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中国起名改名实用全书

宠文网 > 科幻小说 > 中国起名改名实用全书

第9章

书籍名:《中国起名改名实用全书》    作者:林木
    《中国起名改名实用全书》章节:第9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有曾祖、曾祖母;祖父、祖母、外公、外婆、父亲(爸、爹)、母亲(  妈、娘)、干爸、干妈、义父、义母、家严、令尊、乃翁、先考、令堂、慈母、令慈、考妣  、堂上、膝下、后娘(后妈)、大爷、世伯、年伯、师伯、表叔、恩叔、盟叔、世叔、婶母、舅父、姨母、姨父、姑姑、姑父、公公、婆婆、岳父、泰山、丈人、岳母、丈母娘……等许  许多多的称谓。母亲、妈妈,是极为特殊、极富魅力、极能引发动人的情感称谓。母亲、妈妈,又成为祖国的代名词;黄河、长江,被称为“母亲的河”。世界上,有数不清的赞美母亲、妈妈的诗歌  ,最著名的其中有一首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亲是和爱、慈祥、养育、哺育联在一起的,和生命联在一起的。婴儿最早的发音是“妈——”;“母”的象形字从女  ,其中有两点像人乳形。母爱是世界上最厚重的爱。“干妈”,让人叫起来很亲切。干妈对干儿子、干女儿的确都很好,因为喜爱,所以就结为干亲。后妈(后娘)。她已经成为“狠毒”、“冷酷”的代名词,常常是和虐待联系在一起的。人们常说:“这孩子像是后娘养的!”其意就是对孩子不好。于是民间生出许多关于“后娘”的故事,使一些孩子对继产生偏见,引发不友好的开端。外婆(姥姥)哄孩子睡觉的歌谣有:“摇哇摇,摇到外婆桥……”、“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外甥是姥姥家的狗,吃了就走……”可是怎么还会有“狼外婆”的故  事,  显然那外婆是假冒的。真外婆是很疼外孙的。“外婆”带着“外”字,还有“外人”的意思,和自己的嫡孙是有区别的,这种观点在农村还挺深的。泰山和岳父联在一起,并成为岳父的别称。算得上中国的独特文化。实际上,这个“泰山”  不如说为“靠山”。中国人是很会套亲戚的,于是有了世伯、年伯、师伯,有了世叔、恩叔  、盟叔。还有一个“大爷”。大爷(dà  ye),即伯爷。如果换个发音——大爷(dà  yé),便不是  伯父了,而是好逸恶劳、傲慢任性的男人的代名词。有话说:“你装什么大爷(y)呀!”(3)同辈:即辈分相同。同辈的称谓有:丈夫、妻子、嫡、妾、娣姒、情人、哥哥、兄长、弟弟、昆仲、姐姐、妹妹、阿妹、嫂子、弟妇、妯娌、姑爷、连襟、夫婿……等等。      丈夫,是对妻子而言的。他有那么多别称:夫婿、官人、当家的、夫君、孩子他爹、汉子、  良人、男人、男的、女婿、他爹、外子、先生、老公、相公、爷儿们、拙夫等。有含蓄的,有直露的,有雅的,有俗的,有方言的,有书面语的。“丈夫”是属于妻子的,由于现在受  港台文化的影响,从我国南方城市开始已逐渐把自己的丈夫称为“先生”,这当然是对外的称呼。

        男人也自称“丈夫”,无论结婚前还是结婚后。不过自称时,往往在前加上个“大”字,叫做“大丈夫”,或者“男子汉大丈夫”。如果不是因娶妻而成为“丈夫”,便是以称丈夫表  示成年。丈夫有时还有英雄的意思。古时的“无毒不丈夫”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意思。不过“男”字是由“田”和“力”组成的,男人得在田地里卖力气——古时候,男人的主要事情是在田里干活(当然在农区,或者说是神农氏炎帝发明了农业以后)。现今不一定在田里  干活了,但总之是要干活的。即使在单位上班,回家以后也得干点家务。这样的男人被称为模范丈夫和爱妻模范。妻子的别称也很多:爱人、夫人、太太、媳妇、大姐姐、姐、大嫂、娘子、荆人、拙荆、贱荆、贱内、中馈、糟糠、内助、贤内助、内掌柜、内当家、山妻、婆姨、堂客、老婆、老伴  、家里的、家主婆、孩子他妈……等。旧时,有的丈夫叫妻子为“大姐”、“姐姐”、“大嫂”。不知是昵称,还是戏称,或许兼而有之,或者因为旧时兴“小女婿”,妻子的确比丈夫大几岁,也未可知。“孩子他妈”是很直白明了的。“家里的”,是什么?人,还是物?家里的东西多了。还有称  “屋里的”,和“家里的”差不多。即使不是“物”,也是带有附属性的。显然是旧时称谓  ,不过现今也有人用。兄弟,即哥哥和弟弟。古时,男女通用,兄弟便也兼姊妹。在社会中,非血缘关系的同辈男人,也常常称兄道弟,以示亲近。曹植的七步诗也就是喻意兄弟的,流传很广,“煮豆燃豆  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可见古代帝王之间兄弟相残的已不鲜见,可在民间流传的“上阵亲兄弟,打仗父子兵”,则显示了兄弟联盟的一种势力。哥们儿,有时用于朋友间,有时用于不相识的人之间。表示亲热、亲近。用于不相识的人之  间,有时是套拉拢、套近乎;有时则是带有挑衅性的,如:“哥们儿,怎么着?!”这是要打  架。现在的青年意识中的“哥们儿”意识很重,社会上流行的“哥们儿义气”,有好有坏。不讲“哥们儿义气”,可能被视为不讲人情,不够仗义,有些青年正是被这种哥们儿之间的义气给害了。

