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宠文网 > 古典文学 >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第14页

书籍名:《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作者:泓逸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章节:第14页,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寂寞与坚强是成功者的两根拐杖,帮助他们沿着崎岖、清冷的山路走向成功的山顶。西方有句谚语:“只有最伟大的人,才能在孤寂中完成自己的使命。”寂寞是我们独自攀登成功的山峰时必然要遭遇的,我们需要沿着自己认为正确的山间小道往上攀爬。在此过程中,我们很少有同行者,我们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这一探索、攀登的艰难过程中。因此,我们需要下定决心砍掉自己众多的娱乐项目,减少会客和交友的时间,以便集中时间和精力来做好手头的各项工作。当我们将几乎所有时间都投入到走自己的山间小路时,我们会时不时地遭到他人的打击和嘲笑,他们会对我们的工作提出质疑和否定,我们甚至得不到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尤其是当我们在探索、攀登的过程中遇到曲折和原地踏步时,反对的声音和力量会越来越大,支持者也越来越少。此时,我们将真正成为孤家寡人,在浓重的孤独和寂寞氛围中体会到令人窒息的感觉。在寂寞中,我们会对自己当初的想法产生怀疑,会陷入彷徨和摇摆。不过,寂寞并非只会对我们产生不利影响。寂寞中我们能够保持清醒,寂寞是我们进行反思的最好心境。因为寂寞,我们不得不依靠自己,从而促使我们坚强起来,应对眼前出现的各种挑战。


寂寞和坚强两者联系如此紧密,你若不能耐住寂寞,不能全然接受寂寞,不能抵制头脑中的各种诱惑和妄想,那就只能选择逃避。同时,在逃避寂寞中,你也与坚强失之交臂。坚强的人从不害怕寂寞,他们只把寂寞当作自己的一个朋友,一个惯于批评的朋友,在与它共处中向它讨教,学着面对一切挫折和苦难。


陈景润是我国伟大的数学奇才,凭借着自己在数学方面的傲世才华,陈景润将自己的目标定位在破解哥德巴赫猜想上,这注定了他探索数学王国道路的崎岖和坎坷,注定了他得忍受长期的寂寞和孤独。他常常一整天坐在书桌前进行数学推演和运算,尝试从不同角度来寻找解决问题的线索,为此他常把自己一个人闷在家里。很长时间以来,外界所发生的大大小小之事与他已经完全没有关系,他在与寂寞共处中,冷静地思考,逻辑清晰地按照一个个思路来探索破解难题之路。因为没人打扰,他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一伟大的探索工作之中,将自己头脑中所有瞬间闪现的新想法、新点子付诸实践,进行新的尝试。深夜中,昏暗的灯光将他伏案工作的背影投射在旁边的窗户上,透过这个一动不动的背影,我们看到了一个完全沉浸在探索数学王国之中的寂寞而又伟大的思想者,寂寞见证了一个又一个伏案工作的夜晚,见证了一次又一次因重要突破而引发的兴奋和欢乐。没有这种定力,不学会与寂寞相处,一个人就得不到成功的那一根拐杖——坚强,也就不能坚持到底,实现目标。


陈景润最后成功了,他的成功是甘于寂寞、坚持到底的真实写照。一个不懂寂寞的人便不可能如陈景润一样在漫漫长夜中相伴孤灯,在前程未卜中收获快乐,在默默持守中历练坚强。成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所有的成功者都得忍受长期的孤独和寂寞。如果你不学会与寂寞为伍,在一次次的失败、挫折所带来的打击中,在随打击而来的失落、痛苦、迷茫、徘徊中,变得坚强和睿智起来,不断反思自己的失误和不足,不断进行思路和心理的双重调整,就不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很多时候,那些成功者不仅能够享受成功的喜悦,而且在此之前早已学会了品味失败和挫折带来的痛苦和彷徨,这同样是一杯好酒,虽然苦,却是那么发人深省、启迪无限,又是那么激发勇气和力量,而酿造这些好酒的就是寂寞。在寂寞中,这些悲伤、痛苦和迷茫、失落会不断发酵,不断酝酿,最终成为能带给人坚强品格和无限启迪的好酒。一个真正的成功者从失败和寂寞中所得到的要比从成功中得到的多得多,这正是他们接近寂寞,虚心向寂寞讨教的结果。相反,那些一味逃避寂寞,不愿独自品尝痛苦、失落,不愿在寂寞所带来的静谧中反思自己的人,是不可能得到人生的智慧和坚强的,他们离成功也越来越远。


