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

宠文网 > 其他书籍 > 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

第91章

书籍名:《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    作者:
    《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章节:第91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作为毛主席的同乡,她们姐妹的名字也取自毛主席诗词:“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花枝家至今住的还是1980年建的土坯房,连窗户都没有,四面透风。碰上阴雨天的时候,常常是屋外大雨,屋内小雨。唯一值钱的东西,是去年春节花枝给家里买的彩电。

        作为家中的老大,父母对花枝的要求就是外出打工,多赚钱回来,供弟妹读大学。所以,中专毕业后,花枝就去了浙江义乌的一家三星级宾馆打工。

        后来因宾馆工作环境混乱,经常会遭遇客人骚扰,花枝回到家乡,做起导游工作。工作几年,她陆续给家里寄回几万元,盖了新猪圈,修晒谷坪,安装沼气池。妹妹文俏读大学,每年5000多元的学费,也是由花枝支付。

        “不好的事情不去记”

        出事后,南方有家公司想捐款资助花枝的弟弟读大学,却被她谢绝了。她说:“我们家的账已经还清,况且从来也没觉得家里穷,为什么要接受呢?”

        出事半年,花枝自认为变笨了,胆小了,脾气暴躁了,还特别脆弱。回家后,哭过两三次,觉得自己实在受不了,眼泪都把整个眼睛堵得满满的,再不哭出来就会爆炸。其实她特别能忍耐,不好的事情都不去记。

        花枝是个性格内向的女孩。做了导游之后,才有所变化。她像大多数同龄女孩子一样,爱美,爱闹,爱使性子。一位同事说,过去无意间看到花枝的日记,上面记录她有时一天花不到2元钱。文花枝听到后,就佯装嗔怪:“你敢偷看我的日记,我记住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着将来我欺负你家小孩。”一股湖南妹子辣辣的劲头。

        她又不同于大多数同龄人,率真而不世故。出事后,一直不愿意接受媒体采访。不过,各项荣誉却接踵而来,她当选为2005年湖南省十大新闻人物,并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模范导游员的称号。她居住的出租屋,也经常有湘潭市、湖南省的领导光临。

        把希望留给明天

        曾有一些记者问到:文花枝是否会为事故发生后,先救游客再救自己,并因此延误了救治时间而感到后悔?花枝则会给出一个典型的属于她自己的回答:“事情都过去了,还有什么好后悔的。如果那样,这辈子要后悔的事情岂不是太多了?”

        然而,对于失去一条腿,生活自理尚有困难的女儿,父母却有着不同于花枝的愁思。面对湖南电视台记者,父亲提出过一些顾虑:比如想装好一点的义肢,日后生活的安排,还有现在的住房条件太差,根本晒不到太阳,上下楼都需要几个人搀扶……

        “你提这些干什么?”花枝显然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女儿的反问打消不了父母的担心,“在报道热潮过去之后,花枝的生活该怎么办?能否找个好人家嫁出去……”

        至今,文花枝的肘关节处还有大块淤青,煤灰沾染伤口后留下的黑斑也在多处存留。花枝转头冲着妹妹文俏似乎很轻松地说:“将来要去做美容,否则夏天穿裙子好难看的。”

        花枝说,如果身体可以康复,她还想去做导游。不过,花枝关心的还有上学的事情。其实,出事前一天,文俏跟姐姐通电话时,两姊妹就在商量着,9月让花枝去联系学校读书,而文俏则去张家界做导游,负责供弟弟上学的事情。眼下,花枝考虑的是能安装好义肢,让自己的行动快点方便起来。

        (木子李摘自2006年1月12日《南方周末》)

        摘自:《青年文摘(绿版)》2006年04期  作者:师  欣

        一块面团闯美国的女孩

        28岁的赵晓雅出生在山东济南,爷爷是位酷爱面塑艺术的民间艺人。受其影响,她从小就爱玩泥巴,经常捏出老虎、小狗和一些稀奇古怪的神话人物。长大后,她一旦有了闲暇,就用糯米面团捏一些抽象的人物。

        2000年,赵晓雅带着一幅名为《飞天》的面塑作品参加北京民间艺术展,结果抱回个大奖。在纽约经营餐馆的舅舅回国探亲,十分惊喜:“美国是艺术的天堂,就连街头的流浪艺人都活得有滋有味,你不如跟我去开开眼界!”就这样,学工艺美术专业的赵晓雅随舅舅来到纽约。

        1纽约中央公园,赵晓雅看到一位漂亮的中国女孩当众表演剪纸艺术,剪出的蝴蝶或“栖”于锦簇花团,或“翻飞”于桃李枝头,或比翼双“舞”,生机盎然。赵晓雅在惊羡之余,忽然想到,自己何不在公园里支个小摊,过一把“流浪艺人”瘾呢?

