力:资金少,做大生意是不可能的,只有做投资少、见效快的小本生意——王立亮首先给自己的大方向定了位。
        那么,在众多投资少的行当里,选择哪一个最适合自己呢?王立亮在筛选了众多信息之后,亲自到青岛经济开发区进行考察。一天中午,他被开发区排成长龙的车队吸引,仔细一看,才发现是等候洗车的队伍。于是,王立亮索性在这里观察了一个多星期,结果他发现,开发区内的五家洗车房生意都很好,都有车在排队等候,一天下来,每家都有四五十辆车的业务。他在心里算了一笔账,十几分钟洗一辆车,每洗一辆车收费10元,一天下来的利润少说也有两三百元。王立亮心中一亮:这个行当不正适合自己吗?
        王立亮把洗车场建在了胶南。胶南虽是一个只有几十万人口的县级市,但经济环境很好,却没有专门的洗车场。洗车不需要专业技术,租好一个场地,购回一台高压水枪,办好相应的营业手续,1996年5月,王立亮投资6000元的洗车场开了张。这是胶南市第一个专业洗车场,王立亮占尽先机,生意出奇的火暴。三个月后,随着业务的增多,王立亮很快扩大了场地,雇了工人,并增加了为汽车打蜡等相关的业务,将小小的洗车场办成了专业的汽车美容店。这样辛苦一年下来,王立亮有了5万元的积蓄。
        王立亮的成功给我们一个很深刻的启示:在创业之前,选择投资方向是至关重要的。王立亮的成功就是始于他选择行业的正确。正是由于他选择了洗车这个行业,他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可能。
        所以,如果你在三十几岁已经决定创业的话,你必须对自己有一个详细的分析,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向。
                                    放手一搏
        三十几岁这段时期,可以说是创新思维最为活跃、精力最充沛、最好动脑筋、创造欲最旺盛的高峰期,也是创业的最好时期。所以,三十几岁的男人应该及早立下目标放手一搏,早日掘到属于你的第一桶金,这样才不会给你的人生留下遗憾。
        我们先来看看迈克尔·戴尔的创业故事,看看他是怎样掘取第一桶金并走上致富道路的。
        迈克尔·戴尔在奥斯汀市的得克萨斯大学读书时,像大多数大一学生那样,他需要自己想办法赚零用钱。那时候,大学里几乎所有的人都想拥有自己的个人电脑,但由于售价太高,许多人买不起。一般人所想要的,是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而又售价低廉的电脑,但市场上没有。戴尔心想:"经销商的经营成本并不高,为什么要让他们赚那么厚的利润?为什么不由制造商直接卖给用户呢?"戴尔知道,IBM公司规定经销商每月必须提取一定数额的个人电脑,而多数经销商都无法把货全部卖掉。他也知道,如果存货积压太多,经销商会损失很大。于是,他按成本价购得经销商的存货,然后在宿舍里加装配件,改进性能。这些经过改良的电脑十分受欢迎。戴尔见市场的需求巨大,于是在当地刊登广告,以零售价的八五折推出他那些改装过的电脑。不久,许多商业机构、医院和律师事务所都成了他的顾客。
        有一次戴尔放假回家时,他的父母表示担心他的学习成绩。"如果你想创业,等你获得学位之后再说吧。"他父亲劝他。戴尔当时答应了,可是一回到奥斯汀,他就觉得如果听父亲的话,就是在放弃一个一生难遇的机会。"我认为我绝不能错过这个机会。"一个月后,他又开始销售电脑,每月赚5万多美元。戴尔坦白地告诉父母:"我决定退学,自己开办公司。""你的目标到底是什么?"父亲问道。"和万国商用机器公司竞争。"和万国商用机器公司竞争?他的父母大吃一惊,觉得他太好高骛远了。但无论他们怎样劝说,戴尔始终坚持己见。终于,他们达成了协议:他可以在暑假时试办一家电脑公司,如果办得不成功,到9月他就要回学校去读书。
        戴尔回奥斯汀后,拿出全部积蓄创办戴尔电脑公司。他以每月续约一次的方式租了一个只有一间房的办事处,雇用了第一位雇员——负责处理财务和行政工作。在广告方面,他在一只空盒子底上画了戴尔电脑公司第一个广告的草图。朋友按草图重绘后拿到报馆去刊登。戴尔仍然专门直销经他改装的万国商用机器公司个人电脑。第一个月营业额便达到18万美元,第二个月26?5万美元,不到一年,他便每月售出个人电脑1000台。积极推行直销、按客户的要求装配电脑、提供退货还钱以及对失灵电脑"保证翌日登门修理"的服务举措,为戴尔公司赢得了广阔的市场。
        戴尔电脑公司鼓励雇员提出新的创意。雇员提了一个创意之后,如果公司认为值得一试,那么,即使后来证明不可行,雇员也会获得奖赏。到了迈克尔·戴尔本应大学毕业的时候,他的公司每年营业额已达7000万美元。戴尔停止出售改装电脑,转为自行设计、生产和销售自己的电脑。
        很快,戴尔电脑公司就在全球16个国家(包括日本)设有附属公司,直到今天,戴尔仍立于不败之地。
        也许你会说,那时的戴尔年轻气盛,他有资本去创业,可是想想看,如果一个人放弃自己的学业,拿出自己的全部储蓄去创业,是那么容易的吗?这里要讲的是,如果你想掘到自己的第一桶金,就必须有放手一搏的胆量和气魄。
        如果你现在不放手一搏,那么等待你的将是一个竞争更加激烈、前景更加难测的未来。最新资料显示:在上海,八成以上已经创业或者正在创业的企业主是在29岁以前就掘到"第一桶金"的,而且这个年龄越来越呈现年轻化的趋势。这种趋势会不会激励你去创业呢?
        看看下面成功的富豪,他们大多是在三十几岁之前开始创业的:
        李嘉诚——
        香港富豪李嘉诚在小时候,家里没有钱供他念书。他只好辍学打工,从16岁开始就去做推销员。他决心要做一名成功者。他的信念是比别人多付出两倍以上的努力去工作。一般人一天工作8小时,他就工作16小时。经过努力,他很快就成了公司的销售冠军,18岁时,被公司提升为业务经理,20岁就被公司提升为总经理。到了22岁,他就自行创业,成立了长江实业公司,开始了问鼎香港首富的道路。
        刘汉元——
        《福布斯》杂志2001年度中国内地富豪榜中,位列第11席的四川通威集团总裁刘汉元,17岁时靠父母卖猪凑的500元钱开始创业。22岁那年,也就是1986年,他自建工厂,利用5年来养鱼和手工生产鱼饲料积累的资金,在家乡眉山县永寿镇建起西南地区第一家集约化鱼饲料工厂,取名"科力",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之意。工厂投产当年,市场上就出现供不应求的旺销景象,远近养鱼户蜂拥而至,刘汉元生产的"科力牌"鱼饲料成为抢手货。镇上常常车水马龙,交通阻塞,还有人为了买到饲料竟然在工厂门口排了7天7夜的队。6年后,即1992年,28岁的刘汉元自筹资金1000多万元在县城里建起一座现代化饲料工厂,取名通威饲料有限公司,喻"通力合作,威力无穷"之意。2000年,刘汉元进入了中国内地年度富豪榜,排名第21位。
        孙广信——
        现在个人资产超过36亿元的孙广信,1962年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一个多民族的大杂院。父亲是当年从山东走西口"盲流"到新疆落脚的鞋匠。家中兄妹5人,除他之外,学历最高的高中都没毕业。高考未果的他去了部队,从那里,考上了军校,成了家中唯一有干部身份的人。他常说:"人活着,就要进步。"孙广信在部队里很好强,他给自己定下了目标:30岁时当师长,然后是将军。可27岁之前,孙广信的将军梦破灭了,于是他选择了复员。丢了干部身份后,他投身于商界,用3000元钱的复员费,开始了他登上排行榜的富裕之旅。
        张跃——
        在2002年的《福布斯》大陆富豪排行榜中,排名26的张跃是远大空调的总裁,国内第一个拥有私人专机的企业掌门。他的第一桶金来自于自己发明的无压锅炉,那年他25岁。
        一个男人在三十几岁如果有梦想,付出努力,就一定会成功。千万不要让"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成为你青春的注脚。大胆地去创一次业吧,放手一搏,你的人生会更加完美。
                                    成功垂青于准备充分的人
        准备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只有做好准备工作,才能更容易走向成功。拿破仑·希尔说过,一个善于准备的人,是离成功最近的人;一个缺乏准备的人,一定是一个差错不断的人,纵然有超然的能力、千载难逢的机会,也不能保证获得长久的成功。一个缺乏准备的人一定是一个差错不断的人,纵然具有超强的能力、千载难逢的机会,也不能保证获得长久的成功。没有准备的行动会让一切陷入无序,最终面临失败的局面。
        当你的能力超出常人十倍、百倍的时候,天赋几分,机会几何,你要清醒地回答自己。对有些人来说,神奇的背后,完全是冷静运筹之结果。"有预则立,无预则废",对所有想得到成功的人,几乎就是"天经地义"。
        提起准备,每个人都懂得"有备无患"的道理,几乎人人都有因准备而获得,亦因准备而失去的经历。
        虽然准备无处不在,又如此攸关成败,但奇怪的是,人们却普遍忽视它,即使有人认识到了准备的重要性,也很少能对它保持长久的热情。尤其是对于三十几岁的男人来说,若总是凭着自己的判断去做事,将准备工作置之度外。那么,"效率低下,差错不断"就会非常轻松地在这些人的身上贴上失败的标签。
        坦率地说,任何人都不愿意面对失败。当技术人员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开发的软件被证明是漏洞百出时,当销售人员费尽唇舌依然没有签到合同时,当一个管理者发现自己的团队是一盘散沙时,那种沮丧、失落的心情确实令人难过。也许他们可以用无数的理由来为自己开脱,什么运气不好、一时疏忽、配合不力,等等,但事实告诉我们,隐藏在这些失败背后的真正原因就是:准备不足。所以,三十几岁的你如果想找到成功的捷径,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做最充分的准备吧!
