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苏州“老乡”

宠文网 > 其他书籍 > 苏州“老乡”

第12章

书籍名:《苏州“老乡”》    作者:杨守松
    《苏州“老乡”》章节:第12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日商经过筛选后正在国营振亚厂和徐关祥之间选择。徐关祥急如星火,平时很少出门的他,一反常态,赤膊上阵,从县跑到市再跑到省一直到请出来常务副省长高德正……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毛泽东诞辰这天,他得悉纺织部有文件要下来,纺丝项目一律不上,他立即找到副县长金久益,两人一拍即合,赶快到南京!晚上八点多开车。

            大雪下无声。车内的徐关祥也闭目缄口,车内的暖气和窗外的寒气缕缕交汇,使他不时地战惊瑟缩。灰茫茫的世界黑戚戚的苍天,徐关祥莫名升出来一种寂寞一种孤独。

            徐关祥嗅出了一个人的喘息。金久益副县长坐在他旁边。金县长生病了,长年累月的劳累使他体质虚弱,老是和药品打交道。但为了他这个项目,几个县长一通气,还是让金久益和他一起前往省府金陵城。

            这家伙并不孤独呢!

            突然,车身剧烈地颠动了一下。急煞车!本来因为路滑,汽车始终慢速爬行;现在也同样因为路滑,急煞车之后小车还是继续向前面冲刺……

            第一辆小车栽到河里去了!

            第二辆如法炮制。

            第三辆,又像脱缰的野马失控的飞机眨眼间就钻进了冰冷的世界……

            他的车排在第六。

            徐关祥的小车停住了,停稳了。

            惊魂甫定,他大咧咧拍了下县长的肩膀:"你是七品官,命大!"

            县长说:"你是吉人天相,我托了你的福!"

            到了南京省某委,徐关祥就此大做文章:为了这个项目,县长差点送了命……

            对方被这真情感动了,忙说:我们同意,你上吧!

            只差两天,纺织部文件到了。

            他又唱自编的那首歌:

            没有种哪有收,

            没有收哪有钱……

            高投入高产出。作为全国乡镇企业"十大百强"的"排头兵",他淋漓尽致地显示了一种与他的外表绝缘的现代化企业家的大将风度。

            他和吴海标等人反复筹划,最后确立了一个二点八亿元的项目。

            二点八亿!

            是的,徐关祥一个厂要投二点八亿。

            百步大王

            当然有风险。但他相信自己会走好运。

            的确,他总是化险为夷--

            有人写恐吓信,要他把钞票送到指定地方,否则"满门抄斩!"他把这信送到公安局,然后若无其事上班下班。结果公安局布置捉人一无所获,那写恐吓信的也至今没写下文。

            又一次,有人将迷魂药喷到他家里,不知是谋财害命还是另有所图,而偏偏这一天他没有回家……

            这两个案子都没有破。徐关祥说:算了!破不破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我还活着。

            小学文化也不满的放牛娃,财大气粗得令人咋舌。

            但他仍然是个"小气坯"。"一点点"的厂规没有丝毫改变,一个五层的办公大楼,烧水扫地泡茶搞卫生只用一个人。全部管理人员只占职工百分之三。进煤无论多少吨,他依然一磅磅过秤,职工收益考核,依然不是算到几元几角而是算到一分一厘。直拨电话只用一个,白天在厂里,晚上搬了电话机在家里继续用。

            他被高德正封为"百步大王",意为只在厂里转悠,却把几个亿的工厂办得有声有色。

            不过他每天晚上在家里要和全国各地的供销人员以至有业务往来的外商通两个小时的电话。

            "老乡"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就在综合分析各种信息的基础上,他要加快新项目的进度。

            第一期工程他规定两个月上马。

            承建单位咋舌了:"徐老板,你开玩笑?"

            "白纸黑字,我要签合同的。"

            "签也不行,这是超常规的,两个月无论如何来不及。"

            "超常时刻就要有超常速度。我再说一遍: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

            "那……"

            "那我就找别的单位来建。"

            "不……我们干!"

            那个经理对人说:跟徐关祥打交道,真是没路走,但他还是佩服徐关祥的"超常"思维,为了保证两个月交付使用,他把建筑公司三十岁以下的精兵强将全都集中过来,实行二十四小时车轮大战……

            在厂门口,我转身指着厂里的铜钟:"这是什么意思?"

