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

宠文网 > 其他书籍 > 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

第14章

书籍名:《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    作者:
    《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章节:第14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我简直担心一切。

        因为一切信息看上去都是那么有用。一百余年前,王尔德就说:“令人伤心至极的是,今日无用的信息是如此之少。”

        作为从小接受过良好并且虎头蛇尾的科普教育的我,对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的理想状态憧憬不已。而今天,提供信息汇总的新浪和提供信息挖掘的Google,给了我貌似强大的信息获取能力。

        新浪以信息集中发布的方式,将信息推到我面前,让我不想知道芙蓉姐姐昨天摆了什么pose、今天试镜了什么电视剧都不行。而Google则以信息使用个人化的方式,让我可以顺着一个信息往下寻找,知道芙蓉姐姐芳名为何,哪里人氏。

        三年前,广州的《新周刊》曾经大作专题,描述了一个知识传播者群体的形象,并借助王朔创造的一个词称他们为——“知道分子”。根据《新周刊》的模糊定义,“知道分子”们都还是这个社会的精英,他们嫁接了大众和知识源,是知识大众化的重要起点——当然,这一点也将这群传播者和大众区别开来。毫无疑问,我还没有成为一个知识界精英,我还不可能搜罗知识界的精华,然后向大众发言。

        然而仅仅三年过去后,信息传播的主动权就迅速被下放到了我的手里。“知道分子”大降其格,已经降格到了我这一级,或者严格地说,“知道分子”正在被更大量的“信息分子”快速代替。

        我不需要被清剧的戏剧化描写困扰,也能更准确地获知清史;我不需要购买IT分析师的报告,也能弄明白计算机业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于是我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因为我需要速度,需要按照我想要的方式去获知信息,需要像《黑客帝国》里的清洁机器人那样急速地找到目标信息块,急速地咬掉我需要的那一片,然后急速地抛弃信息的残骸而去。

        在这个信息以病毒方式进行传播的社会,我可以获得拥有全天下信息的假象。事实上,从理论上来讲,我的确正朝着这个方向前进。我们每个人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前进。

        在这个信息以病毒方式进行传播的社会,每个个体都成为大量信息的拥有者,不管他们拥有的信息是不是太琐碎,他们比之以往都会给我制造更为强大的群体压力。以前,一件事情周围十个人有五个不知道也无所谓了,现在,就算你身边没有一个人知道,网上炒得沸沸扬扬你也会坐不住。新浪有热门文章,Google有搜索率最高的新闻排名,它们都在以最快的速度让我知道世界正在发生什么。

        信息的传播,甚至超出了网络的力量。比如本报主笔许知远,他从不看新浪、不访问任何一个论坛和博客,网络对他来说只有邮箱和搜索。因此他可以抵挡住网络将芙蓉姐姐的照片、视频、文章、讨论推向他,但是他没法在聚餐的时候捂住我们的嘴,他仍然知道了芙蓉姐姐,他甚至还知道了菊花姐姐,当这个国家近1/10的人口都在网上时,他逃不过网络。

        但是相比之下,我更有罹患信息焦虑症的潜质。我总是担心自己知道得太少,我不够强大的内心也让我很难抵抗群体压力。我使用Google搜索一项主题时,通常要翻20个页面以上,才开始意识到信息已经在自我重复了。即便如此,我仍然会为10个页面以下的搜索结果而感到沮丧,我会为自己对此事知之甚少而难过。从事新闻工作,更令我将这种难过发展成了一个强迫性症状。

        惟一能够给我安慰的一种说法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这种对各门知识都有强迫症般喜好的文艺复兴式人才。然而,同时也令人难过的是,我正在看到数十万计的文艺复兴式人才在Google的培养下遍地开花。

        (邓方杰摘自《经济观察报》,何兵图)

        摘自:《青年文摘(绿版)》2006年01期  作者:黄继新

        欲望幻化生活

        一个农夫在树桩边捡到一只折颈而死的兔子,从此产生“守株待兔”的故事。我要说的是,这个幸运的农夫在一周后果然又等到一只因失恋而自杀的兔子……

        喜出望外的农夫拎着兔子赶回家对太太说:“看!冬天,我们每人都有一顶兔皮帽子了!”太太当然很高兴。就在这时,来了一个货郎,摇鼓吆喝:“上好的花布,漂亮的鞋子……”农夫太太不禁心动,当场买了些布和一双鞋子,用于配那顶兔皮帽子。

        冬天,村子里的女人们看见农夫太太的装束,大为眼红,一时间,谁谁又有了新衣服成为热门话题。大家赶着、比着做衣服,很快,全村的女人们焕然一新。值得注意的是,农夫甲的太太胸前挂着一粒珍珠,原来是她丈夫偶然在河里捞得一只蚌……

