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新中华之抗日铁军

宠文网 > 古典文学 > 新中华之抗日铁军

第107章

书籍名:《新中华之抗日铁军》    作者:一刀客
    《新中华之抗日铁军》章节:第107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蒋先云知道,即将到来的第四次“围剿”,蒋介石出动4个大队的飞机,历史上给红军以很大杀伤。红军没有专门的高射机枪,防空武器只能指望改造重机枪。刘贵福不负众望,把马克沁、哈奇开斯式重机枪经过加工支架,重新设计全新的三连环型瞄准具和方向、高低转动机,改进发射机构,制成了高射机枪,性能良好,这一切只用了6天时间!

        之后就是研制威名远震的81式马步枪了。历史上刘贵福研制成功81式之前,先研制的是无名式马步枪、55式步枪、新79式步枪。蒋先云利用自己脑中的记忆,将刘贵福研制81式的关键“倒传授”给刘贵福,结果一步到位,至1932年6月研制81式马步枪成功(纪念八一建军节)。

        对于步枪轻型化的认识,刘伯承同志远远走在世界前面。他曾说过:“步枪是一种近战武器,200米内射击准确即可,质量越轻越好。”而西方国家直到二次世界大战,还没有改变远射程的旧观念,仍使用那些远射程(1000米以上)的步枪。正如刘伯承曾论述的那样,枪管很长很笨重。刘伯承有关步枪设计的理论到二次大战后期,在德国得到第二次验证。当时德国陆军技术部门的官员,有感于步枪的射程过远,后坐力太大,就瞒过持远射程观念的元首希特勒,冒名制成“MP43式冲锋枪”,实际上是缩短射程的轻型步枪,受到前线部队的欢迎。当希特勒知道实情之后,“生米已做成熟饭”,发怒之余只好顺水推舟,命令改称“突击步枪”。1944年又将步枪与冲锋枪相结合,正式生产了短而轻、结构紧凑实用的“Stg44突击步枪”,这就是突击步枪的由来。突击步枪在苏德战场初露锋芒,重创苏军,被苏军发现受到重视,也改变了远射程的旧观念,很快制成M43式短弹,用于CKC半自动步枪,逐步演变成著名的AK47突击步枪,被世界许多国家采用或效仿。

        可是,直到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军方在北约国家仍坚持步枪的射程1000米,这种远射程的陈旧观念显然是十分落后的。1952年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作战研究室执行著名的“齐射”专题研究,研究了步枪实战效果的大量数据。主要结论是:步枪90%的实战射程在300米以内。而刘伯承早在20多年前就看到这一点了!

        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步枪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起自1939年延安的81式马步枪;第二阶段起自1943年德国的突击步枪;第三阶段起自1966年美国在越南战场的小口径步枪。以上就是世界步枪轻型化发展的过程。不管是新式马步枪、突击步枪,还是小口径步枪,都是改革枪管。不外乎是缩短枪管的长度或缩小枪管的口径。总之,都是缩短步枪的射程,以便减小步枪的长度和重量。一致的目的都是使步枪达到轻型化。可以说都没有脱离刘伯承有关步枪设计的基本理论。事实说明,二战以来步枪的改革始于中国,81式马步枪是国际步枪轻型化的先驱,刘贵福是步枪轻型化改革的先行者,他开拓了世界步枪轻型化改革的新潮流。刘伯承是步枪发展的伟大预言家。

        在蒋先云的“启发”下,刘贵福按照刘伯承的步枪设计理论,适当缩短了枪管和射程。为了适应肉搏战的要求,将三棱刺刀加长,刺刀断面设计成双翅形,外部圆滑,不易碰撞刀刃;刺刀的折叠机构改成门扣自锁式装置,甩出刺刀自动扣牢,敏捷可靠。将准星改成可调式,能够调节瞄准偏差(历史上彭德怀称赞道:“天下第一准星!”)。还增加了步枪的保险装置。工艺上考虑尽可能地简化加工量,减少零件,缩小零件尺寸,减轻全枪重量等等,保证步枪性能优越,轻巧可靠。

        枪管的质量是步枪的关键。过去生产的步枪连打几十发,甚至十几发子弹就不行了。刘贵福认为:“枪管的材料是道轨,含炭量低,柔韧有余而刚度不足,可能是淬火存在缺陷。”有的工人不服气地说:“过去也淬火,总是一打就裂。”刘贵福认为问题还在于淬火技术不过关。所以他亲自负责淬火,解决了枪管质量问题。

        研制成功的81式马步枪,口径7.9毫米,短而轻,长不到1米,比一般步枪短100~200毫米,枪管长约570毫米,全重3.36公斤,后坐力小;枪身和刺刀总长超过日本“三八”式步枪,有利于拼刺;折叠式三棱刺刀平时折附于枪身下方,用按键扣合,拼刺时可随手甩出刺刀;刺刀根部有架枪钩,可集体架在平地上;背带在枪的左侧;有通条插在枪身内;枪托内可存放小型修理工具;用道轨制成的金属零件经烤蓝处理,油黑铮亮;用核桃木制成的枪托表面涂清漆,崭新美观。制枪的金属零件全部都采用铁轨制作,枪托采用山区核桃木,原材料供应充足。这两方面优势使枪的质量和产量都有了充分的保障。

