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大海战

宠文网 > 古典文学 > 大海战

第105章

书籍名:《大海战》    作者:C·W·尼米兹、E·B·波特
    《大海战》章节:第105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为了叙述方便起见,我们把以上三种主张分别称为海军制胜论、陆军制胜论和空军制胜论。可是,必须正确理解,这是一种概括的说法,决不能把这三种主张中的任何一种看作是由某一个军种或部门提出的。

            陆军制胜论者认为:为了动摇日军的抵抗意志,进攻日本本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这种观点已为战争的历史所证明。在以往的战争中,只有入侵部队占领了某国的大片领土(往往包括首都),才能签订城下之盟。陆军的这种理论,在美军占领塞班岛之后,更为人们所广泛接受。在塞班岛,日本的平民百姓甚至宁可自尽也不肯投降。这种狂热的效忠行为,使许多美国军官确信,只有实际上占领了日本本土,才能迫使日本停止战争。

            海军制胜论者认为,根据海上战争的历史来看,通过海上封锁,就可能战胜日本。日本也和英国一样,最怕破坏他们的海上交通线。日本是个岛国,人口过剩,仅仅依靠国内的资源根本不能进行这场现代化的战争,它是完全依赖进口的。日本为了毫无阻碍地从荷属东印度获得石油、橡胶等重要战争物质,不惜以它在亚洲的既得利益为赌注,悍然与美国开战。然而,盟军夺回菲律宾,并粉碎日本的海、空兵力之后,其航空兵、水面舰艇部队和潜艇部队以吕宋岛为基地展开活动,便可使南洋地区的物资不再流入日本。这样,日本就会逐渐丧失进行战争的能力。

            空军制胜论者主张,持续不断地对日本的城市和工业地带进行轰炸,直至动摇日军的战斗意志和剥夺日本的战争手段,就可以打败日本。虽然从马里亚纳群岛起飞的轰炸机已经可以直接轰炸东京,但是为使战略轰炸获得最大的效果,还须占领离日本本土更近的岛屿,以便修建机场。

            美国的战略方针是,对日本的陆海军兵力进行“持续不断的压迫”。根据这一方针,参谋长联席会议决定,凡能迫使敌人投降的手段均可采用。实际上,除了进攻日本本土这项计划外,其它一切措施均已付诸实施。

            美国海军的新任务

            莱特湾海战犹如特拉法尔加角海战英国舰队1805年10月21日在西班牙大西洋沿岸的特拉法尔加角附近打败法西联合舰队的一次海战。。哈尔西和金凯德1944年将日本舰队打得狼狈不堪,使其再也不能成为一支强大的战斗部队了,这同纳尔逊1805年在特拉法尔加角海战中率英舰队打败法西联合舰队的情况颇为相似。莱特湾海战后,日本海军再也不能发动大规模的海战了。加之美国海军将陆军安全地遣送到菲律宾,这就为海军完成一项基本任务,即为切断日本与南洋资源地区之间的海上交通线提供了保证。

            特拉法尔加角海战后,英国海军首脑不知应该怎样使用这支战功赫赫的战斗舰队,使其长期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这支舰队为了参加一些无关紧要的局部作战而奔忙数年之久,后来,总算找到了它的真正使命。英国海军在掌握制海权的同时,将陆军部队一批接一批地运住欧洲大陆,并且源源不断地输送补给物质与增援部队,以支援陆军向拿破仑的军队作战。

            莱特湾海战后,美国海军对它在下一步作战中所应担负的任务是明确的。这就是本着与兄弟的陆军部队并肩作战的精神而投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1944年秋,美国海军达到其主要的作战目的后,就继续支援陆军和陆军航空兵完成其各自的主要作战任务。以马里亚纳为基地的第21轰炸机队曾经遇到困难,因战斗机的战斗活动半径较小,B-29重型轰炸机在轰炸日本的往返途中不能得到必要的掩护。为此,在莱特湾海战后,哈尔西曾准备率领第3舰队北上,协同陆军航空兵对东京地区进行空袭。但是,后来未能实现这项计划,因为陆军第六集团军当时在菲律宾的作战仍需第3舰队予以支援。

            莱特岛的攻防作战

            日本大本营这时已正确地估计到,盟军从两个方向横渡太平挥的进攻将在菲律宾会合。美第3舰队于1944年秋季所实施的空袭作战,使日军意识到,美军即将发动对菲律宾的进攻。于是,10月初,日本最高统帅部将陆军中最有才干的指挥官,新加坡的征服者,山下奉文大将从满洲地区调去,担任菲律宾派遣军的总指挥官。山下大将搞不清美军将从什么地方发动进攻,则将387,000名守军分散布署在各岛。这样一来,当美军10月20日在莱特岛开始登陆时,这里只有守军22,000人。另外,据大本营判断,菲律宾的决战必在莱特岛进行。所以,山下奉文急忙调兵遣将对该岛进行增援,日海军兵力也以莱特岛为目标开始进行向心运动。在10月23至26日的莱特湾海战中,日本海军虽然遭到了毁灭性的失败,可是大本营并未因此而改变它的基本作战计划。