                                    准备定胜负
        在吸引了全世界眼球的拳坛世纪之战中,当时正如日中天的泰森根本没有把已年近40岁的霍利菲尔德放在眼里,他自负地认为可以毫不费力地击败对手。同时,几乎所有的媒体也都认为泰森将是最后的胜利者。美国博彩公司开出的是22赔1泰森胜的悬殊赔率,人们也都将大把的赌注压在了泰森身上。
        在这种情况下,认为已经稳操胜券的泰森对赛前的准备工作——观看对手的录像,预测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应对措施,保证自己充足的睡眠和科学的饮食方面都敷衍了事。
        但是,比赛开始后,泰森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找不到对手的破绽,而对方的攻击却往往能突破自己的防线。于是,气急败坏的泰森做出了一个令全世界人都感到震惊的举动:一口咬掉了霍利菲尔德的半只耳朵!
        世纪大战的最后结局当然是:泰森成了一位可耻的输家,还被内华达州体育委员会罚款600万美元。
        泰森正是输在准备不足。当霍利菲尔德认真研究比赛录像,分析他的技术特点和漏洞时,泰森却将教练准备的资料扔在一边;当对手在比赛前拼命热身,提前进入搏击状态时,他却和朋友在一起狂欢。虽然泰森的实力确实比对手高出一筹,在年龄上也占尽了优势,但他最后却一败涂地。
        霍利菲尔德的成功和泰森的失败皆因准备。
        当然,在这种一战定胜负的比赛中,偶然性确实占了很大的比重。这个时候,比的并不是谁的实力最强,而是谁犯的错误最少。只有真正地重视准备,扎实地把准备工作都做到位,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不犯或少犯错误。
        被称为"上帝第二"的前葡萄牙波尔图足球队的主教练穆里尼奥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当准备的习惯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时,它就会永远在那里,并帮助你取得令人惊讶的胜利。"英格兰国脚莱斯·费南德这样评价他:"我从来没有遇到过像他这样的人,对工作、对胜利是如此的痴迷。"没错,准备使他成为"魔鬼",也正是准备使他成为"上帝第二",当然,也使他成了世界上薪水最高的足球教练。
        提起准备,也许有人会说:"准备没有什么了不起。"但就是这不起眼的准备,却能造就神奇的成功,同样也能造成痛苦的失败。
                                    准备是一切工作的前提
        阿尔伯特·哈伯德有一个富足的家庭,但他还是想创立自己的事业,因此他很早就开始了有意识的准备。他明白像他这样的年轻人,最缺乏的是知识和必备的经验。因而,他有选择地学习一些相关的专业知识,充分利用时间,甚至在他外出工作时,也会带上一本书,在等候电车时一边看一边背诵。他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这使他受益匪浅。后来,他有机会进入哈佛大学,开始了一些系统理论课程的学习。
        阿尔伯特·哈伯德对欧洲市场做了一番详细的考察,随后,他开始积极筹备自己的出版社。他请教了专门的咨询公司,调查了出版市场,尤其是从从事出版行业的普兰特先生那里得到了许多积极的建议。这样,一家新的出版社——罗依科罗斯特出版社诞生了。
        由于事先的准备工作做得充分,出版社经营得十分出色。阿尔伯特·哈伯德不断将自己的体验和见闻整理成书出版,名誉与金钱相继滚滚而来。
        阿尔伯特并没有就此满足,他敏锐地观察到,他所在的纽约州东奥罗拉,当时已经渐渐成为人们度假旅游的最佳选择之一,但这里的旅馆业却非常不发达。这是一个很好的商机,阿尔伯特没有放弃这个机会。他抽出时间亲自在市中心周围作了两个月的调查,了解市场的行情,考察周围的环境和交通。他甚至亲自入住一家当地经营得非常出色的旅馆,去研究其经营的独到之处。后来,他成功地从别人手中接手了一家旅馆,并对其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和装潢。
        在旅馆装修时,他根据自己的调查,接触了许多游客。他了解到游客们的喜好、收入水平、消费观念,更注意到这些游客正是对于繁忙工作的厌倦,才在假期来这里放松的,他们需要更简单的生活。因此,他让工人制作了一种简单的直线型家具。这个创意一经推出,很快受到人们的关注,游客们非常喜欢这种家具。他再一次抓住了这个机遇,一家家具制造厂诞生了。家具公司蒸蒸日上,也证明了他准备工作的成效。同时他的出版社还出版了《菲利士人》和《兄弟》两份月刊,其影响力在《致加西亚的信》一书出版后达到顶峰。
        阿尔伯特的成功正是建立在充分的准备基础上的,所以他才能够在面临机遇时果断出击,正是准备意识成就了他事业的辉煌。
        阿尔伯特深深地体会到,准备是一切工作的前提,是执行力基础。因此,他不但自己在做任何决策前都认真准备,还把这种好习惯灌输给他的员工。不久之后,"你准备好了吗"已经成为他们公司全体员工的口头禅,成功地形成了"准备第一"的企业文化。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公司的执行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工作效率自然显而易见。
        同样,如果我们要赢在三十几岁,成为一名成功人士,也应当像阿尔伯特·哈伯德一样,在行动之前做好充分的工作准备。准备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只有充分的准备才能保证工作得以完成,而且做起来更容易。拿破仑·希尔说过:"一个善于做准备的人,是距离成功最近的人。"一个人要将自己的工作做好,把事情做到位,就应当认真做好自己的准备工作。缺乏准备只会让自己的工作差错不断,这样的人当然也不会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用行动抓住机会
        英国诗人布莱克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
        如果在时机成熟前强趁时机,
        你无疑将洒下悔恨的泪滴;
        但如你一旦把成熟的时机错过,
        无尽的痛苦将使你终身哭泣。
        正因为机遇是稍纵即逝的火花,一旦失去,再要拥有它就不容易了。
        所以,你必须要用你的行动去抓住它,否则一切都只是空想。
        在美洲经济大萧条最严重时,多伦多有位年轻的艺术家,他全家靠救济过日子,那段时间他急需要用钱。此人精于木炭画,他画得虽好,但时局却太糟了。那时根本无法发挥他的潜能,尤其在那种艰苦的日子里,哪有人愿意买一个无名小卒的画呢?
        他可以画他的邻居和朋友,但他们也一样身无分文。唯一可能的市场在有钱人那里,但谁是有钱人呢?怎样才能接近他们呢?
        他苦苦思索,最后来到多伦多《环球邮政》报社资料室,从那里借了一份画册,其中有加拿大的一家银行总裁的肖像。他回到家,开始画起来。
        他画完了像,然后放在相框里。画得不错,对此他很自信。但怎样才能交给对方呢?
