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

宠文网 > 文学理论 > 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

第28章

书籍名:《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    作者:克拉克森 米勒
    《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章节:第28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但是,正如斯蒂格勒指出的,“潜在的动机确实能重写整个历史。只要古罗马人足够努力的话,他们一定已经发现了美洲。(因此动机可被用来解释一切实际可能的未竟事业,不管报酬如何。)”

        再者,斯蒂格勒不相信雷本斯坦的理论解释能够表明垄断比竞争缺乏效率。雷本斯坦假定,(1)垄断未使利润最大,(2)由于一些新的、更有效率的竞争者进入,竞争者将被迫趋向使成本最小。要得到雷本斯坦的结论,我们必须接受第一个假定,它摒弃了传统理论。采取这种方法,我们不必争论,也无需举例,就解决了垄断对效率的影响问题。在第二个有关竞争选择的假定中的困难,可通过强调一般均衡而得到解释。被排出的企业家究竟到哪里去,有效率的企业家又究竟从哪里来?这种假定没有证明或阐明来来去去的素质不同的企业家究竟如何(至少渐近地)聚集在各个竞争行业中的高效率均衡之中。

        如果雷本斯坦的X-无效率的观点不是同义反复的——即,如果我们在配置资源时不必考虑加强监督、考察内部效率及其他有关的任务——那么X-无效率的一个可能的解释将涉及被选择的组织形式的整个结构。特别是,与追求利润的厂商相比,不适当的组织更经常地采用无效的资源配置法。事实上,许多支持X-无效率假设的例证可以直接和不适当的组织形式相联系,或和弱化参与者报酬与厂商效率关系的补偿制度相联系。

        次优理论

        从上述的讨论中人们可以容易地得出结论;行业的垄断化导致资源的错误配置。这一结论显得很普通,但并不总是正确的。考虑某个行业Y,它是在Z1、Z2、Z3等其他行业都是完全竞争的经济中唯一非竞争的行业。我们知道,因为Y被垄断,其总产出相对于完全竞争的情形来将会减少。因而,在Y行业会有太少的产出,在Z1、Z2、Z3行业会有太多的产出。

        现在让我们改变一下说明。我们使所有其他行业(Z1、Z2Z3等等)都为纯粹垄断。如果Y完全竞争,那么,Z1、Z2和Z3  将会有太少的产出,Y会有太多的产出。如果Y行业被垄断,会发生什么情况?它会减少其产出,并会退回去与其他行业保持一致。在这种假定条件下,Y行业的垄断化也许会实际改进国家资源的配置。一个次优解,即重新使国家资源配置最优的X和Y的边际替代率(MRSxy)和X与Y间的边际转换率(MRTxy)相等,也许包含垄断化。

        根据标准的福利经济学理论,在最好的经济中,所有的行业都是完全竞争的,或所有垄断者都受完全歧视。一个行业中的任何垄断都会使经济缺乏效率。然而,在一个次优的世界,一些行业已被垄断,扭曲已经存在。在这样一个世界,另一个行业中的垄断会使经济缺乏效率还是更有效率是不清楚的。对这个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次优理论是一个在某个或更多市场已包含垄断等不完全性、且对此已无能为力的现存市场中,如何得到最佳结果的理论。这一次优理论有时被用来支持农业的垄断化。它是牛奶销售组织的支持者们使用的一个典型论点,这些人认为应允许其竞争者充当垄断者,这一论点如下:经济的其余部门盛行垄断;因此,垄断化的农业也许可以改进国家资源的配置。

        一个简单的例子

        我们想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制造业和农业两个部门的相互作用。假定制造业部门完全垄断;因此,存在相应的资源配置失当。农业部门完全竞争。我们假定在制造业没有摆脱垄断的可行办法,我们只能改变农业部门。因而我们将农民们组织成垄断者,农产品价格将上升。农产品价格上升引起制造业商品需求曲线向右移,资源从农业流向制造业。其他许多变化也许包括垄断利润的增加、一些生产性投入的误用或某些价格的下降。让我们假定所有这些变化已经发生,这时的经济均衡如图5.10的(a)和(b)所示。单位成本20美元的制造业产品共21亿,以每单位40美元的价格出售。单位成本1.50美元的农产品共70亿蒲式耳,以每单位3美元的价格出售。我们是否处于进一步改变资源配置模型就能提高国民总产出的境地?让我们瞧瞧。

