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

宠文网 > 其他书籍 > 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

第6章

书籍名:《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    作者:
    《2009年青年文摘精编版》章节:第6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在评议时,金庸的支持者指出:金庸是中国人,支持中国收回失土是爱国行为,剑大不能反对任何人合理的爱国行为;当年中英租借新界的条约规定,租期是99年,到1997年期满。任何文明国家都必须遵守条约,剑大讲理性、讲守信,不能反对信守条约的行为;剑大注重学术独立、自由,文学博士是学术性的,不是政治性的。

        评议的结果是,反对者接受了支持者的意见,最终一致同意金庸成为荣誉博士。

        庄严肃穆的传统典礼

        6月22日,荣誉博士学位正式颁授。剑大校监菲利浦亲王领头,6位荣誉博士候任人随后,此后是剑大副校长、各学科的荣誉博士、院长、教授、博士等列队行进,各人按不同学科穿戴五颜六色的袍冠。剑桥市民排队围观。队伍进入评议会会堂,皇家小号队吹奏乐曲,学生合唱团唱赞美诗。赞礼教授用拉丁语介绍候选人的成就与生平。他介绍金庸时,用拉丁语翻译了金庸《参草有感》诗中的两句:“旦夕毁誉何足道,百年成败事非轻。”他的话大家自然听不懂,但按照英国大学的传统,非说拉丁语不可。学院院长在宴会开始与结束时也要说一通拉丁语——如果不是读古典学出身的院长,有时也可能会中途忘词。

        先拿学位后读书

        金庸获授荣誉文学博士之后,随即向剑大提出了攻读博士课程的申请。他去剑大之前,剑大圣约翰学院已授予他普通院士。因为金庸是获得剑大荣誉文学博士的第一个中国人,该学院特别为他举行了园游会表示欢迎。所有剑大的中国学生团体都得到邀请。

        在致词时,金庸说:“我本来在中国的浙江大学做教授,但我对学生们说,我没本事做你们的老师,不过是年纪大些,做你们的大师兄好了。浙大的学生跟我很友好,在黑板上写了‘欢迎大师兄给我们讲课’。如果剑大收我做学生,首先要删去我的教授头衔。先进师门为大,你们是师兄、师姐,我是师弟,以后请你们多多指教。”

        不求学位只求学问

        在园游会上,很多人问金庸:既然取得了剑大最高学位——荣誉博士学位,剑大若干院长、教授在学位次序上还排名于其后,何必再花许多精力和金钱来念博士学位?从“机会成本”来说,这完全是划不来的——念书花费不少,同时收入也会减少。

        对此,金庸说,他盼望到剑大读书,是铭记已故中国学人陈寅恪的一句话:“不求学位,只求学问。”王国维、陈寅恪等,都是博古通今的大学者,却并没有什么硕士、博士的头衔。自己的“荣誉教授”、“荣誉院长”、“荣誉博士”等虚衔已有很多,但学问不够,实在是“名不副实”。大多数人一提到金庸,都说佩服他学识渊博、无所不知。其实“无所不知”是假的,他是“只写所知,不知不写”,“非知不可,快去查书”。“我姓查,笔名金庸,要把握住这个‘查’字,多用功读书,化去这个‘庸’字。王朔先生说我是‘四大俗’之一,我写通俗小说,‘俗’是免不了的。可有人批评我学问不好,我就相当重视了。人家说的是事实,惟一补救的办法是令自己的学问好一点。”

        附带说一句,金庸的历史课指定导师戴维教授,其两位千金在高中毕业后都十分努力,想进剑大却被拒绝。听说现在大小姐进了牛津,二小姐也可能进牛津。牛津和剑桥同样难进,绝对没有后门可走,她们的父母虽做了几十年教授,子女进不了就进不了,没有半点办法。

        金庸要考雅思吗

        剑大在英国是出了名的“入门难”的大学,每年只有不到1000个学位,申请人却通常有数万人。金庸要进剑大读书,也没有捷径可走。

        金庸申请到剑大念博士,剑大起初不接受,因为荣誉博士比普通博士的学位高,没有理由得了高级学位后,再去念较次级的学位。后来剑大决定,先审查金庸的中、英文程度,及其学历和著作,以至研究论文的题目和内容等,而且提出他应先念硕士,通过后再念博士。

        金庸首先被要求呈交“出世纸”。金庸出生于1924年,那时中国根本没有“出世纸”制度,他只好花钱在香港某律师行办宣誓书,声明自己于某年某月某日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