        他在商界没有朋友,所以想引见是不可能的。但他也知道,如果想办法与那位总裁约会,肯定会被拒绝。写信要求见他,但这种信可能通不过这位大人物的秘书那一关。这位年轻的艺术家对人性略知一二,他知道,要想穿过总裁周围的层层阻挡,必须投其所好。他决定大着胆子采用独特的方法去试一试,即使失败也比主动放弃强。
        他梳好头发,穿上最好的衣服,来到了总裁的办公室并要求面谈,但秘书告诉他:事先如果没有约好,想见总裁不太可能。
        "真糟糕,"年轻的艺术家说,同时把画的保护纸揭开,"我只是想拿这个给他瞧瞧。"秘书看了画,把它接了过去。她犹豫了一会儿后说道:"坐下吧,我就回来。"
        一会儿,秘书回来了。"总裁想见你。"她说。
        当艺术家进去时,总裁正在欣赏那幅画。"你画得棒极了!"结果,总裁以很高的价钱买了这幅画。
        想想看,如果那位画家不采取行动,也许他这一辈子都不可能拥有这样的机会。
        做一件事情,如果你采取了行动,那么你就有5%抓住机会的几率,但如果你不采取行动,所有的机会都不会垂青于你。
        A公司是美国一家知名公司,一向以求新求变著称。员工每年都会设计出数以千计的新产品。汤姆是这里的资深工程师,他也想出了一个新产品构思,但没有人理会他的发明。销售部门认为客户对这种产品不会感兴趣;生产部门则认为,要做出这种产品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好在汤姆的上司支持他的构想。在他的帮助下,汤姆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尝试着将新产品的构想变成现实。
        汤姆将新产品的模型制造出来后,又通过别人的帮助,生产出一批样品。他把这些样品分送给公司里的同事,结果获得了大量的称赞。于是,他和他的上司拿着用户的评语和自己的研究报告,送交公司的分析师参考审核,最终获得了通过,并且这项产品成为A公司有史以来最畅销的产品。
        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但准备好了一定要采取行动,如果你因为害怕而不敢尝试,因为害怕拒绝而不敢跟他人接触,因为害怕被嘲笑而不敢跟他人沟通情感,因为害怕失落的痛苦而不敢对别人做出承诺,那么所有的机会都不会等你,所有的成功也都不会属于你。
                                    有敢于冒险的魄力
        没有冒险就没有机遇,没有机遇就很难成功。人生就是一场搏击,就是一连串的冒险。三十几岁的男人在发现、创造和把握机遇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敢于冒险、勇于决策的魄力,否则成功会与你失之交臂。冒险本是人类的天性。从童年开始,我们就憧憬着自己的未来,梦想着在冒险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你会发现,童年的梦想也许很难实现,而且渐渐被生活的艰难所消退。
        事实上,没有冒险就没有机遇,没有机遇就很难成功。人生就是一场搏击,就是一连串的冒险。没有冒险,我们就不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人生的勇士们都有一种征服的欲望、冒险的愿望,甚至是渴望。
        卡尔·冯·莫尔特克说:"在战争中,没有伟大的冒险就没有伟大的成功。"
        在-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里,要为自己多创造一个机会,是需要有冒险精神的。因为在一个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可能性的前提下,我们不可能有100%的把握做成某事或改变某事。马克思说过:"当有10%的利润的时候,资本就活跃起来;而有了50%的利润的时候,它就敢于铤而走险。"抛开剥削的因素,资本就是在冒险中这样积累的。
        这样说,并非是宣扬不择手段地攫取利益。有一个事实必须摆明:每个人在发现、创造和把握机遇的过程中,都必须有敢于冒险、勇于决策的魄力。否则,成功很可能与你失之交臂。
                                    犹豫是成功的天敌
        犹豫是成功的天敌,瞻前顾后,谨小慎微,固然能够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发生,却也让很多人失去了近在眼前的机会。
        有一位年轻的哲学家,博学多才,英俊潇洒,令很多女性为之倾倒。
        某天,一个女子来敲他的门,她说:"让我做你的妻子吧!错过我,你将再也找不到比我更爱你的女人了!"
        哲学家虽然也很中意她,但仍回答说:"让我考虑考虑!"
        事后,哲学家用他一贯研究学问的精神,将结婚和不结婚的好坏所在,分别罗列下来,才发现,利弊均等,不知该如何抉择。
        于是,他陷入了苦恼之中,无论他找出了什么新的理由,都只是徒增选择的困难。这一犹豫便是好几年。
        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人若在面临抉择而无法取舍的时候,应该选择自己尚未经历过的那一个。
        "不结婚的处境我是清楚的,但结婚会是个怎样的情况,我还不知道。对!我该答应那个女人的请求。"他这样想。
        哲学家来到女人的家中,对女人的父亲说:"你的女儿呢?请你告诉她,我考虑清楚了,我决定娶她为妻!"
        女人的父亲冷漠地回答:"你来晚了十年,我女儿现在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
        哲学家听了,整个人几乎崩溃,他万万没有想到,向来自以为傲的哲学头脑,最后换来的竟然是一场悔恨。
        不久,哲学家抑郁成疾,临死前,他将自己所有的著作丢入火堆,只留下一段对人生的注解——如果将人生一分为二,前半段的人生哲学是"不犹豫",后半段的人生哲学是"不后悔"。
        哲学家犹豫十年,再真挚的爱情也不堪等待,离他而去。犹豫彻底葬送了他的幸福。
        其实,凡世间众人皆有犹豫,但并非所有情况都会在同时发生,它甚至根本就不会发生,因为犹豫是来自自己的想象,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便能将之克服。若能了解这些,接下来的就只有如何去克服问题。
        每当面临一个新的机会,在斟酌得失之间,犹豫便会在你的内心里悄然出现,阻挠你制胜的决心。这虽然是每个人都有的心理变化,但若不趁早加以克服,便将慢慢累积扩大,当它爬满你的心,进而侵蚀你的骨髓时,就难以救治。如果你正保持着维持现状的观念,即应早日医治,阻止病菌继续蔓延,并从而将残留在体内的病源完全根除,以免到最后后悔不已。
                                    要敢于做"出头鸟"
        成功者大都是那些敢为天下先的人。他们一般被人尊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很多人没能成功,就因为他们怕与众不同,害怕被"枪打出头鸟",他们安于现状,安于平稳,因此,他们远离了成功。
        "出头鸟"一般有这样几个特点:拥有聪明才智、不安于庸庸碌碌、能在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但"出头鸟"一词,贬义的成分多一些,而且还带着"悲剧"的色彩,大概是因为相关的一句名言——"枪打出头鸟"。
        躲在枝头的鸟,如果敢于冒险出逃,十有八九要被枪打中,成为牺牲品,成功逃脱的机会是很少的,所以最保险的逃命方法是待在原地等待观望。
        生活中不乏以"枪打出头鸟"这句话来告诫自己和别人的人。他们认为凡事三思而后行,不抢风头,不冒险才是保身之道。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很多人为了不被"打死",行事就格外"谨慎"。他们凡事躲在人家背后,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心安理得。公交车上有小偷,他们不敢声张;邻居有入室抢劫的,他们无动于衷。生活上不敢"张扬",工作上也讲究"低调"。事事听领导安排,跟别人学习,遇事先要等一等,看一看。有成绩怕抢了领导的风头,有进步怕引来同事的嫉妒,凡事都要圆满,做人处处圆滑,没有一点棱角,没有一点锐气,更没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
        不敢或不愿当"出头鸟",表面上看起来是出于自我保护,其实质上是保守落后、不敢承担责任的表现。思想保守,没有忧患意识,就谈不上改革和创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时代的大潮中,想稳居中流是不可能的,思想观念不更新,只会遭到社会的淘汰。
        敢当"出头鸟",不是瞎摸乱撞、盲目出头。不了解外界形势,不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就出头,只会落得被打死的下场。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有能力出头,要不断增强自身的能力素质,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力和行事能力,不做有勇无谋的人。敢做"出头鸟"还要会出头。"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充分进行调查和研究,认清形势,找准方向,选择有限目标,重点突破,"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出奇制胜。
        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要做"出头鸟",就要有遭受非议与打击的心理准备。有些非议与打击是不必要承受的,无谓的风头只会影响一个人的生存环境,尤其是爱逞口舌之快、在无谓的小事上耍小聪明的人,虽然能暂时满足一时的个人虚荣,但却并不能获得应有的尊重和报酬,还往往会被人视为另类,冷枪暗箭防不胜防,故而也有"出头椽子先烂"之说。但在有些时候,该出头时就要出头,博取正当的利益和名誉是人类前进的动力,历史就是由"出头鸟"们推动着向前发展的。
        在实现光荣与梦想的过程中,勇气往往能让人们克服障碍,最终抵达光辉的城堡。如果畏首畏尾,将会错失良机,与成功擦身而过,尤其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只有敢于做"出头鸟",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要勇于决策
        历来成功的取得,都必须具备非凡的素质。这个素质,就是独到的判断和对这种判断的坚决履行。而这种能力的表现就是能够勇于决策。
        美国的百货业巨子约翰·甘布士就是一个敢于冒险、勇于决策、并善于抓住成功机遇的人。
        有一次,由于经济萧条,不少工厂和商店纷纷倒闭,被迫贱价抛售自己堆积如山的存货,价钱低到1美元可以买到100双袜子。
        那时,约翰·甘布士还是一家织造厂的小技师。他马上把自己积蓄的钱用于收购低价货物,人们见他这股傻劲,都公然嘲笑他是个蠢才!
        甘布士对别人的嘲笑漠然置之,依旧收购各工厂抛售的货物,并租来了一个很大的货仓来贮货。
        他妻子忧心忡忡地劝告他,不要把别人廉价抛售的东西购入,家里的积蓄有限,如果此举血本无归,那后果便不堪设想。
        甘布士笑着安慰她道:"3个月后,我们就可以靠这些货物发大财。"
        甘布士的话似乎根本无法兑现。过了10多天后,那些工厂贱价抛售也找不到买主了,便把所有存货用车运走烧掉,以此稳定市场上的物价。妻子看到别人已经在焚烧货物,不由得焦急万分,抱怨起甘布士来。对妻子的抱怨,甘布士一言不发。
        终于,美国政府采取了紧急行动,稳定了物价,并且大力支持厂商复业。这时,由于焚烧的货物过多,存货欠缺,物价一天天飞涨。甘布士马上把自己库存的大量货物抛售出去,一来赚了一大笔,二来使市场物价得以稳定,不致暴涨。
        在他决定抛售货物时,妻子又劝告他暂时不忙把货物出售,因为物价还在一天天飞涨。他平静地说:"是抛售的时候了,再拖延一段时间,就会后悔莫及。"
        果然,甘布士的存货刚刚售完,物价便跌了下来。他的妻子对他的远见和冒险精神钦佩不已。
        甘布士用这笔赚来的钱,开设了5家百货商店。后来,甘布士成了全美举足轻重的商业巨子。
        有人说,甘布士的成功是偶然的,但真正了解他的人却不这么认为。一位和甘布士要好的经济学家评价说:"这位希腊人找到了成功的钥匙:勇于决策是通向成功的正确道路。"还有一位经济学家说:"他很会到其他人认为一无所获的地方去赚钱。"寥寥数语,道出了甘布士成功的秘密。
        任何人的成功都是离不开明智的思考和果断的决策的。当我们有了一个目标,当我们想做某一件具体的事情时,都不能犹豫不决。
                                    选择最适合你的
        人的一生离不开选择,生活中随时都面临着选择。在一定意义上来讲,人生就是选择,生活就是选择。选择的对与错、当与否、优与劣,将直接影响人生,决定着人生的成败。
        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答应他们每人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了一位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斯莱斯!"