        我们尝试将市场价值为150万美元的资源由垄断的农业转入制造业。假定边际成本为1.50美元,这需要放弃100万蒲式耳的农产品,以得到75000制造品单位的赢利。制造业商品可以以略少于40美元的价格卖给消费者,这样赢利就略低于300万美元。但是——请等一下——移出的农产品也可以以每单位3美元略多的价格卖给消费者,这意味着消费者放弃了超过300万美元的价值。同样的推理也可以证明,资源由制造业向农业转移一个单位,也会减少经济产出的总价值。因此,可以知道最大的国民产出值只有在两部门同时垄断并达到均衡时才能实现。因为我们不能垄断农业部门而使制造业部门完全竞争,所以我们明显获得了使经济产出总值最大化的均衡。

        上面是运用次优理论的一个特殊例子,在这里,垄断是“好的”。实际上,恰巧能如此巧妙地证明的唯一理由是我们设计了图5.10中表(a)和(b)的曲线,这样,制造业部门均衡价格与边际成本的比例(40÷20=2)等于农业部门的价格与边际成本之比(3÷1.5=2)。

        次优理论的证明

        次优理论的严格证明是相当复杂的。我们可以在图5.11用简单得多的技术阐明它。我们画一条生产转换线TT。我们知道福利最大化处于社会福利曲线W3和生产转换线的交点E上。假定此时达不到E点。当存在一些制度限制或自然障碍,只有沿CC线的组合才可能成立。如果我们想满足怕累托标准(MRTxy=MRSxy),我们不会说沿CC线到点E”’或E’的移动是符合要求的,因为这种移动仅仅使我们位于生产转换线上。例如,移动到E”’点将使我们位于福利曲线W1。如果换一种方法,我们移动到点E”,我们就能得到较高的社会福利曲线W2。因此,根据次优理论,在无法达到帕累托最大化的边际条件时,为了使福利最大化,违反其他的一些边际条件也许是较有利的。

        次优理论常被用来质问试图通过一种隔绝状况达到帕累托条件的经济政策的意愿。这些在单个市场努力促成帕累托条件的政策倡导者声辩,只要所考虑的市场与其他市场相对无关,那么其他市场达到帕累托最大化的一些条件未得到满足也无关紧要。例如,钢铁业的经济政策不应该受到牙签行业不完全竞争的影响。

        次优理论的局限

        尽管次优理论被用来主张允许或甚至增加经济中的扭曲现象,然而其局限性仍表明,人们在为上述意图运用它时要慎重考虑。

        经济并非如此简单    在我们现代经济中,有复杂得多的水平和垂直的相交关系。最终消费者买的不是所有产品。在最终产品制造出来以前,许多产品被其他厂商用作中间产品,次优理论未能恰当地论述中间厂商。因此,在试图达到最大福利时,对于一个垄断行业应该在多大程度上被允许垄断这个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总之,在图5.10的(a)和(b)中的简单数量例子不能应用于整个经济。的确,兰开斯特-利普西(Lancaster-Lipse)的次优理论不是一般的。而且,我们也无法知道它们对包括生产和消费的互补品和替代品的更复杂的情况,或对中间商品能有多少解释力。

        基本模型的不充分

        垄断和竞争模型的纯粹形式未得到充分证实,因而早期研究者对建立这些模型的条件和假定作了修改。X-无效率假说可能是这些模型发生变化的一个最近的例子。较早修改垄断和竞争模型条件的尝试多数集中在单个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条件。在以下两章,我们考察寡头垄断模型,这是纯粹垄断模型和垄断竞争模型的扩展,也是竞争模型的扩展。      

        《产业组织理论、证据

        和公共政策》

        克拉克森  米勒著              

        6    寡头垄断      

                  在产业中,严格的纯粹竞争或垄断的条件即使存在,也是很少见的。就连常常为人引为竞争性厂商典型例证的农场主也保留存货。而且,同一种商品在不同地区的价格差距有时也高于运输成本。另一方面,即使一种产品或服务只有一个卖者,它也必然面临替代品的竞争。因此,垄断和竞争的纯粹形式最好被看成在一个系列中的两端。

        例如,我们可以把垄断竞争(下章将讨论)归为一个有着许多竞争模型特征的模型、在这个系列的另一端,我们又发现可以归入寡头垄断范畴的模型,这主要由在一个产业中的厂商数来区分。尽管当前尚无寡头垄断理论,各寡头垄断模型都强调彼此依赖这一基本概念。寡头垄断这一术语意指在某产业中存在不止一个厂商;人们一般认为这一数量范围在二个到十二个或更多的厂商之间。此外,寡头垄断模型是有区别的。一些模型具有较多的接近竞争的市场特征,而另一些只有少数厂商的模型则有许多类似分享垄断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