        (4)晚辈:辈分低的人。有儿子、令郎、令子、令嗣、螟蛉、嫡子、庶子、少爷、弱息、犬子  、晚生、小犬、义子、宗子、女儿、干女儿、令爱、小女、义女、儿媳妇、少奶奶、媳妇、  童养媳、姑老爷、女婿、东床、郎婿、娇客、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儿、重孙子、玄孙……等。少爷,老爷的儿子;旧时,尊称别人的儿子也为“少爷”。在旧时大都是有身份人的儿子的  称呼,在我国的港台还有叫少爷的习惯。爷爷和孙子是区别辈分和表现亲属关系的称谓。除此以外,最好是谁都想当“爷爷”,谁都不当“孙子”,谁都不“装孙子”。“孙子”有时是低三下四的代名词。从关于亲属间的称谓和它所包含的社会内容、人生内涵,我们可以发现“姓名文化”的不少内容。而这些“姓名文化”又与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紧密相联,或者前者就是后者的一  个组成部分。比如有人说:甲某某与乙某某是未出五服的亲戚;或者古时候,臣下触犯封建帝王的王法,而被“灭门九族”等。这“五服”和“九族”,是可以在民俗学及社会学中查  到的。另外,五服也指九族之内的关系。高祖父、高祖母、曾祖父、曾祖母、祖父、祖母、父、母,本身,长子、长子妇、从子、从子妇,嫡孙、嫡孙妇、从孙、从孙妇,曾孙、曾孙妇、玄  孙、玄孙妇,合称九族。现在我们常常听同姓的朋友说:“500年前是一家”。意为:同姓之人,攀拉关系。既然  是同姓,祖上本是同一宗族,当然是“500年前是一家”了。其实未必真的是一家。

        第一篇      姓名与文化第二章    姓名与称谓3.年龄称谓与年龄文化

        人出生以后,以生存的年数为年龄。

        以年龄段划分,人可以分为:婴儿时期、幼儿时期、幼年(童年)、少年、青年、壮年、中年和老年。

        ①婴儿时期(不满一岁的阶段),称:婴儿、婴孩、小儿、黄口小儿……等。

        ②幼儿时期(1岁到3岁左右),称:幼儿、幼子、幼女、稚子……等。

        ③幼年、童年(3岁左右到10岁左右),也称髫(tiáo)年、龆(tiáo)年,称:儿童、童子、  童蒙、女童、黄毛丫头、小丫头、小妮子、小娃子、小女娃子、小厮、群小……等。

        ④少年(10岁左右到十五六岁左右),称:少男、少女、妮子、丫头、娃子、女娃子、小少爷、小舍人、闺女……等,13至15岁,为“舞勺之年”。

        ⑤青年(十五六岁到30岁左右),称:后生、郎君、少爷、小舍人、小姐、女郎、小青年、年轻人、青年人。孔子说:15志于学。女孩12岁为“金钗之年”,13岁为“豆莞年华  ”,15岁为“及笄之年”,16岁为“碧玉年华”,20为“桃李年华”,24岁为“花信年华”  。男子20岁为“弱冠”。

        ⑥壮年(三四十岁的年纪):30岁为“而立之年”。⑦中年(四五十岁的年纪):40岁为“不惑之年”,50岁为“知命之年”。⑧老年,又叫垂年(五六十岁以上的年纪),称:父老、老人家、大耋、阿公、老头儿、老儿  、老丈、老朽、老夫、老汉、老者、老大爷、老叟、老翁、老爷子、老爷爷、老爹、老公公、老头子、阿婆、媪、妪、老妪、老太婆、老太太、老大娘、老婆婆、才身、老婆子……等  。60岁为“花甲”、“耳顺之年”。

        ⑨古稀:70岁为“古稀之年”。古稀为70岁的代称。唐代杜甫有诗:“酒债寻常行处有  ,人生七十古来稀。

        第一篇      姓名与文化第二章    姓名与称谓4.性别称谓及其时代特征对于不同性别的人,也有许多不同的专称和别称。      ①男人,称:夫、汉子、相公、舍人、小伙子、卿、爷们、丈夫、爷、大爷(dà  ye)、大伯、官人、老爷们……等。

        ②女人,称:妻、阿姨、媪、大姐、闺阁、姑娘、娘们儿、娘子、奴、女流、女士、少妇、堂客、小娘子……等。

        “夫”为男子专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