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宠文网 > 古典文学 >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第13页

书籍名:《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作者:泓逸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章节:第13页,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其实,真正的幸福就是每天上班时的一句嘱咐,出门在外时的一句问候,回家时的一份呵护,喝酒时的一丝抱怨。如果人们能在平平淡淡中固守着一份执著和坚贞,能在平平淡淡中体会幸福的滋味,那么,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幸福。
寂寞与坚强是成功者的左膀右臂
    
西谚有云:“世界上最坚强的人,也是最寂寞的人。”寂寞是世上最刻骨铭心的磨砺之一,寂寞在生命之初就深深埋在人类内心之中,并像种子一样代代相传。


人类作为群居动物,从起源之初,就靠与同类建立各种关系来维持个体以及整个种族的生命,因而在人类漫长的生命旅途中,寂寞成了人类生存道路上最大的敌人之一,每个个体都要千方百计地克服寂寞,与他人建立各种关系,来获得各种物质上、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持,减少因寂寞所带来的不安和恐惧。集体的力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这个未知的世界,更好地生存下去。在人类历史的早期,人类还处于自己的童年时期,对外界的认识知之甚少,未知意味着危险,未知也就在人类幼小的心灵深处种下了恐惧的种子,而与同类建立起坚固的联系,把个体的生命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形成一个稳固的整体,不分彼此,就能显著增强人类自身的力量,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未知的自然界,为单个个体生命带来安全感,带来更多的物质保障和心灵慰藉。这就是人类群居动物的本性,群居动物的本性通过遗传和文化,在人类社会中保留了下来,而其方式则是人类起源之初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所种下的寂寞种子,这颗种子在每一个人的心灵土壤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并且这果实所孕育的种子又在下一代的心灵土壤中深深埋下,从此代代相传。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会不时地泛上深深的寂寞感,它像千万只昆虫一样噬咬着每个人的心,让你无聊、痛苦、焦躁、抑郁,苦闷不堪。寂寞的感觉如此强烈、如此深刻、如此让人难以摆脱,就像每个夏季必来的台风一样,以铺天盖地之势登上你的心灵大陆,然后施展自己强大的淫威,肆意破坏着你心灵大陆上的一切,让你不堪忍受这种种煎熬和折磨。寂寞是人心灵中最强大的力量之一,没有人能够逃避它的击打,每个人都要经受这种心灵的砥砺。


当代人的寂寞感似乎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我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正将我们困在一个个孤岛之中。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分工和交换的深化,经济生产和运营方式中分工的深化,让世界上每个国家、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一个地区的不同企业、一个企业中的不同人都有了不同的事情。国家与国家之间有产业分工,一个国家中的不同地区则有不同企业的分工,而一个企业中的每个员工则被大大小小的岗位所限定,每个人只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就能够很好地制造出食品、衣服、汽车、轮船甚至航天飞机,这些商品通过贸易(也就是交换)实现在不同人、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互通有无。于是,每个人不用参与全部劳动的过程就可以拥有美味的食物、漂亮的衣服和舒适的汽车、房子等等商品。市场经济为我们带来了物质的繁荣,但却创造了一个个孤岛,每个人的职业、所在单位、岗位、工作地就是他所在的孤岛,人们被死死限定在自己的这个工作孤岛上,只有当工作上存在必要时才能与其他相关人士接触,工作就这样限制了他的人际圈,因而人类社会之中存在着很多个截然不同的“圈子”。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了自然、易于相互联系和认识的村庄,挤进了钢筋水泥构筑的城市森林中,住进了一个个犹如鸽子笼似的现代高层建筑中,虽然人口聚居的规模和密度越来越大,但由于上述工作因素以及这种不易建立关系的居住条件,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却变得单一和稀少,每个人都生活在因工作、亲情等等因素所形成的圈子中,与其他圈子的人来往甚少,自己的人际关系范围也越来越狭窄。


上述这种情况进一步加剧了现代人的寂寞感,催生了大量的“宅男宅女”,因为工作中没必要与过多的不相关之人联系,他们的人际范围也就非常狭窄,这使他们减少了建立与他人之间的各种丰富关系的可能,同时也促使他们自以为自己不需要更多的人际关系,所以将自己更多的注意力转向自身,开始在完全属于自己的天地——家宅之中构建自己的精神生活世界。不过,经常来袭的深深的寂寞感证明,他们并非不需要如此丰富、亲密的人际关系。为了能够排解自己的寂寞,苦闷不已的“宅男宅女”们开始用手机和网络与他人联系和交流。这正是一种弥补,对于丰富、亲近人际关系缺失的弥补。


虽然发达的网络和通讯技术能够帮我们建立更多的与外界之间的联系,但我们很难从这种虚拟的与陌生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中获得那种被需要、被信任以及亲密、安全的感觉,我们的寂寞仍然像一颗颗定时炸弹一样埋藏在我们心灵的每一个角落里,一不小心就会突然引爆,让我们遍体鳞伤。


所以,现代人的寂寞感正在不断增长,但我们当前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却在限制我们获得各种情感的慰藉和信任,阻断各种情感交流,使我们内在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生命本能中种下的寂寞种子在这种环境的滋养下快速生长,枝繁叶茂,触碰到我们心灵中那一处处的伤疤,一阵阵的揪心之感从心灵的深处传递出来,让我们坠入痛苦的深渊,不能自拔。


