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

宠文网 > 文学理论 > 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

第76章

书籍名:《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    作者:克拉克森 米勒
    《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章节:第76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厂商间的产出转移量——对前向一体化的一种度量

        如我们看到下面的比率

        厂商间产出的转移/产出总量

        我们就能说出任一特定生产阶段上的前向一体化的程度。这一比率显示出厂商在那一阶段上依赖市场来处理产出的程度。

        上述两个比率均不随价格改变而改变,因为分子和分母用的都是同样的价格。此外,在数量数据和价值数据中,人们可任选一种来估算这些指标。

        多样化经营

        与纵向一体化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是多样化经营。一个多样化经营的厂商不在某一单个产品或服务的生产上实行专业化,而是生产一系列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多样化经营的定义如何下,关键取决于产品的定义。由于给产品和市场下定义的方法很多,所以多样化经营的定义也就很多。这就给讨论多样化经营的决定因素带来了困难。如果多样化经营被定义为

        一个厂商与那些出售不同产品的厂商之间的结合,那么纵向一体化就是多样化经营的一个子集,所谓混合式兼并显然也可归于这种多样化经营,因为这种兼并厂商出售的是各种毫不相干的产品。联邦贸易委员会把混合式多样化经营分为三类:(1)产品扩展类,(2)市场扩展类,(3)其他。第一类包括了这样一些厂商,其产品相互间虽不直接竞争,但在生产或分配方面却又相互关联。第二类是下述厂商的兼并,这些厂商生产的产品虽然相同,但出售的市场却在地理上各不相同。第三类则是一个大箩筐,所有其他类型的混合式多样化经营全装在里面。

        多样化经营的形成原因和决定因素

        商标和可靠性    消费品的可靠性总是与商标联在一起的,尤其当人们对厂商生产的其他产品的可靠性不能作出判断时,更是如此。一个商标可以通过减少搜寻和评价的成本而扩大新产品的销售前景。多样化经营特别是混合式多样化经营的一种类型可能是这样两种厂商的兼并,其中一个已经拥有一种有信誉的商标,另一个拥有一种新的生产线,但缺少商标,不为外人知晓。在具有商标的厂商不想用搭便车方式来使用过去建立起来的商誉时,获得不知名厂商的产品对消费者来说是一种真实的信息收益。就是说,兼并将会给消费者带来关于新产品可靠性的准确信息。如果主兼厂商已经建立了一些垄断势力并想要在短期内用搭便车方式使用已有的商誉,那么,这里所说的多样化经营就纯粹是为了利用垄断势力在短期内赚一把钱。

        把产品相互依赖的不同垄断者组织成一个厂商    如果各自独立的垄断者的产品是相互依赖的话,从理论概念上可以想见,多样化经营或各自独立的垄断者若组织成一个厂商,总利润便可提高。一个市场中一种产品的价格变动会改变其他市场的需求曲线的情形即属此类。下面看一下两个各自独立的垄断者。如果它们出售的是替代性产品,也就是说,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是正的,那么出售A和B的这两个厂商就会通过混合式兼并来增加利润。合并后的厂商可把A的价格定得比过去高一些,而不必顾虑A的价格变动会对B的需求产生什么影响。对A适用的反过来对B也同样适用。A产品的轻微提价虽减少了利润,但B产品却可从大量出售中获得更高的利润。由此我们可知,对A和B均享有垄断权的多种经营式卖者,会把每一种产品的价格订得比兼并前稍微高一些。

        如果A和B是互补品,也就是说,如果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是负的,那么相反的情况就会出现。如果两个独立的垄断者生产A和B时不考虑它们的相互依赖性,A和B的价格就将会稍微低一些。

        分散固定资产的成本    实行多样化经营的另一原因,是固定成本在更多产品之间的分摊。对于所有有关产品来说,这可降低它们的平均总成本。但这种多样化经营解释也存在不少问题。

        1.多样化经营厂商必须要使用不可分的或固定的投入,而这些投入又是非专业化的。其典型者如金融、市场营销和管理的投入,它们都是不可分的,并同等地适用于众多产出。但在不可分投入在某种程度上又是专用于某一特定活动的情况下,则多种经营厂商活动水平的任何扩大,都将需要额外的不可分投入。

