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我的历史聊天群

宠文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历史聊天群

第141章 问题

书籍名:《我的历史聊天群》    作者:一缕烟丝
    《我的历史聊天群》章节:第141章 问题,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结束国子监的行程,大明王王宇和吏部尚张良有马不停蹄的回到皇宫,按照事先的安排,召集内阁大臣议事。
        大明王王宇,吏部尚张良,户部左侍郎耿元,兵部尚温钟瑞,礼部左侍郎王喆,刑部尚于学珍,工部左侍郎高祝,左都御史汤瑾,一共七人。
        户部尚诸葛亮,礼部尚陈确以及工部尚曾辉都去了南京,所以由其他人暂时代替参与内阁议事,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内阁大臣了。
        “大明王到!”
        小太监吕安进入殿内,喊着。
        在他后面,大明王王宇走了出来。
        “拜见大明王。”
        七位大臣起身行礼。
        “免礼,诸位入座。”
        大明王王宇直接走向正上方的座位,这个位置,以前都是皇帝坐的。
        他虽然只是大明王,但在华夏帝国,他就相当于皇帝。
        七人坐下,殿内十分安静。
        “温钟瑞,说说最新战事。”
        大明王王宇看着兵部尚温钟瑞说道。
        “是。”
        兵部尚温钟瑞起身先向大明王行礼,然后看了看其他人,才开口道:
        “根据最新的战报,镇东大将军吴三桂所部已经击败江茜张献忠的兵马,进入胡广,目前与张献忠的兵马在铜仁府交战。拿下铜仁府,便可领兵直入贵洲,直接攻击张献忠在贵洲的主力部队……”
        “镇南大将军郑芝龙,领十万兵马,从陆上和海上,两路兵马直下广洲。最新传来的战报,广洲战事基本结束。接下来,将进入广茜……张献忠在川蜀称帝后,就把兵马居到了川贵,留在两广的兵马不多。
        相信,广茜也很快会被拿下。届时,镇南大将军郑芝龙所部便可领兵进入贵洲。
        到时候,与镇东大将军吴三桂所部,南北合击,拿下贵洲。”
        兵部尚温钟瑞顿了顿,又继续说:“镇西大将军孙尚香所部,在巴蜀的顺庆府,与张献忠的主力部队对峙。
        张献忠在川贵大约有二十多万兵马,主要驻守在城都府,重庆府,思南府,贵阳府,黎平府。
        而我军三路兵马,近三十万,兵力,士气,武器,粮草都足够。
        接下来,镇西大将军孙尚香所部将向成都府进攻,而镇东大将军吴三桂所部拿下铜仁府后,继续向思南府进发。
        南面的镇南大将军所部,拿下广茜后,进军贵洲的黎平府……面对华夏帝国的兵马,张献忠必败无疑!”
        最后,兵部尚温钟瑞补充道:“不过,川贵之地,地形复杂,道路崎岖,我军并不占地利。天时,夏季快到,雨季到来对我军就更为不利。
        因此,需要速战速决,尽快结束战事。”
        温钟瑞刚说完,吏部尚张良起身,行礼道:“目前,张献忠还没有攻下云楠。而且在川蜀一直还存在前明的残余部队与张献忠周旋。
        南明朝廷投降我华夏帝国的消息,应该也传到巴蜀和云楠。
        臣建议,在那些前明兵马还没有倒戈张献忠之前,我们应该争取一下。可以让前南明朝廷皇帝亲自为他们信,劝说他们投降华夏帝国。
        如此,我们便可多一支兵马,对张献忠形成四面合围之势,今早结束战事。”
        众人眼前一亮。
        兵部尚温钟瑞赞同道:“大明王,臣赞同张大人所言。”
        “臣等附议。”
        其他人纷纷赞同。
        “很好。”
        大明王王宇同意:“不管行不行,但只要有利于我军快速结束战争之事,就应该努力争取。这样,本王亲爱信一封,然后兵部派人,同时通知在南京的诸葛亮,此事交给他来做。”
        “大明王,英明。”
        众人起身行礼道。
        这话,还挺令人享受的。
        大明王王宇表面镇定,又说:“此事,就这样。温钟瑞,西南面的战事说了,接下来说说北面的战事。”
        “是。”
        兵部尚温钟瑞继续说道:“有了一万禁卫军,和镇东大将军吴三桂派出的五万兵马,北上支援。
        虽然多尔衮和豪格率领二三十万兵马,但镇北大将军王永吉来报,各处边关守住了。清军不得再南下一步,统统被阻挡在关外。
        而且,南明朝廷投降的消息传到清军那里,令他们的士气遭受打击。据镇北大将军王永吉传回来的消息,清军的攻势已经放缓。”
        温钟瑞说完,刑部尚于学珍起身行礼后,说道:“其实,清军也不是传言那么强大。前朝时,若不是奸人为乱,o  hài忠良,早就把他们打败了,怎么会让他们做大……”
        说到一半,于学珍突然闭口,才意识到自己有些失言了:“大明王恕罪,臣失言了。”
        “无事。”
        大明王王宇摆了摆手,道:“前朝错在许多问题,我们不能不提,不能忘记,反而更应该反思,反省,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不过,对于前朝的问题,今日不议。”
        停顿了一下,大明王王宇继续道:“现在,无论是北面战事,还是南面战事,我军都占优势。不过,面对最后的两个强敌,还是按照之前军机处的决策和战略,先击败张献忠,再对付清军。”
        说完,看向户部左侍郎耿元,大明王王宇说道:“耿元,说说户部对于清丈田地以及推广玉米,红薯,土豆种植的情况。”
        作为户部左侍郎,户部的第二把手,耿元第一次参与内阁议事,虽然只是暂时,也许是最后一次,但心里一直都很激动。
        “禀报大明王。”
        户部左侍郎耿元面前的桌面上放着许多资料,他拿了几个资料,开始讲述道:
        “到目前为止,京师,山东,陕茜,山茜,河楠等五个地方的土地已经全部清丈完成。
        无主之地先收归户部管理,然后根据各地的情况,分配给没有土地的百姓。
        户部做了详细的记载,大明王随时可以查阅。”
        从张居正变法开始清丈田地,所以户部对此有经验。
        “若是有疑问,本王会查阅的。”
        大明王王宇说道:“本王还有一个要求,把这些清丈要的田地,以户为准,把各地拥有最多和最少田地的前五百人家都详细罗列出来,本王要看看,这天下的田地都在那类人手里,又是那一类人土地最少。
        此事,户部秘密进行,若是泄露,本王拿你问罪!”
        明末,土地兼并严重。即使是战乱,也是对平民影响最大。
        大明王要做什么?
        户部左侍郎耿元心里忐忑,应道:“臣,领命。”
        大明王王宇只是想更详细的了解土地的分配情况,不会傻到现在就拿地主们开刀,或许以后会有更好的解决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