        不同的人选择了不同的东西,而选择不同的东西就等于选择了不同的生活。著名哲学家阿纳哈斯说:"人生有不同的滋味,想要品尝到什么样的滋味,一切在于自己的选择。"
        的确,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不断选择的过程,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无论你做出哪一种选择,你都要知道明天的结果取决于今天的选择。
        对于成功前的男人来说,接下来还会有很多的路要走,同样也会面对无数次的选择,不同的是,你选择的次数会越来越少,所以你的选择一定要慎重,要善于选择。没有回头路可走,一次错误的选择,会使你的辛勤努力付诸东流。
                                    选择决定命运
        人的一生离不开选择,生活中随时都面临着选择。在一定意义上来讲,人生就是选择,生活就是选择。选择得对与错、当与否、优与劣,将直接影响人生,决定着人生的成败。
        如何进行选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在歧路面前大哭而返,是没有出息的;在美德和享乐之间选择享乐,是没有前途的;在诱惑面前选择坚定,是理智的;在邪恶面前选择斗争,是勇敢的;在民族大义面前选择真理,是高尚的……
        但是,生活又是复杂的,世事又是多变的。要做出人生的正确选择,不但要有一颗纯洁、纯朴、善良的心,还需要有相当的智慧、阅历和正确的思维方式。
        选择是一门艺术,无论成长的痛苦有多大,无论我们的目标有多高远,掌握选择的技巧才是人生成功的关键。
        很多人最终失败了,这是由于他们不会选择,是由于他们不懂选择的艺术。
        我们的心情需要选择,每天早晨一起床给阴霾的天空一个笑脸,还是给温暖的太阳一副愁容,记住,这时只要你一有松懈,消极的态度就会乘虚而入,缠住你不放,你一旦被缠住了,以后就会不断地产生消极的结果,也就会使活力、创造力或意愿减退,最后夺走可贵的快乐。
        我们的婚姻需要选择,许多人不结婚,许多人结了婚,但他们仍然得不到幸福,只因他们过分看重爱情以外的成分。记住,和对方一起成熟、一起老去,就是一种幸福,因为我们的婚姻并不是条件的比较,而是生命中最大的一次创意。
        我们的工作需要选择,有的人希望工作更顺利、更快乐,但他总是在做他不喜欢的工作,这是他主动放弃了选择,因为他明明可以换工作。
        我们的身体需要选择,有的人希望身体更健康、更强壮,但总是说没有时间运动,导致身体虚弱,这是他懒惰的选择,因为他明明可以抽出时间来运动。
        我们的交往需要选择,有的人希望自己人际关系更好,但他总是说自己朋友少,这是他懦弱的选择,因为他可以决定让自己多交一些朋友,但他没有勇气去交。
        我们的生活需要选择,有的人希望赚更多钱,但他总是抱怨收入不够多,他明明可以更努力地去赚钱,但却不去努力,这是他无能的选择。
        ……
        总而言之,人生中如何行动有时并不怎么重要,最重要的是如何选择,而选择正确与否,需要智慧,需要经验,需要阅历,需要方法,更需要有正确的思想,良好的品德和独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才是最重要的!
                                    学会选择必须懂得放弃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
        当我们面临选择时,必须学会放弃。放弃,并不意味着失败。像下围棋一样,小的利益虽然放弃,得到的却是更大的利益。但如果想兼得"鱼和熊掌",恐怕连鱼也得不到了。
        法国作家杜拉斯曾说:"人之一生,不可能什么东西都能得到,总有可惜的事情,总有放弃的东西。不会放弃,就会变得极端贪婪,结果什么东西都得不到。"
        加拿大魁北克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山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唯一能引人注意的是它的西坡长满松柏、女贞树等,而东坡却只有雪松。这一奇异景色之谜,许多人不知所以,然而揭开这个谜的,竟是一对夫妇。
        那是1993年的冬天,这对夫妇的婚姻正濒于破裂的边缘,为了找回昔日的爱情,他们打算做一次浪漫之旅,如果能找回就继续生活,否则就友好分手。他们来到这个山谷的时候,下起了大雪,他们支起帐篷,望着满天飞舞的大雪,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大且密。不一会儿,雪松上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雪。不过当雪积到一定程度,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会向下弯曲,直到雪从枝上滑落。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雪松完好无损。可其他的树,却因没有这个本领,树枝被压断了。妻子发现了这一景观,对丈夫说:"东坡肯定也长过杂树,只是不会弯曲才被大雪摧毁了。"少顷,两人突然明白了什么,拥抱在一起。
        生活中的我们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久而久之终将让我们难以承受。这时候,我们需要像雪松那样弯下身来,放弃一些东西,不要一味固执,才能够重新挺立,从而避免压断的结局。放弃,并不是低头或失败,而是选择另一种活法,选择另一种新的生活。
        由美国励志演讲者杰克·坎菲尔和马克·汉森合作推出的《心灵鸡汤》系列读本,这些年来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感动激励了无数的人。可是谁能想到在开始写作之前,马克·汉森经营的却是建筑业呢?
        原来马克在建筑业经营彻底失败,自己也破产之后,果断地选择了放弃,选择了彻底退出建筑业,并忘记有关这一行的一切知识和经历,甚至包括他的老师——著名建筑师布克敏斯特·富勒。他决定去一个截然不同的领域创业。
        他很快就发现自己对公众演说有独到的领悟和热情,而这是个最容易赚钱的职业。一段时间之后,他成为一个具有感召力的一流演讲师。后来,他的著作《心灵鸡汤》和《心灵鸡汤2》双双登上《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并停留数月之久。
        马克放弃了建筑业,但是你不能简单地说他是个半途而废的人,要知道,只有懂得放弃,才能做出更好的选择,才能获得成功。
                                    敢于放弃,才能更好地选择
        人生有得就有失,得就是失,失就是得,所以人生最高的境界,应该是无得无失。但是人们都是患得患失,未得患得,既得患失。明智的做法是要学会放弃。放弃是一种境界,只有敢于放弃,才能更好地选择。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尽时,以美英法为首的战胜国首脑们几经磋商,决定在美国纽约成立一个协调处理世界事务的联合国。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大家才蓦然发现,这个全球至高无上、最权威的世界性组织,竟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买一块地皮,刚刚成立的联合国机构还身无分文。让世界各国筹资,牌子刚刚挂起,就要向世界各国搞经济摊派,负面影响太大。况且刚刚经历了二次大战的浩劫,各国政府都财库空虚,许多国家都是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在寸土寸金的纽约筹资买下一块地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联合国对此一筹莫展。
        听到这一消息后,美国著名的家族财团洛克菲勒家族经商议,果断出资870万美元,在纽约买下一块地皮,将这块地皮无条件地赠予了这个刚刚挂牌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同时,洛克菲勒家族亦将毗连这块地皮的大面积地皮全部买下。
        对洛克菲勒家族的这一出人意料之举,当时许多美国大财团都吃惊不已。870万美元,对于战后经济萎靡的美国和全世界,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而洛克菲勒家族却将它拱手赠出,并且什么条件也没有。这条消息传出后,美国许多财团主和地产商都纷纷嘲笑说:"这简直是蠢人之举!"并纷纷断言:"这样经营不要十年,著名的洛克菲勒家族财团便会沦落为著名的洛克菲勒家族贫民集团!"