成功者如此,天才更是如此。古往今来,天才们的灵魂都是世界上最孤独的。正因为能够读懂寂寞,他们才拥有坚定的意志,无所畏惧。寂寞就如同天才们最好的朋友,他们因勇于独自承担生命暴风雨的各种摧残和打击而变得坚强和勇敢,因这份坚强和勇敢而能够长期与寂寞相伴。所谓天才,必须首先是意志坚强者,他们的才华正是在饱尝风雨打击下,其优秀的潜力才被完全激发出来,苦难有时是杰作诞生的助产士。如果他们耐不住苦难,以及随着苦难一同而来的深深的寂寞感,不去细细品尝这苦难和寂寞的滋味,他们就不会有那么真切、那么深刻的生命感悟,就不能获得人生的伟大力量,自然也不会创作出惊世之作。


贝多芬是举世闻名的音乐天才,他一生饱受穷困、情感、疾病的多重磨炼。人生的苦难虽然让他备受折磨,但同时也成就了他的伟大。他最伟大的作品——《命运交响曲》就是在他双耳失聪之后创作的。常人无法想象一个听不到任何音乐声响的人是如何将这一伟大的作品创作出来的。在谈到这部作品的创作时,贝多芬说这是“命运在敲门”,自己“扼住了命运的咽喉”。贝多芬能够在如此情境中创作出举世震惊的伟大作品,正反映了贝多芬对于命运的不屈和斗争精神。贝多芬并没有在寂寞无助中自怜自艾,他曾说:“在我最寂寞的时候,就是我最不寂寞的时候。”寂寞带给了他音乐创作的灵感,寂寞让他有机会整理他那不平凡的思想和彻悟,让他能够将生命的所有感悟都谱写进这一曲曲撼人心魄的不凡音乐中,这一切是绝对不可能在繁华热闹的贵族舞会中收获的。


坚强与寂寞同行,就像马车的两个车轮一样,互为依靠,共生共存,两者同时支撑起命运的马车向前疾驶。独有寂寞而无坚强,就会被寂寞吞噬,就会想方设法逃避寂寞,让自己空虚的心灵装满各种杂物甚至垃圾,用外在的物质或关系来满足自己各种未被满足的欲望,用一时的快感、疯狂将自己麻醉。结果,等这些刺激一一消减之后,寂寞又像猛兽一样从心灵的黑暗处苏醒过来,大口大口地撕咬你脆弱的心。同样,没有脱离寂寞的坚强。坚强是在我们全然接受寂寞、直视它并与它促膝而谈的过程中一点点增长的,没有勇气面对寂寞,不去在寂寞中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什么应该坚守、什么应该斩断,就永远只能选择逃避,躲在自己的幻想中来减少现实与期望的差距所带给自己的无情伤害。


寂寞是痛苦的,更是深刻的。只有在坦然接受寂寞,与寂寞交谈中,我们才能领略生命的真义,才能更好地认识自我,反思自己的各种认识,才能不被头脑中的种种虚妄所绑架,迷失在各种痛苦、失落、迷茫之中。
品尝寂寞的美酒,坚守无人喝彩的人生
    
人生是我们自己的,但我们却常常把握不住自己的人生。我们活在一个社会有机体之中,一出生就成了整个社会之中的一分子。我们生在某个家庭,而后我们就自然而然地与这个家庭的其他成员建立起了难以更改的关系,我们有固定的父母,有自己的兄弟姐妹,我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阿姨等都已命中注定,我们成了这个家庭的一员,因血缘而构建起的家庭关系是如此坚固,它将伴随我们的一生。等我们长大,我们开始在这个家庭中接受父母和其他长辈们的教导,他们的一言一行、他们的习惯风俗都被我们看在眼里,印在心中,成了我们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中,我们开始接受这个社会的各种规范、观念。等我们上学后,我们开始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下,我们开始认识这个社会的语言,语言中就包含了这个社会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各种观念、规范,当然还包括人们之前的教训和智慧。等我们结束了学校生活,步入社会,我们又开始与更多的人建立各种各样的关系,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我们接触的人更多了,看到的东西、经历的事情也多了,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进一步受到他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各种观念以及社会法律、道德、习俗等规范的影响,我们在脑子里自觉不自觉地建立起我们自己的认知框架和思维方式,开始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言行。我们的观念、思维有些是天生就有的,如求生,如自觉地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有的是自己后天建立的,如自己对于人生、世界的感悟。还有的是不知不觉中从外界、他人以及自身的经历那里习得的。这些共同构成了我们的意识框架,指导着我们每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