        然后,又要呈交初小、高小、初中、高中会考及大学的成绩单,还有大学毕业证书等。这些东西,金庸都没有,只好用大批的荣誉博士、荣誉教授等证书应付,同时说明,他在上海念大学时,适逢国共内战,上海附近陷于激战,学校提早放假,证书等自然完全没有了。

        剑大要求,所读专业如需使用特殊外语,必须有合格人士证明该学生能读写该种外语。金庸于是请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院长高亭爵士、剑大戴维教授以书面证明:金庸能读、写中国古文,并无困难。这两封信须由证明人直接寄往剑大研究生入学评审委员会,不得由申请人代寄。

        接下来的一关是英语。金庸是“外国学生”,必须证明他能听、写英文,通常办法是考英国的雅思或美国的托福考试,但要金庸去考这种年轻人参加的考试,似乎太不客气了,于是负责审核的教授们改请金庸提交一篇发表过的英文文章,金庸便交了一篇他在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讲香港回归问题的英文文章。教授们的结论是,文章不算好,英语老式了一点,但用于研究生课程是可以的。

        金庸的财产证明怎么开

        最后一关是必须证明申请人的经济能力可以使他完成学业。金庸说,他寄去了自己的银行活期存款单,但活期存款是可以随时提取的,恐得不到认可,于是请英国银行的总经理写信,证明他的财务信用绝对良好。但这似乎还不够,于是再请香港银行家李国宝签字保证,负责担保金庸绝不拖欠学校一分一毫。好像还不够,于是金庸又提供了一张足够一年用度的英镑现金支票作为担保。但剑大研究生院立即退回了该支票,说该院已充分了解其财务状况。

        金庸在申请上足足花了3个月时间。金庸说,他决意去剑大读书是因为,书是全世界都有的,好的学者却只有好的大学里才多。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学。

        (刘军摘自2005年11月16日《青年参考》)

        摘自:《青年文摘(绿版)》2006年01期  作者:田家明

        再见,贝尔

        一天,一个年轻人登门造访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来访者胳膊底下还夹着一个怪模怪样的东西。原来,年轻人发明了一种新装置,需要资金来推销和大批生产这种装置。

        马克·吐温年轻时热衷于发明创造,他一生在各种新产品、新发明上,投资多达50多万美元。但那些项目没有一个成功,所有投资都打了水漂。后来,马克·吐温心灰意冷,发誓永远不在“新奇玩意儿”上浪费金钱了。

        因此,一见到这位年轻的来访者,马克·吐温马上抱歉地说自己有过无数次投资失败的教训,不打算再冒任何风险了。

        “我并不指望巨额投资,”年轻人说,“只要500美元,您就可以拥有一大笔股份。”想起自己刚发过的誓言,马克·吐温还是摇了摇头。失望的年轻人只好起身告辞。看着他的背影,大作家不由心头一动。“嘿,”马克·吐温在客人身后叫了一声。话一出口,他立刻为自己的不坚定感到羞愧,为了掩饰,他马上改口说:“……你刚才说你叫什么来着?”

        “贝尔,”年轻人回答,“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

        “再见,贝尔!祝你好运!”马克·吐温关上了房门,心想:“谢天谢地,我总算坚持住了,没向贝尔投资。”

        今天我们知道,年轻的贝尔胳膊下夹着的“新奇玩意儿”叫电话。所有给这个新产品投资的人,日后都成了百万富翁。有时候,“坚定”不总有好结果,“一时冲动”也不总是坏事。因为太坚定,马克·吐温与机会失之交臂。

        (徐宏平摘自2005年11月1日《财经时报》)

        摘自:《青年文摘(绿版)》2006年01期  作者:西  天

        凡事不要先断定结果

        因为家境贫寒,他年仅20岁就辍学踏入社会。

        那时正逢经济萧条时期,要想找份工作非常艰难。一家知名医药企业刚刚贴出招聘科员的告示,就引来了数十名应聘者,他也在求职大军之列。

        招聘者被一一编了号,他排在30多号。求职者相继沮丧地从招聘室走出来,说:“条件很苛刻,没有大学文凭,没有两年以上的从业经验,一概不收!”门外的应聘者一听,呼啦一下走了不少人。他也不符合应聘条件,可他没走。

        不久,又有几名应聘者走出办公室:“年龄要25周岁以上!”应聘者又散去了不少,但他继续耐心地排队等待。后面的应聘者问:“看你25不到吧?”他点头。那人又道:“肯定也会被淘汰的,不如走掉算了!”