        但出人意料的是,联合国大楼刚刚建成完工,毗邻地价便立刻飙升起来,相当于捐赠款数十倍、近百倍的巨额财富源源不尽地涌进了洛克菲勒家族财团。这种结局,令那些曾经讥讽和嘲笑过洛克菲勒家族捐赠之举的财团和商人们目瞪口呆。
        在人生紧要处,在决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我们不能犹豫不决,徘徊彷徨,而必须明于决断,敢于放弃。洛克菲勒家族敢于放弃,所以赢得了滚滚财源。
        在人生的一些关口,我们的生命中会长出一些杂草,侵蚀我们美丽丰富的人生花园,搞乱我们幸福家园的田地。我们要学会将这些杂草铲除。放弃不适合自己的职业,放弃异化扭曲自己的职位,放弃暴露你的弱点、缺陷的环境和工作,放弃实权虚名,放弃人事的纷争,放弃变了味的友谊,放弃失败的爱情,放弃破裂的婚姻,放弃没有意义的交际应酬,放弃坏的情绪,放弃偏见恶习,放弃不必要的忙碌压力。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选择生活。
        有一个聪明的年轻人,很想在一切方面都比他身边的人强,他尤其想成为一名大学问家。可是,许多年过去了,他的学业没有长进。他很苦恼,就去向一个大师求教。
        大师说:"我们登山吧,到山顶你就知道该如何做了。"
        那山上有许多晶莹的小石头,煞是迷人。每次见到他喜欢的石头,大师就让他装进袋子里背着,很快,他就吃不消了。"大师,再背,别说到山顶了,恐怕连动也不能动了。"他疑惑地望着大师。"是呀,那该怎么办呢?"大师微微一笑:"该放下了,不放下,背着石头怎能登山呢?"大师笑了。
        年轻人一愣,忽觉心中一亮,向大师道了谢走了。之后,他一心做学问,最终成为一名大学问家。
        其实,人要想选择更好的,就必须要有所放弃,只有学会放弃,才有可能登上人生的极致高峰。
        所以,三十几岁的你不要再为一些本不属于你的东西而煞费苦心,你一定要敢于放弃,勇于舍弃,这样你才能为你自己选择更好的路,走向成功。
                                    做自己最擅长的
        凡事都要想好了再去做,莫要不懂装懂,那样不仅会让人看不起你,而且会让你事业受挫。生活中,不怕一知半解,不怕一无所知,怕只怕不懂却要装懂。事实上,不懂装懂本身就是一种无知的表现,它同无知一样可怕。所以,对于你不熟悉或者不擅长的事情,宁可躲远一些,以免暴露自己的无知。勉强上手去做,只会自讨苦吃。作为男人,有时可能会碍于面子而不去承认自己不懂的事,可你要知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不可能每件事都很精通。
        愈是爱表现的人,愈是无法精通每件事。三十几岁的男人应当学会同他人互相取长补短,别人比自己精通的地方就应不耻下问,即使是自己很精通的事,也要以很谦虚的态度来展现实力,这样才能令他人心服。
        在这个高度复杂的信息时代,每个人所吸收的知识都不可能包罗万象。若不以虚心的态度与人交往,如何能够受到大家的欢迎?凡事都自以为是的人,必然得不到大家的尊敬。
        不懂装懂就是无知,不利于交际范围的扩展。这样的人在社会中恐怕永远也不会受到欢迎,不懂装懂和自作聪明的处事方式会毁掉一切刚刚起步的事业,使人们失去对你的兴趣和信任。
        一个真正聪明的成熟男人会避免这种自我暴露的错误。凡事都要想好了再去做,不要不懂装懂,那样不仅会让人看不起你,而且会让你的事业受挫。生活中,不怕一知半解,不怕一无所知,只怕不懂却要装懂。事实上,不懂装懂本身就是一种无知的表现,它比无知更可怕。所以,对于你不熟悉或者不擅长的事情,宁可躲远一些,以免暴露自己的无知。勉强上手去做,只会自讨苦吃。
                                    不懂装懂等于无知
        孔老夫子说过:"人不知,而不恨,不亦君子!"
        这句话要告诉你的就是,每个人都有不懂的事情,在你不懂的事物面前,要勇于承认,不要自作聪明。勇于面对自己的无知才是真正的聪明。换言之,即使你真有两下子,也不要太出风头,要藏而不露,大智若愚。也就是说,在待人处世中,不要卖弄自己的雕虫小技。
        有位小杂志社社长不管是什么场合他总喜欢装腔作势,并且故意以降低自己的音调来表现庄重的样子。不但如此,他还总是一副无所不知的样子,这种姿态让人觉得他好像在做自我宣传。
        然而,不论他再怎么装腔作势,夹杂再多的暗示性话语,他出版的杂志或周刊也上不了台面。
        他所出版的刊物总是被人批评为现学现卖、肤浅的杂学之流,这是因为他对任何事都喜欢插进一脚来评论。当他一要开口说话,旁边的人就说:"天啊!又要开始了。"
        然后便咬着牙,万分痛苦地忍着。这和说大话、吹牛并无不同。自己虽然没有高人一等的智慧,却装出一副什么都知道的样子,这样会被人看做是虚张声势的伪君子。
        在朋友关系中最令人敬而远之的就是这种一点也不自知的人。
        承认自己也有不知道的事并不丢人,为了要自抬身价而不懂装懂,一旦被对方看穿,反而会令对方产生不信任感而不愿与你交往。
        那么,三十几岁的男人应该怎样做才能不暴露出自己的无知呢?我们不妨从以下三方面注意:
        1.学会"随众"
        要在生活枝节问题上学会"随众",萧规曹随,跟着别人的步履前进。美国的艾伦·芬特在《小照相机》一书中有过这样的心理测验:
        一个人走进一家医院的候诊室,他向四周一看,感到非常惊讶:每个人都只穿着内衣内裤坐着等候,他们穿着内衣内裤喝咖啡、阅读报纸杂志,以及聊天等。这个人起初非常惊奇,后来判断这群人一定知道一些他所不知道的内情,于是20秒钟之后,这个人也脱下外衣,仅着内衣裤,坐着等候医生。
        这种随众附和的做法,至少有两大实际目的:第一,社会上的群居生活,需要大家互相合作。第二,在某些情况下,当你茫然不知所措时,你该怎么办?当然是仿效他人的行为与见解,从而发掘正确的应对办法。
        2.不要让人感觉你比他人更聪明
        如果别人有过错,无论你采取什么方式指出别人的错误,一个蔑视的眼神,一种不满的腔调,一个不耐烦的手势,都可能带来难堪的后果。罗宾森教授在《下决心的过程》一书中说过一段富有启发性的话:"人,有时会很自然地改变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有人说他错了,他就会恼火,更加固执己见。人,有时也会毫无根据地形成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有人不同意他的想法,那反而会使他全心全意地去维护自己的想法。不是那些想法本身多么珍贵,而是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威胁……"
        3.贵办法不如贵主张
        换一句话说,就是多一点具体措施,少一些高谈阔论。年轻人对于诸多事情,总是喜欢发表主张。主张是对于某种事物的观察所得,观察分析才能有所得。所得能够成为一种主张,当然是一件可喜的事情,但是,如果急于求得理解,一有所得,不看对象、不分场所,立即发表出来,往往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少一点高谈阔论,多一点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办法。譬如,上司和同事或者朋友,希望你帮助他办某件事,你可以拿出一套又一套的办法,第一套方案、第二套方案,总之,你千方百计把问题解决了,这比发表"高见"不是有意思得多吗?不说空话,而又能干得成实事,你将给人以一种沉稳的成熟者的形象。
        做人处世都要有种原则,就是不要把别人都看成是一无所知的人。其实,我们周围的人,和你一样,都各有主张。多数人都不喜欢采纳别人的主张,因为这往往会被认为有失身份,有损体面。如果我们把别人都看成是庸才,认为只有自己有真知灼见,于是在一个团体内多发主张,这样,被采纳的百分比恐怕是最低的,而且很可能是最先被淘汰出局的人。
        世上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是无所不懂的,这是因为"懂"是相对的,是对某一具体的方面、具体的人而言的。你在一方面懂得很多,而在另一方面懂得却很少。所以,"聪明"并不是什么做人的资本,反而是没有"心机"的表现,根本不值得卖弄。
                                    坦诚承认"不知道"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讲过,"就我来说,我所知道的一切,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以最简洁的形式表达了进一步开阔视野的理想姿态。可以说,至今仍有很多人信奉苏氏这句名言。无论你多么伟大,无论你多么有才能,你也有你不知道的,说不知道并不就意味着你无能,反而在勇敢承认的同时使你获得了更多的称赞。
        有一位学问高深、年近八旬的老人,他原是大学教授,会讲五种语言,读书很多,词汇丰富,记忆过人,而且还经常旅行,可以称得上是见多识广。然而,人们从未听到过他卖弄自己的学识或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假称通晓。遇到疑难时,他从不回避说"我不知道",也不用自己的知识去搪塞,而是建议去查阅有关专著、资料,以做参考。看到老人的这一切,每个跟他接触的人才真正懂得了怎样才能被别人敬重,怎样才能获得做人的真正的尊严。
