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新中华之抗日铁军

宠文网 > 古典文学 > 新中华之抗日铁军

第13章

书籍名:《新中华之抗日铁军》    作者:一刀客
    《新中华之抗日铁军》章节:第13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关于民生:无论消费建设、生产建设,均应以能够适应人民的需要为前提。若果人民的痛苦不能解除,则一切的主义都是空谈。

        关于广东;广东是革命的策源地,破坏之后。自应速谋建设,以回复地方元气。

        代表作:广东省三年施政计划

        为了建设“模范之新广东”,陈济棠主政广东时期,对地方建设进行系统规划。他把缺乏“一定不变之计划”视为广东政治“病态”之首,其本人及各有关部门提出和实施了多个关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其中,由陈济棠拟订,于1933年正式实施的“三年计划”有40多万字,是最有影响的总体规划,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被认为是陈济棠推进广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里程碑。

        “三年汁划”包括乡村和城市、政治、经济、教育、交通建设等内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大纲,陈济棠为编制“三年计划”颇费心血,并广泛征求多方意见,甚至包括其以前政敌的意见,完成后竟然“大病一场”,连梁漱溟亦叹为“用尽心力”。

        市政奠定现代化城市格局

        广州的城市面貌本来很旧,陈济棠大搞市政建设,在市区大修马路,建成惠爱路(命中山五、六路)、上下九路、西湖路、豪贤路、清平路等马路30条;海珠新堤、市政府合署大楼、中山图书馆、中山纪念堂、爱群大厦先后建成;1933年建成海珠大铁桥,贯通南北市区。

        商业规划中心商业区

        把惠爱路、上下九路和西濠口商业区规划为广州的中心商业区,建成中山戏院、新华戏院、新华酒店、新亚酒店等。据描述,当时“广州的大街小巷布满商店”,平均约50人就有一间。

        交通形成交通网络

        陈济棠时代广东公路无论长度还是地理密度,都居全国第一;完成粤汉铁路建设;在广州珠江沿岸建码头数十座;建成天河机场,与广西合作成立西南航空公司,开创了广东民用航空事业。

        文化发展高等教育

        陈济棠虽出身行伍,却很重视文化建设。除改善国立中山大学和私立岭南大学等10所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外,还创办了省立勷勷大学、省立国医学院、省立体育专科学校、广东陆军军医学校及省立农业、水产、美术、音乐等4所专科学校。

        民生物价低康平稳

        当时广东物价低廉平稳,有些年份还颇为宽裕。当时,广东普遍流通港币,港币一元可买花布20码,一个仙可买一份早餐。一般工人月工资20个大银,一月生活费用2个银元。一位曾在广州读书的人十分怀念其读书生活,把它与20世纪90年代台湾的学生生活相比,认为二者“相差无几”。

        军阀与地方建设

        海外历史学家谢里登在《剑桥中华民国史》中指出,军阀给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带来了直接与间接的恐惧与盘剥,不过,这主要针对北洋时期的军阀,不能直接套用在南京时期的地方实力派上。

        1927年以后,南京政府开始了一个有别于北洋时期的时代,显示了一定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气象。南京时期的地方实力派不同于北洋时期的军阀,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早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统治手法也与北洋军阀有所不同。

        在地方建设上取得一定实绩的军阀如:阎锡山在山西实行“山西省政十年建设计划”,陈济棠在广东“治粤八年,确有建树”,刘湘在广西搞经济建设,马步芳在青海禁毒等等。所以,老山西人对阎镐山,老广东人对陈济棠,老广西人对李宗棠与白崇禧,都表现出一定的怀念之情。有军阀史研究者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央集权制极易忽视地方利益,因此但凡国家遇上有乱事,出现地方割据现象,只要地方领导人注重地方利益,就容易受到当地人的推崇。

        粤军建设与“两广事变”

        1932年宁、粤复合后,陈济棠为了巩固其地位,防止蒋介石报复,他把“整军经武,改革政治,发展经济,阐扬文化”,加强对广东的控制,作为当务之急。他将余汉谋,香翰屏、李扬敬3个师扩编为3个军,各辖2个师,另增编教导师1个、独立师2个、独立旅5个、独立团8个和炮兵团、战车营等,使陆军兵力猛增至15万人。为使广东海、空军将领反对蒋介石,他把历来由陆军节制的海、空军划分出来,独成体系,直属西南政务委员会管辖。任命陈策组织海军司令部,接管各舰艇队、海军学校、修船厂、仓库等,并组建一团陆战队,驻守琼崖;任命张惠长成立空军司令部,接管两个飞行大队、空军学校、一团地勤部队和飞机场等。这样海、空军将领都皆大欢喜。1932年4月下旬,他又以节省军费为名,突然下令撤销陈策的海军司令部和张惠长的空军司令部,以武力接收,并以他的亲信张之英和黄光锐分任海、空军司令,独揽了广东海空军大权。接着他购买了4艘鱼雷快艇装备海军;将空军扩充为4个飞行大队,各种飞机130余架,在全省各要地分建中型飞机场10多个,大大加强了海空军的战力。

