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

宠文网 > 其他书籍 > 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

第317章

书籍名:《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    作者:
    《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章节:第317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印度医院用血靠捐献,社会上有负责捐献血的慈善组织,愿意捐献者事先登记在册,需要时通知其到医院捐献,自愿捐献者不乏其人,医院不买血,穷人也不卖血。

        富人也是一身谜。媒体上经常看到关于印度富人施舍的报道。例如,2003年印度撒哈拉集团董事长罗易的长子举行婚礼时,为101对无钱办婚礼的新人举办了集体婚礼,并赠给他们20万卢比的支票。第三天,小儿子也举行订婚仪式,又向14万穷人免费发放了食品。印度不少高校是私立的,学费并不太贵(外国学生攻读硕士学位的学费、食宿费总共6000美元),完全靠学费学校根本办不下去,钱从哪里来呢?来自于社会的捐款。公立大学,特别是像新德里大学、尼赫鲁大学这样著名的公立大学,学生几乎不用交费,学校管食宿,一年学费、吃住加在一块儿,只合人民币1600元左右。公立大学的钱从哪里来呢?主要也来自社会的捐款。

        印度最大的私人财团“塔塔集团”形成了赞助慈善事业的机制,其控股公司“塔塔之子有限公司”拥有下面各公司25%~38%不等的股份,而“塔塔之子”65%的股份是由两个非营利性的托管机构所拥有。赢利的65%进入慈善基金,再投入慈善事业。印度首富普莱姆基一个人赞助办了100所学校。

        男人一身是谜。在印度,男人干女人的活,如扫地、抹灰、端盘子,饭店里的服务员,家里雇的佣人,绝大多数是男的。烟酒在印度男人中不那么流行,抽烟的人极少。许多烟民买一支抽一支,且常常躲起来抽。

        女人也一身是谜。在乡下种地,在城里疏通阴沟、搬运沙石、打扫大街等等,主要是女人在干。在印度,一个女子在结婚时,需要给男方陪送大量的嫁妆,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还要送一辆汽车。一个获得英国博士学位的婆罗门如果要娶妻的话,对方的嫁妆可能要100万卢比(将近20万人民币)。婚礼的费用也由女方负担。如果丈夫对嫁妆数量不满意,会经常打骂妻子,沉重的精神压力致使许多女子被迫自杀,不少穷人家的女儿因无力置办嫁妆,只能终身不嫁,老死闺中。

        当官的也一身是谜。印度人也许不怕热,即使是在印度国防部大楼里,海军参谋长、空军参谋长和陆军参谋长这样的军队最高将领(总统是三军总司令)的办公室,也没有装空调,夏天高温常达45摄氏度左右,他们的办公室里却也只有电扇在转。马哈拉斯特拉邦邦长的会客厅和宴会厅里也没有空调。此外,从印度政府总理以下,任何官员乘坐的都是同一牌子、同一款式、同一颜色的国产车,几十年来都是如此,以致老百姓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乘外国车、高档车的都不是当官的。

        社会上也处处是谜。例如,印度火车里程比中国长,但没有票贩子,也没有假票。印度火车即使已经开动,你如果沿月台追赶,车上会伸出许多双手拉你一把,并会为你挪出一个待的地方。印度公共汽车没有车门,车开动后,一些人还跳上跳下。中产阶级人士开小车出门,车里能挤多少人就挤多少人,挤不下的塞到车的后备箱里。车与车相撞了,只要还能走,一声拜拜走人,从未看到过因此而吵架的。

        英国殖民当局在印度栽种鸦片卖到中国,鸦片在中国一度泛滥成灾,导致了鸦片战争。但鸦片的栽种国印度为什么没有泛滥成灾?直到今天,印度吸毒人员仍然远不如中国瘾君子多,这是为什么?

        一方面,印度法律规定,女孩18岁、男孩21岁才可以结婚,另一方面,童婚在一些地区却依然存在。印度媒体报道,2002年4月20日当天,竟有近3000名4~13岁印度儿童在印中部的昌迪加尔邦举行了集体婚礼。

        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人士大多计划生育,但整个国家生育率远远高于中国,一个成人乞丐往往带着三四个小乞丐。

        中国庙里拜的是神仙,是菩萨,也拜关公,拜张飞等,不管拜谁,拜的都是人。印度庙多,不仅拜人,还拜动物,到处有老鼠庙、猴子庙、蛇庙等,印度万物为神,究竟有多少神,连印度人自己都说不清楚。特别是神牛在印度为何如此威风,豪华轿车也要为它让路,实在难以理解。