        冬天的河虽然结了冰,但吓不倒找珍珠的人们——不仅这个村子里的男人在行动,临近的村落、河流每天都有找珍珠的人。城里的商贩获悉后,纷纷奔赴这一带,兜售酒啊、钳子啊、网啊什么的。

        果然,又有一个农夫获得了珍珠!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飞向四面八方……

        春天来了,除了找珍珠的人,又出现一批淘金者——据说附近的山上有金矿。扛着锹、推着车的人云集山脚,不久,那里出现一个个临时村落。人们不论认识与否,见了面都在眉飞色舞地畅想发财后的生活。

        这个地方的名气越来越大,国王都耳闻了,派特使前去考察。眼前的盛况令特使振奋,报告说:此地看似贫瘠,却富含宝藏,实为我国宝库!国王立即派军队前来“圈地”,将这一带所有的成年男人雇佣,专门为其寻找珍珠、黄金。

        邻国君主闻讯后,寝食难安,吞并之心渐起。夏天来临之际,他终于找到一个发兵的理由……

        这天,那个拾到死兔子的农夫紧紧拥抱着妻子,说:“我明天出征,这顶兔皮帽子用不上了,如果生活困难,你就把它卖掉。”同时上战场的还有全国的男人们,因为持续数年的战争使这个小国难以维持。

        同一时代,数千里外的雅典市场上,有一位叫苏格拉底的智者在闲逛,望着眼前的花花绿绿,他忽然感慨:这里有多少我用不着的东西啊!

        (刘佳鹏摘自2005年10月10日《就业时报》,潘树声图)

        摘自:《青年文摘(绿版)》2006年01期  作者:张小失

        一个坏蛋的自白等3则

        对,你说得没错——我是个坏蛋——很多人都这么说,我自己也知道,但我不介意,“坏蛋”这个词听起来还蛮响亮的,不是吗?

        我可以想像,陶妮和她的父母围坐在饭桌前,她父母历数我的缺点,希望好女儿远离我这个坏蛋,他们希望陶妮一周、一个月,最好永远都不要再跟我接触。我曾在半夜听见他们窃窃私语:“一定要让陶妮跟某某断绝关系……”他们不知道,其实我就躲在隔壁书房里,他们的谈话我听得一清二楚。他们还说我是只癞皮狗,死缠着陶妮不放。

        真滑稽——我是癞皮狗?!打开天窗说亮话,是他们的好女儿死缠着我不放。选择我,完全是陶妮自愿的。是的,我和陶妮有过几次分手。但每次都是她先来找我,跟我恢复关系的。陶妮根本无法抗拒我的吸引力——她知道,我也知道。

        但她的父母却不开窍,没完没了地唠叨,不断地警告,动不动就大发雷霆。

        陶妮对父母的絮叨置若罔闻,她根本不在乎我的过去,她知道我干过可怕的事,也知道我有多么危险,但这些让她觉得更刺激。

        没错,恨我的人很多。实话实说,我杀过人,还会继续杀人。要我改变本性,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但是陶妮喜欢与我亲近,她沉醉于嘴唇与我接触的感觉,她迷恋我身上的味道。必须承认,这个女孩子真心诚意地爱着我,尽管她才16岁。

        陶妮是个可爱的女孩,她有闪光的蜜色长发,土耳其玉石般的眼睛。但是,我不得不承认,跟我在一起她将受到伤害。这是我的本性。归根结底,我会伤害到跟我接触过的每一个人,只不过他们一开始感觉不到罢了。我很有耐心——慢慢地介入,渐渐地熟悉,几周,几个月……最终他们会发现已经离不开我了。这时,他们就成了我的忠实奴仆,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虽然有时候他们的生命因为我而变得很短暂)。没错,我是个坏蛋。陶妮现在还没有完全明白我们之间的关系意味着什么……

        哦,时间不早了,我该走了。陶妮正在商店里四处找我呢!你不用皱眉头,她知道我杀过人,但此时此刻,还是义无反顾地伸出手,把我从华美的香烟盒里抽出来,放到唇边,点燃后深深地吸了一口,再温柔地吐出一串白色的烟圈。

        (张仪摘自2005年11月23日《广州日报》)

        方舟不用造了

        王悦

        一天,上帝对诺亚说:“6个月后,天降暴雨,淹没整个地球,所有邪恶之徒都将被消除。但我要挽救善良者,每种动物要保留雌雄两只。从现在开始,你要建造一艘济世方舟。”上帝把方舟的建造图纸交给了诺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