            当时正是信风季节,倾盆大雨使莱特岛很快就变成一片泥沼,这使兵力众多并有现代化装备的美军难以发挥其优势。美军登陆后在岛上找到一个尚可使用的机场,即塔克洛班机场。美陆军工兵部队对岛上的其它机场进行了改建,并着手修建新的机场,但因大雨连绵,土质不适,工程进展缓慢。相反,日军却可从台湾和本土派飞机进行增援,并以吕宋岛的全天候机场为基地进行作战。莱特湾海战后没过几天,麦克阿瑟决定,由陆军航空兵接替第7舰队的护航航空母舰编队,担任对莱特岛地区的空中支援任务。然而,护航航空母舰编队撤走后才发现,陆军航空兵难以完成这项任务。这是因为,这支陆军航空兵部队能够作战的飞机不足,能够使用的机场也极有限,而且飞行人员也未为实施这种空中支援而受过必要的训练。结果,不得不把第3舰队再调回菲律宾海域。10月底,决定由麦凯恩将军临时指挥第38特混舰队,以便使米彻尔将军能好好休息一下。

            1944年10月下旬至11月底,第3舰队的舰载机主要是对吕宋岛地区的机场、活动在吕宋岛海域的舰船进行了空袭;先后击毁日本飞机约700架、击沉巡洋舰3艘、驱逐舰10艘以及大量的运输船只相辅助舰船;还全歼了日本的一支护航运输队,上万名的增援部队也随之丧命。11月,麦克阿瑟为了加强岸基航空兵的力量,命令驻所罗门群岛的海军陆战队飞机前来进行航空火力支援,后来,还借调驻佩勒刘岛的海军陆战队飞机前来对付日机的夜间轰炸。

            尽管作了种种努力,美军仍然未能夺回莱特岛的制空权。“神风”特攻机对第3和第7舰队的舰只频繁进行撞击。哈尔西舰队有6艘巡洋舰被撞伤,金凯德舰队有2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2艘登陆兵运输舰和7艘驱逐舰被撞伤。其中“艾布纳·里德”号驱逐舰被撞沉。在“神风”特攻机11月25日对第38特混舰队进行一次特别猛烈的突击后,第3舰队曾一度停止了在菲律宾海域的作战活动,这支舰队几乎在海上连续奋战了三个月。

            日军不顾损失惨重,到11月中旬已在莱特岛集结部队约70,000人,与已经登上该岛的约100,000名美军相对抗。美军的鱼雷艇队负责阻止日军进行增援,有时迂回到莱特岛的西侧,去袭击日军的舰船,击沉日军输送部队的船只多艘,货船2艘、小型运输船2艘和巡逻艇2艘。第3舰队撤离后,金凯德命令扫雷艇队清扫莱特岛与保和岛之间的水道。后来,又数次派出驱逐舰专门进行夜间扫雷,以清扫乌目港附近水域的水雷。首次派去扫雷的驱逐舰在这一水域击沉一艘处于水面状态的潜艇;第二次派去扫雷的驱逐舰击沉一艘小型货船;第三次前去扫雷的驱逐舰袭击了日军开往乌目港的一支护航运输队,但也遭到日军飞机和2艘驱逐舰的猛烈反击。美驱逐舰击沉日驱逐舰一艘,可是另一艘日驱逐舰实施鱼雷攻击,有一条鱼雷击中“库柏”号驱逐舰,把该舰炸成两段,随即沉入大海。

            截至12月1日,日军的死亡人数已大大超过它的增援兵力,而登上莱特岛的美军部队实际上已达183,000人。然而,美军只能使用一些泥泞难行的道路进行补给,战斗行动进展缓慢。此后,美军的骑兵第1师从北而南穿过群山连绵的地区,向乌目港疾驰。美军的步兵第7师则沿海岸从南向北推进,直指乌目港。为了加速进攻乌目港的进程,第6集团军司令沃尔特·克鲁格中将决定,在乌目港北线日军(正与骑兵第1师交战)和南线日军(正与步兵第7师交战)之间派兵从海上登陆,以便分割敌人,予以各个歼灭。12月6日,第77师的两个团战斗队搭乘登陆舟艇和驱逐舰,在第7舰队12艘驱逐舰的护航下,迂回到莱特岛西侧,7日晨,在乌目港以南3海里处开始登陆。

            日军的守备部队企图阻止从南北两个方向同时发起进攻的美军,但因乌目地区的一大部分兵力已被调走,登陆的美军实际上未遭到任何抵抗。直到登陆兵安然上岸后日军才开始进行反击。然而,当时尚停留在登陆地域附近的海军部队,却遭到“神风”特攻机的猛烈突击,日机数量远远超过了担任空中掩护的美机数量;“神风”特攻机的撞击,使“马汉”号驱逐舰和“沃德”号运输驱逐舰受到重创,不久即沉没。数日后,“神风”特攻机又对盟军驶向这一登陆地域的护航运输队进行突击,击沉“里德”号驱逐舰,重创“考德威尔”号驱逐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