        从历史上看,印度不仅出怪事,而且出“怪人”。释迦牟尼放着现成的王太子不做,离家出走,漂泊多年,含辛茹苦,在饥寒交迫中终于悟道,创立了佛教,筏驮摩那出身于诗礼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却抛富弃贵,离妻别子,出家为僧,在大庭广众之中也常年一丝不挂,即使蚊子在身上咬,蚂蚁在身上爬,也听其自然,绝不杀生。他创立的耆那教几千年不衰,反对一切战争的几百万耆那教徒被政府在法律上免除了兵役。印度还有一位终生吃素、只穿自己纺的布、坚决拒绝出任总统及其他一切高位的国父——甘地。

        摘自:《青年文摘(绿版)》2006年11期  作者:袁南生

        人民币的故事

        我国的印钞行业在过去是非常封闭的,甚至连工厂的名称都使用代号,如北京印钞厂原名是“541厂”,上海印钞厂原名是“542厂”。如今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北京印钞厂”的牌子,已经堂堂正正地挂在大门上,中国印钞业开始缓缓揭开神秘面纱。

        尽管如此,目前中国乃至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印钞厂,仍不允许公众进去参观。印钞工进入印钞厂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习保密条例:不许到车间别的班组串门,不许向朋友说自己在印钞厂工作,不许跟人谈论关于钞票印刷的事情……

        严防出错的生产环节

        一张人民币,从手工雕刻模板到印刷出厂,至少要经过十多道工序。

        人民币生产的第一个环节就是选纸,工人们在一个大灯箱上,检查钞票纸的质量。印钞纸是一种专门研制的特殊纸张,除了耐磨、耐折、耐酸、耐碱等特点外,上面还布满了用于防伪的水印图案。由于钞票纸上的水印是有方向的,选纸工要按照水印图案的方向摞好纸张,并用打孔机在边上打孔定位。

        这个环节绝不能出错,否则就会生产出水印倒置的钞票。这种钞票在印钞厂是废品,但是万一流人市场,在钱币爱好者手中就成了价值不菲的“珍品”。

        钞票纸选好以后送到印刷车间,由数台高速运转着的超级凹印机,把一张张白纸变成人民币。稍微了解印刷的人都知道,印刷开始时总要经过一番试印。但在印制人民币时,可不能在钞票纸上做试验,一般用的都是普通纸张。因为印钞纸有严格的数量管理,一张也不能少。如果正式开印后出了废品,哪怕是揉成了团,也要拿去登记、审查,有一系列的手续。

        钞票印制出来以后,还要经过裁切工序。因为初“出炉”的产品就像《人民日报》那般大,上面有24张人民币,这道工序就是把它们裁切开来。

        最后一道工序是质检,它被称为印钞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检封大厅像大学图书馆的阅览室:一个个半封闭似的工作台整齐排列着,一个个质检女工的手里和桌上是一沓沓新版人民币。明亮的灯光水银般地倾泻着,每个桌上还亮着一盏高瓦数的台灯。灯光对她们很重要,因为要在灯光下检验每一张人民币的质量,比如号码和文字有没有印错,颜色是否均匀,水印有没有倒置等等,然后剔除废票。

        质检合格的“产品”,点清数目之后封装进一个个木箱中,然后送到中国人民银行的“国库”里。只有经央行发放出去,这些“产品”才可以被称作“钱”。

        纪律严格的生产车间

        在印钞厂工作,虽然满眼看见的都是钞票,但生产数量有严格的控制,就连有瑕疵的人民币也不能随意扔掉,必须上交,每隔一段时间还要核对,一旦查出问题,整个部门的人都要接受调查。此外,全厂每个车间都安装了24小时不停歇的摄像系统,任何时间、任何部门发生的事,都可以从电脑记录中调出来查阅。

        许多年轻人喜欢玩的麻将、扑克牌,被工人们视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印钞厂有明确规定,无论在家里还是家外,一旦发现员工参与赌博,轻则记过,重则辞退!

        业内的人都知道,世界上钞票防伪技术最先进的是瑞士法郎,但技术含量高,成本也高。据测算,一张1000元瑞士法郎的生产成本需3~4元人民币。我国第五套人民币的防伪技术就是以瑞士法郎为样板,但生产成本却低多了。几位中国设计师的杰作,令瑞士同行都感到吃惊!

        以一张百元钞票为例,只需看看钞票上毛主席的头像,观察他老人家的头发,就能辨出真伪。真钞上的头发绝对是根根清晰,不会是一绺一绺的,而且每一根都是一笔完成的,线条很流畅,而假钱则相反。

        “百元票”背后的趣闻

        第四套人民币百元票上用的是四位领袖的头像,但第五套的百元票只选用了毛泽东的头像。这背后有一段鲜为人知的趣事。

        第五套人民币的正面图案,曾经考虑过选用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如孔子、庄子、李白、岳飞、李时珍等,但从安全角度看,这些历史人物的头像不利于防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