        心理学家邦雅曼·埃维特曾指出,平时动不动就说"我知道"的人,其实头脑迟钝,易受约束,不善同他人交往。迅速和现成的回答,表现的是一种一成不变的老一套思想;而敢于说"我不知道"所显示的则是一种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精神。埃维特还说,如果我们承认对这个或那个问题也需要思索或老实地承认自己的无知,那么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就会大大地改善。这就是他竭力倡导的态度和人们可以从中得到的益处。
        其实,在任何国际学术会议的场合中,如果你注意的话,就会发现,虽然开会的屋子里坐满了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但大家使用最频繁的一句话便是"我不知道",或者是比较严谨的"在本项研究主题中,我们没有足够证据可得出任何可靠的结论"。
        从事任何一种职业的聪明人,都有勇气承认,"没有人知道一切事情"这个事实。他们常常说自己不知道,随后就去寻找他们所欠缺的知识。承认自己不知道无损于他们的自尊,对于他们来说,"不知道"是一种动力,并不是说出来就大失面子的话语,因为自己的"不知道",反而会促使他们去进一步了解情况,以求得更多的知识。
        在前往心理医生那里求诊的病人中,其实有许多是著名的人物和企业家。他们在自己所做的那一行里是很杰出的,但是在医生同他们接触的过程中,却常常发现他们在生活的其他方面非常幼稚。他们在钻研提高自己的专长方面下了很多工夫,所以在与工作无关的其他知识方面就不够成熟。他们对自己专业范围之外的简单问题,也可能毫无所知。
        成功者知道,要掌握所有的知识,是既不可能也没必要的。所以,他们集中精力成为某方面的专家。他们知道,"万事通"的人是失败者,而成功者只精通一门或几门。真正的有面子是在你从事的一门里能够出类拔萃。
        做人就要敢于坦诚地承认自己的不足和不知道,不要为了面子,强将自己说成"万事通",让自己真正大失脸面。要知道知识正是从"不知道"里面去争取的,而不是从你说"知道"里面去欺骗得来的。
                                    不要认为自己无所不能
        对于三十几岁的男人来说,要做成大事业,单凭一己的能力与智慧是不够的,何况时间、精力更是有限的,光是细枝末节的问题就能把你弄得焦头烂额,疲于奔命。其实,你若能在三十几岁懂得让别人为你工作的秘诀,则无事不可成。有一句名言:得人之力者无敌于天下也;得人之智者无畏于圣人也。
        一个人即使是天才,也不可能样样精通,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自己不能完成的事。但是,天下什么样的人才都有,所有你自己不能完成的事,总有人能够完成。所以,如果你善于借人之力,你就是超人,没有什么是你不能完成的,自然可以无敌于天下。
        一个人即使是圣人,也不可能样样都懂。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有智力所不能达到的地方。但是,任何你不知道的事情,总有人知道,如果你善于借人之智,即可比圣人高出不止一筹。
        对于三十几岁的男人来说,要做成大事业,单凭一己的能力与智慧是不够的,何况时间、精力更是有限的,光是细枝末节的问题就能把你弄得焦头烂额,疲于奔命。所以,三十几岁的男人一定要学会让别人为你工作,这样你将无事不可成。
                                    千万别认为自己无所不能
        有的人总是自信过高,认为自己是万能的,什么事离开自己的结果肯定是一团糟。于是他们事事亲力亲为,因为他们不肯也不放心借助别人的力量。他们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自设的牢狱,由忙碌到忙乱,由辛苦到痛苦,最终却往往一败涂地。
        孔子的学生子贱做过某地的地方官。平日,大家只见他整天弹琴作乐,悠然自得,根本没见他走出过公堂。然而在他的治理之下,这地方生活富足,人心安定。后来,子贱离开了此地,接替他的官吏每天天没大亮,星星还没消失就出去了,一直忙到夜里繁星密布才疲惫不堪地返回公堂。为了工作,吃也吃不香,睡也睡不好,大事小事无不亲自处理,却还是有很多问题遗留未决。
        这位官吏非常苦恼,便特意到子贱府上求教,探讨治理地方的窍门。子贱得知他的来意后,微微一笑,说道:"我哪里有什么治理的窍门呀。只不过我在任时是凭借大家的力量处理政务,而你用的方法是只靠自己。光依靠自己的力量治理当然辛苦了。"
        子贱的为官之道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没有人是万能的,你必须学会靠别人的力量,让别人为你办事,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这一点对于很多管理者极为重要,他们常常喜欢把大小事务揽在自己身上,事必躬亲,管这管那,从来不放心把一件事交给下属去做。这样,看起来似乎整天忙忙碌碌,实则大多在做无用功,没有什么实在的价值。
        作为管理者,你所要做的工作只是宏观把握、高瞻远瞩,而不是关心那些具体的细枝末节。因此,你所要决定的只是告诉你的手下去做什么事,至于具体怎样去做,你应该放心地由属下去思考,切忌搞独断专行,不管大事小事,什么都是自己说了算,那是管理者最大的禁忌。
                                    借人之力方可成事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还有句古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个体不同,就各有各的优势和长处,所以一定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势和长处,借人之力,成己之事。
        一个人不能单凭自己的力量完成所有的任务,战胜所有的困难,解决所有的问题。须知借人之力方可成事。善于借助他人的力量,既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智慧。
        《圣经》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当摩西率领以色列子民前往上帝那里要求赠予他们领地时,他的岳父杰罗塞发现,摩西的工作实在超过他所能负荷的,如果他一直这样的话,不仅仅是他自己,大家都会有苦头吃。于是杰罗塞就想办法帮助摩西解决问题。他告诉摩西,将这群人分成几组,每组1000人,然后再将每组分成10个小组,每组100人,再将100人分成两组,每组50人。最后,再将50人分成5组,每组10个人。然后杰罗塞告诫摩西,要他让每一组选出一位首领,而且这个首领必须负责解决本组成员所遇到的任何问题。摩西接受了建议,并吩咐负责1000人的首领,只有他才能将那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告诉自己。自从摩西听从了杰罗塞的建议后,他就有足够的时间来处理那些真正重要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大多数只有他自己才能够解决。简单一点说,杰罗塞交给摩西的,其实就是要善于利用别人的智慧,善于调动集体的智慧,用别人的力量帮助自己解决难题。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的,当我们无力去完成一件事时,不妨向身边可以信任的人求助,也许对我们来说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却可能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轻松"搞定"。与其自己苦苦追寻而不得,不如将视线转一转,呼唤那些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
        所谓孤掌难鸣,独木不成桥。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你不完美,他不完美,但如果你们可以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我们时常看到有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结成亲兄弟般的友谊,互相帮助、互相提携,形成也可称之为"利用"的一种关系。
        利用并不全是丑恶的东西,而是各取所需导致。一个人,无论在工作、事业、爱情和消闲哪方面,都离不开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利用。因为各人的能力有限,以及人际关系有所不同,所以必须相互利用。借他人之力,让别人为自己办事,正是一个人高明的地方。
        就社会和自然状况来看,一个人斗不赢拉帮结派的。一个人在社会中,如果没有他人的帮助,他的境况会十分糟糕。普通人如此,成就大事业的人更是如此。如果失去了他人的帮助,不能利用他人之力,任何事业都无从谈起。借人之力,利用他人为自己服务,以让自己能够高居人上,这是一个人很难能可贵的地方。尤其对自己所欠缺的东西,更要多方巧借。
        善于借助别人的力量,善于利用别人的智慧,广泛地接受多家的意见,多和不同的人聊聊自己的构想,多倾听别人的想法,多用点脑子来观察周遭的事物,多静下心来思考周遭发生的一些现象,将让你受益匪浅。
                                    向所有可能的人"借力"
