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

宠文网 > 其他书籍 > 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

第125章

书籍名:《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    作者:
    《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章节:第125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孤儿雷锋

        1940年是中国现代史上苦难深重的一年,抗日战争到了最艰难的时期,而长沙还经历了一场特大旱灾。12月18日,雷锋出生在湖南长沙西北部的望城县安庆乡(现已改名“雷锋镇”)简家塘村的一户普通农民家庭。那一年为农历庚辰年,父母于是给他取乳名“庚伢子”,“伢子”是湖南人对男孩的称呼;而叔公则给他取名“雷正兴”。

        与当地很多穷苦农民一样,雷锋的父亲参加过1926年秋由毛泽东发起的湖南农民运动,加入农民协会,手拿梭镖打土豪,还担任过自卫队长。母亲张元满是一位心灵手巧的农妇,擅长织布、做衣、绣花。

        5岁那年,雷锋的父亲因为伤病去世。1年后,原本当童工的哥哥劳累过度患上“童子痨”(肺结核)被解雇,沿途乞讨回家后在贫病交加中死去。不久,弟弟也在母亲的怀抱中夭折。7岁那年,母亲因不堪地主凌辱,悬梁自尽,雷锋成了孤儿。

        1949年8月,解放军来到了雷锋的家乡。他参加了儿童团,像许多革命电影里的那些孩子一样,扛着红缨枪,在村子里站岗放哨、斗地主,还曾经当过儿童团长。1950年春,“土改”运动开始,10岁的雷锋参加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场诉苦会,向同村人痛诉苦难家史。

        他的外号叫“浮头鱼”

        上小学时,雷锋有一个外号叫“浮头鱼”,这得名于他开朗、活泼的性格。学校里组织的跳舞、学普通话、演讲比赛,以及打球、上台献花、政治学习等活动都能见到他的身影,同学们就形象地用当地一种“浮头鱼”来称呼他。

        活泼爱动的雷锋还喜欢制作一些东西,积极展现自己。他学过在木头上刻章,不过最有意思的还是参加学校组织的研制矿石收音机攻关小组。研制收音机需要经费,雷锋到处借钱,成为捐款最多的学生;没有图纸、资料和零配件,他又和伙伴们步行60多里路,赶到长沙参观学习。这个收音机作为党的生日献礼,被雷锋捧上大礼堂的舞台。

        1954年8月,荷叶坝小学成立少先队,表现突出的雷锋成为第一批少先队员,戴上了红领巾。1956年,中国农村正处在大变革时期,国家号召具有高等小学文化的学生下乡,支援新农村建设。毕业典礼上,本来没有被安排发言的雷锋突然跑上讲台,抢过话筒,激动地在全体毕业生面前宣布:下乡去当一个新型农民。就这样,本来完全有可能上中学的雷锋,回到了家乡简家塘村,当了一名记工员。

        公务员雷锋

        雷锋主动要求下乡当农民,在当地备受注目。从此,他一直都是望城这个小县里思想积极、领先潮流的人。他对工作满腔热情,做事积极主动,性格又机灵可爱,始终在同辈人中显得非常突出。这些条件使他获得了许多同龄人所没有的、能够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

        在那个人才奇缺的年代,雷锋很快就被当初送他去读书的彭德茂乡长调到安庆乡政府,做了两个月通讯员。

        一个偶然的机会,雷锋的命运又有了一次重大转变。县委机关的一名通讯员参军去了,当时的县委组织部干事黄菊芳就到各乡物色新人。这年8月,黄菊芳来到安庆乡政府。在等待乡长时,她发现几个青年正在整理《秋征花名册》,气氛很活跃。笑容可掬、机灵活泼的雷锋引起了她的注意。他们谈到家庭情况时,雷锋的笑容消失了,显得非常伤心。雷锋告诉黄菊芳,他为自己的苦难家史写过一本小册子,可以给她看。

        那是一本用红纸折的共8页的夹页,封面上用毛笔中楷直书“苦难的家史,我的理想”作为目录。“苦难的家史”写的是旧社会怎样夺去了他家四条人命,以及他所经受的苦难;“我的理想”则写自己在解放后得到毛主席、共产党的关怀,免费上了学,他立志要向黄继光、董存瑞、刘胡兰、赵一曼学习,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工作。

        这本小册子打动了黄菊芳。第二天一大早雷锋又来找她,表达了自己很想早点参加革命工作的愿望,请求黄菊芳为他做推荐。黄菊芳回到县委,找书记张兴玉汇报。几天后,雷锋挑着一个小木箱和一床破旧被子,就到县里报到了。

        成为公务员后,雷锋简直把单位当成家一样。一开始,他只负责打扫县委书记张兴玉的办公室、会议室的卫生和打开水。可是,雷锋连其他办公室、会议室的卫生和打开水也全包了,还坚持天天打扫办公楼走廊的卫生。