        第二天,赵晓雅带着自己调配好的糯米面、各种颜料以及小刀、小篦子、竹针等面塑工具来到中央公园。摆放好便携式小桌,她就捏起了各种各样的“小玩艺儿”。先是一只可爱的小公鸡,接着是威猛的虎、顽皮的猴,一个个五颜六色,栩栩如生。“啊,真是太奇妙了!”看着这位东方美女如魔术师般一下“变”出这么多精美别致的小动物,围观的人惊呆了。这一天,赵晓雅两手不停地捏啊捏,周围人不停地买啊买,到天黑时整整忙了9个多小时。

        一天,赵晓雅正在公园里捏小动物,一位身材丰满金发碧眼的欧洲女郎走了过来。“你能不能照着我捏一个?我要回瑞士了,想把它送给我的美国男友。”看着女孩真诚而期待的目光,赵晓雅壮着胆子接下了这个带有挑战性的“业务”。她边比照着瑞士女孩的脸,边小心翼翼地捏,花了1个多小时才完成这件“面塑肖像”作品。没想到女孩一看,说这根本就不像自己,扔下30美元工本费遗憾地走了。性格倔强的赵晓雅忽然产生了新的冲动:专门给人捏肖像!她买回许多石膏像,比如肌肉石膏像、切面石膏像,甚至还有头盖骨石膏像。拿着石膏像一点点仔细琢磨人物的脸部造型和神韵,鼻子怎么捏,眼睛怎么捏。她还买回各种雕塑的书,一有空就看,慢慢地找到不少窍门。

        一位非洲裔美国老太太请赵晓雅塑像。她很珍惜这个机会,把老人的每一条皱纹都捏进了面人中。40分钟后,赵晓雅将作品递给老太太,满以为她会非常高兴,谁知对方却说:“这哪是我?我有这么老、这么丑吗?”说完钱都没付就气呼呼地走了。

        几天后,老太太却又来了:“那天是我不对,我不能接受自己这副老态,我带了自己年轻时候的照片,你按这张照片再给我捏一个!”赵晓雅笑了,她捏了起来,把老太太年轻时的高雅气质和青春美丽都捏了进去。老人看了非常满意,不但拿走了年轻时的“美人版”作品,还把那个“老人版”的也拿走了。

        赵晓雅的口碑特别好,附近的人都找她捏像。一天,一位瑞典女导游看到赵晓雅为她捏的面塑肖像后,特意把她请到下榻的酒店,为旅行团里每个游客都捏一个。虽然这笔生意是板上钉钉一个也跑不了,但赵晓雅还是拿出比往常更大的耐心和仔细劲儿,从下午一直捏到半夜,每一个步骤都不敢有丝毫马虎。到后来,她的眼睛都睁不开了,客人们纷纷给她倒咖啡。最后一数,一共捏了18个。完工后,她的腰都直不起来了。

        22003年4月,赵晓雅在寸土寸金的曼哈顿第七大街租房开办了“面塑肖像艺术工作室”。她的活儿越做越细,就连人物头发的颜色,衣服的花色,眉毛的长短疏密都清晰可辨,表情更是惟妙惟肖。

        不过,她也遇到了一个难题。过去做各种小动物时,对原料的要求不高,能保存几个月就行,现在做的是面塑肖像,要长期保存的,甚至同其他珍贵艺术品一样要收藏。所以,必须解决面塑材料易开裂、霉变等问题。赵晓雅专门跑到纽约大学,向美术系的教授们请教,终于制出一种新型防腐剂。现在,她的作品不仅不会霉变和开裂,就是摔都摔不烂,色彩也更加鲜活。

        2005年6月19日,希尔顿大酒店的一位职员前来预约,说下午将有一位外国贵宾来做面塑肖像,请务必安排好!

        下午4时,一位身着阿拉伯服装的英俊男子来到店里,翻译介绍他是一位沙特阿拉伯的王子。她努力抑制着内心的紧张和激动,有条不紊地工作起来。王子一边喝茶,一边与身边的工作人员聊天。35分钟之后,王子托着他的肖像,专注地欣赏了好半天,最后竖起大拇指,激动地用英语连声说:“Very  good!Very  good!”赵晓雅这时才发现,自己紧张得内衣都湿透了。

        2005年夏天,法国国会一位议员到纽约办事,听朋友介绍这里有一个中国女孩开的“面塑肖像艺术工作室”,很感兴趣。可是由于行程安排很紧,他根本就没有时间坐下来为自己塑一个肖像,只好摇着头遗憾地离开了。随行秘书悄悄问赵晓雅:“你能不能凭借印象,帮这位先生捏一个肖像?”赵晓雅说:“试试吧,如果作品不像本人就不给这位先生了。”半小时后,议员一行从附近的一座博物馆里走出来,赵晓雅像变戏法似地把一个面塑肖像赠给了议员。对方惊奇地盯着面塑小人说:“中国人真了不起,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天才艺术家!”

        此后,赵晓雅喜欢上了揣摩照片,她经常盯着广告上的人物发愣,拿着家人、朋友的照片与真人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