        不要忽视你遇到的任何人,因为,在人生道路上,你并不知道前面有什么在等待着你,你也不知道在向你伸出的手中哪一双有足够的力量支撑你。带着慧眼去认人识人,发现那些能够助你一臂之力的人。
        米歇尔是一位青年演员,刚刚在电视上崭露头角。他英俊潇洒,很有天赋,演技也很好,开始扮演小配角,现在已成为主要角色演员。为了进一步提高知名度,他需要有人为他包装和宣传。因此他需要有一个公共关系公司为他在各种报纸杂志上刊登他的照片和有关他的文章,不过,要建立这样的公司,米歇尔拿不出那么多钱来。
        偶然的一次机会,他遇上了莉莎。莉莎曾经在纽约一家最大的公共关系公司工作了好多年,她不仅熟知业务,而且也有较好的人缘。几个月前,她自己开办了一家公关公司,并最终希望能够打入非常有利可图的公共娱乐领域。但是到目前为止,由于她名气不够大,一些比较出名的演员、歌手、夜总会的表演者都不相信她,不愿同她合作,她的生意主要还只是靠一些小买卖维持。米歇尔却很看重莉莎的能力和人脉资源,不久,他们便签订了合同,莉莎成了米歇尔的代理人,她为他提供出头露面所需要的经费。他们的合作达到了最佳境界,米歇尔是一名英俊的演员,并正在电视剧中频繁出镜,莉莎便让一些较有影响的报纸和杂志把眼光盯在他身上。这样一来,她自己也变得出名了,并很快为一些有名望的人提供社交娱乐服务,他们付给她很高的报酬。而米歇尔,不仅不必为自己的知名度花大笔的钱,而且随着名声的增长,也使自己在业务活动中处于一种更有利的地位。
        米歇尔发现了莉莎身上所蕴藏的不为别人知晓的财富,即使莉莎当时并没有显示出惊人的魄力,而事实上,正是这个别人眼中的弱者满足了米歇尔的需要,为他带来了巨大的声誉和财富。
        一项研究表明,在工作中获得成功所要求的技能,85%是基于个性,只有15%是因为技术和训练。任何人际关系,无论是私人交往,还是业务关系,如果它是以成年人的那种互利的观念来支配的话,对双方来说只会有益。所以,不要轻视你所遇到的任何人,即使他目前处于不利的境遇中,你也不要忽视他身上的潜能。
        任何人如果想成为一个行业的领袖,或者在某项事业上获得巨大的成功,首要的条件是要有一种鉴别人才的眼光,能够识别出他人的优点,并在自己的事业道路上利用他们的这些优点,为自己办事。
        如果你所挑选的人才与你的才能相当,那么你就好像用了两个人一样;如果你所挑选的人才,尽管职位在你之下,但才能却超过你,那么你用人的水平真可算得上高人一筹。即使是那些目前看来并无闪光之处的人也可能有巨大的潜力可以供你使用,你所要做的,是尽己所能向所有可能的人"借才"。
        一个人是完不成大合唱的,必须借人而成。想成大事者,最紧要的任务是会如何打"借"字牌,从他人那里获得资源、获得力量,以凝聚成大事的力量。
                                    在失败和挫折中成就辉煌
        人的一生中都会面临许多次的失败和各种挫折,这时候你的抉择,你承受失败和挫折的能力,决定你未来的命运。成功与辉煌不是一个港湾,而是一次历尽艰险的旅程,人生的赌注就是在这次旅程中要做个赢家,如果你忍受不了失败,承受不了挫折,就很难达到辉煌。在一次飞机旅行中,碰到恶劣的天气,坐在旁边的一个年轻人担心地说:"你瞧,机翼快要裂开了!"这时站在旁边的空中小姐冷静地告诉那个人,"机翼的制造是有很大的弹性的,可以抗衡恶劣的天气。工程师们把这种特性称为'容忍度'。如果机翼太僵硬,它们就无法承受气流迅速变化形成的压力,那样它们在恶劣的天气下就会像干硬的树枝一样折裂"。空中小姐的谈话让我们彻底明白了"容忍度"的概念。
        对人类来说,难免会碰上恶劣环境和不利因素,这时人们也需要增强容忍度,增加弹性。
        在人生的风雨中,我们必须要有忍受风吹雨打的抵抗力,才能让自己不断进步,尤其对于正在追求成功的男人来说,无论是生活中还是事业上都会遇到失败与挫折,这时如果你忍受不了被打垮的话,你就很难达到人生的辉煌。
                                    挫折与失败是迈向成功的阶梯
        挫折和失败是迈向成功的阶梯。任何成功都包含着失败,每一次失败与挫折都是通向成功不可跨越的台阶。钱学森指出:"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来的,没有大量错误做台阶,也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结果的高峰。"有志气有作为的人,并不是因他们掌握了什么走向成功的秘诀,而恰恰在于他们在失败与挫折面前不唉声叹气、不悲观失望。成功与失败并没有绝对不可跨越的界限,成功是失败的尽头,失败是成功的黎明。失败的次数愈多,成功的机会亦愈大。成功往往是最后一分钟来访的客人。你做一件事情失败了,这意味着什么呢?无非有三种可能:一是此路不通,你需要另外开辟一条路;二是某处故障作怪,应该想办法解决;三是还差一两步,需要你作更多的探索。这三种可能都会引导你走向成功。失败有什么可怕呢?成功与失败,相隔只有一步。即使你认为失败了,只要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心理态度、自信意识,还是可以反败为胜的。有人说,过分自信也会导致失败,但所否定的只是"过分",而不是自信本身。如果你不是怕丢面子,怕别人说三道四,那么失败传递给你的信息只是需要再探索,再努力,而不是你不行。
        失败与挫折也是对人的意志的严峻考验。不明智的人,在成功面前就会骄傲自满;清醒的人,在失败与挫折面前更能坚定自己的意志。我们在逆境中的表现是我们成熟与否和气质优劣的最好检验。真理在燧石的敲打下闪闪发光,失败与挫折就是锤炼人意志的燧石。那些献身于人类伟大事业的创造者,在接连不断的挫伤和失败面前,不但没有被压倒,反而变得更加坚强,表现出了坚定不移、向着既定目标前进的英勇气概。
        失败与挫折是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有所进取、求变创新和参与竞争的过程中的一个正常的组成部分。只要你进取,就必然会有失误;只要你还活着,就绝不是彻底失败!失败有什么可怕呢?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在这个天平上,失败总是倒向害怕失败的人。强者与弱者,如果是从实力上对照比较,那么弱者还有可能扬长避短,巧用心计,战胜强者;如果是从心理态度上区别较量,就是缺乏自信、害怕失败的弱者必然失败,有时甚至会被某种假象和错觉所吓倒。
        成功者不一定具有超常的智能,也大都没有特殊的机遇和优越的条件,更不是没有经历过挫折、艰难与失败的人。相反,成功者大都是历经坎坷、命运多舛,是能在不幸的境遇中奋起前行的人。而且也不可否认,对成功者来说,处境的艰险、失败的打击和对于新事物没有经验,也会相应地给他们带来困扰、忧虑、苦恼和烦躁不安的情绪。但成功者不怕这些艰难,不会被困苦的处境压垮。成功者最可贵的信念和本事是变压力为动力,从荆棘中开辟新的成功之路。
                                    只有忍受得了失败与挫折,才能达到辉煌
        爱默生说:"伟大、高贵的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定的意志,不管环境变化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然不会有丝毫的改变,而终将克服障碍,以达到所企望的目的。"
        要测验一个人的品格,看他失败之后的行动是最好的方法。失败能否激发他的更多的计谋与新的智慧?激发他内心潜在的力量?是让他有更强的决断力,还是使他变得心灰意冷呢?
        "跌倒了再站起来,在失败中求胜利。"无数伟人都是这样成功的。
        让我们来看一下一个美国人曾遭遇的挫折:
        1832年,他失业了,这显然使他很伤心,但他下决心要当政治家,当州议员。糟糕的是,他竞选失败了。在一年里遭受两次打击,这对他来说无疑是痛苦的。
        接着,他着手自己开办企业,可一年不到,这家企业又倒闭了。
        在以后的17年间,他不得不为偿还企业倒闭时所欠的债务而到处奔波,历尽磨难。
        随后,他再一次决定参加州议员竞选,这次他成功了。他内心萌发了一丝希望,认为自己的生活有了转机:"可能我可以成功了!"
        1835年,他订婚了。但离结婚还差几个月的时候,未婚妻不幸去世。这对他精神上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他心力交瘁,数月卧床不起。
        1836年,他得了神经衰弱症。
        1838年,他觉得身体状况良好,于是决定竞选州议会议长,可他还是失败了。
        1843年,他又参加美国国会议员竞选,但这次仍然没有成功。
        他虽然一次次地尝试,但却是一次次地遭受失败:企业倒闭、情人去世、竞选败北。要是你遇到这一切,你会不会放弃——放弃这些对你来说是重要的事情?
        但他是一个聪明人,他具有执著的性格,他没有放弃,他也没有说:"要是失败会怎样?"1846年,他又一次参加国会议员竞选,最后终于当选了。
        两年任期很快过去了,他决定要争取连任。他认为自己作为国会议员表现是出色的,相信选民会继续选举他。但结果很遗憾,他落选了。
        因为这次竞选他赔了一大笔钱,他申请当本州的土地官员。但州政府把他的申请退了回来,上面指出:"做本州的土地官员要求有卓越的才能和超常的智力,你的申请未能满足这些要求。"
        接连又是两次失败。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坚持继续努力吗?你会不会说"我失败了"?