        蒋先云“协助”刘贵福研制81式马步枪后,又转入其它武器的研制。人们对蒋先云丰富的兵工知识惊奇不已,称其为“武器专家”。蒋先云心中十分惭愧。他的武器知识十分有限,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土制”武器原理十分简单,蒋先云倒还记得,所以他“指导研制”的武器,都是历史上八路军“土造”的。

        重武器就是120、150毫米迫击炮。据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交战人员75%以上的杀伤是火炮造成,而50%即一半的人员是迫击炮杀伤。国民党军败退台湾后,总结战败的重要原因,就是火炮类型构成不合理。抗战期间,在中国军队与日军作战中,日军伤亡大多是因迫击炮造成的,而据战后统计在华战死的日军将领也绝大多数死于迫击炮弹,足见国共双方对迫击炮的运用均佳。而在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队不但未能继续发挥这方面的特长,还大量削减部队迫击炮的配备,首先将重型迫击炮从军师两级裁掉(少数杂牌军除外),代之以美制榴弹炮、山炮或日制山炮、野炮。后又减少团以下单位的中轻型迫击炮数量,代之美制无后坐力炮、战防枪、火箭筒等。而解放军方面又没有坦克和装甲车,也少有碉堡来当靶子,这些新式却没有目标的武器给解放军缴获后,却正好用来打国民党军的碉堡和坦克。迫击炮的数量哪怕少一点,单炮也能攻击一二个点线目标;山野重炮数量少,就难以对面目标进行有效攻击,而对点目标的攻击又由于射击技术不佳或精度不够而难作主要火力。解放军方面不但使用缴获的各种轻重迫击炮,还自制中轻型迫击炮加强火力;而国民党方面却以装备少量山野榴炮为满足。其实国民党军就是美械主力师或整编旅的榴弹炮,都难以支援军或师的整个攻击正面。这样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陆军的装备对面攻击能力是加强了,对点目标的能力则明显下降。换句话说,新的装备更适合对已经投降的日军作战,而对解放军作战是“狮子打蚊子”,是根本找不到作战目标的武器。

        蒋先云清楚迫击炮的威力,大概知道“土造”迫击炮原理,这次去了中央苏区,他趁赣州大战前一个月的准备时间,与朱瑞和红军“神炮手”赵章成作了交流。特别是赵章成,以其丰富的实战经验参与并指导设计,画出了120、150毫米重型迫击炮的设计图纸。蒋先云知道赵章成曾制造过迫击炮平射装置,赵章成当场示范:在炮尾加装了一个发火装置,曲射时不用,平射时安上即可。历史上赵章成设计的“土造”迫击炮威力极大,抗战期间刘伯承曾亲自给中央军委发报,说明“土造”迫击炮的威力:“此次运城外围战斗中,我太行自制之120毫米重迫炮和150毫米重迫炮,威力甚大。在东关、天神庙,120毫米炮一弹伤敌60余人,另一炮打坏汽车6辆。其弹片爆炸杀伤面之直径在50米以上。据战俘称,对我此炮,极表恐惧,且至今不知系何种炮。”

        蒋先云将赵章成的图纸带回鄂豫皖,立即组织制造。150毫米迫击炮的炮筒是火车车头的大轴,120毫米迫击炮的炮筒是火车车厢的大轴,炮盘也是用火车轨拼焊而成。1929年9月,徐向前、许继慎曾率红1军攻下平汉路上重要的广水车站,拆卸了大批铁轨和火车零件运到七里坪,当时的目的是加强防御工事,没想到现在成了土制武器的重要原料。

        50毫米掷弹筒也靠铁轨制造。掷弹筒是日本发明的一种单兵小型火炮,体积小,携带方便,结构简单,使用灵活,适于山地作战。在大别山上制造它必须解决两个难题,一是钢材,二是加工条件,特别是炮筒和炮弹壳的加工。蒋先云依靠工人的智慧,奇迹般地解决了这两个难题。掷弹筒的炮筒,用1米长的铁道轨面,经过加热,在高温情况下反复锻打,锻成400毫米长的圆柱体,然后在机床上加工成形。没有加工炮筒来复线的设备,技术人员改炮筒为滑膛结构,增加炮筒长度,保证射击距离及精度,并改日制平头炮弹为曲线炮弹。几经改进之后,终于试制成功2门掷弹筒.随后投入生产,经实战验证,土制掷弹筒比日军“原装”的更适用。

        有了炮就必须有炮弹。炮弹的原料主要是钢或灰口生铁,而且需用量很大,用道轨钢满足不了需要,根据地又没有灰口生铁,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