            "争分夺秒!"他就说出厂里的两句口号:"月亮当作太阳数,日夜奋战争贡献。"

            我又说:"你那铜制的老鹰是不是鹰击长空雄心勃勃的意思?"

            他点点头,又补充:"老鹰自己找食吃,全是商品经济!我们乡镇企业就是要靠竞争,自己解放自己!"

            说得绝了。

            我突发奇想:"到明年,我给你写一本书。"

            他说:"到一九九五年,你再来写。"

            苏州“老乡”

            作者:杨守松文体:报告文学更新时间:2007-3-191:26:31

            "为什么一定到一九九五年?"

            他诡秘而又十分自信地说:"投入的全收回了,十个亿产值,一个亿利润,职工人均一万元……"

            我重重地吸了口气,说:"你骗我,用不了到一九九五年,你就能从三个'八'做到这三个'一'。"

            "不,一定到一九九五年。到时候,我用小车来陪你看一下整个厂……"

            一个厂跑过来要用小车兜!

            我说:"让别人先写你,写得越多越好,到时候我再来。"

            "不,我一个也不让写,就等你。"

            我拗不过,就说:"那你就等着吧!"

            (附:一九九二年六月下旬,徐关祥被选为党的十四大代表)>
        第三部  老大

        第五章  风风火火说太仓            

            短镜头之13:学习"李向阳"

            县属企业千人大会。车间主任以上的大小头目们,以前以"老大"(大锅饭之"大"也)自居,瞧不起乡镇企业,认为他们"不正统",现在对照邓小平南巡重要讲话,倒过来学习"李向阳"了。三天的讨论,一股热气腾腾地窜起来:数据是真家伙,发展是硬道理……

            短镜头之14:"插队"下乡

            太仓有个不成文的新规定,今后凡是提拔副局(科)级以上的干部,一般都必须先到乡镇去工作一段时间。经过统一考虑,九十六人下到了乡镇任职,县属企业中层以上干部到乡镇的六十七人,到村的四十多人,科技人员下去的四十四人……

            不是"知青",而是机关干部、科技人员,也来了一个"插队"下乡!

            人物之十:大将风度周振球

            启动思想

            本来是"东风"(太仓在东)压倒"西风"(昆山在西),太仓的经济实力超过昆山,就这么三年五载,昆山开发区一炮轰响,全乡村万箭齐发,"西风"由弱转强,一下子压倒了"东风"。

            周振球来了。

            一位市委领导对他说:太仓这把柴是湿的……

            反应敏捷的周振球心领神会,接过话说:柴是湿的,我先烘干了再放火……

            他先"烘"人心。

            经济是"中心"。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精神不振,一切都无从说起。

            他面对的正是全县上下都多少有一种"疲软"症状的精神世界。

            必须让太仓从精神上站起来!

            首先他抓住了一个"满"字。太仓人称"小壮蟹",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全国名列前茅,计划生育也是全国先进,当年昆山曾经有过的"自满自足"的思想在这里出现了奇妙的重复。"小富即安","小安即满"。

            第二是"怨"。有一个笑话:一任书记开河,二任书记填沟,三任书记改道。意指县委书记调动多,前后任不能很好衔接。怨这个,怪那个,说长道短,耗了精神,费了时间,到头来却没有一个怨自己的。

            第三是"怕"。怕什么?怕"阶级斗争为纲"。

            周振球的心在这个"怕"字上停住了。

            钻进去,上下走访,街头巷尾,竟异口同声说到陈国才。

            这可是个敏感人物。甚至可以说,对陈国才的功罪是非稍微有一丝一毫的褒贬进出,都会触动全县人的神经。

            "热点"往往是"焦点"也往往是最为棘手的"难点"。

            陈国才是浮桥制塑厂厂长。在大张旗鼓检举揭发的人民战争中,发现了他的经济问题。有关部门雷厉风行,作为"大案要案",立刻拘留了陈国才。随后,公检法司、部委办局和全县大小厂长经理们都被召唤到浮桥,就在陈国才工作多年的制塑厂办学习班,用这个"蛀虫",这个活的反面典型,教育和警戒所有从事经济工作的人……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城厢镇的大街上横幅标语铺天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