        他在扩编部队的同时,还扩充了军事学校,把培养军事干部做为发展军事势力的基本问题。他说:“军队之基础,建筑在下级干部。如各个班、排长自身都不振作,那这种军队就不能用,不能替党国效力。”早在他任第4军军长时,就设有军官教导队,到任第八路军总指挥时,他把教导队扩充为军官学校,自兼校长;此后,他又将军官学校改为广东军事政治学校(简称燕塘军校)。每年招收三、四百名学生,在复试时要经过他兄陈维周亲自逐个看相,认为有福气而无反骨的才加以录取,编入步、骑、炮、工、辎重等兵种,施行定期教育训练,毕业后分派到各部队任下级军官。他将部队行伍出身的尉级军官分期分批调进该校补充班受训6个月,提高其组织指挥和学术水平。在该校还设有军事深造班,将各军机关和部队的校级军官,分批调训。他认为这样做可以自成一个军事系统,保持本集团的部队不至被其他军事派系所渗入而起分化。他亲自规定选拔军事干部的五个条件:第一要立志,要有做非常的事业之志。能刻苦耐劳,努力奋斗,眼光远大。第二要锻炼身体,具有金刚不坏之身。规定干部每天早晚都要到野外出操,锻炼身体。第三要明白主义,为“三民主义”而战,“顺逆攸分,为胜败攸分”。第四要有团体生活的意识。在本团体内要亲爱精诚,同患难,共生死。意识统一,行为统一,保持团体的生存。第五要有牺性精神。要能损弃个人的私利私见,把个人的自由牺牲,把个人的知识技能献给团体。第六要得到人民的同情。要具有不要钱、不怕死、爱人民、爱国家、服从命令、严守纪律的军人的人格。陈济棠还亲自担任军事政治学校的“心理改造”课讲授。他提倡道德修养,要注意八大要点:“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公正、守法”。能力方面的训练要注意三大要点:“求知识,习技能、重力行。”

        为满足扩军的需要,陈济棠亲自抓全民军训。他在“对各机关军训公务员的训词”中强调说:“举国人民都要能够服兵役,不能单靠少数的军队单独负起卫国的责任。如果单靠少数的常备军队以卫国家,那就是很危险的。”“侨居我国的外国人,无论其为商人或教授等等,一接到国家命令,便即回去,担负军事责任,而他们何以能够随时为国家服军役呢?当然是由于平时受过军事训练的缘故。反观我国,平素没有这种训练,因此当着国家有事时候,只管举国沸腾,怎么热烈,但因没有军事的常识与技能,毕竟不克担负战争责任。”他规定广东各级政府机关、军事机关和中学生普及军事训练,举办全民训练骨干队,训练期满后,分配到全省各高级中学,担任军训领导骨干,实行军事管理。他还与省主席林云陔分别担任正副主任,领导全民军训。

        1931年秋,陈济棠着手整理行政基层组织,改革民政机构。他在广东省府各机关长官僚属欢宴会上,提出要“改革陋习,刷新政治,造成模范新广东”。强调“西南情形特殊,地处国防前线,毗连香港澳门,还有众多的华侨,南京方面的决策和所颁布的法令未尽适合实际,应该有所损益。”他批评全国政象:无论何省,未尽根据总理所定政策而行,遂至散漫无序、步骤紊乱,缺乏一个具体计划,负责政治者缺乏革命之一贯精神;中国之荐人,乃替找生活,觅碗饭,故各机关中之公务人员,缺乏为国民义务之责任心;因循陋习,不以创作为目的。他认为挽救危亡,建树新的广东,随军事进展之后,应为政治建设。第一步要勤慎服务,先得人民之同情,第二步须开诚布公,期与人民通力合作。不久,他受意林翼中(民政厅长)将琼崖抚黎局改建为3个县,以提高少数民族的社会地位;将三罗地方的一些不合理的“插花飞地”,分别划归所在地的县管辖,解决了长期以来的行政和社会纠纷,将杂乱的行政基层组织形式和职责不明的机构实行改革,规定在县以下,一律设置区乡村公所(中、小县不设区),明确其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