        然而,作为一个聪明人,他没有服输。1854年,他竞选参议员,但失败了;两年后他竞选美国副总统提名,结果被对手击败;又过了两年,他再一次竞选参议员,还是失败了。
        他尝试了11次,可只成功了2次,他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他一直在做自己生活的主宰。1860年,他当选为美国总统。
        这位美国人就是阿伯拉罕·林肯。
        在这无数次失败与挫折面前,他没有气馁,而是让自己不断地向高处攀登。
        过去的奋斗史,在很多人眼中是一部极痛苦、极失望的伤心史。因此,回想过去时,尤其有些不断追求成功的男人会觉得自己处处失败、碌碌无为,自己衷心希望成功的事情竟然失败了,他们至亲至爱的亲人朋友离他而去,也许他们曾经失掉了职位,或是营业失败,或者由于多种原因而不能使自己的家庭得以维系。在他们眼中,自己的前途似乎暗无天日。然而即便有各种不幸,如果你不向命运屈服,胜利就会向你招手。
        我们再来看一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遭遇:
        叶芝(1923年得主,爱尔兰诗人):被退回的作品为1895年的《诗集》。编者说他的作品"念起来毫不悦耳,又不燃烧想像力,而且不启迪思考。"
        萧伯纳(1925年得主,英国剧作家):被退回的作品为其代表作《人与超人》。退稿人说:"他永远不会成为一般人心目中的流行作家,甚至一点钱都赚不到。"
        高尔斯华绥(1932年得主,英国小说家):被退回的作品为其代表作《福尔赛世家》第一部。退稿人说:"作者写这部小说纯属自娱,全不理会广大的读者,因此可以说毫无畅销因素。"
        福克纳(1949年得主,美国小说家):被退作品为其代表作之一《避难所》。出版商说:"老天爷,如果出版这本书,我们要一块去坐牢。"
        海明威(1954年得主,美国小说家):被退作品为短篇小说集《春潮》。出版商说:"如果出版这本书,那我们不但会被视为品质恶劣,甚至会被视为异常残忍。"
        贝克特(1969年得主,爱尔兰戏剧家及小说家):被退作品为其小说代表作《马龙死了》。编辑部认为这部小说,"毫无意义,又不吸引人"。
        辛格(1978年得主,美国犹太小说家):被退作品为《在父亲那里》。评论是:"太过平凡。"
        戈尔丁(1983年得主,英国小说家):被退回的作品为其成名作《蝇王》(1954)。评论是:"你未能将看起来有潜质的构思成功地发挥出来。"后来戈尔丁以此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真正的伟人,面对种种成败,从不介意,正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失望,绝不失去镇静,只有他们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达到人生的辉煌。在狂风暴雨的袭击下,心灵脆弱者只有坐以待毙,但意志坚定的人却仍旧充满自信。因此他们能够克服外在的一切境遇,去获取成功。
        正如一位哲人所说:"失败,是走上更高地位的开始。"许多人之所以获得最后的胜利,只是受恩于他们的屡败屡战。一个没有遇见过大失败的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大胜利。事实上,只有失败才能给勇敢者以果断和决心。
                                    男人成功前战胜失败与挫折的六条提示
        1.志向
        你必须知道你想要什么,对自己的所需了然于心。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2.欲望激励
        当一个人追求他所渴望的东西时,就比较容易激发起自己的顽强意志。
        3.理智自信
        要从自己的经验和观察中去验证自己所制定的计划的可行性,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有主见,不要因为别人说什么而改变初衷。
        4.列出目标
        志向远大太抽象,不具有操作性,要把它们进行细分,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目标,由易到难,一个个突破。一个有目标的人和那些没有目标的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同在纷繁杂乱中,前者仍然不迷失,他可以控制自己,而不被别人操纵。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看不见收获,也看不见成果的。但是你只要按照一个个具体的目标去做,积少成多,最终便可成功。
        5.养成习惯
        养成习惯的直接结果就是为追求而不懈地努力。人的大脑在吸收每天经历的东西,并把这些经历印入脑子里。记住:失败与成功是一对孪生姊妹,只有在失败中站起来的人,才可能获得成功。
        6.合作精神
        一个好汉三个帮。保持一种同情、理解及与别人和谐合作的态度,这有利于发展一个人的韧性。
                                    走独一无二的创新道路
        每一个人都应该庆幸自己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应该将自己的禀赋发挥出来,而不是亦步亦趋地跟在别人身后,和别人跳进同一个圈子里,跳一样的舞蹈。在所有缺点中最无可救药的就是失去自我,成为别人的复制品。人们惯于模仿,既出于一种惰性,更出于对先贤圣哲的追捧。但是对好的东西的模仿很容易堕落成一种媚俗,失去自我,而且在先贤们和周围人的压力下,大概没有人敢喊出自己的声音。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你是独一无二的。"一个人只懂得模仿他人,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失去个性。而个性是人之为人的最基本因素,没有个性便没有独立的人格,没有深邃的思想,更没有创造力。
        模仿是妄想成功的懒人最容易想到的捷径。整日装在别人套子里的人,永远不会披上为自己量身定做的彩衣。模仿别人而不能创新,那只能成为别人的影子。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士,第二个吃螃蟹的人是追随时尚者,第三个吃螃蟹的人就是庸才。只有走别人没走过的路,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开创自己的美好人生。
                                    传统的想法会冻结你的心灵
        传统的想法会冻结你的心灵,阻碍你的进步,干扰你的创造能力。以下是对抗传统性思考的方法。
        要乐于接受各种创意。要摒弃"不可行"、"办不到"、"没有用"、"那很愚蠢"等思想渣滓。
        要主动前进,而不是被动后退。
        成功的人喜欢问:"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想一想,如果公司的经理们总想:"今年我们的产品产量已达极限,进一步发展是不可能的。因此,所有工程技术的实验以及设计活动都将永久性地停止。"用这种态度进行管理,即便是强大的公司也会很快衰败下去。
        成功的人就像成功的企业一样,他也总是带着问题而生存的。"我怎么才能改进我的表现呢?我如何做得更好?"做任何事情,总有改进的余地,成功者能认识到这一点,因此他总在探索一条更好的道路。
        从传统的想法中走出来,建立理性的思维,还要求人们要敢于幻想。
        每一个人都具有想像力,而想像力正是创造力的源泉。将梦境中所见尽量描绘出来,就是一种想像力的运作;发明一样东西或创造一样东西,是在发挥想像力。
        想像力丰富的人,好奇心会比别人强十倍。
        一个人如果缺乏好奇心,却想做一位出色的实业家,那是相当困难的。好奇心强烈的人,不但对于吸收新知识抱有高度的热忱,并且经常搜寻处理事物的新方法。因此,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好奇心,就不可能花心思研究新事物,只是遵循前人的步伐原地踏步而已,更不用说会有惊人的成就出现了。
                                    要敢于突破常规
        常规思维的惯性,又可称之为"思维定式",这是一种人人皆有的思维状态。当它在支配常态生活时,似乎有某种"习惯成自然"的便利,所以不好说它的作用全不好。但是,当面对创新的事物时,如若仍受其约束,就会形成对创造力的障碍。
        一次,一艘远洋海轮不幸触礁,沉没在汪洋大海里,幸存下来的九位船员拼死登上一座孤岛,才得以幸存下来。
        但接下来的情形更加糟糕,岛上除了石头,还是石头,没有任何可以用来充饥的东西。更为要命的是,在烈日的暴晒下,每个人口渴得冒烟,水成为最珍贵的东西。
        尽管四周都是海水,可谁都知道,海水又苦又涩又咸,根本不能用来解渴。现在九个人唯一的生存希望是老天爷下雨或被过往船只发现他们。
        等啊等,没有任何下雨的迹象,天际除了海水还是一望无边的海水,没有任何船只经过这个死一般寂静的岛。渐渐地,他们支撑不下去了。
        八个船员相继渴死,当最后一位船员快要渴死的时候,他实在忍受不住地扑进海水里,"咕嘟咕嘟"地喝了一肚子海水。船员喝完海水,一点儿也觉不出海水的苦涩味,相反觉得这海水非常甘甜,非常解渴。他想:也许这是自己渴死前的幻觉吧,便静静地躺在岛上,等着死神的降临。
        他睡了一觉,醒来后发现自己还活着,船员非常奇怪,于是,他每天靠喝这岛边的海水度日,终于等来了救援的船只。
        后来人们化验这海水发现,这里由于有地下泉水的不断翻涌,所以,海水实际上是可口的泉水。
        习以为常、耳熟能详、理所当然的事物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使我们逐渐失去了对事物的热情和新鲜感。经验成了我们判断事物的唯一标准,存在的当然变成了合理。随着知识的积累、经验的丰富,我们变得越来越循规蹈矩,越来越老成持重,于是创造力丧失了!于是想像力萎缩了!思维定式已经成为人类超越自我的一大障碍。
        标新立异者常常能突破人们的思维常规,反常用计,在"奇"字上下工夫,拿出出奇的经营招数,赢得出奇的效果。
        《围炉夜话》中指出:"为人循矩度,而不见精神,则登场之傀儡也;做事守章程,而不知权变,则依样之葫芦也。"一个心灵自由的人要敢于突破常规。
        每一个人都应庆幸自己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应该将自己的禀赋发挥出来,而不是亦步亦趋地跟在别人身后,和别人跳进同一个圈子里,跳一样的舞蹈。在所有缺点中,最无可救药的就是失去自我,成为别人的复制品。
        在这个世界上,充满了形形色色的追随者和模仿者,他们总是喜欢依照他人的足迹行走,沿着他人的思路思考。他们认为,走别人走过的路可使自己省心省力,是走向成功、创造卓越人生的一条捷径。岂不知,"模仿乃是死,创造才是生"。
        对任何人来说,模仿都是极愚拙的事,它是创造的劲敌。它会使你的心灵枯竭,没有动力;它会阻碍你取得成功,干扰你进一步的发展,拉长你与成功的距离。
        专事效仿他人的人,不论他所模仿的人多么伟大,也绝不会成功。没有一个人,能依靠模仿他人,去成就伟大的事业。
        所以,要想成功就不能抄袭,不能模仿,不能走别人走过的路。一个人愈去模仿他人,愈会失败。
        一位科学家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这种毛毛虫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总是盲目地跟随着前面的毛毛虫走。他把若干个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并在花盆周围不到6寸的地方撒上一些毛毛虫最爱吃的松针。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一圈一圈地走。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毛毛虫还不停地团团转。一连七天七夜,它们终于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亡。
        我们可以设想:在那么多毛毛虫当中,只要有一只稍微与众不同,便会避免死亡的命运。走别人走过的路,将会迷失自己的脚印。生活中我们太习惯于走别人走过的路,我们偏执地认为走大多数人走过的路不会错,但是,我们不会想到的是,当我们这么想的时候,我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往往更容易成功。
        拿西红柿的例子来说,如今,西红柿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成了家常菜肴,它的营养相当丰富,维生素含量非常高。可是,在人类刚刚发现西红柿的时候,却被它那光泽鲜艳的外表吓住了,谁也不敢第一个去品尝它,以为它一定是有毒的,有人甚至叫它"毒果"。然而,不知最终哪一位勇士第一个品尝了它,从那以后,西红柿便经常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了。因此,我们不能不钦佩那位勇士的胆识,钦佩他敢走别人没走过的路的精神。可以说,这位无名的英雄为人类做了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走别人没走过的路,意味着你必须面对别人不曾面对的艰难险阻,吃别人没吃过的苦,但也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