        2.多样化经营经济与绝对规模经济并非一回事。固定成本分摊的思想适用的对象是单个厂商,原因是它有利于厂商的绝对规模的增大,而不是有利于增加多样化经营。

        投资资金的成本和风险    现已得到证明,多样化经营厂商可比专业化厂商更容易也更便宜地获得投资资金,而且它的经营风险也可小些。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多样化经营厂商收入分配的方差比单个厂商的要小。至于整个厂商倒闭之类突发事变的爆发概率,生产多种产品的厂商也要小于它的对立面——生产单一产品的厂商。单个厂商之和的方差公式中含有一个协方差项,这一协方差会削减多样化经营厂商预期收入的方差(即,var[x+y]=var[x」+var[y]+2cov[x+y])。

        税收优势    谢尔曼(Sherman)声称,由于某些税收原因,多样化经营厂商可用低于非多样化经营厂商的价格来吸引股本。对于多样化经营厂商的某一既定的毛收益流量,股东们实际上将会得到更多的收益;因为在有些情况下,多样化经营厂商能够通过减少缴税,来增加它们的投资者的税后收益流。

        利息支付是税收中的一笔可扣除费用。因此,与增股筹资相反的举债筹资数额越大,总的应税利润也就越小。每当多样化经营厂商能够接管其他公司,并在这一过程中将股份毛利转变为债务利息时,多样化经营厂商的总纳税义务就会减少。继续存在的股东由此便可减少缴税,从而每股的税后收益也就增加。由于有一个大收益库可供支取,因此任何一条生产线上债务拖欠的风险也就不大。在多样化经营厂商那里,为任何既定活动水平筹资的债务比例都会高于一组同种性质的独立厂商。从而任何既定的收益率都将会引起举债筹资可供量的增加,因为在那种情况下,可以得到更多的股东产权,藉此即可解决任何筹资问题。

        谢尔曼还认为,与单个的专业化厂商相比,多样化经营厂商能产生更多的与分配股息有关的资本收益。多样化经营厂商可在其内部将投资资金从边际收益率较低的活动转移到边际收益率较高的活动。而股东要想在那些专业化厂商之间做同样的事情,就须卖出股票并缴付由此所得的利润税,因为股份税虽必须缴付,但要在资产变为现金后才缴付。

        多样化经营厂商的另一个税收优势,是它能转移亏损,以获得最大好处,而不必前向或后向地分摊这些损失。换句话说,多样化经营厂商税务抵消的预期现值比较高。

        多样化经营的程度

        度量多样化经营的方法有很多种,但并没有一种是完全满意的。如果我们想使用美国制造商普查(见109-112页)所确定的初级产品专业化比率,那么我们就要在厂商非初级活动与总活动比率的基础上来度量多样化经营。除非我们知道厂商的非初级产出中不同产品的数量,否则这一指标实际上并未告诉我们多样化经营的程度。两个厂商可以具有完全相同的初级产品专业化比率(见第三章),但其中一个的多样化经营程度却可以大得多,这是因为它的非初级产品是分散在许多产品中间的,而另一个则不然。

        一种计算办法也可为我们提供一个多样化经营指数。我们可以简单地计算每一厂商不同产品的数量。这一指数并未告诉我们很多东西,因为我们没有关于各个产品的权数的概念。产品数量的加权指数可能会更加有用,这里的权数等于每一产品占总产出的百分比;所有的权数相加等于1。这一指数如下:

        i=1这里的Wi是第t个产品qi占总销售的百分比。

        多样化经营的综合度量试图考虑两个因素,一是非初级活动占总产出的百分比,一是非初级活动的总数。为得到这一综合指数,我们用在厂商总产出中占有一个前定百分比的产业总数去乘非初级活动在厂商(或产业)总产出中所占的比率。      

        《产业组织理论、证据

        和公共政策》

        克拉克森  米勒著              

        16    进入壁垒      

                  厂商受各种技术因素和成本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决定了企业的有效规模及在产业中的分布。通过竞争,包括模仿和企业家精神,有效率的产业结构就逐渐发展起来了。但是,厂商仍会想方设法去阻止一些新厂商的进入,如果这些厂商成功了,就会导致一种缺乏效率的产业结构。在本章的第一部分,我们将研究产业结构与技术条件和成本条件的关系,然后转而讨论那些传统上被认为是进入壁垒的因素。

        规模报酬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告诉我们:在其他要素不变时,每追加一个单位的可变要素,产出的递增速度递减。但是,在所有要素都是可变的,都以同样的比例变化时,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先讨论规模报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