        雷锋见到同事总是笑脸相迎,对谁都非常热情,机关里的人都很喜欢他。

        改变命运的捐款

        1958年春,望城县决定在围垦起来的团山湖开办一个国营农场,让荒芜沉睡的湖地变成粮仓。这个决定得到上级的支持,还分配了一台拖拉机指标,并批准成立拖拉机站。那时中国还不能制造拖拉机,主要靠进口,所以指标异常珍贵。有了宝贵的指标,还得再筹钱购买。

        县里财政紧张,团委就号召机关干部和团员捐款。雷锋把自己积蓄一年多的20元钱捐了出来,这笔钱本来是想给自己买一床新被子的。

        这是一次改变雷锋命运的捐款。望城县委经过集体研究,鉴于雷锋对购买拖拉机所做的贡献以及他一贯的表现,决定选派他去团山湖国营农场学习驾驶拖拉机。拖拉机在当时的中国是农业机械化的象征,拖拉机手则是让人非常羡慕的工种,甚至是神圣的职业。

        团山湖农场空气清新,风光秀丽,来这里参加劳动的共有三百多人,个个激情万丈。在美丽浪漫的团山湖,雷锋度过了他一生中最浪漫的时光。团山湖农场共有五个工区,信件和通知都是靠步行传达,雷锋学会骑马后,就把这些活儿包揽了。

        他成为县里第一个拖拉机手,并在编辑的帮助下,赶写出《我学会开拖拉机了》的散文,发表在《望城报》上。文章的发表激发了雷锋的创作梦,他开始写小说、诗歌,渴望成为一名记录激情时代的文艺青年。

        他还和农场的一位女同事发生了一段隐约的、朦胧情感……

        工人雷锋

        1958年8月,中国开始了全民炼钢和“人民公社”运动。钢铁,成为当年最热的话题。  10月下旬,鞍钢到望城县招收工人,雷锋报了名。这时,雷锋决定把自己的名字“雷正兴”改为“雷锋”。他对同去报名的好友说,“锋”字既表达了自己与钢铁结缘,又表达了自己要打冲锋、当先锋的心愿。这一年,雷锋刚满18岁。

        鞍钢是产业工人集中的地方,这种环境对造就雷锋起了很大作用。雷锋默默地执行着国家的所有指示,例如1959年正是农业合作化高潮时期,雷锋所在焦化厂与辽阳县安平公社姑嫂城大队相邻,他发现当地农民种地缺少粪肥,就不管天寒地冻,每天早晨四五点钟起床到街上拾粪。后来,生产队拿着表扬信,敲锣打鼓地给焦化厂送来感谢信。在焦化厂短短的4个半月,雷锋被评为先进生产者一次,节约能手三次,红旗手两次,还出席了共青团鞍山市委召开的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成为鞍钢名人。

        1959年夏,鞍钢化工总厂决定在弓长岭矿山附近新建一座焦化厂,动员一些人到那里参加建设。弓长岭是大山沟,条件很差,没有宿舍,工人只能暂时住在破旧的土屋里,食堂是临时用苇席搭建的,用水更要跑到两三里外去挑。雷锋在动员会上主动请缨,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锻炼自己,终于获准去了新工地。

        雷锋也赶潮流,他平生最大的几笔消费都是在鞍钢时期。在几个女老乡的再三鼓动下,雷锋去商场购置了平生最豪华的一整套新衣:一件棕黑色“光荣花”牌皮夹克,花了44元人民币,一条深蓝色料子裤,还买了一双黑色皮鞋,一瓶“友谊牌”雪花膏。在宿舍,雷锋穿上新衣服,同事们赞不绝口,都说:“现代化的工人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后来,同事们却很少再见到雷锋穿他的新衣服,只穿过一次皮鞋和工友们去跳舞。原来,雷锋来鞍钢之后,仍向望城县委领导写信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就在买回新衣服不久,雷锋收到县里领导的一封信,说希望他在伟大的工人阶级队伍中,艰苦奋斗,永不忘本……这封信让雷锋内心很不安,觉得自己从农场刚到钢铁厂没几个月,就讲究起穿戴来,有点忘本,于是他就不再把皮夹克穿出来了。

        雷锋当兵的秘密

        从小就有当兵理想的雷锋,在开始征兵宣传时就跑去报名了。他每天都到当地武装部门打扫卫生、生炉子,也到征集站生炉子,给负责体检的医护人员打水。1959年12月9日,雷锋激情洋溢的文章《我决心应召》发表在弓长岭矿的《矿报》上。

        但是第二天,兵役局和接兵部队在第一轮目测时就把身材矮小的雷锋淘汰了,这让雷锋很沮丧。当满载具备体检资格的应征青年的汽车开动时,不死心的雷锋就紧跟车尾追上去,硬是爬上了汽车,到了体检站。

        体检站设在辽阳市小屯的一所小学校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