由此可见,寂寞是人的生命构成中无法舍弃的一部分。就像月宫中的那棵桂树,任凭吴刚一刻不停地挥舞着手中的斧子,它被砍掉的部分又会在瞬间长出来。你越是痛恨寂寞、想尽办法来填满内心的空虚,越是助长这棵寂寞之树的生长。就像给它浇水施肥一样,在片刻的、暂时的忘掉寂寞后,它又变得比之前更强壮、更硕大,在你触不及防之时,猛戳你心中最脆弱的部分。


寂寞伴随着我们的一生,随我们的成长而成长,它既是我们一生的顽敌,也是我们一生最忠实的朋友。顽敌有时是我们最可靠、作用最大的朋友,这看似矛盾的一对却能够相互转化。当然,只有充满人生智慧和勇气的人才能很好地实现这个转化。


此外,寂寞也是坚强品质的陪练员,而且是一个优秀、顽强的陪练员,它尽忠职守,兢兢业业,不会有任何怠懈,也绝不会放弃自己的工作。只要你经得起它的摔打,你就能迅速地成长。世界上不会有未经风浪而成长起来得好水手,也不会有未经击打而锻造出来的好钢材,坚强的人也无一不是在艰难困苦的训练营中毕业的。在这个训练营中,寂寞是坚强最大的敌人,也是最好的老师。人生虽有很多困难和伤痛,但只要你的周围有一群善良、智慧、热心的朋友和亲人,你便能在他们的鼎力支持下顺利度过各种难关。不过,人生的旅途中并非常常如此,你会遇到许多需要你独自承担、别人难以分担的苦和痛。这时,你的无助所带来的孤苦让你此时的痛苦感觉加倍,你只能独自一人品尝这苦果,消化这悲怆,你承受的压力和重量是如此之沉,以至于你的双肩都颤抖不已。“坚强,坚强”,求生的本能会在你的内心深处一遍又一遍地呼唤着这个词。你只有保持坚强才能不被打倒,才能负重前行。


坚强就是这样在勇敢面对寂寞时一点点成长起来的。因为有寂寞,因为要独自承受,因为你只能求助自身,从心灵深处呼唤勇气和力量,你才得以坚强起来。在人生漫漫的旅途中,寂寞与坚强始终形影不离,围绕在你的左右,陪伴着你在顺境或逆境中一同向前。


居里夫人和丈夫发现镭元素的故事就是一个坚强与寂寞同行的最佳例证。居里夫人家境贫寒,为了能够念完大学,她省吃俭用,四处打零工赚取学费和生活费。后来,在她与丈夫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他们决定把主攻方向放在一种能产生放射性现象的物质上。当时,科学界只发现铀的盐类会产生放射现象,但并没有搞清楚这种现象如何产生的。居里夫妇决定从铀矿中提纯这种放射性的物质,由于没有钱买大量的铀矿,他们就用沥青状铀矿的残渣来作为替代品,由于这种残渣中所含放射性物质较少,他们不得不弄来大量的残渣,而处理这么多残渣是一个耗时耗力的活,他们需要给这些残渣不断地加热,不断地搅拌。为了完成从这些残渣中提取放射性物质的实验,他们把实验室当成了自己的家,饿了、困了就在这里啃点面包,休息一下,然后继续做实验。就这样,他们整整坚持了4年。在此期间,他们只参加一些重要的学术活动,与同仁的来往也不多,把绝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提取这种放射性物质上,那需要忍受多大的孤独和寂寞啊,但坚强的居里夫妇却做到了。他们抵制住了外面世界花花绿绿的诱惑,更没有被实验的繁重、无聊吓退,在科学研究这条寂寞、艰苦的小道上,他们坚强地走了下去,巨大的寂寞成了他们坚强品格的最好诠释。如果没有这份寂寞中的坚强,他们是不可能成功地在沥青状铀矿的残渣中发现放射性物质镭的。更可贵的是,虽然居里夫人在成功提取镭及其他一些放射性元素之后,各种荣誉纷至沓来,有诺贝尔物理奖,有英国皇家学会颁发的金质奖章等,但居里夫人却没有被这些无上的荣誉冲昏头脑。有一次,居里夫人的一位朋友前去看望她。进了居里夫人的家门之后,他惊讶地发现,居里夫人的小女儿正在玩弄她母亲所获得的英国皇家科学院的金质奖章。他大惑不解地问道:“英国皇家科学院颁发的这个奖章这么贵重,你怎么能把它当玩具给自己的孩子玩呢?”居里夫人微微一笑,答道:“我这样做只是让孩子们从小就明白,这些荣誉只能当作玩具玩玩而已,不可以太当回事。”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是这么评价居里夫人的:“在我所认识的众多知名人物中,居里夫人是最不为盛名所颠倒的人。”名誉和金钱在居里夫人眼里都不被当回事,因为她很清楚,名誉将把自己的精力更多地浪费在毫无意义的应酬上,这将影响自己可以用在科学研究上的时间和精力,她甘愿在科学研究的那条寂寞小道上一个人坚强地走下去。这对于其他人来说是很难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